邵明珍编著的《唐宋经典作家仕隐思想研究》共分为九章,以孟浩然、王维、韦应物、白居易、欧阳珍、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为例,探讨古代文人的仕隐思想之渊源及深层意义。具体内容包括:唐宋文人仕隐观念的思想渊源;以隐为仕——孟浩然的仕隐心态;“隐逸”还是“闲居”——韦应物的仕隐心态;“事与心违始乞身”——欧阳修晚年的仕隐心态等。
引 论
第一章 唐宋文人仕隐观念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周易》中的仕隐思想
第二节 儒家的有关仕隐思想
第三节 道家的有关仕隐思想
第四节 魏晋玄学对唐宋文人仕隐思想之影响
第五节 陶渊明隐逸之意义
第六节 余论
第二章 以隐为仕——孟浩然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读书、应举、献赋、干谒:一切为人仕
第二节 漫游吴越的动机与目的
第三节 关于“隐逸诗人”及其作品之再评价
第三章 “无可无不可”——王维的仕隐思想
第一节 《竹里馆》:历来的误读
第二节 “亦官亦隐”辨正
第三节 王维的“怀禄”以及“奉佛”“变节 ”问题辨正
第四节 “情种”:王维诗歌的火热情怀
第五节 王维仕隐观及其思想渊源
第四章 “隐逸”还是“闲居”——韦应物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闲居”非“隐逸”
第二节 作为循吏之韦应物
第三节 关于韦应物诗风之“闲淡”
第五章 “中隐”——白居易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从《放鹰》诗看白居易前期之仕隐心态
第二节 忠州起复后白居易之仕隐心态
第三节 退居洛阳后的“知足”与“不足”
第六章 “事与心违始乞身”——欧阳修晚年的仕隐心态
第一节 孝亲与报国:欧阳修仕隐思想之基调
第二节 “濮议”“飞语”对晚年欧阳修之打击
第三节 王安石排挤说、疾病衰老说辨析
第七章 “禄隐”——王安石的仕隐思想
第一节 “得禄”“养亲”与“救时”“许国”
第二节 “修身以俟命,守道以任时”:王安石丰富的仕隐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晚年之仕隐心态
第八章 “不必仕不必不仕”——苏轼的仕隐思想
第一节 东坡之仕隐理想
第二节 东坡之仕隐心态
第三节 东坡难以归隐之成因
第四节 余论
第九章 “出处俱为累”——杨万里的仕隐思想及其诗歌风格
第一节 杨万里特殊的仕宦生涯及仕隐心态
第二节 杨万里的仕隐思想
第三节 “诚斋体”诗歌风格之成因
结束语
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