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献(5)(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文献(5)(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文献》在《红军长征》编审委员会领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协助提供了部分史料。

这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文献(5)(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其中一册。

目录

十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一)撤离湘鄂川黔苏区,转战湘中、黔西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目前国民党军情况与红二、六军团行动方针

致朱德、张国焘并转中央电(1935年10月9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二、六军团的行动方针复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1935年lO月15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二、六军团行动方针再致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1935年10月19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拟向东南方向突围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5年11月14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突围行动部署致朱德、

张国焘电(1935年11月18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二、六军团当面国民党军情况及行动方向

致贺龙等电(1935年11月)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占领辰溪、溆浦等地情况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5年11月29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准备回击国民党军樊嵩甫部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5年12月16Et)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已渡过沅水等情况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5年12月28日)

张国焘第二“军委”关于目前形势及军事策略致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1936年1月7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国民党军追堵红二、六军团的部署致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1936年1月11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同意西打黔境蒋军,取得机动地区致贺龙、

任弼时、关向应电(1936年1月18日)

周恩来关于黔敌新定战斗序列致张国焘、朱德转任弼时电

(1936年1月21日)

朱德关于红二、六军团应佯攻贵阳速转黔西、大定、毕节地区

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电(1936年1月23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行动情况及建议

红一、四方面军配合行动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1月25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二、六军团的行动方针致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1936年1月28日)

任弼时关于红二、六军团已进至贵阳以东地域,拟向修文、黔西

继进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1月29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进至镇西卫、滥泥沟等情况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2月2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川黔国民党军动向致红二、六军团电

(1936年2月2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已占领黔西致朱德、

张国焘电(1936年2月4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争取在川黔滇边创立新根据地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2月8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提议红二、六军团暂向西南行动致贺龙等电

(1936年2月9日)

张国焘、朱德关于代转对红二、六军团指示及侦察工作分工

致林育英、周恩来电(1936年2月9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二、六军团暂不宜渡江致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1936年2月12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在黔西、大定地区打击

国民党军情况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2月21日)

红军总部关于国民党军情况探报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电

(1936年2月27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已退出毕节,拟转移至

滇东地区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3月3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已进至镇雄、彝良间

准备反击国民党军追击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3月8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近日战况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3月15日)

(二)进军滇西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朱德、张国焘关于建议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致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1936年3月23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在宣威地区打击国民党军

情况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3月24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情况及行动方针请示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3月29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二、六军团最好北进与我们汇合复贺龙、

任弼时、关向应电(1936年3月30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决北进即向滇西方向移动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3月30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二、六军团西进行动策略及路线致贺龙、

任弼时、关向应电(1936年4月3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国民党军追击部署的情报致红二、六军团电

(1936年4月3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已西渡普渡河向禄丰、

盐兴继进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4月12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进占楚雄、盐兴等地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4月16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请令罗炳辉军掩护红二、六军团渡金沙江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4月17日)

张国焘、朱德关于迎接红二、六军团的部署致徐向前、王树声电

(1936年4月20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进抵宾川地区致朱德、

张国焘电(1936年4月20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拟到巨甸渡江请

罗炳辉部接应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4月23日)

张国焘、朱德关于国民党军追击红二、六军团的情报

致贺龙、关向应电(1936年4月26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先头师已到石鼓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4月27日)

张国焘、朱德关于红二、六军团应迅速全部渡江致贺龙、关向应、

任弼时电(1936年4月27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开始北渡金沙江致朱德、

张国焘电(1936年4月27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已安全渡江继向中甸进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4月28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军团已占领中甸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5月1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北进部署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5月4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人员武器统计致朱德、

张国焘电(1936年5月8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行动情况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5月10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国民党军情况及物资补充问题致贺龙、任弼时、

关向应电({936年5月17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分向巴安、稻城北进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5月20日)

朱德、张国焘、徐向前关于迎接红二、六军团有关问题致王建安、

王宏坤电(1936年5月21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六军团进抵中咱、稻城等地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5月23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军团向巴安继进,红六军团向

甲洼转进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5月27日)

红三十二军关于与红六军团主力在雄坝会师致张国焘、朱德、

徐向前电(1936年6月3日)

萧克、王震、张子意关于红六军团现有实力、编制及建议缩编

致贺龙等电(1936年6月4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军团进抵巴安附近及今后行动计划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6月7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军团拟向白玉继进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6月12日)

朱德、张国焘望红二军团速筹带资材开甘孜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电

(1936年6月16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军团先头部队十八日可到白玉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6月17日)

萧克、王震关于红六军团主力已抵瞻化与红四军会合致朱德等电

(】936年6月17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关于红二军团直属队及红四师拟二十三日

向甘孜进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6月21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六军团全部已到甘孜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电

(1936年6月23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拟于七月一日赶来甘孜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6月29日)

中革军委关于组织红二方面军及其领导人任职的命令

(1936年7月5日)

任弼时关于红二、六军团长征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情况致中央领导人电

(1936年7月6日)

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到康东北长征经过

(1936年11月)

十一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中共中央关于两广出兵北上抗日给红二、四方面军的指示

(1936年6月18日)

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宜北出甘南致朱德、张国焘

及任弼时电(1936年6月19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向松潘、包座之线行动的部署致徐向前电

(1936年6月25日)

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等庆祝红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致朱德、

张国焘等电(1936年7月1日)

朱德关于中纵队速向松潘前进致徐向前电

(1936年7月1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向松潘、包座进军的部队区分致徐向前、

陈昌浩、李先念电(1936年7月8日)

任弼时关于建议召开中央或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统一领导问题

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7月10日)

张国焘、任弼时关于国民党军情况及红四方面军行动情况

致贺龙、萧克、关向应电(1936年7月21日)

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红二、四方面军以迅速出甘南为有利致朱德、

张国焘、任弼时电(1936年7月22日)

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关于红六、三十二军的行动指示致陈伯钧等电

(1936年7月26日)

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已到包座

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7月29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甘南国民党军情况及红二、四方面军

的行动意见致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电(1936年8月1日)

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兵力集结后即向岷、

洮、西固行动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8月1日)

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热烈欢迎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合致朱德、

张国焘、任弼时电(1936年8月3日)

岷洮西固战役计划(1936年8月5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消灭国民党军援军相机攻取岷县的部署

致徐向前、陈昌浩电(1936年8月12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攻击岷州的策略致朱德、张国焘、

任弼时电(1936年8月13日)

贺龙、萧克、关向应关于完全同意任弼时坚持党内统一的立场

致任弼时电(1936年8月16日)

彭德怀关于西方野战军九、十两月作战部署的命令

(1936年8月26日于豫旺堡)

军委参谋部关于西北地区国民党军情况及红军情况致共产国际电

(1936年8月28日)

林育英等关于冬季以前三个方面军的行动方针意见致朱德、

张国焘、任弼时电(1936年8月30日)

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与行动部署致林育英

并转国际代表团与张闻天等电(1936年9月2Et)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四方面军行动部署致陈昌浩、徐向前电

(1936年9月4日)

陈昌浩关于红二、四方面军行动方针的建议致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9月6日)

彭德怀关于西方野战军扩大赤化地域,调动国民党军于运动中消灭

的作战部署命令(1936年9月6日)

刘伯承关于红三十一军已占通渭城致叶剑英电

(1936年9月8日)

红军第二方面军基本命令

(1936年9月8日于哈达铺)

朱德、张国焘关于加紧西渡黄河准备等问题致徐向前、陈昌浩、

周纯全电(1936年9月9日)

张国焘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实力及活动地区致林育英转共产国际

和中央领导人电(1936年9月11日)

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关于三个方面军协同作战之建议致毛泽东等电

(1936年9月13日)

张国焘对红四方面军迅向西北进之大计方针指示致徐向前、周纯全电

(1936年9月13日)

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占领宁夏的部署致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电

(1936年9月14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滞阻胡宗南部西进对三个方面军

的行动部署复朱德等电(1936年9月15日)

聂荣臻关于率红一方面军一部南来配合行动致朱德等领导人信

(1936年9月16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红四方面军主力务须在三日内进占

界石铺及其以西地段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9月17日)

毛泽东关于以红一军团一部向固原以南出动阻滞国民党军胡宗南部

西进致彭德怀电(1936年9月17日)

贺龙、任弼时、刘伯承关于红二方面军已袭占成县,准备攻取徽县

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9月17日)

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关于静宁会宁战役纲领致徐向前电

(1936年9月l8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集中先占领宁夏问题复朱德等电

(1936年9月19日)

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关于红四方面军向定西、静宁线开动会合

红一方面军夹击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致林育英等电

(1936年9月19日)

贺龙、任弼时、刘伯承关于已占领徽县、两当、康县拟向凤县、略阳

前进致朱德等电(1936年9月19日)

彭德怀关于配合红二、四方面军阻击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的部署

致聂荣臻电(1936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组织军委主席团致朱德、张国焘及

红二、四方面军领导人电(1936年9月21日)

张国焘关于反对静会战役计划令部队停止待命致朱德电

(1936年9月21日)

张国焘关于未经他签字的电报一定不准发出致周子昆等电

(1936年9月21日)

朱德关于少数同志拟推翻西北局决定之静会战役计划原案致林育英

等电(1936年9月22日)

张国焘等关于红四方面军拟从循化、永靖一带渡黄河向甘西进

致毛泽东等电(1936年9月22日)

贺龙、任弼时等请求红四方面军暂停止在现地区待执行党中央

的决定致朱德等电(1936年9月25日)

毛泽东对张国焘决定西进及红二方面军如何北上等问题致彭德怀电

(1936年9月26日)

林育英等关于红四方面军若西进将尔后行动困难致朱德、

张国焘电(1936年9月26日)

张国焘等关于形势估计、先机占领甘北及接受中央领导等问题

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9月26日)

张国焘等关于红四方面军已照西渡计划行动如认为不妥希即明令

停止致林育英等并告贺龙等电(1936年9月26日)

贺龙等关于建议中央迅速作出三个方面军目前行动计划的决定

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9月27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党中央对红四方面军行动讨论结果

致朱德等电(1936年9月27日)

中共中央关于红四方面军应即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致朱总司令、

张总政委电令(1936年9月27日)

贺龙等关于红二方面军在成县地区战斗及部队状况致朱德、

张国焘、陈昌浩电(1936年9月28日)

朱德等关于红四方面军已遵照党中央指示停止西渡转向北进

致毛泽东等电(1936年9月28日)

毛泽东关于策应红四方面军北上的部署致彭德怀并聂荣臻电

(1936年9月28日)

通庄静会战役计划(绝对秘密)(1936年9月28日)

贺龙等关于红二方面军目前状况致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电

(1936年9月28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红二方面军请求休整及所需干部

等问题复贺龙等电(1936年9月29日)

贺龙等建议红二方面军北渡渭水致中央军委及朱德、张国焘电

(1936年10月1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同意红二方面军北渡渭水致朱德等电

(1936年10月2日)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红二方面军宜乘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尚未全部集中

之时迅速转移致贺龙等电(1936年10月3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红四方面军行动部署致朱德等电

(1936年lO月3日)

朱德、张国焘等关于目前行动方针致毛泽东等并贺龙等电

(1936年10月3日)

红军第二方面军关于北进通渭地域的基本命令(绝对秘密,不得泄漏

(1936年10月3日于徽县)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同意红二方面军向通渭转移致贺龙等电

(1936年10月5日)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请红四方面军部队协同消灭会宁国民党军及掩护

红二方面军北进致朱德等电(1936年10月5日)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三个方面军在}胃水以北集中后的行动部署

致朱德等电(1936年10月6日)

周子昆关于红四军一部与红七十三师在会宁会合致叶剑英电

(1936年10月7日)

朱德、徐向前、陈昌浩关于如何会面解决统一指挥等问题致党中央电

(1936年10月8日)

彭德怀关于红一师与红四方面军在会宁联欢及部队行动部署

致毛泽东电(1936年lO月10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三个方面军会合后的统一作战指挥决定

致朱德、张国焘并各方面军领导人电(1936年10月10日)

中央为庆祝红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1936年10月lO日)

中共中央及军委关于十月作战纲领致朱德、张国焘并各方面军

领导人电(1936年10月11日)

贺龙等关于要求红二方面军进到静宁、隆德以北地区后休整

致党中央及军委电(1936年10月14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完全同意十月份作战纲领和军事、政治、外交

指示致党中央及军委电(1936年10月14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红四方面军师以上干部配备情况致党中央及军委电

(1936年10月16日)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目前我军应坚持休整准备执行新战略任务为

基本方针致任弼时等电(1936年10月16日)

张子意关于请红五团来人介绍情况致毛泽东转红五团电

(1936年10月17日)

徐向前、陈昌浩关于红四方面军正坚决执行党中央正确策略路线

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10月20日)。

杨得志、萧华关于左权、聂荣臻已与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会面

致彭德怀电(1936年10月21日)

左权、聂荣臻关于红二方面军一部及贺龙、任弼时等到达将台堡

致彭德怀等电(1936年10月22日)

朱德、张国焘关于已到打拉池与彭德怀、徐海东晤谈致红二、四

方面军领导人并报中央军委电(1936年10月24日)

关于红二、六军团长征的总结与红二方面军发展前途及目前任务

报告大纲(1936年11月30日)

附:代月、日、时电码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四)骑兵第四9币之第十团洛川,骑兵第七师中部、同官①、三原之线。

(五)鄣县以西至直罗镇为五十七军董英斌之第一一二师,直罗镇、合水(均不含)线为其第…师,合水至西峰镇为其第一一五师。

(六)庆阳及其以北为沈克纵队之第一零六、一零八两师。

(七)第一二零师在庆阳西之孟坝镇㈤、三岔地域。

(八)骑第三师在镇原、泾川线。

(九)骑兵军长何柱国直接指挥于学忠之一一四、第一一八两师及骑兵第六、第十两师,在固原、七营地带,协助宁夏两马部队向北进攻,惟近已停止。

(十)于学忠之一一三师则在兰洲[州]及其附近,又东北军近因我二、四方面军业已北上入甘,有调其固原之第一一四、第一一八两师集中甘洲[州],王以哲之六十七军及一零五师集中瓦亭、华亭、平凉、径川、长武、永寿地区,而抽杨虎臣[城]七个团接替蟠龙、肤施、甘泉、郡县防线,正在开动中。

(丁)宁夏两马计有二个师、一个步兵旅、四个骑兵旅、二个特务团,合为步兵廿团、骑兵八团,其部署,在防我西渡黄河深入宁夏。兵力分配为:

(1)三十五师马鸿滨[宾]在固原、黑城镇、李旺堡地带。

(2)新编第七师马鸿逵在韦洲[州]、新堡、金积、中卫地域跨黄河两岸,其直属新编第十旅④在甘洲[州]北到一条城。

(3)骑兵第一旅在吴中堡、宁夏④各一团,其第二旅驻磴口、平罗,骑兵第二师⑨两个旅在五佛寺及中宁布防。

(戊)邓宝珊之新编第一军计两个旅合四个团,在静[靖]远、会宁、静宁、隆德布15万。

以上五项为围攻我陕甘宁苏区红军的全部兵力和部署,共计一百五十个团(步一二五、骑廿四、炮一)约廿五万人。

(己)绥远方面阎锡山拥有八个师、五个独立旅、三个骑兵旅、八个炮兵团,合计步兵五十八团、骑兵六团、炮兵八团。其目前主要部署,还在防我东渡,其中除第七十二师及第二零九旅已过河外,其余仍在黄河东岸各县的有孟宪吉独立旅在河曲、岢岚,第七十一师在军渡、碛口、方山、临县、离石、柳林地域,方克猷独立旅在柳林,第百零一师在孝义、中阳及其以西,第六十六师在石楼、永和、太[大]宁、隰县地域,第六十九师在吉县、乡宁、新绛等地,章极[拯]宇独立旅闻亦在晋西。其在太原的仅杜纵义[春沂]独立旅,在晋北的为六十八师及马延寿独立旅,在五原、包头的为第七十师(缺二O九旅),及其以西的为第七十三师,骑兵第二旅驻丰镇、凉城,其第三旅驻东胜,其第四旅主力驻归绥附近,一团驻陕北府谷,现因伪蒙李守信③军入绥东,该团有调回归绥讯。  (庚)陕南方面“进剿”我陈光[先]瑞红军的现有四个师(合十五团),及前述杨虎臣[城]之一部。其部署:

(1)萧之楚师最近调动不明,大约在商县、雒南一带。

(2)第四十九师在紫阳、西乡、镇巴地域。

(3)新编第十一师④在南郑、留坝一带接王均部队防。P128-129

序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虎视眈眈地窥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力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但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先后进行了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国共产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红军长征胜利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编辑出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丛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战争观,全面系统完整地汇集了红军长征的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历史资料,史实权威准确、史料价值珍贵。既是加强长征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支撑,也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充分展示我党我军的辉煌历程、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丛书编辑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二○一六年八月

后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是在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文献》的基础上调整、修订而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文献》在《红军长征》编审委员会领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协助提供了部分史料。上述部门以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和《红军长征》其他分册的编辑组长,审阅了书稿;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甘肃、陕西、河南等省区地图出版部门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了部分地图资料。《红军长征》编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仲兆良对编辑工作给予了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解放军出版社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了书稿的审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调整、修订过程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办公室李平编审牵头,军事科学院徐占权、康月田,军委联合参谋部办公厅李艳梅,军委政治工作部办公厅蔡向东等专家参加了审稿工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