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途中,只为有朝一日与自己重逢。到远方,只为寻找一个最适合与自己对话的地方。
在《趁年轻出发吧》中袁岳诚挚地与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在40多个国家旅行路上的个人经历、体悟、成长与看法,让您了解在旅行路上会想知道答案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期盼让所有未来的旅行者找到上路的勇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趁年轻出发吧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袁岳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途中,只为有朝一日与自己重逢。到远方,只为寻找一个最适合与自己对话的地方。 在《趁年轻出发吧》中袁岳诚挚地与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在40多个国家旅行路上的个人经历、体悟、成长与看法,让您了解在旅行路上会想知道答案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期盼让所有未来的旅行者找到上路的勇气。 内容推荐 他走过上百个国家,他接触过许多不同的景物、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这样不断的互动和体验当中,他对世界有了许多看法,知道了人生其实有许多活法,也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在《趁年轻出发吧》中袁岳诚挚地与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在40多个国家旅行路上的个人经验、体悟、成长与看法,让您了解在旅行路上会想知道答案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期盼让所有未来的旅行者找到上路的勇气。 当你上路后,你会遇见未知的自己,你会重新诠释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态就会改变,新的世界也就会随之开始转动! 《趁年轻出发吧》由袁岳编著。 目录 序言:旅行是一桩必须的学习 第一章:旅行,想去更远一点的地方 1.做读路一族/2 2.在路上是一种欣赏/4 3.旅行是一种态度/7 4.将每一处风景汇入人生/10 5.当旅行成为职业/12 6.观看外面的自我/14 7.异乡我乡/17 8.世界比想象中的更丰富/20 第二章:起航,旅人不竭的力量源泉 1.天生不为吃穿愁(巴西)/24 2.地道还是不地道(巴西)/28 3.潘塔纳尔的早晨(巴西)/31 4.我的理解也是一种角度(巴西)/34 5.寻求出路的压力(印度)/37 6.难以企及的欣赏(印度)/40 7.继续努力要面子(印度)/42 8.梦里沉迷已久(埃及)/44 9.逍遥似神仙(阿根廷)/46 10.走进巴基斯坦最大的大学(巴基斯坦)/49 11.洛杉矶,第五故乡(美国)/51 12.到纽约看画廊(美国)/53 第三章:迷路,找回心中的行走地图 1.我行我素的消极(日本)/58 2.也许爱该像樱花般飘坠(日本)/59 3.万象,与死灵共舞(老挝)/61 4.湄公河,彼岸,繁华不再(老挝)/64 5.非典型的心灵之旅(古巴)/66 6.大海,透明中的信赖(古巴)/68 7.雪茄,无味的骄傲(古巴)/70 8.陌生中的初识(古巴)/72 9.在灾难中前行(印尼)/75 10.对巴厘岛的感觉(印尼)/79 11.水乡泽国,动态中的平衡(孟加拉)/81 12.贫穷中的幸福(孟加拉)/83 13.所谓浪漫的爱情(孟加拉)/87 14.艰难,也要努力活着(孟加拉)/89 第四章:彷徨,孤行中学会不断坚强 1.渔猎,在期待中等待(新西兰)/94 2.杭伊,饥饿了才会吃得更香(新西兰)/97 3.向贝壳杉歌唱(新西兰)/101 4.留宿毛利人家(新西兰)/104 5.感受加拿大的绿色社会(加拿大)/108 6.惠斯勒,慢生活(加拿大)/111 7.华人在温哥华挺扎眼(加拿大)/113 8.威尼斯雪中印象(意大利)/115 9.米兰一日印象(意大利)/118 10.一种时尚的活法(意大利)/121 11.在历史间穿梭(西班牙)/123 12.赞美巴塞罗那(西班牙)/124 13.时尚与奢侈(西班牙)/126 第五章:眺望,希望能看得更远一些 1.阳光下的从容与拘谨(奥地利)/130 2.不需要伪装地睡去(秘鲁)/132 3.那阳光下的山巅(秘鲁)/134 4.土耳其有多“土”?(土耳其)/136 5.传奇国家匈牙利(匈牙利)/140 6.不只是咖啡王国(哥伦比亚)/143 7.小而强大的国家(荷兰)/145 8.悠闲的国家(葡萄牙)/147 9.索奴拉,与鱼同行(加拿大)/149 10.爱情,那浪漫的联想(希腊)/152 11.到瑞士学酒店管理(瑞士)/154 第六章:觉醒,行走于真正的目的地 1.漫步在以色列(以色列)/158 2.被迫的不安(以色列)/163 3.有比较,才知道(以色列)/166 4.而今听雨空阶下(斐济)/168 5.关键是快活高兴(斐济)/170 6.斐济人的幸福(斐济)/172 7.布拉格的春天又到了(捷克)/174 8.捷克的色调(捷克)/176 9.帕劳的源流(帕劳)/179 10.那优雅的水母(帕劳)/181 11.想要说点什么(帕劳)/183 12.牙买加的明天什么样(牙买加)/185 第七章:蜕变,靠近一种更新的生活 1.一枝独秀(阿联酋)/190 2.生活的理解大不同(肯尼亚)/194 3.草原上的游牧国家(吉尔吉斯斯坦)/196 4.与君今世为兄弟(坦桑尼亚)/198 5.以胖为美的汤加王国(汤加)/199 6.难以置信的细长国家(智利)/202 7.月夜的加勒比海(加勒比)/204 8.喜欢自然的毛里求斯(毛里求斯)/206 试读章节 1。做读路一族 我喜爱旅行,享受旅行,旅行给了我很多新知与见识,还有很多刺激与乐趣。我不算是旅行家,但绝对算旅行者,因为我基本不是被动的出差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安排机会旅行的人,我认同旅行的意义与价值,强调活动半径对于增长人的认识的特殊作用,我对那些也有旅行经验与积极性的人有特别的好感与尊敬,我把旅行当做积极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把以上这些称为旅行心理。积极的旅行心理是对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持开放、好奇的心态,准备开放式地认识与接触那里的文化与环境,而不是简单地要求那里的人、事、物吻合我们先前的生活与欣赏习惯。 当然,旅行会跨越一定的距离,遇到很多过去我们只在书本上或者影像里接触到的事物,地理跨越的距离感本身会带给我们陌生感,也会带来新鲜感。在真实的旅行中,出奇的感受往往来自那些可能从来没有上过媒体与导游书的地理区域与人文事物。旅行是一种重要的跨越与突破地理障碍的活动,也是一种透过这样的跨越改变自己原来的知识库结构的活动。我对于到一个新的地点充满期待,而在那个地点我也更愿意选择一般游客很少去的地方——脸面固然能说明一个人的某些特点,但呈现的往往只是关于这个人的最表象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我更愿意去一个地方的老居民住区甚至贫民窟、菜市场、小商品市场、酒吧、夜市、本地的老餐馆或者其他本地人最爱去的地方的原因。 我相信很多人在旅行结束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忘掉对曾去过的那个地方的感受,所以我在旅行中喜欢找出一个地方的某些特殊的文化特点、人物或者事件加以琢磨、研究、打听与记述,形成我的一些分析与描述的游记或者感慨,我把这些叫做道理。分析的结果会更加让人感受到差异文化的魅力,这就让理性与感性的观赏结合了起来,也可以让人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对于理解另一种文化的乏力,将其保留,以便在以后的来访或者其他的信息检索中对自己曾经在旅行中有过的疑问予以追究或解答。道理的讲究可以使我们的旅行感受得到深化与稳定。也可以为以后的旅行开拓新的方向与兴趣点,我对于我去的每个国家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一辈子环游两次地球的基本原因。 古人说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时候,含蓄地提到了旅行的学习意义。而三理合一的学习模式使得我们有别于单纯的读书者与单纯的旅游者,而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路者——在路上见识与学习到真理的人。在我看来,旅行是心理、地理、道理的集合,因此旅行对于我的吸引力超过了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我享受在路上的感觉,路上是我内心另一个动态的故乡。 2。在路上是一种欣赏 经常旅行的人的时空观念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于跨越大的空间不会有特别不得了的距离感,去一个地方随便就去了,也随时就回了。地理空间的随和性会缓解跨越距离时候的焦虑感,从而增加了把握l生,让人不觉得世界有多么陌生,但又不会完全似自己的乡土那么熟悉到无视。那些有旅行知识的人,与我们分享那些灵动的故事,感动我们,吸引我们,在我自小的心目中,有旅行经验者值得我尊敬。 我们在一时一地久了,思维与认识就会沉湎在一种相对固定的框架里面,似乎世界上就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吃饭、说话、行事、判断,都以一种本乡人约定俗成的方法天经地义地去对待。而我们去另外一个地方旅行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他地方的人却并不尽然苟同我们的标准,因此在旅行中,我们得到了一种学习新知识与展开新角度的机会。所以,旅行家的胸怀就比较可以预期了。 在路上必然是一种奔波,不是简单地享受安逸,路途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对不确定性习以为常,从而积累对待不确定性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发展管理不确定性的方法与技能。与宅者相比,在路上者更具有驾驭风险的能力,从而超越宅者的可能性更大,今天我完全可以说在略E者治人.宅者治于人。 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是生活中本来认识的朋友,因为有了共同旅行的关系,话题深入了、认识深化了、共同语言多了、情感性的欣赏增加了。因此我们如果有机会与朋友或者朋友的家庭一起其同旅行,可以增加一种新的共同生活体验,也会增加很多崭新的关系层次。另外,在旅行中交流知识与感受,也会让我们对于我们所接触的景点有不一样的认识。 我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都有朋友、同学与生意上的伙伴,在到其中一个地方旅行之前,我对他们的认识是单一的,而在旅行之后,在与他们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后,对于他们的感受与情感就会变得丰富化与多样化。旅行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社会连接,旅途中的食物、风景、习俗、人物,使我们与不同的地方建立一种特别的联系。而且,在以后当来自某个自己旅行过的地方的人、或者去过那个地方的人,或者想去那个地方的人与我们谈起那里,我们就成了一种亲切的符号、一种难得的信息源。P2-6 序言 有人觉得旅行就是一件完全放松的事情,就是完全地不做工作的事情,就是完全地玩,就是看景点,就是参与娱乐项目,就是什么也不想,就是胡吃海喝。可对于我来说,旅行是一种观察,一种对话,一种接触,一种体验,一种新知,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一种写作,一种发现。因此,我把每去一个地方前搜集的信息,去一个地方后的真实体验,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的比较,写成了这许多文字,也就有了这本书。 对我来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是那么新奇。我舍不得把这样新奇的感受埋没,更舍不得就此无动于衷地走过又忘记,我除了拍照,还会发微博,也会写作游记,唯恐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遗落了。我们很多时候是有很多灵感的,尤其在异域文化中,我们很容易受到刺激与启发,很容易灵光一闪,也很容易感慨万千,还很容易一了百了。对于我来说.我愿意把自己在全世界的足迹留下来,把自己观察的痕迹留下来,这不只是对于自己的交代,也是对于那些曾经与我们真心交往过的人的交代,更是把目己的见识与省思与他人分享的努力。我走过的世界也能成为其他人可以触及的知识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幸福。 因为成长经历与资源差异的缘故,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多的见识,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看重跨文化的知识,我把自己能有机会游历世界的各个部分看成人生的幸事,我也愿意把这样的幸事与他人分享,更愿意因此而激发更多后来人行万里路的兴趣与热情。而且不只是动员,更是方法与技巧的沟通。如果可能,我甚至愿意将自己对于世界的感受与中国以外的其他文化里的人分享,这也是现在我每到一个国家去旅行都尽量去安排一个“中国日”的原因,在这样的时候我既与本地人分享中国的事情,也分享本地人的事情。我们要减少世界上的误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去分享与沟通。 在地球上,还有一些地方我需要去游历,这包括东欧地区、巴尔干地区、黑海地区、西非地区、中美洲地区与加勒比海地区、北欧地区,这也是未来几年我的重点游历地区。其实正因为要去,我一直在搜集与阅读这些地区的知识,而同样,也正因为很多人要出来旅行,所以大家也许是需要我与大家分享的另外一些地区的知识的。看,这就是读书与游历之间的互动关系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