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文化通览》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本书由赵树国主编。
齐鲁文化与山东区域文化(代总序)
一、二元一体与文化传承
二、从文化重心到人文圣地
三、山东的区域文化与《通览》的编纂
绪论
一、自然环境
二、区划沿革
三、市情概况
四、文化特色与贡献
上编
第一章 远古至夏商时期:始祖文化
第一节 细石器时代济宁境域古人类活动
一、济宁古人类早期活动的实物证据
二、济宁细石器的类别
三、济宁细石器的特征及意义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济宁境域古人类活动
一、汶上东贾柏等地发现的北辛文化遗址
二、济宁境内大汶口文化典型遗址及考古收获
三、济宁境内龙山文化典型遗址所揭示的文化内涵
四、济宁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形态
第三节 传说时代华夏先祖与济宁地区
一、定纲常人道、立父权伦理的伏羲(太吴)
二、“炎帝都于陈,又徙鲁”
三、黄帝生于寿丘
四、蚩尤冢位今汶上县境
五、少吴都曲阜
六、颛顼都空桑
七、“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八、龙凤图腾崇拜与济宁
第四节 夏商时代济宁地区方国与文化
一、任、缗、奄等夏商古国及其与王室的关系
二、大禹治水在济宁
三、考古所见夏商文化遗存
第二章 两周时期(上):以礼乐为中心的鲁文化
第一节 周公封鲁与鲁文化的形成
一、周公东征与鲁国的建立
二、伯禽治鲁,变俗革礼
三、鲁国对周室文化的传承
第二节 鲁国:尊奉周礼的典范
一、鲁文化的重礼品格
二、“周礼”与“鲁礼”
三、诸侯至鲁,“于是观礼”
四、鲁国与周边的诸侯国
第三节 鲁国的诗乐文化
一、诗、乐与礼的关系
二、《诗》与鲁人的社会生活
三、诗、乐与祭祀
第四节 鲁人的政治观念与道德意识
一、尊尊而亲亲
……
第三章 两周时期(下):孔子、孟子与儒家学派
第四章 秦汉时期:经学传播与鲁地文化的发展
第五章 魏晋至唐五代时期:儒释道融合与南北交流下的鲁地多元文化
第六章 宋金时期:以鲁地学者为主力的理学发轫和诗文革新运动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尊孔崇儒之风吹拂下的济宁文化
第八章 晚清民国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与革命文化浪潮
下编
第一章 始祖文化、邹鲁文化与儒家文化纪念遗存
第二章 世代承续的孔府文化
第三章 “中国汉碑半济宁”
第四章 济宁汉画像石艺术
第五章 运河之都与运河文化
第六章 梁山泊与水浒文化
第七章 微山湖与湖区文化
第八章 梁祝文化
第九章 祭孔大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