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稳行高处(最新中文译本经典寓言体灵修作品天路历程姊妹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汉娜·何娜德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稳行高处》是对人类精神可以达到的崇高境界交响乐般的赞美和讴歌,它因此成为当代英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块无价的宝石。读汉娜·何娜德的小说,你会联想到古典主义风格的绘画,她好像拿着如椽的画笔,蘸着彩虹般的五彩七色,描绘她的人物和环境。电影般的视觉造型赋予她的叙事以特别的美。那些精彩的描绘和丰富的审美感受,并不是唯美主义的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而是故事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了故事中人物的主观视点,因而天衣无缝,水到渠成,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

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个摸到过天堂,却仿佛坠入更深地狱的人。

内容推荐

汉娜·何娜德曾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子。她长相平平,资质平平,甚至因为口吃而有严重的社交障碍。在她人生中的前19年,自卑与绝望笼罩着她,在极大的痛苦中,出身基督徒家庭的她完全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

直到那一年,她遇到了生命的大牧者,生命发生了奇迹般的改变。从此,“惊恐小姐”走上了攀登顶峰的道路,在“忧伤”与“苦难”的陪伴下,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成为“恩荣”。

汉娜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写下《稳行高处》,为那些如今仍在死荫幽谷中的人们带来安慰和盼望。本书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被评为当代英美文学名著,英文版销售逾300万册。

《稳行高处(最新中文译本)》王汉川博士的译文注释以充满诗情画意的语句再现出原著中优美而深邃的世界。

目录

第一部 通宵达旦的哭泣

 第一章 攀登高处的邀请

 第二章 恐惧来袭

 第三章 夜间逃离

 第四章 踏上攀登的征程

 第五章 遭遇傲慢先生

 第六章 绕过漫漫荒漠

 第七章 孤独海岸

 第八章 大海边的古墙残垣

 第九章 损伤悬崖

 第十章 悬崖雄关

 第十一章 危难密林的深处

 第十二章 迷雾疑踪

 第十三章 穿越损失山谷

 第十四章 油膏圣所

 第十五章 洪水袭来

 第十六章 群山中的墓穴

第二部 欢欣鼓舞的清晨

 第十七章 康复溪水

 第十八章 健步如飞

 第十九章 高处的王国

 第二十章 重归故里

 作者自传(节选)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峻岭逶迤,崇山巍峨!圣洁的高山坡上,坐落着一个爱的王国。那是一片净土,完美的爱在那里彰显着荣耀,恐惧则没有容身之所。

从前,有一片穷乡僻壤,叫做“屈辱谷”;山谷中有一个村子,名叫“战栗村”;村子里住着一位年轻女子,名叫“惊恐小姐”;她的亲属整天为一些琐事忧心忡忡,担惊受怕,生活在他们中间真是不胜其烦。后来,她打碎精神上的桎梏,摆脱心灵中的阴影,在牧长的指引下,历经艰辛曲折,终于到达位于高处的爱的王国。本书讲述的,就是惊恐小姐那段动人心魄的经历。

牧长在那座山谷中放牧他的羊群。惊恐小姐在牧长手下做工已经有些年头了。战栗村边上有一个安静的白色小茅屋,惊恐小姐和她的朋友恩典、安宁一起住在那里。惊恐小姐热爱她的工作,尽心尽责,努力完成牧长交给她的任务。每当听到牧长的赞许,她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但是,有几件事情又使她十分羞愧,甚至影响到她的工作,也给她的内心带来沉重的压力。

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个跛子,那两只脚弯曲得很厉害;她去牧羊的时候,总是一瘸一拐、跌跌绊绊的;她的嘴巴歪到一边,斜得很难看,使她说起话来透风撒气,口齿不清,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她一想到这些丑陋不堪的缺陷,就感到悲伤不已,因为她心里很明白,那些知道她为牧长做工的人会借题发挥,甚至会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她多么渴望能够彻底改变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她想,要是今后能够变得漂亮优雅,像牧长手下的其他牧人那样身强力壮,该有多好。她最渴望的是能变得像牧长那样圣洁、美好。但是,她担心这两种缺陷会贻害终生,不断干扰她的心绪,阻碍她的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她还面临着一种更为严重的挑战,使她深感苦恼,困惑不安。她是那个“恐惧家族”中的一员。她的亲属们星星点点地分散在那个山谷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不论她走到哪里,都会感到他们好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难以摆脱。她是个可怜的孤儿,很多年前,姨妈“凄凉”太太将她接到家中,把她和两个表姐一起抚养成人。她还有一个表哥,名叫“懦夫”,那家伙不学无术,好吃懒做,专以欺凌弱小为乐,对她更是横加折磨摧残,无所不用其极。

居住在屈辱谷中的大多数家庭的人都不喜欢那位牧长。这个恐惧之家的其他成员也是如此,甚至和那些人沆瀣一气,处处和他手下的牧人们作对。显而易见,这个家庭中要是有人加入牧长的行列,就会严重地冒犯其他成员。他们自从知道惊恐小姐在牧长手下做工以后,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对她软硬兼施,不是规劝利诱,就是威胁恐吓,企图让惊恐小姐辞掉牧长那里的差事。有一天,他们强加给她一个决定,叫她马上嫁给表哥懦夫,安家立业,与其他人和平共处。他们威胁道:如果她胆敢拒绝,自行其是,就会毫不客气地对她动用暴力,迫使她就范。那真是一个噩梦般可怕的日子!

不难想象,可怜的惊恐小姐听到这个决定后多么恐惧,她简直不能自持。亲戚们得寸进尺,进一步恐吓她,而她并没有学会如何反抗,也很难对于他们的威胁置之不理。所以,她只有缩成一团,战战兢兢地坐在那些人面前,不断重复着自己的话,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嫁给那个懦夫,还说无论什么事情也不能迫使她改变主意。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办法摆脱那些家伙布下的网罗。

这种令人不快的局面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下午,当夕阳沉入山谷的时候,惊恐小姐的家人才让她离开一会儿,出去透透气。她如释重负,马上想起牧长,通常在这个时候,他都会领着他的羊群去饮水。那个地方就在村外,是一个美丽的小瀑布冲积而成的池塘。以往,她通常都会在天亮以后不久就跑到池塘边,和牧长见面,聆听他的训诲,接受他的指令,开始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她又会到那里去,向牧长汇报一天的工作。现在正是到池塘边去和他见面的好时机。她心里很有数,牧长一定能帮助她,不会让她的亲属为所欲为,不会让她被那些人绑走,被迫嫁给那个懦夫,过那种可怕的奴隶般的生活。

尽管恐惧阵阵袭来,使她浑身颤抖,她还是毫不迟疑,连眼角的泪珠都顾不上擦掉,就迅速离开了茅屋,径直向小瀑布下面的池塘跑去。

她跑出了村子,穿过高低不平的田野;她仰起头,放眼望去,只见静谧的落日放射出灿烂的金光,沐浴着屈辱谷的沟沟壑壑。河的对岸,一排山峦沿着山谷东侧延伸,如同一道耸立的屏障;起伏的山峦被晚霞染上了粉红的颜色,山下深深的峡谷被浓重的阴影笼罩着,给人一种可爱而又神秘的感觉。

穿过宁静的天空下那万籁俱寂的田野,可怜而又忧心忡忡的惊恐小姐终于来到了池塘边上。牧长正在那里等候着她。惊恐小姐向牧长倾诉了自己那可怕的困境。

“我该怎么办才好?”说完之后,惊恐小姐抽泣着问道,“我有什么办法可以逃出虎口呢?难道他们真的非要把我嫁给表哥懦夫不可吗?唉!”一声叹息过后,她又一次被那番可怕的景象压倒,嗫嚅片刻,终于说道:“我是一个弱女子,被人称为‘惊恐小姐’,这本身就已经使我屈辱不堪,再想到我在余生将被人称为‘懦夫太太’,而且再也不能从备受折磨的阴影中逃出来,我真是无法忍受。”

“不要怕,”牧长温柔地安慰她说,“你在我的手下工作,我会保护你。如果你信任我,他们就无法强迫你违背自己的意志,你也不会加入任何世俗的家庭联盟。但是,你永远都不能让那些姓‘恐惧’的亲属进入你的茅屋,因为你是那位国王雇佣的,而他们则是国王的敌人。”

“我知道,哦,我知道,”惊恐小姐潸然泪下,抽泣着说,“但是不论什么时候,不论我怎么努力奋争,只要碰到那些亲属,我就感到无能为力,难以抗拒他们。只要我还住在那个村子里,就没法逃避和他们见面,因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现在,他们决定再次把我控制起来,还不断威胁我,叫我不要轻举妄动。我很害怕,再也不敢冒险从我的茅屋里逃走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来;她的视线越过那个村子,越过那条小河,落在那些被落日的余辉映照着的群峰之上。她满怀渴望,不顾一切地哭喊着:“噢,如果我能够顺利逃离那个屈辱的山谷,到达那位于高处的爱的王国,彻底摆脱恐惧家族的那些成员和亲戚们,该有多好啊!”P3-8

序言

一天早上,在我们的巴勒斯坦传道营地,大家正在进行每日的《圣经》诵读,一位小护士捧起灵修著作《每日之光》,读了其中引自《雅歌》2章8节的一段经文:“听啊,是我良人的声音;看哪,他蹿山越岭而来。”有人问及这段经文的意思时,她抬起头,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满有悟性地回答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救主没有任何不能克服的障碍,对他来说,攀登群山如履平地。”

传道营地的后面有一片花园,就在基利心山下,从那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咱勺羚羊在山腰上腾跃,以非同寻常的优雅和灵活,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面对各种障碍,它们欢欣鼓舞、步履轻盈,这是我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妙的场景。

我们爱那位充满爱的主,也渴望能跟随他的脚踪而行;我们多么深切地希望得到神奇的力量,能够像羚羊一样,欢喜快乐地面对冲突,克服生命中所有的困难和试炼。每一代爱上帝的人,都渴望知晓得胜生活的秘密。

我们做好了准备,在今世的生命历程中,为了能够生活在爱和得胜的高处,不惜付出一切。这样,在实际的经历中,当遇到罪恶、苦难、不幸、痛苦和一切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就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勇敢战胜困难,并将其转化成对上帝永远的赞美和荣耀。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至少在理论上知道,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不公平、残酷的事情,还是要面对各种看起来毫无意义、不想经历的疾苦,都只有一个理由:我们的救主基督允许这一切发生,目的是让我们在学习面对苦难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培养出他那美好的品格。《雅歌》表达了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渴望,就是重新与上帝和好,并且明白如何与他建立完美、永恒的关系。他为了自己而创造了人类,只有在他里面,我们的心才能找到安息和完全的满足,否则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生命的真谛。

在婚姻中,人类与生俱来的爱会绽放出完美的花朵,上帝的一些儿女应当借此明白教会与主耶稣结合的奥秘,这正是上帝的旨意。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的奥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领悟,那就是完全放弃天生的对于婚姻和为人父母的渴望,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况,这同样是上帝的意志。这种爱的本能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心中,通过这条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明白,对上帝的渴慕和爱超越一切。

有些人以为自己在罪上死了,即完全摆脱了罪的束缚;也有的人想方设法寻求一些完全违背上帝旨意的“捷径”或者教义;然而,任何这类的认识或企图,都不能帮助人到达得胜的高处,也无法使人与基督合为一体。到达那里的唯一途径就是循序渐进,接受现实,经受上帝允许的一切考验,持续不断地放下自己的主观愿望,接受他的旨意,就像接受每天与我们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的馈赠,或者是接受寻常日子总会遇到的那些事情一样。对上帝旨意的每一次接纳都会变成一座祭坛,每一次这样放弃自己的愿望去接受他的旨意,都能使我们在通往高处的路上更进一步——上帝希望把他的每一个仍然生活在地上的孩子都带到那里去。

我们要学的功课很多,例如接受现实并战胜邪恶,理解悲伤和痛苦的含义,而且最终看到它们转变成无价之宝。通过不断地甘心放弃,我们就能学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认识这位爱的主,去体验与他完整的合一,这些都是本书中那个寓言故事要教给我们的功课。书中所说的“高处”和“母鹿蹄般矫健的双脚”,都不是指着人们将来的天堂生活说的,而是另有寓意,即:只要能够沿着上帝为他们选择的道路前行,上帝的儿女们今世就会有这种荣耀的经历。

或许,我们的主会利用本书安慰那些他所爱的人,这些人发现自己被迫与忧伤和苦难为伍,或者走在黑暗中,没有光照,或者觉得自己被丢进了狂风暴雨,得不到一丝安慰。本书或许能帮助他们从正在发生的事情中悟出新的意义,因为他们所经历的事情都是整个美好进程中的一部分。大卫和哈巴谷都曾欢欣鼓舞地高声颂扬:“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现在,上帝正通过这个攀登高处的美好进程,使更多寻求安慰的人与本书主人公拥有同样奇妙的经历。

后记

2001年初冬的一个下午,我被一场大病带进了死荫的幽谷。从死亡线上回到美好的生活中之后,我在养病的那个春天里完成了《稳行高处》的翻译。虽然我当时身体赢弱,但是这部当代“天路历程”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生命和爱的激情,使我的心灵找到了一个新的可以停泊的港湾,更使我得到新的激励。为了使更多的读者从中汲取攀登高处的灵感和力量,我苦干三个月,完成了翻译和注释工作。

本书于2003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两年后,我根据读者的反馈和自己发现的问题,对译作进行了修订,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再版。此后,我便投入了浩繁的《生命树书系》译注工作。其间翻阅《稳行高处》,感慨颇多,毕竟是近10年前的旧译了,现在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都大有长进,资料来源也更加丰富,因此很容易看出旧译中的一些问题,也总盼望着有机会重译一遍。无奈公务繁忙,时间紧迫,一直难以如愿。2010年年底,找到啦图书公司邀我重译这部作品,正是我巴不得要做的一件事情,因此欣然应诺。

值此重新译注工作完成之际,我为自己那份夙愿终于得到了满足而感恩,也想借此机会,对所有帮助和鼓励我的亲友、同事表示衷心感谢。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朱婷,三十多年来,她一直和我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在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攀登高处的旅途中,她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和鞭策。感谢我的儿子阳阳帮助我加的一些注释,感谢他的妻子晓燕提出的修改建议,更感谢他们以及孙女嘉莹、孙子嘉诚和嘉庆带给我的幸福与喜乐。感谢我的亲家邹延欣先生和邹瑞安女士以及我的亲友杜兆福先生对我们全家所做的奉献。感谢我的朋友、飞行员杰夫·斯普拉格先生(Jeff Sprague)、谢国栋先生(Gordon Sheffer)帮助我理解几个重要段落的真正含义,感谢杨倩小姐帮我翻译“序言”和“作者自传”。我也感谢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大力协助。

我对《稳行高处》仍然情有独钟。我挚爱本书作者何娜德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所展现的那个“爱的王国”,那个我心仪已久的“高处”。

显而易见,这个寓言故事中所谓的“高处”,并不是《圣经》和《天路历程》中所描述的天国,即相信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人离开尘世之后所到达的那个至高至大、至尊至荣、尽善尽美的天堂。毋庸置疑,其中的“高处”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应该达到,而且可以达到的境界,即沐浴着博爱、喜乐、希望和胜利之光的高处。在那里,一个人所有的生理和心理缺陷都可以得到弥补,所有的疾患都可以得到医治,人们可以得到新的名字,开始新的生活。

《稳行高处》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首先在于它深邃的内涵,在于主人公“惊恐小姐”这个典型形象的深刻性。人们都渴望生活的成功,渴望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但许多人都存有恐惧畏难心理,感到空虚和软弱。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家也认为,“惊恐”这种心理状态,是人们遭受到某些威胁时所产生的特殊情绪和心理反应,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精神刺激因素。惊恐情绪轻者可以使人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重则可以导致孤独、忧愁、焦虑乃至仇恨。“惊恐障碍”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而恐惧症,即对特殊事物、处境或活动不能控制的、没有理由的持久性恐惧,则可能导致惊恐发作。

本书为人们揭示的,是生活成功的秘诀。有一位基督徒朋友说得好:“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洞,而这个洞不能用任何物质和肉体的欲望填满,只有创造他的上帝才能使人得到心中的喜悦和满足。”换言之,人只有登上爱和胜利的高处,才能克服惊恐情绪,心灵才能得到净化,精神才能得到升华。登上高处的旅程和稳行高处的秘诀,按照何娜德的解释,首先在于“接受”,接受来自造物主的任何试炼和磨难,敢于牺牲自己的暂时利益而获得最高的奖赏。在原版序言中,作者具体表明了这个寓言故事为读者提供的值得深思的课题:接受现实,战胜邪恶;了解并正视苦难和悲痛;善于变苦难和悲痛为新的希望和力量;在爱的王国中,满一心喜悦地服从至高者的权威,和他建立密不可分的关系。她写道:“在爱之王国的国王所钟爱的人们当中,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在生活的征途上被迫与‘苦难’和‘忧伤’做伴,也有一些人在黑暗中艰难地跋涉,看不到希望之光,或者感到自己经风沐雨,得不到鼓励和安慰。也许,我们会通过这本书和那些人交流,鼓舞他们攀登高处的勇气,使他们从不同的视点和角度看待自己的经历和现实。”

《稳行高处》获得巨大成功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它构思的巧妙、想象的丰富和结构的严谨。作者用惊恐小姐攀登高处的征程作为叙事线索,将“三入行”沿途发生的故事串为一个整体,同时融入人类几千年上下求索和精神追寻的轨迹,整部作品好像一首波澜壮阔、丰厚博大的史诗。

惊恐小姐攀登高处的历程离不开牧长的指引、带领和保护。作者巧妙地把牧长对惊恐小姐的应许编织到她发现12块石子的过程之中。起初,惊恐小姐对于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子麻木不仁,甚至因感到它们没有价值而多次想一扔了之。令人欣慰的是,她最终意识到了那些石子不但是12座祭坛的象征,而且是牧长的应许和她自己心路历程的美好见证!当她历尽艰辛、克服危难,成功地登上高处的时候,牧长不但赐给她新的名字,而且为她戴上了黄金冠冕。那些寻常而又粗陋的石子,落到她的手中时突然变成了一堆五光十色的宝石,被牧长镶嵌到她的冠冕上面。这意味着她终于赶走了惊恐和屈辱,得到了恩典与荣耀!

作者还把著名的《雅歌》贯穿在本书的叙事中,它既是主人公活动空间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情绪贯穿和环境渲染的有效手段,还作为把情绪和情节不断推向高潮的重要因素。大家知道,《雅歌》是大卫王的儿子、以色列王所罗门在登基之后不久创作的。它尽情讴歌爱情的美好、崇高和独特的力量,表现忠贞爱情的基本特征(独自拥有、自发自愿、不可战胜和不可交换),表现爱情在悲欢离合等不同阶段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它暗示爱情和智慧都是上帝的启示和恩赐,都是神秘微妙的,都应该被尊重和珍惜。也有一些圣经学者认为《雅歌》寓含上帝对人类恒久不变的圣洁之爱,暗示了上帝与以色列、基督与教会、救主耶稣基督与人的灵魂之间爱的关系,认为其中的国王就是耶稣基督的化身,就是以色列入所等待的救主。不论从神学的角度作何解释,《雅歌》的文学结构形式都是独特的——它以田园诗般的格调,大量采用比兴手法,通过女主角的爱情经历,表现她对爱的追求、恪守和对爱人的钟情。

《雅歌》首次在本书中出现,是在惊恐小姐回家的路上。作者明显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挣扎的时候,作者这种咏叹调式的表现手法就显得更为自然,更加优美。在表现惊恐小姐的心路历程时,作者巧妙地改编并引用了《雅歌》中的一些诗句,作为建立和发展人物关系、塑造和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段,独具匠心,构思巧妙。全书最后,描写国王带领女主人公开始在高山上飞奔和腾越:“他们的欢声笑语和高山流水奏出的美妙音乐汇成和谐的交响。最后,他们唱起一首美妙的歌,即所罗门《雅歌》的尾声。但是,对于恩荣来说,这又是她一首新歌的开始。”

《稳行高处》获得巨大成功的第三个原因,便是它丰富的激情和浓烈的诗情画意。何娜德在这部作品中对日月山川、流水瀑布、鲜花绿树和雷电风雨等自然景象的文学描绘,既生动优美,栩栩如生,又构成人物活动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成为戏剧性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烘托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例如,第四章中的田园景象和流水之歌,第六章中的沙漠风光,第十一章中的密林和雷电,等等。

作者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描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态以及抒发感情等方面,也显示出独具的匠心和深厚的工力。例如在第十章中,惊恐小姐在峭壁上的山洞里看到有一朵小花,颜色血红,在朝阳的光辉中像灯火一样闪耀。她和那朵小花的对话使人触景生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读何娜德的小说,你会联想到古典主义风格的绘画,她好像拿着如椽的画笔,蘸着彩虹般的五彩七色,描绘她的人物和环境。电影般的视觉造型赋予她的叙事以特别的美。那些精彩的描绘和丰富的审美感受,并不是唯美主义的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而是故事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了故事中人物的主观视点,因而天衣无缝,水到渠成,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

总之,《稳行高处》是对人类精神可以达到的崇高境界交响乐般的赞美和讴歌,它因此成为当代英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块无价的宝石。我很高兴有机会把它翻译成中文,呈现给诸位读者。这部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社会效应,被奉为人们心灵净化的甘泉,引人向上、催人奋发的精神食粮。但愿您读了以后,也能得到启发、受到鼓舞,在您自己攀登高处的征途上谱写新歌,因为这个寓言中的那位牧长所代表和集中体现的爱,可以越过“惊恐”的沉重,战胜一切障碍,克服一切困难。即使遇到暂时的失利和磨难,您也会在实践中学会认同和接纳,把人生的不同经历都变为宝贵的财富,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加美好。使我无比欣慰的是,许多读者已经领悟到这部作品的真谛。除了领略本书语言文字的秀美,您还可以从每个章节中得到更好的享受、更多的知识和珍贵的启迪。

某种程度上说,本书是作者何娜德女士早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由于严重的口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恐惧心理,她在19岁芳龄之时曾经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是,上帝不但拯救了她,而且把她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洋溢着神圣之爱的高处。上帝曾用他带领以色列入出埃及时说过的一句话启迪何娜德:“你上山到我这里来!”她应声而上,到了高处,并把那段艰难而又美好的经历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栩栩如生地讲述出来。

亲爱的读者,愿您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能听到那深情而又挚切的呼唤:“你上山到我这里来!”

王汉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