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爵夫人的粉肩》、《逗乐》、《两个钓鱼朋友》、《西班牙的婚礼》、《美丽的女店主》、《神秘的敲击声》、《一个捕狗者的自白》、《犹大的面孔》、《小抄写员》、《吻》、《祖母》、《醉乡吟》、《七个铜板》、《穷苦人》、《劳动、死亡和疾病》、《门槛》、《一个东方的传说》……本书收录了值得一生珍藏的130篇微型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
分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作者 | 陈国恩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侯爵夫人的粉肩》、《逗乐》、《两个钓鱼朋友》、《西班牙的婚礼》、《美丽的女店主》、《神秘的敲击声》、《一个捕狗者的自白》、《犹大的面孔》、《小抄写员》、《吻》、《祖母》、《醉乡吟》、《七个铜板》、《穷苦人》、《劳动、死亡和疾病》、《门槛》、《一个东方的传说》……本书收录了值得一生珍藏的130篇微型小说! 内容推荐 作品让人感动和觉得温暖的是其中的亲情和信义。在当今一切都可以商品化而且大多已经商品化的社会中,这种亲情和信义代表着生活的另一面,代表着人类的本真理想,或许它正是作者有意凸显出来要让读者领会的抵御商品化潮流侵蚀所不可或缺的精神信仰之所在。 选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都是按照形式精致和内容丰富的标准精选出来的,或主题新颖,或意蕴动人,或构思精巧,或文字颇有余味。不少作品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至少是在一些方面有独到之处的。举凡过于直露、以形象图解观念、题旨一般化,或构思缺乏新意,语言缺乏灵气的一概不收。我们想给朋友们提供一个精美的选本,好让你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忙里偷闲,花十几分钟时间读上几篇。读几篇,你就会发现它们各具特色的美,你在受到情绪感染和思想启迪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感觉依然敏锐,心灵还没有老去。总之,读一读这些精美的作品,你不会觉得浪费时光的。 目录 沙葬 乳酪汤 知事下乡 侯爵夫人的粉肩 逗乐 两个钓鱼朋友 西班牙的婚礼 美丽的女店主 神秘的敲击声 一个捕狗者的自白 犹大的面孔 小抄写员 鼠害 小园中 骑桶者 俄勒冈州火山爆发 吻 祖母 醉乡吟 七个铜板 穷苦人 劳动、死亡和疾病 门槛 一个东方的传说 宽恕 在邮局里 柔弱的人 在钉子上 伤痕 幸福 预演 一只套鞋 浪子 抢劫者 我所发现的生活 麦琪的礼物 喂鸽者 约会 等待的一天 雨中的猫 桥边的老人 矮个儿之死 丢失的坟墓 美满的婚姻 外国佬 狗的日子 别难过,妈妈 一条蓝狗的眼睛 难以避免的灾祸 兄弟 不会笑的人 孤独 蛙 英雄之器 转生 悬崖 人的脚步声 风流人物 雨伞 橘子 艾美儿 恋爱圈套 旅游纪念品 丫岛美人鱼 金桂,你等等我! 王发的周末 阿公馆 疑问句 精神与肉体的抗衡 梯子 它们如何演绎爱情 机会难逢 老祖母为什么想起儿歌 掌声 为你疯狂 昨夜星辰 宝宝不哭了 珊珊 送一轮明月 老黄 难解决的问题 早上——一堆土一个兵 陈小手 摆渡 马语 武松杀嫂 大回 看护 扶不起的弟弟 一吻三十年 与周瑜相遇 过河 紫色人形 血型符号 秀穗 只有一条路 老许 醉人的春夜 大钱饺子 桃花三月天 太阳语 一只羊其实怎样 山那边的景致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了悟禅师 永远的门 条件 绝技 陆地上的船 走出沙漠 成仙 作家与鹅 诈 家在老城区 端米 同学 断桥 抠牙 绝活 一只鸟 修壶记 翻越那座山 老张的车 漂亮的金狮车 当一回县长 我的大学 我的媒人 莜麦秸窝里 试读章节 知事下乡 知事先生出巡去了。驭者导前,仆从随后,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威风凛凛地,一直奔向共阿非的地方巡视去。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不比等闲,所以知事先生,打扮得分外庄严。你看他身披绣花的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闪闪地在那里发光,……在他的膝上,还安着一个皮面印花的大护书。 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面上堆着些愁容,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护书出神;他一路想,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见了那共阿非的百姓们,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演说: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知事先生,把这两句话,周而复始地,足足念了二十余次: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可是总生不出下文。 这两句话的下文,差不多断绝了……四轮车内的空气,热不可当!……那共阿非道上的灰尘,在正午的阳光下,兴奋奔腾地跳舞,甚至于对面的人,都被他障了……那道旁的树林,一齐遮着白灰,只听得整千整万的蝉声,遥遥地在那里问答……知事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之间,抬头一望,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在那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笑嘻嘻地欢迎他。 丛小的槠树林,招展着树枝,在那里欢迎他,好像说: “快来,快来,知事先生,你不是要筹备演说吗?那么何不请到我们这树林里来,包管你要强得多……” 知事先生,居然中了他的诱惑了。他一面把他的意思,吩咐给仆人们;一面就从四轮车里,跳了下来,径自走进那小的槠树林里,去筹备他的演说。 在那小的槠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在头上唱歌;有紫堇花,在旁边发香;还有那无数的清泉在草地上流……他们瞧见知事先生,和他一条这样体面的裤子,一个皮面的印花的护书,登时大起恐慌。那些鸟儿们,一齐停止了歌唱;那泉儿,也不敢再做声了;那紫堇花们,更是急得低着头,向地下乱躲……这些小东西们,自从出世以来,从没有见过一个县知事,在这光景里,大家都私下地互通猜度:这样体面的裤子的主人,究竟是一位什么人物? 在一丛茂盛的叶子底下,聚集了一种极细微的声音,大家都在那里互相猜度,这样体面的裤子的主人,究竟是一位什么人物……知事先生,对于如此寂静而清凉的树林,心里着实赏识。他撩起了衣裳,摘下了帽子,在一块小槠脚的草地上,舒舒服服地坐下,随手把他的皮面印花的护书,张开了放在膝上,又向那护书里面,抽出一张四六开的大纸。 “这竟是一位美术家呀!”那秀眼鸟先开口说。 “否,否,”接着说的是一只莺鸟,“这哪里会是美术家,你不看见他裤子上的徽带吗?照我来看,十之八九,还是一位贵族哩。” “十之八九,是一位贵族哩。”那莺鸟把自己的主张,重新复述了一遍。 “也不是美术家,也不是贵族,”一只老黄莺抢着来打断他们俩的辩论,他曾经在那知事衙门的花园里,足足唱了一个春天的歌……“只有我知道,这是一个县知事呀。” 这时那些细微的语声,不知不觉地渐渐地放纵起来了。 “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 一会儿,那紫堇花发问道: “他可含有什么恶意?” “一点儿也没有。”那老黄莺儿接着答复。于是那些鸟儿们,重新一个个地,去恢复他的唱歌;那些泉儿们,照常在草地上,汩汩地流,那些紫堇花们,也依旧放着胆去发他们的香气;好像那知事先生们没有在那里一般…… 在这喧哗而又恬静的中间,知事先生,又起了念头,要继续去筹备他的演说了: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知事先生,用一种极有礼貌的声音,发出这几个字…… 不料霎时之间,从背后传来了一阵笑声,把他的文思又打断了。知事先生回头看时,只见一只黄绿色的啄木鸟,歇在他的帽子顶上,嬉皮赖脸地,向着他笑。知事先生,把肩胛一耸,露出不屑睬他的意思,刚想回转头来,继续去筹划他的大演说;哪知道那啄木鸟很不知趣,他笑的不算数,索性地大声喊将起来: “这又何苦来!” “怎么!这又何苦来!”知事先生,气嘘嘘地涨红了脸,一面随手做个手势赶开那顾皮的畜生;一面加上些气力,回头来重新于他的本行: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知事先生,加了些气力,回头来重新干他的本行。 但是事有不巧,那啄木鸟方面的交涉,刚才结束,这里一丛小弱的紫堇花们,觑着知事先生意思缭乱的当儿,也一起翘起了他们的梗儿枝儿,和着一种甜而且软的语气,到他的面前来献殷勤了: “知事先生,你可觉得香吗?” 于是一唱百和,那些泉儿们,登时就在他的脚下,潺潺地奏起一种文雅的音乐;那些秀眼鸟儿,也在他头顶的树枝上,使尽毕生的本领,唱出一阕怪美丽的调子来给他听;其余树林周围、上下左右一切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效尤着,全体一致地来阻止知事先生演说的起草。 那树林周围的东西,全体一致地,来阻止知事先生演说的起草……知事先生,鼻孔里熏醉了香味;耳朵里充满了歌声;他未始没有意思,想摆脱这些妖媚的蛊惑,可是他办不到了。他偃仰在草地上,徐徐解去他华美的装饰,把他已成的演说,哎哎……哎哎地,从头又述了两三回: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诸位先生、诸位同事……”P6-8 序言 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这样称呼的理由,主要是它虽为小说,却篇幅特短,由于篇幅短而要在形式上遵循一般小说所不必兼顾的规则。 仅就篇幅短小而言,文学史上其实早就有了类似于微型小说这样的作品。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笔记小说,篇幅大多不长,不过它们用的是文言,不在现代小说的范围里。西方近代一些名家,如歌德、雨果、左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多在创作宏篇巨著的同时,也写过一些篇幅超短的短篇小说,可视为微型小说的雏形。这些小说不是自觉地作为微型小说来创作的,而是作者在生活中偶有所得,或碰到印象深刻的小事,觉得颇有趣味,提笔一挥而就的作品,所以它们虽然篇幅短小,可仍像他们创作一般短篇小说那样采用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看起来更像是缩短了的短篇小说,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微型小说。 真正作为一种独立文体来创作的微型小说,大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它的集中出现,正好遇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型。在这个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网络、电视、影像制品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学的娱乐性功能被放大,它与生活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人们的文学观念和阅读习惯发生了重要变化,一般人已经没有空闲的时间和精力去专心阅读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了,于是他们就从周边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中去寻找别样的文学性享受,于是电视娱乐节目、文学消闲杂志以及卡拉OK、MTV等艺术样式就获得了大发展的机会。这些艺术样式的共同特点,是文学与休闲、娱乐紧密相联,消费起来不必占用太多的专门时间。在这种娱乐化的消费环境中,微型小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是作者喜欢写,另一方面是读者喜欢读。这首先是由于它的篇幅短。篇幅短,写起来较为省力,读起来也不很累,花几分钟读完即可了解一段故事,经历一次悲欢离合,精神受到感染,思想得到启迪,读者喜欢读这样的作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要在几百上千字的篇幅中写到让读者喜欢的程度,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以一般写短篇小说的方法来写,往往不容易写好。比如采用横断面的结构方式来描叙,加些铺排点缀,就不会讨读者的喜爱,因为读者读到一半还不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他就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在这两难的情形中,包含的正是微型小说的叙事规则及其文体特点的秘密。 由于篇幅超短,所以微型小说要特别讲究叙事容量的适当,不能讲叙复杂的故事,不能纠缠于多重的人事关系,内容要单纯,人物关系要简洁明了。要做到这一点,就须提炼主题,使之集中明确,不牵扯太多的关系和问题。在具体的写法上,往往是开门见山,不哕嗦,不绕圈子,直接点明主题或提出问题,让读者很快产生兴趣,有所期待,到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有所回味、有所反思,产生一气呵成的整体感。文字的运用,则讲究简洁清晰,不用复杂的长句,以叙述为主,少来描写,间以适当的议论,务使风格轻盈明快,而不是臃肿沉重让人理不清头绪。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单说要让读者一开始就产生兴趣、有所期待就不容易。这要求作者能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提出新颖别致的话题。这决非把短篇小说截短了来写就行,而是一个牵涉到上述它的独特结构原则的问题。打个比喻,微型小说好像盆景,格局虽小,可体制却不能残缺,务要从一石、一叶、一径的精心搭配中展示出山势的起伏,景致的呼应,颇费心思却又自然天成,讲究的是构思的巧妙与运笔的灵动,一切恰到好处,方才能成为一个精品。不过好的微型小说,又不仅仅止于形式上的别致,更需要内容上的丰富。它篇幅虽短却关乎人情物理,要从细节上触动读者的敏感神经,唤起他们广泛的联想和深刻的记忆。这就要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丰富的生命体验,在简单的故事里蕴藏深刻的人生哲理,艺术表现上则不能说透,要留有足够的空白让读者去展开广阔的想象,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由于微型小说篇幅短而主题单纯,所以它的写作大多是倒过来的,即先有一个主题或一个结局,这个主题是要富有意味的,这个结局是要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然后再来构思故事的内容,只要把这个主题点明或把这个结局烘托出来即可。换句话说,写微型小说,关键是要凭借慧眼和细心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样有意味有特点的主题和结局,有了它们,即可保证创作的成功,其它一切枝叶的东西皆是为它们服务的,关系不大的尽可省略。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整个构思就建立在一个出人意料却又感人至深的结局上:一对贫困的年轻夫妻,为了给爱人买一份圣诞礼物,妻子卖掉她的一头秀发,给丈夫买了一根与他的金表相配的贵重表带,丈夫则卖掉了他惟一值钱的这只没有表带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她喜欢却买不起的玳瑁梳子,当两个人同时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己的礼物想让对方高兴时,却发现这两份礼物都用不上了:梳子失去秀发,表带失去了金表。可是这样的礼物见证了纯洁的爱情,给读者带来了无比的感动,让人懂得了在贫困之中,只要有纯洁的爱情就会有幸福。很明显,整个作品都是冲这最后的结局而去的。如果说《麦琪的礼物》篇幅稍为长了一点,那么马克·吐温的《我所发现的生活》则是不到千字的小小说,写了一个穷孩子在银行门口捡到一枚别针,银行家不但招他为女婿,还将自己的全部遗产留给了他。“我”在听了叔叔讲的这个故事后,也效仿那个男孩去银行门口捡别针,正当我期待奇迹发生时,别针却落进了银行家的口袋,银行家说:“别针是属于银行的,我是这银行的主人,而你这脏得要命的小东西应该滚远点,下次再见面,也许狗会来招待一下你。”显然,马克·吐温在这篇超短小说中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真切感受,他先有这样的感受,然后再想到要用一个童话一样的故事来对比,强化对现实的批判。他在这样简洁的结构里容纳了没有充分言说却很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人生体验。 如果说上文提及的欧·亨利和马克·吐温都还处于微型小说没有成为作家自觉追求的一种文体的时代,他们写这些超短小说可能仅仅是因为机缘巧合或受到题材和主题本身的限制,“无意识”地写得像微型小说,那么后来一些作家写的微型小说则更能说明其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了。如台湾作家林清玄的《送一轮明月》,写一个山中修行的禅师碰到小偷光顾其茅舍,不仅不责骂,反而送他一件衣服,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禅师不禁感慨地自语:“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第二天,禅师在阳光照耀下醒来,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他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明月的寓意是非常清晰而且丰富动人的,那就是禅师以善心超度了小偷的灵魂。小说写得空灵跳脱,在算上标点还不足四百字的篇幅里,触及了贫穷、人性善恶和人性感化等重大的问题,包含了多少难以言说的人情温暖和人生哲理让读者去细细品昧。香港作家海辛的《掌声》则写一个过气的女歌唱家在晚年要靠播放掌声的录音来支撑生命,没有掌声她就失眠生病,害得她的女儿只好不断地向不胜其烦的邻居道歉。作品以喜剧的形式表达了一种人生的悲凉意味。更绝的还在后面:每个星期日早上,必有一个白发高瘦的斯文老汉捧一束鲜花来到女歌唱家的门口按铃,照例很久没人来应声。他按了一次又一次,总要按出一个人来,如女歌唱家的长女、次女或女佣。她们跟他很熟,也表示同情,接过他的鲜花,却不许他进门,总说:“她还不肯原谅你,你走吧!”老汉只能叹口气,转身离去。原来这老汉就是这女歌唱家的丈夫,这个家的一家之主。只是因为吃不消妻子夜夜听她最后一场演出时观众的掌声喝彩声的录者,故意洗掉了录音带的大半,结果被妻子赶出家门,至今还没有得到她的原谅。小说虽然为了追求简洁鲜明的效果而写得有点夸张,但含义却是颇为耐人寻味的,表达的显然是在商业化社会中人们不会陌生的一种人生经验。与《掌声》的辛酸和苍凉有所不同,新加坡作家周粲的《梯子》表达了作者在商业化社会中对亲情和善良的怀念。作品写了一对父子在后花园放风筝,当风筝在墙头上缠住时,爸爸要儿子去搬来一架梯子。儿子爬上去取风筝,爸爸却要他先听一个故事再下来。爸爸说的故事是从前有一个父亲要站在高处的儿子跳下来,当儿子跳下来时,当爸爸的却让开了,让儿子摔了个差点屁股开花。故事中的爸爸的意思是要让儿子明白,当爸爸的话也不能全信。讲故事的爸爸要让儿子也演示一迪故事中的情景,命令儿子从梯子的高端跳下来,要让他明白以后别人的话不能轻信。可是当儿子被逼闭着眼睛跳下来时,爸爸却没有让开身子,而是挺身接住了儿子: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作品让人感动和觉得温暖的是其中的亲情和信义。在当今一切都可以商品化而且大多已经商品化的社会中,这种亲情和信义代表着生活的另一面,代表着人类的本真理想,或许它正是作者有意凸显出来要让读者领会的抵御商品化潮流侵蚀所不可或缺的精神信仰之所在。 选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都是按照形式精致和内容丰富的标准精选出来的,或主题新颖,或意蕴动人,或构思精巧,或文字颇有余味。不少作品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至少是在一些方面有独到之处的。举凡过于直露、以形象图解观念、题旨一般化,或构思缺乏新意,语言缺乏灵气的一概不收。我们想给朋友们提供一个精美的选本,好让你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忙里偷闲,花十几分钟时间读上几篇。读几篇,你就会发现它们各具特色的美,你在受到情绪感染和思想启迪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感觉依然敏锐,心灵还没有老去。总之,读一读这些精美的作品,你不会觉得浪费时光的。 需要说明的是,作品的编排采取了分国别且依时间先后的顺序。早期的作品大多写在微型小说的文体还没有被作家自觉意识到的时代,所以在艺术上可能反而不及后来的作品写得精致。不过艺术的高下与时间的先后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早期的名家所写的超短小说事实上已经具备了微型小说的特点和魅力,所以我们也把它们选进来,而且放在前面,让读者可以顺着读,看到微型小说成熟的过程。如果你想更直接地感受微型小说的特色,则不妨倒着从时间靠后的作品读起,因为这些作品是在微型小说的文体被作家自觉意识到的时代写的,一般更能体现微型小说的特色吧。 2007年8月2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