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黑白照片(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东黎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姨的脸

这是北方小城的一个小四合院。

这是小四合院里的三间南房,一明两暗。早年,南房本不住人,是宅主的家祠,年节奉神祭祖的地方,所以并不宽敞,入深三米。

我家住在南房,屋里陈设简单:进屋,迎门靠墙倒扣着一个大木板箱,它是父亲从单位弄回来的。父亲在县花纱布公司工作,那木箱原是装布匹绸缎,现在是我家的桌子。桌子上铺了一层蜡面的牛皮纸,防水隔潮,纸上摆着一个圆形搪瓷盘,盘心绘有鲜艳的红花绿叶图案。盘里放着一把白瓷茶壶和几个玻璃杯,它们遮挡了一部分花和叶。我对早先的玻璃杯没什么记忆了,印象深的就是这几个玻璃杯,一日父亲从什么地方把它们搞回来,一套四个,剥开一层层柔软的纸,现出一个个制造工艺不单纯的杯子,不是简单的透明玻璃,而是乳白色的玻璃,像玉。玉似的玻璃上还飘逸着各种颜色像火焰像云朵的花纹,与乳白色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真好看。这套杯子让父亲得意了很长时间,闲暇时拿到院子里,逐个地在阳光下把玩,晃动,辉映着阳光,让它们折射出更美丽的色彩,招邻居欣赏。那一刻,父亲看杯子的眼神就是在看稀世珍宝,闪闪发亮。屋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铺土炕。平时,父亲、母亲、我和弟弟都睡在西边的炕上,炕上除了几套被褥再没别的东西,白天它们垛在炕的一角,晚上铺摊在炕上成几个被窝。东边的炕上光溜溜的,只铺了一块旧帆布。

二姨的到来,东边的炕上才热闹起来,有了被褥,白天它们也垛在炕的一角,晚上也铺摊成几个被窝。

二姨带来了小菲表姐和京弟表弟。小菲比我大一岁,京弟比我小一岁。他们的到来,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在西炕睡觉了,而是睡在东炕。

二姨爱穿一套软质的黑衣服,她本来肤色白皙,如此就更白暂了。肤色白得人很冷冽,尤其是一张雪白的脸没有表情的时候,二姨就是这样的人。我不怎么敢跟她说话,也不记得她和我说过话。她三十多岁,抽烟,使她更显得与众不同。抽烟的时候,她与父亲或母亲说话,声音沙哑,急切,忽高忽低,像在说明什么,讨论什么。我七岁,一开始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只注意到她鲜红的嘴在动,夹在她手指间的烟燃烧着,冒着袅袅的烟,烧出一截烟灰,弯了,掉落在她黑色的衣襟上。听多了,感觉她总在说相同的内容,我就有点儿明白她在说什么了。二姨从北京来我家,是因为她和二姨夫闹别扭了,好像二姨夫和什么女人相好了,那女人以前是个舞女,贱货!二姨一赌气,就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离开了北京。二姨和二姨夫有六个孩子,京弟和小菲上面还有小薇、京安、小荣、小美。想当年,伪满时期,高中毕业的二姨是东北一个滨江小城出了名的美人,而二姨夫则是那滨江小城最大木材商行的大少爷,且是燕京大学的学生。这样的一对人结成伉俪,应该是令人羡慕的,但我的外婆却不看好,她嫌二姨夫的脖子太长,太细,像鸡脖子。我外婆认为脖子细长的人薄情寡义,尤其对女人。二姨不接受我外婆的认识,以为自己文化高,认识水平更高,自由恋爱,两情相悦,就执意嫁给了二姨夫。我见到过一张二姨结婚时的照片,集体照,黑白的,有近百人肃穆地站在照片里,目视前方,男人多女人少,人人衣冠整洁,男宾西服革履或长袍马褂,女宾着旗袍,都是当时的时髦人物。抢眼的是站在前排中央的二姨,她穿着一袭曳地的白婚纱。看着她,我想起了两个词: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照片的上方有一个横幅,上书“天配良缘”。细长脖子的二姨夫站在二姨身边,很瘦,戴一副透明的白框眼镜,高出其他人一头,高出二姨一肩,这让我感觉他不是第一排的人,似第二排的。另一个相貌英俊男子贴身站在二姨夫身边,脸微侧向二姨,微笑着,我感觉他更像新郎。看照片时,我问过母亲:他是谁?母亲说:他是伴郎。我说:他不是二姨夫吗?母亲说:他当然不是二姨夫。

母亲听了二姨的话,常常会感叹道:他丧良心啊!想当年你嫁给他,一个一个地生孩子,为了养家,挺着大肚子刻蜡纸,小菲不就是你刻蜡纸时一抬腿生到桌子底下的吗?像拉一泡屎。说起来是嫁了个少爷,真没享什么福!

二姨不哭,母亲替她流泪。

一天半夜,我不知怎么醒了,睁开眼,看到了一个让我恐怖的画面:一片月光透过玻璃窗照到屋里,照在一面墙上,屋里很静,四周很黑。我先看到有一个星火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接着看到一张惨白的脸在火星后面一下一下地隐现,那是二姨的脸。她的脸僵僵的,只有嘴唇无声启合,吸吮着一支香烟,几下,香烟就缩短了许多,剩下一个烟头。接着,我看见两根白白的手指从黑暗中浮出,它们柔柔地把还在燃烧的烟头抿灭了,又有几根手指浮出来,所有的手指混在一起,蠕动着把烟头上的纸剥开,然后把裸露出来的一撮烟丝儿送进一张红红的嘴里。二姨在嚼烟丝儿,在吞烟丝儿,她的脖颈微微的挺直了一下。我悄悄地把被子往上拉了拉,掩住了头。

P2-5

目录

【上篇】

 二姨的脸

 五月槐花香

 北京区域

 二姨死了

 疯子二表姐

 影子四姨夫

 小四合院里的人

 上学去

 街上好玩

 城门几丈高

 枪

 防空洞

 北京知青

 一地纸

 “学习班”里的父亲和母亲

 最后的儿童节

 消失的同学

 好好唱歌

 我想砸死你们

 走了

【下篇】

 到莫村

 这样的学校

 国际歌

 神秘的人

 大队部里的人

 巧爱

 父亲的半导体

 一把酸枣

 扑克牌

 书

 没当过我老师的李二文

 父亲和母亲的工作

 老瞎鸡

 搬家

 赶庙会

 院里的动物

 田野

 冬天里的事

 人是这样死的

 福全看门

 盲人宣传队

 听不懂的秧歌

 看电影

 我和它们

 乒乓球

 尚老师

 游泳

 母亲的故事

 乒乓球比赛

 两套家具

 有事发生

内容推荐

这本《黑白照片(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让我想起《城南旧事》。笔调同样温暖而感伤,都是用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都有一个大时代作为底色。

作者东黎不仅写了“无数煎熬的日子,只是姐弟俩相视而笑的一碗温暖甜粥”,更记录下一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希望这本书,有足够好的运气,也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占据一定地位。

编辑推荐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旧事”。

当北大毕业的女儿想听妈妈小时候的故事时,母亲写下了这本《黑白照片(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东黎的童年生活。上篇写作者的城市生活:够槐花,做“锅子火”,参加军乐队,溜冰车,炒土豆丝……下篇写作者的乡村生活:老支书郭德寿的宽容、看门人老元狗的豁达、尚老师的清贫、李二文的读书情怀、同学烈花的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