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咖啡之翼CEO尹峰联袂推荐!
《中国式家庭教练(优妈胜爸的岗位手册高中启发篇)》由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昊主编,选取60个真实教育案例,陪你度过家庭教练的试用期!综合分析孩子、家长、学校三方观点,解决不同性格学生常见问题!首次引入了“家庭教练”这一概念,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教练式培养方式,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学习、沟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立体式呈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式家庭教练(优妈胜爸的岗位手册高中启发篇) |
分类 | |
作者 | 陈昊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咖啡之翼CEO尹峰联袂推荐! 《中国式家庭教练(优妈胜爸的岗位手册高中启发篇)》由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昊主编,选取60个真实教育案例,陪你度过家庭教练的试用期!综合分析孩子、家长、学校三方观点,解决不同性格学生常见问题!首次引入了“家庭教练”这一概念,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教练式培养方式,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学习、沟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立体式呈现。 内容推荐 《中国式家庭教练(优妈胜爸的岗位手册高中启发篇)》由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昊主编,选取近60个真实教育案例,综合孩子、家长、学校三方观点,分析、解决不同性格初中生常见问题。首次引入家庭教练的概念,意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人格、需要,通过对兴趣、方法、技巧、习惯等学习软指标的改善,让孩子硬指标(成绩)的提升的同时,获得自由、充分、和谐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家庭教练(优妈胜爸的岗位手册高中启发篇)》首次引入了“家庭教练”这一概念,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教练式培养方式,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学习、沟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立体式呈现。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将岗位手册的模式,融入本书当中,家长只需要通过案例了解,按照家庭教练的要求,开始行动,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练”。 目录 PART 1 亲子:坐下来对话 01.走进独立年纪 02.父母是孩子的精神原动力 03.有话“好好”说 04.尊重,亲子和谐的前提 05.放开手,小心飞 06.谁的青春谁做主 07.榜样也有负能量 08.别让压力超标 09.让孩子学会自己成长 PART 2 高一:飞翔的起点 10.写给高一家长的一封信 11.高一,应战前的准备 12.起跑线上望高考 13.学习思维要转变 14.一时成绩,不代表一切 15.不能有傲气,不可无傲骨 16.总结性学习是关键 17.激发叛逆的正能量 PART 3 高二:选择的力量 18.选文科还是理科 19.不能忽视高二中间段 20.陪着孩子找“朋友” 21.偏科不等于分科 22.勤奋的鸟儿有虫吃 23.文科生要攻克数学关 24.理科生要过语言关 25.课外辅导在精,不在多 PART 4 高三:最后的蜕变 26.考前最需要平常心 27.好休息才能有好学习 28.敌人只有自己 29.认真对待每一张试卷 30.学习要和成绩挂钩 31.有计划地进步 32.系统性度过总结阶段 33.经得起失败,才见得到黎明 PART 5 考前心理战 34.剖析自己,树立方向 35.把成功转化为动力 36.同样问题不要失败第二次 37.越努力,会更好 38.坚持方向,坚守希望 39.制胜阶段性目标 40.乐观看未来,平淡对成败 41.学得好还要考得好 42.学习需要一个“对手” PART 6 学习方法论 43.扬长避短PK木桶原理 44.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筐里 45.立足当下,才能展望未来 46.基础学科莫忽视 47.小心理化学科牛角尖 48.交叉化学习 49.学习他人闪光点 50.学习也适合团队作战 51.学习性格谈 52.合理解压巧释放 PART 7 高考独木桥 53.考前焦虑属常态 54.适当复习,保持节奏 55.考中答题别着慌 56考试需要步步为营 57.积极的态度远胜一切 58.父母也要做好考前课 59.人生价值并非高考一条路 试读章节 已经上高二的刘海涛很是苦恼。前一段时间学校文理分科,刘海涛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科。可是爸爸却总是说,一个男孩子怎么可以选文科,只有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当爸爸知道学校要分科的时候,他天天和刘海涛开“家长会”,想让他选择理科。可是刘海涛对数字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最终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文科,这让爸爸有些生气。 虽然在文科班中,刘海涛的数学成绩一直是佼佼者,但这并不能赢来爸爸的赞许。有时候,刘海涛把考得同样不错的理化试卷拿给爸爸看想要哄爸爸开心,结果却总是让爸爸再一次印证男孩子应该学理科的结论。刘海涛有些迷茫,他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够让爸爸承认并尊重自己的选择。 刘海涛访谈: 我也能够理解爸爸妈妈望子成龙的心情,但他们的思想怎么就那么陈旧呢(7喜欢什么样的科目有我自己选择的自由,爸爸凭什么要干涉我的自由呢(7虽然我也明白,学理工科在上大学后比较好找工作,但我根本就不喜欢,难道要让我一辈子都从事一个不喜欢的工作? 我也想和爸爸好好坐下来聊聊这些事情,可爸爸根本就不听我的解释,他只会固执自己的那一套理论,这能让我怎么办呢?如果爸爸知道我选择文科的原因,相信他一定也不会生这么大气了。 家长访谈: 我不是不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而是他这个年纪对未来都看不太清楚,作为家长,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他做选择。我们这一辈的人,都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才更加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将来。这不是要他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的问题,而是现在的学习就已经决定了将来会有怎么样的未来。我们自小就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不变的道理,我也是为孩子好啊。 其实,有时候我也能看出海涛为了这件事情而苦恼不已,我也扪心自问,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火了。但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也只能狠狠心了。或许等他长大以后,等他也做了父母,才能明白我这一片苦心。 班主任访谈: 刘海涛是个优秀的学生,他的文科和理科成绩都很优秀,这让他被分到哪一个科目中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偏科,并不代表没有好恶。家长比孩子有更多的社会经验,因此在文理分科这件事情上可以做适当的指导。但我认为,学什么样的科目是孩子的选择,只要他能把所选科目学好,就应该支持。对孩子来说,他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身边亲人的态度。家长若是再不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谁还能给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家庭教练分析: 刘海涛的班主任分析得很有道理。这不是刘海涛的个人案例,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因而才严格监控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步。另一方面,孩子也有自己选择的自由,这恰恰是家长最容易忽略的,也是青春期的孩子最希望和憧憬的。一旦在这一方面产生矛盾,家长往往会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这是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 以刘海涛的爸爸为例,他望子成龙的心思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按照刘海涛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为他规划未来。毕竟,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个性化引导方案: 针对刘海涛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首先刘海涛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选择什么科目确实是由自己做选择,但这并不等于要因此而和家长闹矛盾。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父母及时沟通,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这同时也有助于他了解到父母的想法。 (2)刘海涛应该用实际的成绩来向父母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只有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才是最好的答案。 (3)刘海涛的父母也应该改变思路,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选择权,太严格的控制并不能造就一个优秀的孩子。只有让他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适当放开手,才能让孩子飞得更高。 (4)父母和刘海涛之间的最大问题在于沟通。父母应放低姿态,不再把刘海涛当成孩子看待,充分听取他之所以这样选择的理由,并给予适当的建议,而不是否定他。要有主动和孩子沟通的心态,做好他的后盾,而不是幕后操控者。这就需要父母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 (5)在刘海涛自己解决不了和父母的矛盾时,班主任应出面进行说明解释,使父母相信刘海涛的选择是正确的,并给刘海涛多一份原动力支持。P6-8 序言 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理念也在不断升华,同样,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何为教育理念?官方并无明晰的定义。我们认为,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远见卓识”的,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的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回想多年前,教育理念还仅停留在学校教育的层面,我们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成绩的好坏又被狭义地认为只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将科学的理念转变成现实,变成可行的方法,是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们涉身教育事业多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走访过很多国家,了解国外的教育理念和开展方法,并且和国内教育现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孩子缺的不是老师,而是教练。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老师和教练的区别。老师更多地对孩子进行具体知识的传递;而教练是作为一个长期伙伴存在,通过聆听、观察,根据孩子的个性、按照孩子具体的问题而定制个性化引导方案,激发孩子个人自身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教练不是运动的专利,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关系——比如“教师要做教练”、“家长要做教练”、“教练式沟通”、“教练式CEO”……当“教练”用于企业的时候就是“企业教练”,当“教练”用于家庭教育的时候,就是“家庭教练”。 家庭教练(Family Coaching)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是从日常生活和对话、运动心理学及教育学等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有效的家庭管理技术,能使被教练的家庭成员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家庭成员并发挥家庭整体的力量,从而提升整个家庭的生活品质。 本书首次引入了“家庭教练”这一概念,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教练式培养方式,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学习、沟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立体式呈现。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将岗位手册的模式,融入本书当中,家长只需要通过案例了解,按照家庭教练的要求,开始行动,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练”。 我们期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孩子专业的“家庭教练”!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是没有定则的,全天下并不可能出现一个对所有家庭所有孩子都适用的教育方法,优胜的这套书没有刻板的成功秘笈,没有告诉孩子最棒的陈词滥调,一个案例也许就胜过无数说教,靠的是每个家庭大人孩子的共同领悟和交流。 ——5岁孩子爸爸、大学教师、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 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用途,就是可以让我在上面找到正在困扰我的问题答案。它真的就像一本岗位手册,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我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孩子的家庭教练,真的是太好了。 ——两个孩子妈妈、“神仙姐姐”、咖啡之翼CEO:尹峰 每个孩子在学习上不存在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么聪明的问题,家庭教练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取得学业上的巨大成功,关键是能否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家庭教练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形成一系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