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编著的《法庭上的修辞--案件事实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知识上推进作者对司法活动的认识,补充一个新的视角、建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案件事实这一司法实践的产物。为了读者方便,在导论中先提炼总结这个新理论框架的中心观点和思路:第一,具有法律和审判意义的案件事实,是一个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的叙事文本,通过了证据和法律规范这一关之后,它还需要在叙事活动和修辞活动中才能完成。本书提出的观点是,证据所能完成的,一来是回答是否存在一些事件,二来是在认识上得出一系列有关案件情况的信息。本书共分四章分别是:案件事实的叙事演化、从证据到事实的跳跃、事实叙事的横向分化、事实的修辞建构及其与人的关系等内容。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一个奇怪的案件
一、问题和基本观点
二、案件事实研究的旧思路
三、旧思路的缺陷:崔英杰案“真相”的多重叙事
第二节 本书观点和思路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法律与文学运动
二、修辞、叙事与法律
三、历史事实与叙事建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材料说明
一、个案研究
二、个案扩展
第一章 案件事实的叙事演化
第一节 崔英杰案:一个案件多个事实
一、关于案件事实的几个版本
二、哪个才是真相
第二节 失败的事实文本:为什么有了证据不等于有了事实
一、案件事实和历史事实的表现方式
二、失败的或不完善的事实形式
三、失败文本的症结51
第三节 成功的事实文本:什么样的文本符合审判要求
一、碎片式的案情信息
二、从编年史到叙事历史
三、已完成的案件事实:各版本如何填补信息之间的断裂
第二章 从证据到事实的跳跃
第一节 证据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一、崔英杰案的证据以及从中得出的信息
二、从证据到事实的跳跃
第二节 证据认知的一般理论
一、一般的认知方法
二、混乱而靠不住的推断
第三节 证据认知的故事模型理论
一、故事模型简介:先想好故事再看证据
二、故事模型分析崔英杰案的证据认知
第三章 事实叙事的横向分化
第一节 法庭上的叙事对抗
一、崔英杰案可能成立的事实文本
二、法庭上的叙事对抗
第二节 导致叙事分化的修辞策略
一、情节 发挥:事件间的断裂弥补
二、事件挑选:整体的戏剧化效果
第三节 人物建构:案件叙事的特殊策略
一、案件事实的人物塑造
二、人物形象在司法实践中的修辞效果
第四节 缺少人物形象的案件事实:模糊处理的技术
一、人物建构的普遍性
二、没有人物形象的案件事实
三、消解人物的叙事策略
第四章 事实的修辞建构及其与人的关系
第一节 崔英杰案的判决结果
一、判决书里的案件事实
二、判决书案件事实的叙事分析
第二节 案件事实的修辞建构
一、如何理解修辞
二、案件事实的修辞建构
第三节 法庭修辞与司法实践
一、职业内外的话语对抗
二、判决书如何获得公众的认同
第四节 叙事与人的存在
一、“公众”是谁
二、叙事的真实性与人的存在
结语
一、已经完成的论证
二、不足之处和未完成的论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