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中国海权/张文木战略文集
分类
作者 张文木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张文木战略文集”第三卷,以“中国海权”概念为全书论述展开的起点;第二、三、四、五部分从历史纵座标和现实横座标论述中国海权的定位,从中可看出海权之于中国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六部分回扣“中国海权”正题,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海洋安全战略构想。附录选取了作者的一篇讲演和一篇对作者的学术专访。前篇作者提出已融人世界的中国不能不考虑“治理世界”及其能力塑造的问题,后篇反映了作者学术研究方法论、学术主张及学术思想形成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度国家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做访问学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首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再版),《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首版、2011年第二版;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首版、2014年第二版),《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首版、2010年第二版、2014年第三版),《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首版、2013年第二版),《中国地缘政治论》(海洋出版社2015年版),《印度与印度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重温毛泽东战略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目录
导 论 中国需要新的海权观
第一章 中国海权的特征及其运用
第一节 海权的概念及其误用
第二节 中国海权的特征
第三节 世界军事变革与中国海军跨越式发展战略
第四节 中国海权扩展原则
第二章 制海权与大国兴衰
第一节 资本全球化与制海权理论的产生
第二节 制海权与大国兴衰
一、欧洲国家
二、美国
三、日本
四、中国(1949年以前)
五、印度
第三节 制海权扩展的限度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
第一节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第二节 英国和法国是资本全球化和多极化历史的发祥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催生海权新观念
第四节 强大的海军是国内财富积累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保证
第五节 中国的命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节 没有海上军事远投能力,海外贸易保护就是一纸空文
第七节 国家利益所在即我们国家安全边界之所在
第八节 获得制海权,也就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历史的主动权
第九节 两岸统一是中国迈向强国目标的关键环节
第四章 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海洋安全
——“海上丝绸之路”西太平洋航线的安全保障、关键环节与力量配置
第一节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认识中国国防新形势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保障及其关键环节
第三节 “三海一体”: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海洋安全环境
第四节 西太平洋大国矛盾分析与策略选择
第五节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战后雅尔塔体系与亚太和平
第一节 美国政治结构与外交政策
——兼谈美国“战略东移”及其后外交走向
一、美利坚民族国家形成及其异化
二、成为世界霸权后,美利坚民族利益和华尔街利益开始分道扬镳
三、从远东到中东:美国国力出现严重透支
四、“战略东移”还是“重返中东”:美国政治结构中的外交选择
五、战略与策略
第二节 变动中的世界政治与日本问题
一、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学界的误判
二、产生误判的原因
三、战后日本问题,本质上说就是雅尔塔体系问题
四、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法律责任,将是日本新世纪外交的战略突破口
五、日本问题与亚太和平
六、结论:要想稳定太平洋,美国只有与中国握手
第三节 中美西太战略博弈的重心与边际
一、中美战略博弈的重心与目标
二、中美博弈边际及其法理依据
三、战略与策略
第四节 深入理解邓小平的海洋战略
第六章 21世纪上半叶中国海洋安全战略构想
第一节 新时代、新任务、国家安全新视野
第二节 建构21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一、中国海权是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法理支点
二、战略设计
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四、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节 挑战与机遇
一、日本政府至今没有承认中国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
二、亚太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给中国两岸统一预留着充分空间
第四节 两岸统一的紧迫性及其路径分析
一、台湾的前途在于祖国统一,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二、切实加强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维权斗争是中国两岸统一的重要条件
第五节 两岸统一后,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应作收缩性调整
余 论
访 谈
中国海洋战略应坚持“地区性守成”原则
经济全球化与制海权
我国海上战略力量的发展方向
追求“学问与国家共命运”的学者
——专访张文木
时 评
中国海权要避免盲目跃进
围堵中国将会拖垮美国
台湾问题只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战略布局中的一颗“虚子”
东海安全是中国必须突破的瓶颈
战 略
2049: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序言
这部十卷本的文集是我
二十多年的战略分析文章的
集结。将时间跨度这么大的
文章按主题以文集的形式编
纂出版,对我来说,既是荣
誉更是挑战:这需要直面多
年后变化的形势,看看多年
的研究结论是否经得起历史
的检验。作品的生命力不在
于其天女散花般的观点——
观点谁都会有,而在于这些
观点扎根实践和历史的深度
。说出某一观点是学者的权
利,而证明这一观点则是学
者行使权利后对读者应尽的
义务。只有能反映时代主题
的观点及在此之上形成的思
想才是有生命力的,其生命
的长短,取决于这种思想触
及时代问题的深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
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
能实现的。”①能贴近中国
实际的好作品不是靠包装就
能产生的,它更多的是历史
沉淀的结果。在历史中能沉
淀下来的作品只能产生于实
事求是的研究之中。时间是
作品的终极裁判,在公正的
时间面前,任何虚浮和热闹
的东西都会随风而散,真正
有价值的作品则会在历史的
反复考验下愈显光芒。当代
中国学者应以先贤为榜样,
抓紧时间为自己的国家和民
族做成一些风吹不走的事。
师,事也。事无师,故
可为师。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学术功底说到底是历史唯
物主义的功底;学者对历史
事件的把握能力说到底是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研究问题的能力。“批判的
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
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
量来摧毁。”①我既反对用
虚无主义解释东方尤其是中
国的历史,也反对用虚无主
义解释西方的历史。用虚无
主义反对虚无主义,用唯心
论反对唯心论,这与用空气
打空气、用棉花打棉花一样
,是无力的,且在政治实践
上也是不成熟的。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
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
有理论思维。”②一种文明
要成为时代的引擎,不能没
有理论相伴。理论的高度取
决于它反映时代问题的深度
。22世纪的中国人对21 世
纪中国的认识高度,取决于
今天生机勃勃的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广度和
学者对这个伟大实践的认识
和研究的深度。这个问题的
解决,仅靠振臂长呼和一味
批评是远远不够的。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
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
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③从
长远看,未来能满足中国需
要的不是这派那派的理论,
而是“实事求是派”④ 的理论
。只有实事求是的理论才能
反映我们时代的本质。中国
改革开放曾引进西方战略学
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经过四
十多年的消化和吸收,中国
战略学界应在告别“言必称
希腊”的语境后形成有中国
气魄和中国风格并扎根于中
国实践的战略理论。实践没
有终点,真理探索也未有穷
期,我将为此付出毕生努力

在我花甲之年,山东人
民出版社决定出版这部战略
文集,我深感有幸,这使我
多年的研究及作品有了在更
高层次上接受历史检验的机
会。文集中收录的文章均注
明了该文发表的时间,这表
明我愿意并自觉地接受历史
的筛选,尽管这样的筛选不
能一次性完成。希望读者在
阅读时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检
验书中的观点和结论,只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道路上大家能取得更多的共
识。一家人在一起才热闹,
大家在一起做事才能成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这部文集中的篇章大多是早
先发表过的文章,将这些文
章编入文集时,发现其中有
些史料重复,有些数据陈旧
,有些章节按内容排列不尽
合理。在出版社编辑们的协
助下,我对此尽可能地做了
相应调整和修订。对于其中
未尽如人意之处,诚望读者
谅解。
感谢山东人民出版社,
感谢为文集出版辛苦付出的
全体编辑同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