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场 政治变局,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十二道急弯,也构成了中国人无从逃离的“治乱循环”。让你见证: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牛人们,是如何前仆后继、激情无限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夺权大戏……
读懂了王觉仁著的《中国式权力博弈--中国历史上的权谋与政变》,你就读懂了人性的向光与背光,读懂了政治的面子和里子,读懂了历史的宿命和轮回,也读懂了“权力”这个劳什子的前世今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式权力博弈--中国历史上的权谋与政变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王觉仁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十二场 政治变局,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十二道急弯,也构成了中国人无从逃离的“治乱循环”。让你见证: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牛人们,是如何前仆后继、激情无限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夺权大戏…… 读懂了王觉仁著的《中国式权力博弈--中国历史上的权谋与政变》,你就读懂了人性的向光与背光,读懂了政治的面子和里子,读懂了历史的宿命和轮回,也读懂了“权力”这个劳什子的前世今生。 内容推荐 《中国式权力博弈--中国历史上的权谋与政变》是一部权力的历史,一部中国式的权力博弈史。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政治斗争通常是血腥的,但中国人的政治斗争尤其血腥;虽然权力博弈通常是诡谲的,但中国人的权力博弈尤其诡谲。如果说人是政治的动物,那么中国人就是最钟情于政治斗争的动物;如果说权力是一枚金光闪闪的“魔戒”,那么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现实版的《指环王》。 作者(王觉仁)撷取了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怵目惊心的十二场权谋与政变,让你充分见证:围绕至高无上的“皇权”,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牛人们,是如何前仆后继、激情无限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夺权大戏…… 十二场政治变局,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十二道急弯,也构成了中国人无从逃离的“治乱循环”。读懂了《中国式权力博弈--中国历史上的权谋与政变》,你就读懂了人性的向光与背光,读懂了政治的面子和里子,读懂了历史的宿命和轮回,也读懂了“权力”这个劳什子的前世今生。 目录 自序历史圣殿的开放与重建 ——“沙丘政变”始末 一 赢政的死亡之旅 二 赵高:潜伏三十年 三 丧钟为谁而鸣? 四 一语成谶:李斯的末日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 第二章 血色太平 ——西汉初年的吕氏统治 一 这个天下不太平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 三 赵王就是死亡的代名词 四 金黄的秋天,恐怖的秋天 五 血腥的脐带 第三章 —个书生的乌托邦 ——王莽篡汉始末 一 有一种恶不可或缺 二 一颗政治新星的诞生 三 王莽谦恭未塞时 四 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 五 一场精彩纷呈的篡汉大戏 六天堂的幻灭 第四章 将博弈进行到死 ——东汉的政治循环局 一 外戚:汉帝国身上的癌 二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三 三年死了三个皇帝 四 鬼打墙:一个恶性政治的范例 五 宿命的轮回 第五章 乱天下:西晋的崩溃 ——“八王之乱”始末 一 傻皇帝与黑美人 二 劫难的开端 三 唯恐天下不乱 四 人人都在重蹈覆辙 五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六 最后一根稻草 第六章 权力的魔兽 ——南朝刘宋的血腥政变 一 天生反骨 二 一切都成了梦幻泡影 三 性丑闻引发的战争 四 骷髅山:一座胜利的丰碑 五 刘子业:史上最前卫的行为艺术家 六 魔王被一刀劈了 第七章 非主流“暴君”隋炀帝 ——杨广夺嫡上位真相 一 天之骄子的灵魂暗伤 二 杨广的“道德秀” 三 夺嫡进行时 四 杨勇:从太子到废人 五 杨广“弑父淫母”真相 六 恶之花:千古争讼大运河 七 隋炀帝的盛世蓝图 第八章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夺嫡始末 一 秦王与太子的暗战 二 李建成谋反案:谁是幕后黑手? 三 诡异的夜宴 四 李世民的灵魂挣扎秀 五 喋血玄武门 六 帝国的隐痛 第九章 女皇是怎样炼成的 ——武则天篡唐始末 一 废黜中宗:一场不流血的政变 二 李敬业兵变 三 大清洗:裴炎之死 四 面首的诞生 五 告密旋风&酷吏时代 六 燕啄皇孙:李唐宗室的劫难 七 女皇登基 第十章 天子与宦官的巅峰对决 ——“甘露之变”始末 一 李昂抛错了媚眼 二 流产的“除阉计划” 三 党争进行时 四 狂飙突进的政治运动 五 大明官成了屠宰场 第十一章 千古之谜赵匡胤 ——大宋开国的三桩悬案 一 陈桥兵变:从天而降的黄袍 二 斧声烛影:雪夜谋杀案 三 金匮之盟:宋太宗改造的政治赝品 第十二章 大明皇权的生死PK ——“靖难之变”始末 一 朱元璋的传位之困 二 削藩:皇权之战的导火索 三 杀出一条血路,对抗一个帝国 四 南北鏖战:打不垮的燕王 五 应天城破,建文梦碎 六 朱棣的铁腕:从“诛十族”到“瓜蔓抄” 试读章节 一 赢政的死亡之旅 子夜。訇然一声巨响。大地发出一阵颤栗。 梦寐中的人们不安地翻了一个身,很快便又沉沉睡去。只有一个人惊醒了。他哨悄爬起来,在窗口张望了一下,低头沉吟半晌,然后拿起一把铁锤和一把凿子,蹑手蹑脚地走进了黑暗中…… 公元前211年,一颗黑色的陨石坠落在秦帝国的东郡泠河南濮阳市)。 翌日清晨,方圆几里的百姓们潮水般地涌了过来,惊愕地打量着这个从天而降的不祥之物。片刻后,围观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恐惧的尖叫。一个女人一手捂着嘴巴,一手颤颤巍巍地指着石头上的某个部位。人们纷纷凑上前去,看见那上面赫然刻着六个字——始皇死而地分。 所有人的瞳孔都因这突如其来的恐惧而睁大了。 这是谁干的?!“这是谁干的?”始皇帝的声音很平静。 负责“刻字案”的御史跪伏在地,全身簌簌颤抖,豆大的汗珠啪哒啪哒地往下掉,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后,始皇帝嘴里轻轻吐出了一个字——杀。三天后,陨石坠落处方圆数里内的男女老幼全部被杀。同时,巨大的陨石被凿成无数小块,随后被一一碾碎,化成一把把白色的齑粉在风中飘散,没有人知道它们最终将飘向何方。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初七,一支旌旗招展的盛大车队缓缓驶出咸阳城,浩浩荡荡地向东南方的云梦泽和九嶷山进发。这是始皇帝赢政自登基以来第五次巡游他的帝国。此次出巡,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幼子胡亥随行。 赢政并不知道,这是他的死亡之旅。 这一年,赢政刚好五十岁——知天命之年。 赢政的天命是什么?是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是废封建置郡县,实行中央集权;是统一官制、典章、律令、文字、货币、度量衡;是建造万里长城,修筑阿房宫;是为子孙开启一世、二世、乃至万世的帝王基业……还有吗? 有。那就是长生不死。始皇帝赢政用他的钢铁意志和雷霆手段缔造了天下无人可以比肩的丰功伟业,可唯独这最后一件事,让他徒劳地折腾了许多年也没有做好。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当赢政第二次巡游、前往泰山封禅的时候,他生平第一次看见了大海。那一片浩瀚而神秘的蔚蓝色海洋令他无比激动和神往:海的那边有什么呢?齐地的方士徐福对他说:“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赢政大喜,当即命徐福率领数干童男童女人海求仙,寻找长生不死之药。可最后徐福却无功而返,让他大失所望。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赢政第四次巡游,来到了东方的碣石(今河北昌黎县)。燕地方士卢生、侯生等人又说可以帮皇帝寻访仙药。几年之后,方士们花光了皇帝的钱却仍一无所获,只好对皇帝说:“臣等多方寻觅灵芝、奇药和仙人,屡屡不遇,似乎是被什么东西所妨碍。臣等细思:方术若要应验于人主,则人主须行踪隐秘驱避恶鬼,驱避了恶鬼,神仙真人才能来临。倘若入主所在的地方让臣子知道了,就会妨害神仙。如今陛下治理天下,还没能做到清静f舌淡。但希望皇上所住的宫殿别让人知道,如此一来,不死之药或许能得到。'’ 赢政深以为然地说:“我最羡慕真人!”随后便自称‘‘真人”而不称“朕”,并且下令将咸阳方圆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余座宫殿全部以天桥和甬道相连,所有宫殿都安置帷帐、钟鼓和美人,并分别登记在案,不许移动。赢政在其中来去自如却不为外人所知,若有人泄露他的行踪就是死罪。 有一次,赢政驾临梁山宫,偶然从山上望见丞相李斯的车马随从众多,面露不悦之色。几天后,李斯的随从规模便忽然削减了,皇帝大怒:“这一定是宫中有人将我的话泄露出去了!”当即立案审问,可却无人认罪。赢政便下诏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斩杀。从此,满朝文武再也没人知道皇帝所在。 钱财花了不少,时间过去数年,可皇帝梦寐以求的不死之药还在乌何有乡。一贯对术士言听计从的赢政不禁产生了怀疑。可还没等他清醒过来,卢生、侯生等人就已逃之天天了。这群胆大包天的骗子临走前还不忘给自己找个台阶,留下一封书简说,不是他们没有能耐采到仙药,而是始皇帝为人刚愎自用、骄横残暴、贪恋权势,实在不配让他们为他求采仙药。 赢政暴怒,却又找不到发泄的对象,一气之下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咸阳的方士和儒生。性情仁厚的长子扶苏忍不住劝谏说:“天下初定,远方的百姓尚未归附。诸生皆诵读诗书效法孔子,如今皇上皆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望皇上明察!”余怒未消的始皇帝干脆把扶苏也赶出了成阳,派他到北方的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浩浩荡荡的天子车队到达云梦(今湖北安陆市南)。五十岁的赢政站在云梦泽的祭台上,遥祭死在九嶷山(今湖南宁远县南)的舜帝。忽然间,赢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仿佛看见死神的阴影正在他周遭盘桓。 赢政仰望苍穹,向上天发出了质问:难道朕永远也得不到长生之药吗?难道朕真的难逃一死吗?! 这几年来,他明显感到身体是每况愈下了,天天晚上睡觉都是噩梦连连。不久前,一个诡异的梦境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他梦见自己在和面目狰狞的海神作殊死搏斗。醒来后的皇帝大汗淋漓,几近虚脱。命宫廷博士占梦,博士说:“水神其实是不可见的,它以大鱼蛟龙为守护。如今皇上祈祷和祭祀都很严谨,还出现这类恶神,应当把它除掉,然后真正的善神就出现了。”P1-3 序言 有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 然而,对当下的国人来说,历史显然是令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的宗教。暂且不论它的语言文字如何佶屈聱牙、叙述方式如何枯燥乏味,单是那些汗牛充栋、卷帙浩繁的典籍,就足以令人退避三舍、叹为观止了。除非历史专业的研究者,否则根本难以登堂入室。即便偶尔进去了,也不啻于进入一座年深日久、幽暗曲折的巨大迷宫。 所以,准确地讲,我们只能说:历史“曾经”是中国人的宗教。 那么,此种宗教在古代中国是否人人得而识之呢? 这又未必。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古代之史,是否以供人读,盖属疑问。观孔子欲得诸国史,求之甚艰,……虽不敢谓其必禁传读,要之其目的在珍袭于秘府,而不在广布于公众,殆可断言。后世每朝之史,必易代而始布,故吾侪在今日,尚无清史可读,此尤旧史半带秘密性之一证也。……‘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盖以供当时贵族中为人臣子之读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其主目的以供帝王之读,其副目的以供大小臣僚之读,……司马迁《史记》,自言t藏诸名山,传与其人’,盖将以供后世少数学者之读也。……质而言之,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智识阶级。”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华丽森严的历史圣殿也仅仅是向少数人开放的。要么是权力阶层,要么就是知识阶层。 所以我们似乎又可以说:历史“只是”古代中国少数精英的宗教。 那么,古代中国的精英们又为何对此情有独钟呢?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他的政治寓言小说《1984》中说过一句话,似乎能帮我们窥见个中奥秘。他说:“谁掌握历史,谁就掌握未来。” 也就是说,历代的统治集团和权势阶层之所以热衷于占有历史和解释历史,其目的便是钳制思想、牢笼天下,打造一套有利于其统治的价值观,让民众以其是非为是非、以其善恶为善恶。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其实便是让历史服务或屈从于政治权威,在某种主观目的或权力意志的驱使下,对史实进行删削、裁剪、修饰、涂抹,甚至于篡改和虚构。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胡适才会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与其说中国人是最富于历史感的民族,还不如说中国人是一个拥有浩瀚史籍却又经常发生记忆错乱、甚至集体失忆的民族。 历史是一个族群的共同记忆。籍由真实而完整的记忆,这个族群中的每一份子才可望获得文化意义上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钱穆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然而,当我们在某一刻忽然醒来,也许早已忘了自己是谁,而传说中的历史圣殿,也早巳蛛网盘结、荒草没膝,甚至举目四望也找不到一条抵达圣殿的道路。 梁启超在八十多年前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当知今日中国学界,已陷于‘历史饥饿’之状况,吾侪不容不亟图救济。”钱穆在五十多年前也说过:“时代变了,我们所要求的历史知识也和前人不同,所以就该重写新历史。……历史是可以随时翻新改写的,而且也需要随时翻新改写。我们自己不能翻新改写,却埋怨旧历史不适用,那是把自己的不尽责都推到古人身上去,真是不该。试问孔子写《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岂是为我们而写的?” 遗忘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而不懂得用当下的立场、视角和文本去重新诠释历史的民族,同样没有未来。所以,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平民化和人性化的视角,去重新观照久已被贵族化和“博物馆化”的历史,用常识和理性取代标签和脸谱,还原人性的真实。唯其如此,我们才可望重建一座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历史圣殿。 为此,我们当然需要专业和严谨的态度,需要探玄钩沉的考证工夫和披沙拣金的辛勤劳作,需要一头钻进故纸堆、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学术精神。然而,除此之外,我们也许更需要一颗心灵——一颗自由的、充满激情和诗意的心灵。 没有自由心灵的在场,历史终将只是一座漆黑无光的牢房,我们势必永远无法窥见被遮蔽的真相;没有激情心灵的在场,历史也不过是一堆冰冷僵硬的钢筋水泥,而不是一座值得我们仰望的神圣殿堂;没有诗意心灵的在场,历史也只能是一幕幕支离破碎的影像片段,我们又如何走近千百年前的那些生命个体?如何感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如何体验他们的欢乐和恐惧?如何触摸他们的欲望和忧伤? 本书是一部权力的历史,一部权力在非常状态下更迭交替的历史。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权力史?借用英国思想家卡尔.波普尔的话来说,那是因为“权力影响每一个人”。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之所以仍然存在浓厚的“官本位”色彩,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深知权力的重要性。有学者说。社会阶层的划分可以用一个同心圆来表述,同心圆的核心就是“权力”,离权力越远的人,就只能像螺旋转动一样被抛出局外。 自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覆灭,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权力博弈的历史。在帝国的政治舞台上,除了呈帝之外,大致还活跃着四种角色:宗室、大臣、宦官、外戚。他们围绕着帝国权力,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角逐和较量。而当权力发生裂变和重构的时候,便是人性的假面与真相同时出场的时候,也是人性的隐密和皱褶彻底打开的时候,更是人的勇气、怯懦、智慧、愚蠢、真诚、虚伪、欲望、梦想、爱与恨、快意与悲情全都联袂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 用当下的目光和语词,静静地考量并呈现它们,会是饶有兴味的一件事。 在本书的写作上,我无意于繁琐细密的考证,也无意于揭示所谓历史发展的规律,我只想在一个个阒寂无人的夜晚,以书为舟,以笔为桨,悄然泅渡黑暗幽深的时光之河,去打捞一颗颗权力漩涡中的不安灵魂…… 如果说本书的写作还有一点野心,那就是希望历史在它应有的文化意义、知识价值和教育功能之外,还能具有审美色彩,而我又恰好有意愿和能力把它呈现出来。 仅此而已。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我们要警惕,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我们也要注意一种倾向,或者说要察觉到,某些人一听到历史要具有诗意便惶惑不安。如果有人以为历史诉诸感情会有损于理智,那真是太荒唐了!” 如果美拒绝定义,诗意拒绝因袭,心灵拒绝章法,那么,历史是否也应该拒绝一切形式的牢笼? 所以,我有意无意地挣脱了文体的束缚。在依据史料、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糅合了多种体裁的表现元素,放纵着自己的笔墨。当我在电脑屏幕前敲下最后一个字,我仍然不知道本书应当如何归类。我不知道读者将用什么样的眼光解读它,也不知道读者会从中看见什么——是看见历史本身的厚重和严谨,还是看见了散文般的自由和轻盈?是看见小说的生动性、细节处理和画面感,还是看见了随笔的尖锐和犀利?是看见了一个四不像的“怪胎”,还是感觉有某种新鲜有趣的东西,正从这个陌生另类的文本中生长出来?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它溢出了规范。 也许,这样的尝试和努力只是一种不成熟的冒险。不过我希望,这样的冒险能让读者喜欢。如果读者进而能从中受益,那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