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阳编著的《心灵控制术》旨在教会读者如何调节心理、控制心理,从而达到提高智商、情商,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要给人的心理装上“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的困扰,是因为我们不会调控心理,而我们之所以不会调控心理,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心理。这就好比我们要想操作和维修计算机就必须首先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结构一样。所以,本书通过“图解心理”这一通俗、直观的方法,使大家认识心理、了解心理,并掌握调控心理的方法,使大家对自己的心理可见、可控。我们能学会开车、游泳和操作机器,就也能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使自己保持高智商、高情商,并给自己带来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
杜向阳编著的《心灵控制术》以图解的方式讲述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心理结构、意识流、心潮、智力、精神相对论及二元心理等。在此基础上,讲述心理分析的方法、心理调控的方法,提高智商、情商的方法,培养天才的方法,心理保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的方法,打开心理黑箱的方法等实用知识。中学以上学历的人群都可以阅读《心灵控制术》,尤其是大、中学在校学生、教师,IT企业员工,以及受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困扰的人群更适合阅读。
第一章 心理结构及心理分析
第一节 心理的结构与功能
一、心理的结构与功能
二、浅层与深层
三、心理的“计算机比喻”和“工厂比喻”
四、心理结构图中隐藏的秘密
【扩展阅读】
第二节 心理分析的三大工具:心潮、意识流、浅层
一、什么是心理分析
二、心潮与心理分析
【扩展阅读】
三、意识流与心理分析
四、浅层与心理分析
【扩展阅读】
第三节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知人知面也可知心
二、浅层是判断人品好坏的标准
三、浅层对教育的启示
四、浅层信息污染与现代低智能社会
五、浅层与性格
六、用心潮、浅层和意识流分析梦
七、用意识流分析灵感思维
八、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中的意识流
九、爱因斯坦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流
第二章 智力的本质及提高智商的方法
第一节 一般智力的本质及其提高方法
一、智力的基本分类:特殊智力和一般智力
二、人的智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三、一般智力的本质是“心潮运动的状况”
四、心潮惯性决定一般智商的高低
五、天才为什么智力超群
六、个人职业对“心潮惯性”的影响
七、学会像天才那样灵感频发
八、如何避免“垃圾睡眠”
九、提高一般智力的方法:培养“中间型心潮”
【扩展阅读】
第二节 特殊智力的本质及提高特殊智力的方法
一、特殊智力的本质
二、提高特殊智商的方法:打造“浅层知识铀块”
三、信息污染是特殊智力的大敌
四、用“知识铀块”实现“脑力核聚变”
五、浅层知识铀块是点燃灵感的干柴
第三节 “智力相对论”及“精神相对论”
一、智力相对论—造就天才的理论
二、精神相对论
第四节 精神相对论的应用
一、用智力相对论培养天才
二、造就天才的三大学习法:战役式学习法、兴趣学习法、
鸟瞰学习法
【扩展阅读】
三、用智力相对论解释“催眠”
四、用智力相对论解释“自闭症天才”
五、用智力相对论解释“计算天才”
六、用智力相对论治疗“抑郁症”
七、用智力相对论治疗“人格障碍”
八、用智力相对论治疗“精神分裂症”
九、用“情绪相对论”治疗各种恐怖症
十、用“意志相对论”培养高尚人才
第三章 情绪及其管理方法
第一节 情绪的定义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三、情绪的分类
第二节 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情绪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二、什么是情商
三、提高情商的方法
四、提高情商的要点:学习辩证法和改变不合理认知
五、情绪与心潮的关系
六、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心理调控的目标与方法
第一节 心理调控的目标
一、什么是心理调控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通过“心理调控”提高智商
四、通过“心理调控”提高情商
五、通过“心理调控”开发心理潜能
六、通过“心理调控”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第二节 心理调控的主要对象
一、调控心潮
二、调控浅层
三、调控情绪
第三节 心理调控的基本方法
一、心潮调节法
二、浅层置换法
三、认知改变法
第五章 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其治疗方法
第一节 心理疾病的分类
一、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障碍
二、器质性心理疾病与非器质性心理疾病
三、心潮型心理疾病、浅层型心理疾病与混合型心理疾病
第二节 心理疾病的成因
一、器质性心理疾病的成因
二、非器质性心理疾病的成因
三、非器质性心理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如何预防心理疾病
二、反省心理学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与手段
三、心潮调节法、浅层置换法与传统心理治疗方法的关系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治疗方案
一、用浅层置换法治疗网瘾
二、用浅层置换法治疗强迫症
三、用浅层置换法治疗自闭症
四、用浅层置换法治疗妄想
【扩展阅读】
五、用浅层置换法治疗幻觉
六、用浅层置换法治疗应激障碍
第六章 神秘的“二元心理”
第一节 揭示惊天大秘密— 一个人有“两颗心”
一、什么是二元心理
二、“一个人有两颗心”的确凿证据
三、“二心”与“二脑”的关系
第二节 开发第二心理,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一、发现“二元心理”的重要意义
二、如何开发第二心理,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扩展阅读】
第七章 天才心理学
第一节 天才的心理特征及形成过程
一、天才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二、解开天才的心理密码
三、天才的心理特征
四、揭秘天才奇特的精神体验
第二节 揭秘天才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其详细过程
一、天才心理形成的原因
二、“体弱,逆境”类天才的形成过程
三、“非体弱,顺境”类天才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天才教育的必要性
一、天才教育应该是人类的第一要务
二、天才教育可与普通教育并行(教育双轨制)
三、天才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第四节 天才教育的方法
一、培养天才的基本途径
二、揭秘传统教育是如何扼杀天才的
三、牛津、剑桥的成功经验
四、天才教育的目标和步骤
五、培养天才的秘诀
【扩展阅读】
第八章 心理学与人工智能
第一节 什么是灵感思维
一、揭秘逻辑、直觉、灵感、想象等创造性思维的共同本质
二、揭秘人脑灵感思维的本质及其过程
三、如何提高灵感思维能力
四、灵感思维的具体过程
五、如何用计算机对灵感思维进行人工智能模拟
第二节 什么是直觉思维
一、揭秘人脑直觉思维的本质及其过程
二、如何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三、直觉思维的具体过程
四、如何用计算机对直觉思维进行人工智能模拟
第三节 什么是想象思维
一、揭秘人脑想象思维的本质及其过程
二、如何提高想象思维能力
三、想象思维的具体过程
四、如何用计算机对想象思维进行人工智能模拟
第九章 如何打开心理的黑箱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的黑箱
一、内宇宙与外宇宙
二、自然黑箱与心理黑箱
第二节 打开心理黑箱的方法
一、为什么说心理的黑箱是可以打开的
二、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观研究法”与“客观研究法”
三、打开心理黑箱最便捷的方法—反省研究法
第三节 打开心理黑箱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治疗心理疾病
三、培养天才
四、研制“高智能计算机”
五、实现人生幸福
第十章 常见问题解答
附录 反省心理学简介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心理的结构与功能
心理的结构图是我们认识心理活动的基础,掌握心理结构图对于心理调控、智力开发、情绪管理,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以及人工智能等都有重要意义。要想控制心理,首先要了解心理,要了解心理就要学会并牢记心理结构图。
一、心理的结构与功能
1.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等。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2.心理与大脑的关系
心理与大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心理不同于大脑,大脑属于客观物质范畴,心理属于主观精神范畴,二者有本质差异。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是主观的,它有精神属性,属于主观范畴;大脑是由脑细胞构成的,因此,它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有物质属性,属于客观范畴。
其次,心理与大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脑与心理的关系犹如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计算机的硬件如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都属于有形的物质性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计算机的软件属于一种“信息”,它是无形的、非物质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计算机的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平台,没有硬件,软件就无法运行,硬件出了故障,软件也不能正常运行;同理,人的大脑是由脑细胞构成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属于物质范畴,而心理则属于精神范畴,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大脑也是心理运行的平台,没有大脑,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产生和进行,如果大脑死亡了,心理活动随即也就会彻底停止,即所谓的“人死精神灭”;大脑如果受到了创伤和损害,人的心理也会出现“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如由脑外伤、神经中毒等所致的精神障碍等),不能正常运行。 最后,大脑与心理的关系又如同“蜡烛”与“火焰”的关系。一方面,大脑是心理的基础,没有大脑就没有心理,犹如没有蜡烛就没有火焰;另一方面,心理是大脑的功能,犹如燃烧火焰是蜡烛的功能。但心理也不同于大脑,犹如蜡烛不同于火焰,二者完全是两码事。
3.人的心理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大脑有结构,工厂和计算机有结构,人的心理同样也有其自身的结构。工厂可以加工、处理、生产物质产品,计算机和人的心理也都可以加工、处理、生产信息(知识)产品;工厂的基本结构是机器、车间和仓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是处理器、内存和硬盘。那么人的心理有着什么样的结构呢?反省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的结构与工厂和计算机的结构非常类似,心理的基本结构是:意识、无意识浅层(简称浅层)和无意识深层(简称深层)。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如图1.1所示。
图l-1中,人的心理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意识、无意识浅层、无意识深层。在反省心理学中,“无意识”和“潜意识”是同义词,是一个含义的两种表达,二者是没有区别的。
人的心理分为“觉知区域”和“无觉知区域”两大部分,前者即意识,后者即无意识。意识是一个狭小的区域,无意识是一个广阔的区域。来自身体的“生理信息”和来自外界的客观物质信息进入意识后即被觉知而成为意识的内容。上述信息经过意识后即进入无意识区域存储,其中,在意识中未被加工的那部分信息多数沉入无意识区域的深层,日后难以被回忆、提取:而在意识中被加工过的那部分信息则多数被存入无意识区域的“浅层”,因而日后易于被回忆、提取——重返意识区域,再次成为意识的内容,并可被再次加工、存储。总之,无意识中储存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意识区域和无意识区域轮流转换,进入意识即被觉知而成为意识的内容,返回无意识后便不能被觉知,而成为无意识存储的对象。
无意识是人脑的“信息存储器”和“信息供应器”,相当于工厂的车间、仓库或计算机的内存、硬盘。无意识不但掌管人脑信息的存储,而且还掌管信息的供应,当信息供应量大时,人处于做梦和清醒状态,意识中才会有做梦、思维等信息加工活动;当信息供应量小时,人处于无梦的睡眠状态,意识中没有信息加工活动。无意识作为人脑的信息存储器,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像海水那样有潮汐现象,此即“无意识潮”,简称“心潮”。无意识主要通过心潮来控制信息的供应量,心潮的潮位越高,信息的供应量就越大,意识中的内容(信息、情感、意志、欲望等)就越丰富;反之,潮位越低,信息的供应量就越小,意识中的内容就越贫乏。
P2-4
本书旨在教会读者如何调节心理、控制心理,从而达到提高智商、情商,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要给人的心理装上“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的困扰,是因为我们不会调控心理,而我们之所以不会调控心理,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心理。这就好比我们要想操作和维修计算机就必须首先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结构一样。所以,本书通过“图解心理”这一通俗、直观的方法,使大家认识心理、了解心理,并掌握调控心理的方法,使大家对自己的心理可见、可控。我们能学会开车、游泳和操作机器,就也能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使自己保持高智商、高情商,并给自己带来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
读者朋友你相信吗?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就能通过直观、图解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学会一些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然后就可掌握提高自己智商、情商的方法,培养天才的方法,调控心理的方法,治疗网瘾、幻觉、强迫症、自闭症、抑郁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方法。自己做自己的教育家,把自己培养成为天才;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把自己造就为高智商、高情商,拥有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的人。这本书将使你的这些梦想变成现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中的图例不但直观、易懂,而且还具有一图多用的功能,比如,看懂了“心潮曲线图”就能掌握提高一般智商,以及改变人的气质的方法和治疗失眠、抑郁症、躁狂症、嗜睡症等心理疾病的方法;看懂了“心理结构图”和“浅层结构图”就能掌握提高特殊智力的方法,以及改变人的性格的方法,治疗恐怖症、强迫症、自闭症、幻觉、网瘾等心理疾病的方法。总之,简洁、省时、实用、高效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反省心理学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独特、新颖、简单、易懂、实用、应用广泛。在独特、新颖方面,其概念和理论都是独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简单方面,其基本概念只有“心潮”、“浅层”等少数概念,掌握了这几个概念就能掌握“心潮调节法”和“浅层置换法”,而“心潮调节法”和“浅层置换法”既是提高智商和培养天才的方法,又是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是调控心理和管理情绪的方法;反省心理学已打开心理的部分黑箱,能以图解的方式描述人的心理结构及心理活动,因而直观易懂;反省心理学的内容非常贴近人的日常生活,因而很实用;反省心理学的少数概念和理论能够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并能同时运用于天才教育、心理治疗、人工智能和心理学基础研究等领域,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写作体例上,本书以图解、案例、问答的方式讲述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使人的心理变得透明、可见、可控,而不再是一个看不见的黑箱;也使得深奥的心理学知识变得直观和通俗易懂。这一点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的微软Windows视窗,使得计算机的操作变得图形化和直观化,成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书中以图形的方式讲述了人的心理结构、智力活动、意识流、梦、灵感、直觉、想象等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以及幻觉、强迫症、网瘾、恐怖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形成和治疗方法,寓深奥的心理知识于直观的图形之中,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书中对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天才、天才教育、网瘾、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恐怖症、精神分裂症、情商、自杀、抗挫能力等进行了重点论述和深入探讨,内容不但适用于健康人群,同样也适用于心理疾病患者。众所周知,网瘾、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是很高的,书中给出了以上心理疾病的详细的治疗方法,对患者非常有用。笔者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培训实践表明,书中的内容是大众感兴趣的内容,在心理调控和心理治疗上效果非常显著,同时,本书又通俗易懂,连十二岁的初一学生都能听得明白,并且能把所学的心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会话中去。
近年来,笔者先后应邀去北京、天津、河北、湖北、广东等地的学校授课,听课的学生中有成人、教师,也有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他们对笔者讲授的反省心理学都非常感兴趣,而且能把笔者所讲的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在他们的日常对话中会出现反省心理学中的“浅层”、“内闯流”(意识流中的一种)等概念、词汇,这说明反省心理学比西方心理学更通俗易懂,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适于解决学习、智力、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在写作结构上,本书的第一章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基础,后面的章节以实际应用为主,是第一章中基础理论的具体应用。读者在阅读时应先阅读第一章,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然后再阅读、学习后面的章节。
最后,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多提宝贵的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