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世人皆知,每当人们看望一个病人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保持好心情,这样会加快你的康复!”但好心情确实缩短了病程吗?好心情确实能免除疾病、健康长寿吗?人们希望看到证据,特别是基于人群研究的流行病学证据,遗憾的是迄今在这一领域看到有说服力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十分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心理受社会因素影响极大,而且很难精准测量,心理指标的高变异性给确定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联带来巨大困难。但人们并未就此止步,大家在艰难地、缓慢地进行探索。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作者曲成毅)分上下两篇,上篇重点介绍基本原理和方法;下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流行病学研究成果。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作者曲成毅)是我国首部关于社会心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重点介绍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人群调查研究设计(现场观察、现场调查、档案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研究等)、问卷及量表的编制技术、心理现象的测量及生物学指标(分子生物学、电生理、代谢、内分泌等)、资料分析方法(通径分析、潜变量交互作用分析、支持向量机模型分析等);下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包括突发事件与心理应激、认知障碍、抑郁、自杀、成瘾、暴力、性心理、职业压力等。力图以通俗简明的方式突出这一学科领域思维和方法的特色,实际工作者带着这本书就能在现场开展有关社会心理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主要供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专业人员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学、科研人员及基层工作人员、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