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遴选了代表宋代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三百多首,全面展示了宋朝的时代特色和生活风貌。除原作外,另附有注释、译文、赏析,并对作品配以精美插图,使得词情与画意相得益彰,辉映成趣。此外本书版式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宋词三百首/国学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上彊村民 |
出版社 | 三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遴选了代表宋代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三百多首,全面展示了宋朝的时代特色和生活风貌。除原作外,另附有注释、译文、赏析,并对作品配以精美插图,使得词情与画意相得益彰,辉映成趣。此外本书版式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词以宋称,足以说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许多名篇名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清代上疆村民选注的《宋词三百首》,正是宋词爱好者备受青睐的优秀版本,多少伟人英雄谈之以言志,达官贵族诵之以怡情,家家户户持之以教儿童。 目录 赵佶 宴山亭(裁剪冰绡)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碧云天) 张先 千秋岁(数声鹃夹鸟)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金风细细)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踏莎行(小径红稀)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宋祁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月华收)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夜半乐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王安石 桂枝香(登临送目)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木兰花(东风又作无情计) 清平乐(留人不住)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念奴娇(大江东去) 永遇乐(明月如霜) 洞仙歌(冰肌玉骨)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秦观 望海潮(梅英疏淡) 八六子(倚危亭) 满庭芳(山抹微云)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晁补之 忆少年(无穷官柳) 洞仙歌(青烟幂处) 毛滂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李元膺 洞仙歌(雪云散尽)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周邦彦 瑞龙吟(章台路)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兰陵王(柳阴直) 满庭芳(风老莺雏) 解语花(风消焰蜡)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尉迟杯(隋堤路) 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感皇恩(兰芷满汀洲) 石州慢(薄雨收寒)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天香(烟络横林) 张元斡 石州慢(寒水依痕) 兰陵王(卷珠箔) 叶梦得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李邴 汉宫春(潇洒江梅) 陈与义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蔡伸 苏武慢(雁落平沙) 柳梢青(数声鹃央鸟) 周紫芝 鹧鸪天(一点残钮欲尽时) 李重元 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 李玉 贺新郎(篆缕消金鼎) 吕滨老 薄幸(青楼春晚)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念奴娇(洞庭青草) 韩元吉 六州歌头(东风著意)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 陆游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陈亮 水龙吟(闹花深处楼台) 范成大 忆秦蛾(楼阴缺)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辛弃疾 贺新郎(绿树听鹈鹅) 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永遇乐(千古江山)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 祝英台近(宝钗分)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姜夔 点绛唇(燕雁无心) 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 踏莎行(燕燕轻盈) 扬州慢(淮左名都) 暗香(旧时月色) 疏影(苔枝缀玉) 刘过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严仁 木兰花(春风只在园西畔) 史达祖 双双燕(过春社了) 喜迁莺(月波疑滴) 秋霁(江水苍苍) 刘克庄 贺新郎(湛湛长空黑) 木兰花(年年跃马长安市) 吴文英 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 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 踏莎行(润玉笼绡) 贺新郎(乔木生云气)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黄孝迈 湘春夜月(近清明) 刘辰翁 兰陵王(送春去) 永遇乐(璧月初晴) 周密 高阳台(照野旌旗) 玉京秋(烟水阔) 蒋捷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张炎 高阳台(接叶巢莺) 解连环(楚江空晚) 王沂孙 天香(孤峤蟠烟) 眉妩(渐新痕悬柳) 彭元逊 六丑(似东风老大)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念奴娇(萧条庭院) 永遇乐(落日熔金) 词人谱 试读章节 宴 山 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剪冰绡[1],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2]。新样靓妆[3],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4]。易得凋零[5],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6],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它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7]。 【注释】 [1]冰绡:绡,生丝织成的薄绸。冰绡,洁白的生丝绸。唐王勃《七夕赋》:“引鸳杼兮割冰绡。” [2]著(zhuo灼):“着”的本字。附着、涂上的意思。燕脂:即“胭脂”。 [3]靓(jing静)妆:以脂粉妆饰。 [4]蕊珠宫:装饰有花蕊珠玉的宫殿,指仙官。 [5]易得:容易。 [6]凭寄:寄托。 [7]无据:不足依凭;无所依据。新来:近来。 【译文】 仿佛洁白素丝裁剪的杰作,那轻盈的重重叠叠的花瓣,如淡淡的胭脂色晕染均匀。样式和妆束新颖并且美丽,艳色灼灼伴随着香气融融,仙女见到她也会无地自容。娇艳的花朵容易凋落飘零,又有许多不懂怜香的风雨?院落中一片凄清令人伤心,不知经过几番几次的暮春?凭谁来寄托这重重的离恨,这双燕又怎理解人的语言?天遥地远而已过万水千山,又哪里知道故宫此时情形?怎么能够不让人深深思量,但也只有在梦里才能相逢。无依凭地近来难梦到过去。 【赏析】 公元1127年,赵佶父子双双被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在被掳往北方五国城途中,见到如火如荼的杏花,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如诉如泣的词。 全词所写即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不堪回首”之意。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旬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新样”三句则以拟人化手法将杏花比喻为梳妆一新,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这两层文辞传写出杏花的形俊神逸,淡雅而香艳之美。“易得”五句感叹杏花命运之凄凉:一叹杏花易开放亦易凋零;二叹暮春时无情风雨之摧残;三叹落花风雨弄得院落一片凄凉;四叹杏花还将经受“几番春暮”之凄凉。四层转进,愈转愈深,愈深愈痛,而以“愁苦”二字深致哀感,以“杏花”隐喻词人自身命运,于惜花怜花之中寄托自惜自怜之情。下片写怀思故宫之离恨,亦是四层转进。一是欲借双燕寄托离恨,然而“双燕”不会人的言语,亦属徒然;二是身为敌囚,天遥地远,欲见故宫而不可得;三是思念故宫繁华,却只能在梦里归返故宫,虚幻无凭;四是新近竟连虚无凭据的梦也做不成。层层撇弃,层层落空,感叹伤怀,泣诉难堪,写出词人亡国成为阶下囚的痛苦与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词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令人肝肠寸断。 木 兰 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1]。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 [1]鸾镜:指镜子。传说晋时有人抓到一只鸾鸟,闭口不鸣,直到见镜子才出声,后便称镜子为鸾镜。 【译文】 城墙上到处是莺声鸟语,城墙下春水拍打着堤岸。绿杨衬芳草美景何时休?愁肠百转而且泪眼凄迷,感觉自己渐渐意志萎靡,吃惊镜中容颜迅速变老。往年多病而且厌烦饮酒,如今却怕杯中酒斟不满。 【赏析】 此词是作者晚年遣怀所作,此后不久作者即离开人世。作者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自觉政治生命与人生旅途都到了尽头,因作此词,借悼惜春光抒发他无限的迟暮之悲。词中用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声、春色,首旬的“乱”字用得极好,将春景渲染得生动热闹饶有生趣,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作者又用明丽的景色来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以及对于时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末两句以借酒浇愁来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心境,又隐约地显示了他对生命的留恋,尤其传神。整首词情调极其凄婉。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1],衡阳雁去无留意[2]。四面边声连角起[3]。千嶂里[4],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5],燕然未勒归无计[6]。羌管悠悠霜满地[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塞下:边地的关口,这里指边疆。 [2]衡阳句:衡阳雁,指南归之雁。衡阳,地名,在今湖北省,相传衡阳旧城南有回雁峰,北雁南飞到此即止。 [3]边声:李陵《答苏武书》:“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这里指边境上各种令人心惊的风沙声,马鸣声,胡笳声。 [4]千嶂:指重叠连绵的山峰。 [5]浊酒:杜甫《登高》:“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古人以米酿酒,乳白色,故称之为“浊酒”。 [6]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后汉书·窦融列传》记载,窦宪追击北匈奴至此,刻石记功而还。 [7]羌管悠悠声音悠扬的羌人之笛。 【译文】 塞下的风景秋来格外凄凉,南去衡阳的大雁毫无眷恋。各种声音混着在四面响起。峰峦重叠着逶迤绵延千里,暮霭笼罩紧紧关闭的孤城。请远离家乡的人喝杯浊酒,因战争未止所以归期未定。羌笛悠扬且寒霜布满大地。战士们都因为想家而失眠,白头将军和士兵流下泪水。 【赏析】 此词别本题作“秋思”。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守边四年。 本词上片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写足了边地秋天景象。 下片抒情,表达了边地将士破敌立功的决心与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苍凉激切。“羌管悠悠霜满地”绘军中月夜之景,景中含情,极富典型意义。 此篇词境开阔,格调悲壮,一改宋初吟风弄月、男欢女爱的词风,似一股清劲的雄风,对以后的词风革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黯乡魂:黯,沮丧愁苦,黯乡魂指思乡之愁苦令人黯然销魂。 [2]追旅思(si四):追,追缠不休。旅思,羁旅的愁思。 【译文】 天是碧蓝碧蓝的碧云天,地是落满枯叶的黄叶地,一望无际的秋色到水边,水波上弥漫着绿色寒烟。斜阳映照秋山水天一色。芳草不理秋来依旧芳香,一直开放到斜阳的外面。思乡的心魂黯淡且忧郁,纠缠着羁旅他乡的愁绪。除非每天夜里都有好梦,才会换得一时片刻安睡。莫在月明之夜独登寒楼,想借酒一舒愁苦的回肠,酒入愁肠也化成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诗又名《别恨》或《怀旧》,抒写作者秋天思乡怀人的感情。上片用多彩的画笔绘出绚丽、高远的秋景,意境开阔。“碧云天,黄叶地”为传诵名旬。词的下片表达客思乡愁带给作者的困扰,缠绵婉曲。 P1-5 序言 宋词,与唐诗并举,堪称“一代之文学”。宋词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好,因而世代流传、经久不衰。词,兴于唐而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它集抑扬顿挫的音乐、错综复杂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式和真切感人的情性于一身,很快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样式,亦是有宋一代的代表文学样式。词以宋称,足以说明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宋词的发展与国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开国初期,国家尚未统一,经济也刚刚恢复,词坛还不活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经济日趋繁荣,社会也相对安定,于是一批批新人相继登上舞台。词也正在这时有了新的发展。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小令,词风虽受冯延巳、李煜的显著影响,却不像后者那样渗透了感伤的情绪,基调是从容自在和比较明朗的。真正给宋词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是柳永的慢词创作。他创造性的艺术初衷,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苏轼的《东坡乐府》是宋词发展中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他的《东坡乐府》以黄钟大吕式的巨响,冲击着这莺娇燕呢的词林,他纵横开阖的巨笔,直接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不仅延长了词的生命力,并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词风也大为扭转,变为慷慨激昂,在婉约之外另树一帜。紧接着“天马不羁”的苏轼之后,出现了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格律词派。他的词作格律精严,风致醇雅,被称为婉约派的典范。在北宋末期登上词坛的,还有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能于“苏豪”、“柳俗”与“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她善于提炼口语,清新雅洁,明白如话,生活气息很浓,而又绝不粗俗,这就是有名的“易安体”。靖康事变,不仅根本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而且也使词坛的面貌为之改变,首先拿起词笔进行战斗的,是李纲、胡铨等坚持抗金的志士。稍后一点的辛弃疾则是这方面杰出代表,贯穿于其词中的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坚强信念。辛词气势磅礴、风格道劲,充满着战斗的激情与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宋词中极可珍贵的部分。同辛弃疾一起的,还有张孝祥、韩元吉、陆游等。他们的词密切反映现实斗争,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构成了南宋词坛的主流。 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许多名篇名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清代人上疆村民选注的《宋词三百首》,正是宋词爱好者备受青睐的优秀版本,多少伟人英雄谈之以言志;达官贵族诵之以怡情;家家户户持之以教儿童。 上疆村民,原名朱孝臧,字古微,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因祖居埭溪在上疆山麓,自号疆村。是清代著名词人及词学专家,所编《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宋词名家的代表作均有收录,是迄今宋词最好的选本。 本书遴选了代表宋代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三百多首,全面展示了宋朝的时代特色和生活风貌。除原作外,另附有注释、译文、赏析,并对作品配以精美插图,使得词情与画意相得益彰,辉映成趣。此外本书版式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08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