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辑里除了以藏缅语为研究对象(包括单一语言研究、亲属语言比较研究)的论文外,还收入几篇有关论述汉语和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论文。此外,作者在这一辑里还收入一篇非藏缅语的、论述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的研究论文。全书论文大致分为三类排列:一是与景颇语有关的,二是与藏缅语族语言有关的,三是与语言研究理论、方法有关的。
1.景颇语四音格词产生的机制及其类型学特征
2.萌芽期量词的类型学特征——景颇语量词的个案研究
3.景颇语的“NP+e31”式——与汉语被动结构比较
4.景颇语的否定范畴
5.论量词的功能与演变——汉语景颇语量词比较
6.景颇语的述补结构
7.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
8.藏缅语的强调式施动句——与汉语被动句对比
9.藏缅语的述补结构——兼反观汉语的述补结构
10.从藏缅语族语言反观汉语的被动句
11.从词源关系看藏缅语名量词演变的历史层次
12.哈尼语元音的松紧
13.谈谈松紧元音
14.卡卓语研究
15.浪速语初探
16.互补和竞争:语言接触的杠杆——以阿昌语的语言接触为例
17.阿昌族双语转型的成因及其特点
18.濒危语言的语言活力——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二
19.从共时差异看语言濒危——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三
20.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以小陂流苗语为例
21.论语言对比
22.关于汉藏语语法比较研究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
23.语法比较的几点思考
24.跨语言视角与汉语研究
25.模仿与创新——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
26.再论汉语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
27.正确处理民族语言研究中的四个关系
28.“十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评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