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全国新闻战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为了更好地总结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的成功经验,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国内部从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相关报道中精选出90件作品汇编成《见证奇迹——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优秀新闻作品选(上下)》,并将电视与广播作品的音视频材料制成光盘,随本书一同发行,希望能够为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见证奇迹--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优秀新闻作品选(附光盘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中国记协国内工作部 |
出版社 | 学习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全国新闻战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为了更好地总结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的成功经验,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国内部从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相关报道中精选出90件作品汇编成《见证奇迹——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优秀新闻作品选(上下)》,并将电视与广播作品的音视频材料制成光盘,随本书一同发行,希望能够为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内容推荐 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全国新闻战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为了更好地总结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的成功经验,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国内部从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相关报道中精选出90件作品汇编成《见证奇迹——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优秀新闻作品选(上下)》,并将电视与广播作品的音视频材料制成光盘,随本书一同发行,希望能够为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见证奇迹——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优秀新闻作品选(上下)》全景式报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人间奇迹,充分反映灾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生动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国形象。 目录 上册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志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昭示录 豪迈走上振兴路 ——“5·12”地震三周年四川灾后重建纪实 制度优势创奇迹 民族精神铸丰碑 ——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启示录 又见北川 ——见证一座城市的重生足迹 中国力量创造“中国奇迹” ——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奇迹启示录 在洒满阳光和爱的大地上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壮哉!发展型重建的“中国模式” ——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三周年之际 汶川奇迹,民族精神铸立的时代丰碑 港澳牵手,“川”越“5·12” 汶川重建,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 小英雄的篮球梦 中央电视台五集文献纪录片《奇迹》 节目介绍 温家宝第十次前往四川地震灾区考察 在灾难中成长 中华一家——探访港澳台援助四川地震灾区项目 重返灾区明天依然美好 三年重生路 ——《特别策划》纪念“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 Quake lake coming up with roses(昔时堰塞湖今日玫瑰谷) 科技点亮汶川美好明天 ——“科技力量”支撑抗震救灾、科学重建纪实 云朵旅社“住”着希望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重建报告 ——枣树村的新生 重建条例在汶川 ——财政评审贯穿所有项目和资金 千里走单骑一个日本志愿者的援建策略 压不弯的脊梁 ——十五局集团抗击“8·14”特大山洪泥石流纪实 四川旅游业灾后两年看奇迹 大爱铸就新校园 ——汶川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纪实 四日广元行百名女记者见证凤凰涅槃 废墟上为老人建起“世外桃源” 映秀重生 大投入、大优惠成就四川灾后重建大奇迹 灿烂新生 ——四川汶川地震三周年极重灾区邮政重建目击记(上) 从悲壮走向豪迈 ——汶川地震三周年四川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灾后重建纪实 见证文化的力量 ——“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四川灾区采访札记 四川:水利灾后重建的决胜之路 ——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 太阳从废墟上升起 ——见证四川气象部门灾后恢复重建三年历程 四川交通:穿越灾难创造奇迹 涅槃重生北川在重建中实现包容与跨越 让百姓远离地灾险境 凤凰涅槃幸福重生 ——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服务与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汶川”重生 ——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 通信发展史上的丰碑 ——写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 “四朵金花”的快乐与期盼 大熊猫在四川,安逸得很 援建一线的北京人 汉水连海河大爱筑家园 ——天津对口支援陕西宁强、略阳灾后重建综述 地震原点生活起点 爱筑南坝 ——唐山市对口支援四川省震后重建工作纪实 下册 羌山巨变 ——山西省对口援建茂县灾后重建纪实 悲伤不愿再回想谈到孩子眼发亮 为灾区人民擎起一片天 ——吉林省赴四川平武灾区援建工作见闻 白山黑水相守望雅江松江奏和声 剑阁新生(一):川北崛起新剑阁 古堰放歌 ——汶川地震三周年都江堰走访记 布瓦土碉:云上的执著 “来自江苏,为了绵竹” 赵亚夫的三个秋天 《亲历·重生》专栏 省下蜜月钱爱心留松潘 援建青川的日子 闽川携手·见证奇迹 ——海都记者重返“5·12”震区 在小金想起一支动人的歌 《从井冈山到夹金山的深情》系列片 再造新北川 豫江一家亲 ——河南援建助推江油大发展 豫川同心·再访江油重建系列报道 江油山水隔不断的牵挂 鄂汉情深大渡河作证 “湖北援建兄弟生死接力”系列报道 亲历十位援救援建代表 做客《湖南日报》倾诉“湘川情” 三湘大爱暖藏羌 三年立川 新生汶川世界奇迹 ——写在广东对口支援汶川恢复重建全面完工之际 广东援建汶川三镇模式启示录 最坚固漂亮的是学校和民房 永远的初三(7)班 三年立川:从悲壮走向艰苦重生 重庆,开启对崇州的“后援建时代” 援建三周年崇州换新颜 四川传奇 ——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灾后重建航拍记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 ——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 《我们的历程》第47集:新映秀,更秀美 “5·12”三周年大型航拍特别节目 《飞越》(共11集) 为爱放手 ——一位地震遇难学生家长与于丹的三年之约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壮丽史诗 ——写在“5·12”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 大踏步走向新生活——3年后重访四川汶川地震灾区 《重建·生机》之二青木川:“阿庆嫂”农家乐 热气腾腾等你来 陇南重生之路 纪念“5·12”三周年特别节目——圆梦 新疆“罗汉娃”你过得好吗 试读章节 2008—2011,汶川。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在此得到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没有灾区大地脱胎换骨的超越与新生。 震后2年,最高时速220公里的成灌快铁顺利发车,四川跑步进人“快铁时代”;震后3年,“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回首3年历程,如果没有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神州大地贯彻落实所形成的全民共识,如果没有我们时代所秉持的“生命至上、民生为先”的治国理念,就没有今日灾区举世瞩目的“发展转型”、“社会发育”与“民生跨越”。凤凰涅槃,灾区的新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重建史、一往无前的奋斗史、豪迈雄壮的发展史。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点内容,在统筹城乡的清晰思路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震区总结和推广成都先行先试的经验,首次把农村建设纳人规划范畴,结合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农村居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屋后还有一片田”,收入渠道大大拓展。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教育机制、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方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发展呈现历史性嬗变。东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戴尔全球运营基地落户成都,北川新县城有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重塑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灾后的四川崛起为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把“民生为先”作为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准,在让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的执政信念中,发展凸显历史性进步。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关怀“三孤”人员,到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失去孩子的家庭燃起希望;从崭新的城镇丰饶的乡村,到新辟的道路崛起的园区,巴山蜀水浓墨重彩书写民生情怀。穿行震区,面对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你会理解为什么会有“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汶川巨变”。 (七) 2008—2011,汶川。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此得到广泛验证,它告诉我们,3年时间,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更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故乡。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当年响彻中国的呐喊,在3年重建中依然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泰山压顶不弯腰”,曾经激荡灾区的强音,在3年重建中依然传递着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山东援建干部崔学选病危之际仍牵挂着灾区的“三个家”;北川擂鼓镇茨沟村年轻的村委会主任尹显波最后才修自家的房子,感动的村民自发为他添砖加瓦;玉树遇险、舟曲遭灾,第一支赶赴灾区的外省公安特警队伍来自成都,第一支跨省异地救援的民兵队伍来自青川……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3年来,千百万干部群众的奋斗,亿万中国人民的坚守,无数建设者的奉献,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感恩,汇入社会主义中国一脉相承的精神谱系。 过去的时代,这些精神让地底的石油喷薄、让卫星遨游太空,战胜过自然领域的水旱天灾、也战胜过社会发展的风险挑战。今天,伟大的精神再次进发出重整山河、重塑心灵的强大力量。恢复重建激发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共同理想唤起的精神体认与凝聚,灾区巨变催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升华为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必将长久地留存于我们民族的血脉。P6-8 序言 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全国新闻战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各新闻单位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深度,有感染力、说服力、影响力的优秀新闻作品,全景式报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人间奇迹,充分反映灾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生动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国形象。 为了更好地总结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的成功经验,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国内部从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相关报道中精选出90件作品汇编成集,并将电视与广播作品的音视频材料制成光盘,随本书一同发行,希望能够为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编者 2012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