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田散文精选(世界散文八大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马振骋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蒙田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哲学家、思想家、博物学家。其深邃的思想、精彩的文笔,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文脉传统,是文艺复兴之前的思想巨人,他对人类的基本感情、人性善恶、社会本身的发掘与认识,其深度与广度可以说空前绝后。马振骋编选的这本《蒙田散文精选》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书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包,语言平易通畅,富于生活情趣。

内容推荐

《蒙田散文精选》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马振骋编选的这本《蒙田散文精选》仿佛蒙田漫不经心一挥而就似的,读来别具一番风味。

目录

总序:散文的疆界在哪里

选本序:蒙田空前不绝后

第一章 论预言

第二章 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

第三章 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第四章 论儿童教育

第五章 论我们之间的差别

第六章 论反奢侈法

第七章 论姓名

第八章 论判断的不确定性

第九章 论人的行为变化无常

第十章 公事明天再办

第十一章 论良心

第十二章 论授勋

第十三章 论父子情

第十四章 论书籍

第十五章 论荣誉

第十六章 论信仰自由

第十七章 胆怯是残暴的根由

第十八章 观察朱利乌斯·凯撒的战争谋略

第十九章 论盖世英雄

第二十章 论功利与诚实

第二十一章 论悔恨

第二十二章 论维吉尔的几首诗

第二十三章 论交谈艺术

第二十四章 论意志的掌控

第二十五章 论阅历

附:蒙田年表

试读章节

应该摆脱这些庸俗有害的心态。正因为如此,坟墓盖在教堂附近,在城市里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据利库尔戈斯说,这是让男女老少不要看到死人而发毛,不断看见骸骨、坟墓和送灵,提醒着我们什么是人的处境。

埃及人在宴会结束后,给宾客展示一张死神的巨像,举像的人对着他们大叫:“喝吧,玩吧,死后你就是这个样。”因而我也养成了习惯,不但心里老惦念着死,嘴边也叨念着死,干什么都没那么乐意地去打听人的死亡,他们那时说过些什么,脸上表情怎么样,神态如何;读史书时也最注意这方面的章节。

我的书里充斥着这些例子,也可看出我对这些材料情有独钟。如果我编书,就要出一部集子,评论形形色色的死亡。教人如何死亡,也是在教人如何生活。

佝偻的身材背不起重担,心灵也是如此。必须让心灵开朗飞扬才能顶住这个死敌的压力。因为心灵害怕时就永远不会安宁。一旦心灵安宁了,它就可以自豪地说焦虑、恐惧,甚至微不足道的烦恼不足以干扰它。这差不多超越了我们人类的处境。

心灵就成了情欲与贪婪的主宰,匮乏、羞耻、贫困和其他一切厄运的主宰。谁能够就应去获得这种心灵优势。这才是至高无上的自由,给我们养成浩气去取笑武力与不公,嘲弄监牢与铁链。

在我们的宗教中,人最可靠的基础就是蔑视生命。不光是理智的推理要我们这样去做:有一件东西失去后不可能后悔,我们又为什么害怕失去呢?还因为我们受到那么多死亡方式的威胁,害怕一切方式还不如忍受一种方式而少受些痛苦吗?

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时候来也就不管它了吧?当苏格拉底听人说:“三十僭主已经判了你死刑。”他回答:“自然法则也会轮上他们的。”

走在摆脱一切苦难的旅程上难过起来,这是何等的愚蠢!

一切事物随我们诞生而诞生,同样,一切事物随我们死亡而死亡。为100年后我们不会活着的一切哭泣,犹如为100年前我们不曾活过的一切哭泣,都是一样傻。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正如我们当年哭闹着到来,正如我们艰难地走进这个生命,正如我们进去时换下了以前的面纱。

凡事仅有一次也就无所谓痛苦。有什么理由为瞬息的事去担那么长久的忧?活得短与活得长在死亡面前都一样。对于不复存在的东西,长与短也不存在。亚里士多德说,希帕尼斯河上有些小动物只能活上一天。上午八点钟死的属于青春夭折,下午五点钟死的属于寿终正寝。把这段时间的幸与不幸斤斤计较,我们中间谁见了不会嘲笑?我们最长与最短的生命,若与永恒相比,或者跟山川、星辰、树木甚至某些动物相比,也是同样可笑。

但是大自然逼迫我们走上这条路。它说:你们怎么来到也就怎么走出这个世界。从死到生这条路你们走时不热情也不害怕,从生到死你们也这样去走。你们的死亡是宇宙秩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生命中的一刹那;事物这样紧密安排,我能为你作出任何改变吗?这是你诞生的条件,死亡也是你的一部分;你这是在躲避自己。你享受的人生对生与对死均是有份的。你诞生的第一天引导你走向死,也同样引导你走向生。

生命本身既不好也不坏:按照你给它什么位子才会有好坏之分。你若生活了一天,也就一切都看见了。一天与天天是相同的。没有其他的光,也没有其他的暗。这个太阳,这个月亮,这些星星,这样的排列,跟你的祖先欣赏到的一样,也将让你的后代同样欣赏。

你的生命不论在何地结束,总是整个儿留在了那里。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岁月长短,而在于如何度过。有的人寿命很长,但内容很少;当你活着的时候要提防这一点。你活得是否有意义,这取决于你的意愿,不是岁数多少。你不停往那儿走的地方,你可曾想过会走不到吗?何况条条道路都是有尽头的。

如果有人相伴可以给你安慰,世界不正是跟你并肩而行吗?

以上是我们大自然母亲的忠告。我经常思忖怎么回事,就是战争期间,我们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见到死亡的面目,没像在家里见到的那么狰狞,无从相比,要不又是一大群医生与哭哭啼啼的人。同样是死,村民与老百姓心里要比其他阶层的人泰然得多。

我相信实际上还是我们围绕死者露出的可怕神情,制造的阴沉气氛,比死亡本身更加吓人。生活完全变了样,老母妻儿号啕大哭,惊慌发呆的亲友前来吊丧,脸色苍白、两眼垂泪的一大群仆人四处张罗,不见日光的一个房间里点着蜡烛,床头围着医生与教士;总之,我们四周惊恐万状。在那时候,我们未死的人也被埋葬在土里了。孩子看到自己的小朋友戴了面具会害怕,我们也是这样。人的面具与事物的面具同样应该摘掉。摘掉以后,我们发现罩在面具之下的这个死亡,跟不久前一名仆人或丫环平平静静的死亡并无两样。

铲除了这一切繁文缛节,死亡是幸福的!P13-15

序言

“世界散文八大家”丛书是这些年来已经出版过的多种世界散文选中,较为别具一格、多少另有新意的一种。其新意就在于编选成集的角度不像过去一些选本那样是以国别分集,而是以作家个人成集。其作家总数,则不多不少,恰好是八位。显而易见,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数字文化:八仙过海、唐宋散文八大家、武学八大金刚,甚至烹调术中的八珍丸子……都是古已有之。正是出于这种沿用传统的意识,深圳海天出版社前几年请季羡林先生主编了一套“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丛书,出版后颇获成功,现在余兴未尽,又约请我主编这套“世界散文八大家”丛书,以期构成他们散文出版中的“双璧”。这便是这一套书的来由。

世界散文的发展有其客观的历史,各国的散文文库也有其客观的存量,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与好恶为转移。如何选?选多少?是取其六,还是取其八?都不是一个绝对真理问题。而选这一些,不选那一些,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关于本套书所选的这八位,我只能说是根据我个人对世界散文历史的认知,选取了我心目中较有影响、较有广泛声誉者。而在思想艺术风格上,则选取了较大程度上投合更广泛读者的口味者——也就是说,力求避免过于保守或过于前卫。这种选法实不敢期望能获得所有行家知者一致赞同,至于这八位散文家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风格,已分别由各卷的编选者加以论述,就用不着我再赘述了。

倒是有一个问题,这里必须着重加以说明,那就是:散文的国土有多大?它的疆界在哪里?它的边缘如何划定?因为,凡读论散文者,凡编选散文集者,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地域学问题。

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对散文如何下定义,如何作界说,文艺学讲义、博士学位论文对散文如何进行辨析,这只是学术象牙塔里的事、云端里的事,一般的阅读者往往是不大理睬的。我们知道,在社会现实生活里,经常流通、为人常见的那些文化成分,对于人们文化观念、文化模式的形成,总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至少也起着约定俗成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不难理解,一般的阅读者的散文理念、散文模式,往往不是来自教科书与学位论文,而正是来自他们常见到的、常读到的那些散文作品。

在中国能识字读书的人群中,出身于书香之族、家学源远流长、自幼饱读经史的“上帝的选民”,乃极少数,多数人所受的教育都是“大众型”的。根据我自己以及我周围人群的经历,在一般人所受到的那种“大众型”的启蒙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中,《唐诗三百首》与《古文观止》是两位重要的老师。而《古文观止》对这“大众型”的智识层在形成民族传统散文的概念上,正起了某种准绳式的规范作用。特别是其中像《陈情表》、《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陋室铭》、《进学解》、《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赤壁赋》等这样一些为青年学子广为传诵的名篇,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散文典范。

“五四”以后,散文大为发展,于是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里,又多了一些传诵的名篇:《背影》、《荷塘月色》、《寄小读者》、《我所知道的康桥》等等。中国散文中这个一脉相承的传统,实际上代表了整整一个族类,其特点是抒写的内容不超出自我的半径之内,或为自我的见闻与感受,或为自我的辨析与哲理。不外园林山水、花鸟鱼虫的景观,修身养性的道理,经历行止、身边琐事的感言。形式上则单独成篇,文章结构内敛凝聚,布局谋篇甚为讲究,遣词造句力求精练,通篇追求自我的性灵、雅美的意趣、闲适从容的情致。所以,只要一讲起散文,人们首先就想到了这个族类,就把这个族类当作散文的本体、散文的“王室”。

这就是一般人的散文观的由来,也是一般人心目里的散文范畴、散文领地。这种散文范畴观可以说是在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因为人们是出于愉悦的需要而向这种散文倾斜的——要知道愉悦的需要毕竟是芸芸众生在文学阅读中最原始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需要。

现在,在散文的国土问题上,让我们把亚里士多德、文艺学讲义、辞源与博士学位论文放在一边,从简单的文学事实出发吧。

对于文学的发展来说,书面文字的产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文学史往往都把文学的起源上溯到书面文字的出现。文字产生之后,其用于人类各种活动中不外记事、论说与歌咏等各种形式,并由此自然而然地讲究到文字上的修辞与技巧。如果说文字的产生以及修辞学的运用,离诗歌、小说、戏剧还很远的话,那么它们离散文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不要以为直接用于人类的祭祀鬼神、公文告示、记事备忘、奏启呈文等等各种实际活动的书面文字,是绝对与散文无关的——好像虫蛆怎么也变不成蝴蝶——恰巧相反,直接为这些实际活动服务的书面文字,只要说得头头是道、明晓透辟、情词并茂,就很容易可以上升到散文的范畴:辞职书写得恳切感人,便有了李密的《陈情表》;与朋友闹纠纷讲理头头是道,便有了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祭鬼神、慰亡灵之作写得悲怆苍凉,便有了《吊古战场文》。诸葛亮的《出师表》其实就是打上去的一份政策分析报告,骆宾王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便是一张写得很讲究的公文告示,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也不过是写得义正词严的“党争”中短兵相接的争辩。而这些文章,都已经成为了中国散文中公认的精品。

众所周知,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早于文学活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也远远大于文学活动的需要,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实际文字语言,正是散文可能滋生也比较容易滋生的温床。如果笔者不是在歪着嘴巴说理的话,那么就可以下结论说,散文艺术是文学中最古老的艺术,它的资格比小说艺术与戏剧艺术都要早;而散文又是文学世界里疆界最大的王国,它的幅员比小说与戏剧要大得多。

其实,在文学世界的版图上,除了诗的王国外,剩下的就是散文的莽原了。戏剧与小说这两个王国,也基本上是在散文的莽原上建立起来的,而且是后来的事。没有散文做基础,小说与戏剧这两个王国的独立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小说与戏剧有了高度发展之后,我们仍经常在它们的殿堂里俯首可见由散文所构成的殿堂地面——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滑铁卢一章,实际上是法国人大制作的惨烈悲凉的《吊古战场文》;博马舍的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主人公那段在剧本里举足轻重的著名独白,本身就是可独立成篇的绝妙的散文自述;契诃夫的独幕剧《论烟草有害》,其实就是一篇幽默讽刺散文;夏多布里昂的小说《阿达拉》的“序幕”早已被公认为一篇写景的上好佳品。

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与可能来看,产生散文的层面与途径远比诗歌、小说、戏剧来得广泛;同样,从写作者的条件与可能来看,产生散文的层面与途径也比诗歌、小说、戏剧来得广泛。因为不论是诗歌、小说、戏剧的创作,都需要一定的专门艺术技巧,而散文的写作则相对要简单一些。不论是出于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人际关系及交往的需要,还是出于学术文化与哲学思辨的热情;不论是由于现实景观与见闻的引发,还是个人心绪与性灵的萌动,只要具有优良的语言修养以及谋篇布局的技艺,有意识地追求一定的艺术意境,或大则成书,或小则成篇。即使从简营造,短小精悍,皆可成为散文佳品。

因此,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散文的创作量往往实际上要大于诗歌、小说与戏剧的创作量。由于性质与内容的不同,它又有着哲理散文、历史散文、记事散文、描述散文、抒情散文、政论散文、文化散文以及交往应酬散文等等各种门类,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散文帝国。如果只承认闲适性的散文才是散文,岂不就把其他种类数量庞大的散文拒于法门之外,让它们成为野鬼孤魂?如果只把散文的领域局限于闲适性的散文,那岂不是把散文王国的大片领土生割出去,弃之不顾?如果不把它们称为散文,又称为什么呢?照笔者的理解,那些广为传闻的闲适美文精品,可说是构成了散文王国的紫禁城,然而,在紫禁城之外,还有更大的京畿,还有辽阔的外省边陲。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的《小品文的危机》一文里,就把这种闲适性的散文称为“散文小品”,甚至称为“小摆设”,显然就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泱泱大国”来看待。

本着以上的理解来规划这套散文选集,我们有意识地拓宽了选题的范围,将一些历史论著、哲理著作、政论演说、文艺评论、回忆录,以及日记书信中有文采、有一定形象性、堪称经典散文的佳篇选入。也许,在这里,散文的边界有时会显得有点模糊,但总比割舍了一大片领土要强。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立意。

文化积累是一项社会性的、需要大家添砖加瓦的工程,对世界散文的研究、梳理、编选、译介的工作也是这样,但愿各种选本相得益彰,各自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读者认为我们这套选集也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我们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