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花语是怎么来的吗?
现在网上流传的花语有多少是真的?
向日葵和太阳神阿波罗有过怎么的羁绊,矢车菊又和射手座有怎样的联系?
……
草木与人共同生活千万年,渐渐沾染上人的习性和脾气。
蔓玫创作的《草木集(植物的印象笔记)》由果壳阅读策划人史军作序,乐活良品网站推荐,热门知识社区知乎网植物达人蔓玫为你解读植物文化,揭开植物背后不同的文化故事。通过这些清新温柔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深爱生活热爱植物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草木集(植物的印象笔记)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蔓玫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知道花语是怎么来的吗? 现在网上流传的花语有多少是真的? 向日葵和太阳神阿波罗有过怎么的羁绊,矢车菊又和射手座有怎样的联系? …… 草木与人共同生活千万年,渐渐沾染上人的习性和脾气。 蔓玫创作的《草木集(植物的印象笔记)》由果壳阅读策划人史军作序,乐活良品网站推荐,热门知识社区知乎网植物达人蔓玫为你解读植物文化,揭开植物背后不同的文化故事。通过这些清新温柔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深爱生活热爱植物吧。 内容推荐 热门知识社区知乎网知性植物达人蔓玫,带来植物文化手绘散文集《草木集(植物的印象笔记)》。全书清新手绘+知性散文,轻松解读50种植物背后的柔情与故事,深入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带给你晶莹剔透的清新花草风。50种植物的文化解读,多篇植物文化的侧写,外加50张手绘清新美图、众多植物照片,精美制作,优雅呈现。蔓玫创作的《草木集(植物的印象笔记)》书中的水彩手绘在兼顾科普性上,更为清新动人;而散文则从从历史、社会、寓意等方面着手,展现寻常植物不平凡的一面,植物文化故事娓娓道来…… 目录 代序 花语:一个认真的消遣 【情爱】 百合:偶像总为盛名所累 薰衣草:将浪漫进行到底 风信子:那些无法被占有的 银莲花:随风而逝 番红花:春宵一刻值千金 樱桃:关于萝莉的一切 蕨:等到风景都看透 向日葵:存在崇拜之外 剪影:我错了,希望月亮带给你安慰 【新鲜】 薄荷:小清新的力量 亚麻:人间有味是清欢 雪花莲:白色恋人 铃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雏菊: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 樱草:不忘初心 剪影:那些春日黄花 【寂寞】 咖啡:相遇在人海 龙胆:骑士精神 月见草:甜蜜的小心思 欧石楠:百年孤独 矢车菊:勇敢的理由 万寿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仙人掌:不相信眼泪 剪影:一大波多肉正在靠近 【误解】 凤眼莲:过犹不及 桉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罂粟:红颜从未祸水 夹竹桃:关于正确的打开方式 三色堇:你当我是浮夸吗 烟草: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 花生:没有花的人生不完整 辣椒:I'm so hot! 103 剪影:解决辣手的N种可行性方案 【治愈】 天竺葵:温柔地做好自己 芦荟:请再来一条女汉子 柠檬草:尝过爱的好 燕麦:善良比聪明更难 茴香:不疯魔不成佛 洋甘菊: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紫苏:厨房后面的那个小妇人 剪影:从白苏到绿苏到紫苏 【记忆】 勿忘我:记得要忘记 丁香:同向东风各自愁 迷迭香:莫失莫忘 百里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鼠尾草: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剪影:宜室宜家的香草植物 【世间事】 睡莲:温柔的慈悲 油橄榄:金子总会发光 芒果:色即是空 月桂:胜利的背后是什么 葡萄:狄俄尼索斯的狂欢 金丝桃:杀不死的是信心 波斯菊:心里的小宇宙 无花果:欲望的果实 苹果:怪你过分美丽 剪影:甜美深处的心酸与苦涩 一起来画画吗 后记 就像一颗会开花的树 试读章节 送花人当中,大部分都会计较一下花语这回事吧。想来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有很多的礼物可供选择,但“花”这种最原始的自然界产物,仍然可以作为传情达意的代表,活跃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甚至这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规则——想必你不会愿意拿着一枝红玫瑰,去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而除非是对方发自内心的情有独钟,菊花也往往被排斥在普通的赠送选择之外。草木无言但有声,如果坐下来仔细听一听的话,它们当中的每一朵花,好像都“说”的都有些道理。可是,这些道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是植物们的天赋,却也是人类赋予的使命啊。 起源 如我们所知,植物是人类获得日常生活物资的最基础的一类资源。在大家都很无聊,相对也比较无知,但天天又都要跟各种植物打交道的情况下,自然会对着这些小伙伴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关于这一点,德国的植物文化学家玛丽安娜波伊谢特已经有过很棒的解释: “植物的基本象征意义早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就已逐渐形成。当时的人们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诸如哪些植物对他们有帮助,哪些有益,哪些有害。积累的过程十分不易,而那些经验又是惊人的准确。相应地,他们就把植物与好的或是坏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了。” 花朵作为大部分植物体上最具观赏性的一部分,它受到的重视自然会比根茎叶要多得多。反过来说,“花语”二字中所指的“花”,一定程度上也是植物本体的代言。所以,在人们使用植物,并与情绪、感觉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中,“花语”正在不知不觉地酝酿着:色香味俱全的玫瑰与才貌双全的女神,有着太阳一般颜色形状的柑橘与开朗的性格,味道沁人心脾的薄荷与小清新,都是从这里开始了它们在文化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英文的“flower culture”“botanical symbolism”,日文中的“花言葉”,渐渐的也就这样形成了。 随着人类文明逐渐发展,对于植物的了解逐渐深入,人民群众的浮想联翩也开始形成更为有效和系统化的一套理论。我们的感受与理想往往带有某种社会共识性。所以,在相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大家很容易普遍地认同某种花和某种性格,某个传说,某个偶像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东方文化中更加明显:在中国人心中,花有品格,有个性,有态度,所以文人们用来托物言志;到了日本,则融入王朝文学的一部分,成为“物哀”的重要参与对象。 而西方人,他们更加乐意给花卉们编造各种传说:比如风信子是被阿波罗不小心拍死的男性恋人,水仙是沉湎于自己美色的自恋狂……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要是哪个神明不曾与一两种植物产生联系,还真不好意思在神话界混下去呢。 不过,因为这种文化和地域上的差异,也时常有非常极端的例子发生。比如本来在中国象征长寿与风雅、在日本象征皇室的菊花,被欧洲人在葬礼上广泛使用;以至于在东方社会普遍西化的今天,大家已经普遍接受它作为逝者的代言。又比如矢车菊,一度因为颜色容易褪变而被人诟病性情轻浮,却由于日耳曼皇室的青睐,纯粹的蓝色也变成“蓝血贵族”的象征,甚至成为众望所归的德国国花。啊,听起来很矛盾,是不是?可是要知道,“花语”虽然源自单纯的植物生命,却更是我们自己认知与情感的产物。所以当文化,宗教,情感,科技,历史……这一切发生改变的时候,它自然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 那么,既然生活资料和人类文明完善到一定程度,花语也就逐渐形成一套独立的,完善的学问。然而在西方,这些却被基督教带来的中世纪几乎彻底击碎。没错,在基督教横扫整个欧洲大陆的年代里,种植观赏用的花朵,甚至一切以花卉植物装点衣着、居室、庆典的行为,都是会受到所谓“人神共愤"的谴责的:因为那几乎可以引申出一切有悖于基督教的概念——享乐,淫欲,异端,多神教,自然崇拜。 而在长久以来都处于农耕社会模式的远东地区,植物们的际遇就好很多——中国和日本的花文化,几乎就从未出现过灭绝性的打击和断代。民以食为天,即使是在政治环境最为严苛的岁月里,植物文化也仍然会作为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在基础层面得以隐晦地保留。 因为观赏与装饰作用被彻底摒弃,所以在经历了漫长的压抑之后,基于医疗和药用的植物文化开始盛行——这也就是如今所说的芳香植物,“herb”。薰衣草,迷迭香,薄荷,马鞭草,它们救死扶伤的功能不得不充分地被挖掘和利用。然而人们对于爱和美的向往是天性里挡不住的;所以如何让美丽的花朵继续盛放,仍然是大家心里潜伏着的考虑。唯一的办法是:让花也成为反对它的宗教的一部分。 于是花儿保留下来了,但花语却不得不被强行安加上诸多基督教的名义。即使在今天,你仍然会看到大部分西方常见的植物都还带着一两种基督教寓意。百合被用来比喻几乎所有殉道的圣女,三叶草被用来比喻三位一体,而金丝桃也有了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圣约翰草”——人们说,它花苞中挤出的红色汁液就像施洗者约翰头颅中流出的血……直到这股大方向上的宗教统治时代过去,人们才敢抬起头来,正大光明地重新面对植物之美,以及它们所寓意的一切。只是一切早已支离破碎,以至于不得不需要一场复兴的革命。P3-5 序言 初读到蔓玫的文字,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也许是喜欢摆弄花草的人本来就比较少,喜欢把这些花草雕琢成故事的人就更少,喜欢把身边植物都当作奇异生物来热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当她告知我要出新书的时候,我几乎只用了几毫秒时间思考,就应承下来作序这件事。 拿到书稿之后,才发现字里行间飘散出的是恬淡清新的花草风。显然,这不是我惯用的那种透着口腹之欲和灶台口味的文字。一拍脑门,有种空灵的感觉。高雅,清新,隽永,难道这不是大家对植物最直观的感受吗?我一直觉得,在这个躁动的年代里,我们身边的植物都是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存在的,其实,我错了。即便是现在,我们身边的植物,一样可以吹起清新的气息,一样可以成为我们与自然对话的话筒。 不知为什么,一个词语“森女”冲进了我的脑海,那大概就是与植物对话中的作者的真实状态吧。那股风却不是无形无色的,淡淡的滋味中却有冰雪般的晶莹剔透。 普通花草身上,寄托了人类太多的情愫,或为情爱,或是新鲜,或为记忆,甚至有治愈心灵伤痛,透视世间诸事的魔力。我们喜欢把自己的经历,自己民族的经历,甚至自己物种的经历都结合在这些美好的物种之上,不管这些经历是愉悦的,还是伤感的,抑或是没有答案的。 我仍依稀记得,当年的一个懵懂男生,笨拙地手持百合去约女孩儿聊天,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现在回想,那不过是场蹩脚的表演,没有目的,没有情感,唯独留下印象的只有那束百合花。正如蔓玫在书中所说的,百合花是偶像,甚至遭到了神的嫉妒,把公牛的生殖器插在花瓣之中,于是有了粗大的雌蕊(总觉得哪里不对)。不管如何,如果真的以敬仰女神的角度去寻找爱人,结局多半是悲伤的。到如今,那个百合女孩儿的面容我已经记不清晰,毫无疑问,那不是我命中注定的爱人。在此之后的有一天,我终于跟一个女孩共享了玫瑰的炽烈,后来她就成了我儿子的妈妈。 花草也承载了人类的误解和非议,罂粟是摧残人性的恶魔的化身,桉树是环境杀手,夹竹桃是迷惑人类的毒药,诸如此类。仿佛这些植物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等等!或许我们都错了,正如书中所说,罂粟本非人类的欢乐草,桉树也不是人类的造纸林,夹竹桃在山林中生活得好好的,非要被人搞进庭院之中。于是,各种阴谋,毒性,伪装,狡诈的植物形象被人类创造了出来。我们把这些植物放在不合适的地方,却又要把它们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这可不单单是误解,而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诡异故事了。植物本无善恶,物尽其用才是自然之道。转念想想,世间万物何尝不是如此呢? 花草透露出的不仅仅是爱恨情仇,有时,叶子上也承载了生命的时间记忆。比如,蕨类的植物,我一直都觉得这些家伙是被“有意摆放”在人类眼前的,让我们能感受到地球的古老。蔓玫告诉我们,“它们存在于这个星球上已经超过4亿年。4亿年啊,这可真不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理解的概念。连恐龙那样的霸主都已经灰飞烟灭了,蕨类却可以生生不息从沧海看到桑田。”这大概让我们领悟到,即便是人类的诞生,成长和结束也不过是宇宙历史中的简单一幕。 世间万物,本不应该有十全十美的存在,月盈而缺,水满则溢,一如苹果,有摇曳枝头的美丽花朵,有酸甜脆软多种滋味,最后却得到一个“性平”的评价。反过头来想,这大概是万物中能获得的最高评价了吧?平则无损,与世无争,任万物争斗,只作壁上观,这才是真正的王者气象。看苹果在水果界的地位,倒是有这么几分霸气,把最关最强大的实力都隐藏在最平常的外表之下。 有些书需要正襟危坐而读,像《物种起源》《植物学》这样的大部头必然如此;有些书就是填补空间,不拘泥于枕边、马桶、地铁,我自己的文字即为此类;有的书却需要有些氛围,拿到蔓玫的书,第一感觉就是要在一条清澈的河边,杨柳依依,摆一张老榆木的桌子,玻璃杯子里玫瑰茄的彩色慢慢在热水中扩散开来。舒服地坐在藤椅上,翻上几页,品品文字,想想传说,再赏赏画作,让书中那股晶莹剔透的花草风慢慢扩散开来,带着清新的滋味飘进我们的鼻子,飘进我们的心里。 这本书还有一个妙处,就是那些精美的手绘插画,叶片花果之间也透出了作者的小心思,或是薄荷的清新,或是金丝桃的浓郁,或是月桂的坚韧,或是亚麻的柔美,都化为五彩,着色于书卷之间。让我们读取故事之时,又能看到实际的形象。 愿你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也能感受到那阵晶莹剔透的花草风。 史羊——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 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科学松鼠会成员。 后记 感谢漫友文化编辑部的SOSO与小Q,Wie本书出版社所做的努力。 感谢史军老师的序言与匡正。 感谢大量网友在创作过程中给予的信任与支持。 感谢上海乐活良品,为本人创作提供平台与支持。 成书仓促,才疏学浅。如有错误及不周,望包涵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