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么样呢?从我对他们的采访和他们向我的咨询中,我的感触颇深。
一位家长对我讲:“‘文化大革命’剥夺了我们学习的机会。那时是停课闹革命,闹了好几年,也没学新的知识,旧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后来又上山下乡,一晃几年,青春已过。自己小时候就想上大学,‘文化大革命’使自己的大学梦变成泡影。现在想起来心里就不好受。自己今生今世是没办法了。我只好把自己的梦想放在我儿子的身上。儿子上大学,已成为我的梦想。我不惜牺牲一切也要把我的儿子送上大学,了却我的心愿。我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子上大学的梦想之中。我相信中国的一句俗话‘有志者事竟成’。科教兴国是国家的一个国策,这就保证我的孩子能上大学。不像‘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我将不惜一切保证我的儿子上大学。”
一位下岗的女工谈起儿子念书的事,非常伤感地对我讲:“我已经下岗几年了,孩子的爸爸前几个月也下岗了。儿子现在上初中一年级。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就一直在班里排前三名,这次期末考试在班里还是前三名,孩子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但我感觉是不错了。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差,孩子不能和那些家庭经济富裕的比。虽然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孩子很要强,有出息。我的心里多多少少也是个安慰。这几年我当电梯工,三班倒,生活不规律,对孩子照顾也太少了。现在有不少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给做饭,帮助做作业,我没有那个条件。孩子早晨听见闹钟响就爬起来,吃点饭就上学。晚上回到家就一个人做作业。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强。我不能和那些家庭环境比较好的比,孩子有志气就好。我和孩子爸爸就是因为文化程度低,下岗才首先落在我们头上。我的孩子将来可不能落到这样的地步。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将来靠什么竞争?靠知识,靠文化。所以,我下定决心要让孩子上大学。我的经济比较困难,开电梯每月只300元钱,现在300元钱能干什么,出去一趟买点东西七八十元就花出去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宁愿大人受点苦,也不能亏了孩子,我一定把孩子培养上大学。”
一位30多岁的年轻父亲已经有两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儿,一个5岁的儿子。我说这是超生游击队,他笑了笑说:“我有两个孩子,经济并不富裕,但我要把两个孩子培养上大学。女儿的学习成绩稍微不好,我就打她。她有一次考试是两个优,一个良,我气坏了。”我说:“两个优,一个良,你还气坏了?”他说:“必须三个优,少一个优也不行。我把孩子脸上打出五个大手印。我是学武术的,手很有劲儿。有一次我把她的脸打歪了,后来经过针灸才治好。”我说:“你怎么这么凶,那是你的女儿!”他说:“不打行吗?不打能上大学吗?我经常教训我的女儿说:你只有上大学,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你不上大学,你的前途就和你爷爷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一个前途就是像现在城市里的一些打工妹,到处流浪。”我说:“你不能打,打不是办法。”他说:“我也知道,但是那股劲儿一上来就控制不住了,不打就得不了三个优,一步也不能落下,不然考不上大学。”我说:“今后你可不要再打孩子了。”他说:“我也明白点了,我爱人把我告到领导那儿去了,领导找我谈话,我也保证不打孩子了。但是,不打也得保证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的路。”
一位怀孕三个月的准妈妈向我咨询怎么进行胎教,她说:“我要为孩子设计人生成长的蓝图。首先要搞好胎教,不仅使孩子生下来没毛病,而且使孩子发育好,有聪明的大脑,这是为孩子将来的竞争创造条件。其次是生下以后要优育,要进行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能成为神童更好。不能成为神童,也要使自己的孩子智商高一些。然后送到好的小学或者私立学校。钱不是大问题,孩子能学好是最重要的。孩子将来上高中要上四中或是人大附中,为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创造条件。将来到美国留学,读硕士,读博士学位。”
这位未来的妈妈还没见过宝宝的面就为宝宝勾画出未来的蓝图。P2-4
孩子学习方面一向很自觉,不需要我多操心,但在抗压力、应对挫折方面却是弱了点,以前我只是—味地鼓励,但却流于表面化,对孩子如隔靴搔痒,后来看了王老师的书。知道了应该在找到根源之后对症下药。从那以后,孩子的学习更加平稳,更让人放心了。
——一位2010年高考状元的母亲
以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曾经很迷茫,后来听了几次王教授的讲座,感触颇深,回去再面对自己的孩子,不会像以前那样盲目地做很多而不考虑实际的效果,现在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我做的事对孩子成长、发展的意义,这样一来,家教反而轻松很多。
——某中学教师、学生家长 王教授所著的《青年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也曾经是我爱不释手的枕边书。像壬教授这样既有丰富的理论造诣,又有足够的实践研究积累的学者,我国还不是很多。希望更多人从王教授这里获得知识和力量!
——名企负责人、王极盛教授的忠实读者
上大学,上名校,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是中国亿万家长和学生的愿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家长和学生的要求是完全正当的,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些愿望?
什么事情都有规律,家庭教育也有规律,考试成功也有规律,只要学生掌握了考试成功规律就一定会成功!考上理想大学不是梦,考上北大、清华不是梦,为国成就事业不是梦,人生健美幸福不是梦!只要家长掌握家庭教育规律,帮助孩子考上理怒大学不是梦,帮助孩子成为振兴中华的优秀人才不是梦!
我32年来对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与实证研究表明,成功家教对孩子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大学关系甚大。我的研究表明考生最大的压力来自家庭,90.4%的考生害怕考不好使父母失望,很多家长陷入孩子考试五大误区:过分关爱、过分干涉、过分期待、只言教而不身教、忽视孩子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孩子考试处于干着急、瞎帮忙、帮倒忙状态。有一位家长给我讲,他的文化程度低,孩子上了初中,他在功课上就辅导不了孩子了,每到星期天就到北京图书大厦去关注初中的教辅材料,看人家买什么他就买什么,每个星期天都买三本五本,回来让孩子看教辅材料做教辅试卷,孩子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做不完,哪有空做这些?孩子还抱怨着说:“爸爸你别给我添乱,我看你这些教辅材料心里就堵得慌,既郁闷又着急!”
每年高考,大中城市家长送孩子上考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我在北京某考场上曾经看到一位考生有九位家长来护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婶婶,还有小姨,孩子进考场前一人一句话,一个人说:“你一定要考好,这是关系你个人命运的大事。”另一位说:“不仅关系你个人命运、前途,还是关系整个家庭命运的大事。”一个孩子带着九位家长的重托,还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吗?他能没有心理压力吗?
我在山东讲课,有的学生喊了一个口号:辛苦我一个,幸福三代人。一个人考好了,三代人都幸福,一个人考不好,三代人都不幸福!中国考生肩负着来自家庭的重大压力。
我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心态好,能帮助孩子心态好,使考生超常发挥50分到100分不是梦!2009年高考,河北考生陈璐二模没考好,挂电话告诉她爸爸,说她二模考坏了,她爸爸说考坏了是好事。她认为她爸爸听错了,她又说了一遍,她爸爸说考坏了当然是好事,考坏了能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了高考不就考好了。在爸爸的鼓励下,她很快调整了心态,高考竞然成为2009年高考河北省文科状元,考取了北京大学!
有一年高考,北京八十中学考生路程远,一模成绩596分,年级排名第12名,二模成绩604分,年级排名第8名,高考时竟然以704分的成绩成为当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考取清华大学!我问他,你为什么考得这么好,他说爸爸妈妈给的。爸爸妈妈没给压力,使他以平常心参加高考,越考越放松,使他超常发挥。
高考前家长心态不好,会造成孩子心理压力,使孩子发挥失常!有一位考生跟我讲,他爸爸对他讲:你一定给我考上重点大学,否则我打断你的腿。高考时他脑袋里不断地闪现他爸爸严峻的眼光,恐怖的语言,使他手都发抖,结果连二本都没考上。
我的研究表明:中国家长对孩子教养方式过分关爱占30%,过分干涉占30%,严厉惩罚占10%,而温暖、理解、民主的家教方式仅占30%,可以说中国家教方式70%家长不及格,而我对400多位省级高考状元的研究表明:状元家长对孩子教养方式几乎全部都是温暖、理解、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心理健康、品德与学习成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的竞争,父母要侧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心理素质,即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塑造起着基础性、重要性、关键性的作用。而我们很多家长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熄灭和扼杀了孩子的创新火花,扼杀了孩子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本书以我32年高考、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研究的成果为基础,以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以中国家庭教育的热点、焦点与难点为中心,以树立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以掌握现代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父母家庭教养方式,掌握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心理艺术,提高科学的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和记忆能力,树立心态就是分数,好心态好成绩的理念为其主要内容。
最后,我衷心希望家长掌握家庭教育规律,祝愿家长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帮助孩子考上理想的中学和大学,帮助孩子成为振兴中华的优秀人才。
王极盛
2011年5月
心理健康和考试成绩有关系吗?状元父母怎样调节孩子的情绪?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办?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怎么办?……
《好心理 好成绩》是著名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高考状元研究专家王极盛教授历经30余年研究,调查了500余所中学,对400名高考状元及其家长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从科学与实践的角度,全面揭示适合中国家庭的、培养高考状元的家教秘籍,并由此提出了适合新世纪中国家庭的家教新理念和新主张。
《好心理 好成绩》中列举了作者亲自走访的众多中国家庭的现实案例,以及大量详实的数据资料,真实、生动,有说服力,是值得中国父母阅读的家教参考书。
《好心理 好成绩》以著名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高考状元研究专家王极盛教授32年高考、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研究的成果为基础,以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以中国家庭教育的热点、焦点与难点为中心,以树立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以掌握现代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父母家庭教养方式,掌握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心理艺术,提高科学的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和记忆能力,树立心态就是分数,好心态好成绩的理念为其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