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艺心理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朱光潜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文艺心理学》是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美的本质、艺术起源、美与创造等诸多问题,同时对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进行了介绍。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序 作者自白 再版附记 第一章 美感经验的分析(一):形象的直觉 第二章 美感经验的分析(二):心理的距离 第三章 美感经验的分析(三):物我同一 第四章 美感经验的分析(四):美感与生理 第五章 关于美感经验的几种误解 第六章 美感与联想 第七章 文艺与道德(一):历史的回溯 第八章 文艺与道德(二):理论的建设 第九章 自然美与自然丑 第十章 什么叫作美 第十一章 克罗齐派美学的批评 第十二章 艺术的起源与游戏 第十三章 艺术的创造(一):想象与灵感 第十四章 艺术的创造(二):天才与人力 第十五章 刚性美与柔性美 第十六章 悲剧的喜感 第十七章 笑与喜剧 附录一 近代实验美学 附录二 简要参考书目 序言 朱自清 八年前我有幸读孟实 先生《无言之美》初稿, 爱它说理的透彻。那篇讲 稿后来印在《民铎》里, 好些朋友都说好。现在想 不到又有幸读这部《文艺 心理学》的原稿,真是缘 分。这八年中孟实先生是 更广更深了,此稿便是最 好的见证;我读完了,自 然也感到更大的欣悦。 美学大约还得算是年 轻的学问,给一般读者说 法的书几乎没有;这可窘 住了中国翻译介绍的人。 据我所知,我们现在的几 部关于艺术或美学的书, 大抵以日文书为底本;往 往薄得可怜,用语行文又 太将就原作,像是西洋人 说中国话,总不能够让我 们十二分听进去。再则这 类书里,只有哲学的话头 ,很少心理的解释,不用 说生理的。像“高头讲章” 一般,美学差不多变成丑 学了。奇怪的是“美育代 宗教说”提倡在十来年前 ,到如今才有这部头头是 道,醰有味的谈美的书。 “美育代宗教说”只是 一回讲演;多少年来虽然 不时有人提起,但专心致 志去提倡的人并没有。本 来这时代宗教是在“打倒” 之列了,“代替”也许说不 上了;不过“美育”总还有 它存在的理由。江绍原先 生和周岂明先生先后提倡 过“生活之艺术”;孟实先 生也主张“人生的艺术化” 。他在《谈美》的末章专 论此事:他说,“过一世 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又说,“艺术的创造之中 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 如此”;又说,“生活上的 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 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 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 他的豁达”;又说,“不但 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 无隔阂”。关于这句抽象 的结论,他有透彻的说明 ,不仅仅搬弄文字。这种 艺术的态度便是“美育”的 目标所在。 话是远去了,简洁不 绕弯地说罢。你总该不只 一回念过诗,看过书画, 听过音乐,看过戏;(西 洋的也好,中国的也好, )至少你总该不只一回见 过“真山真水”,至少你也 该见过乡村郊野。你若真 不留一点意,也就罢了; 若你觉得“美”而在领略之 余还要好奇地念着“这是 怎么回事”,我介绍你这 部书。人人都应有念诗看 书画等权利与能力,这便 是“美育”;事实上不能如 此,那当别论。美学是“ 美育”的“百尺竿头更进一 步”,或者说是拆穿“美” 的后台的。有人想,这种 寻根究底的追求已人理知 境界,不独不能增进“美” 的欣赏,怕还要打消情意 的力量,使人索然兴尽。 所谓“七宝楼台,拆碎不 成片段”,正可用作此解 。但这里是一个争论;世 间另有人觉得明白了欣赏 和创造的过程可以得着更 准确的力量,因为也明白 了走向“美”的分歧的路。 至于知识的受用,还有它 独立的价值,自然不消说 的。何况这部《文艺心理 学》写来自具一种“美”, 不是“高头讲章”,不是教 科书,不是咬文嚼字或繁 征博引的推理与考据;它 步步引你人胜,断不会教 你索然释手。 这是一部介绍西洋近 代美学的书。作者虽时下 断语,大概是比较各家学 说的同异短长,加以折中 或引申。他不想在这里建 立自己的系统,只简洁了 当地分析重要的纲领,公 公道道地指出一些比较平 坦的大路。这正是眼前需 要的基础工作。我们可以 用它作一面镜子,来照自 己的面孔,也许会发现新 的光彩。书中虽以西方文 艺为论据,但作者并未忘 记中国;他不断地指点出 来,关于中国文艺的新见 解是可能的。所以此书并 不是专写给念过西洋诗, 看过西洋画的人读的。他 这书虽然并不忽略重要的 哲人的学说,可是以“美 感经验”开宗明义,逐步 解释种种关联的心理的, 以及相伴的生理的作用, 自是科学的态度。在这个 领域内介绍这个态度的, 中国似乎还无先例;一般 读者将乐于知道直到他们 自己的时代止的对于美的 事物的看法。孟实先生的 选择是煞费苦心的;他并 不将一大堆人名与书名向 你头顶上直压下来,教你 望而却步或者皱着眉毛走 上去,直到掉到梦里而后 已。他只举出一些继往开 来的学说,为一般读者所 必须知道的。所以你念下 去时,熟人渐多,作者这 样腾出地位给每一家学说 足够的说明和例证,你这 样也便于捉摸,记忆。 但是这部书并不是材 料书,孟实先生是有主张 的。他以他所主张的为取 舍衡量的标准;折中和引 申都从这里发脚。有他自 己在里面,便与教科书或 类书不同。他可是并不偏 狭,相反的理论在书中有 同样充分的地位;这样的 比较其实更可阐明他所主 张的学说这便是“形象的 直觉”。孟实先生说:“凡 美感经验都是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于物,…… 直觉属于我,……在美感 经验中,我所以接物者是 直觉而不是寻常的知觉和 抽象的思考;物所以对我 者是形象而不是实质成因 和效用。”(第一章)他 在这第一章里说明美感的 态度与实用的及科学的态 度怎样不同,美感与快感 怎样不同,美感的态度又 与批评的态度怎样不同。 末了他说明美感经验与历 史的知识的关系;他说作 者的史迹就了解说非常重 要,而了解与欣赏虽是两 件事,却不可缺一。这种 持平之论,真是片言居要 ,足以解释许多对于考据 家与心解家的争执。 导语 本书是我国美学最重要的经典名著之一,非常值得认真阅读,同时也有收藏价值。国学大师季羡林、朱自清推荐的好书,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传世经典,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的代表作。 朱光潜的书语言很流畅、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 书评(媒体评论) 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 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 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 ——朱自清 朱光潜的书不但内容 、观点启发了我,而且他 的语言很流畅、不油滑, 典雅而不冷僻,对当时的 我非常有帮助,现在的年 轻一代可能不会去找朱光 潜的书去看,我建议他们 读一读。 ——余光中 他对中外文学都有精 湛的研究,这是学术界公 认的。他的文笔又流利畅 达,这也是学者中少有的 。 ——季羡林 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 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 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 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 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 生活中,他喜爱和朋友、 学生随意交谈。亲切随和 的谈心,汩汩地流入他露 珠似的深邃思想和为人为 文的品格。 ——吴泰昌 精彩页 第一章 美感经验的分析(一):形象的直觉 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这第二个问题也并非不重要,不过要解决它,必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因为事物能引起美感经验才能算是美,我们必先知道怎样的经验是美感的,然后才能决定怎样的事物所引起的经验是美感的。 什么叫作美感经验呢?这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比如在风和日暖的时节,眼前尽是娇红嫩绿,你对着这灿烂浓郁的世界,心旷神怡,忘怀一切,时而觉得某一株花在向阳带笑,时而注意到某一个鸟的歌声特别清脆,心中恍然如有所悟。有时夕阳还未西下,你躺在海滨一个崖石上,看着海面上金黄色的落晖被微风荡漾成无数细鳞,在那里悠悠蠕动。对面的青山在蜿蜒起伏,仿佛也和你一样在领略晚兴。一阵凉风掠过,才把你猛然从梦境惊醒。“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你只要有闲工夫,竹韵、松涛、虫声、鸟语、无垠的沙漠、飘忽的雷电风雨,甚至于断垣破屋,本来呆板的静物,都能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不仅是自然造化,人的工作也可发生同样的快感。有时你镇日为俗事奔走,偶然间偷得一刻余闲,翻翻名画家的册页,或是在案头抽出一卷诗、一部小说或是一本戏曲来消遣,一转瞬间你就跟着作者到另一世界里去。你陪着王维领略“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的滋味。武松过冈杀虎时,你提心吊胆地挂念他的结局;他成功了,你也和他感到同样的快慰。秦舞阳见着秦始皇变色时,你心里和荆轲一样焦急;秦始皇绕柱而走时,你心里又和他一样失望。人世的悲欢得失都是一场热闹戏。 这些境界,或得诸自然,或来自艺术,种类千差万别,都是“美感经验”。美学的最大任务就在分析这种美感经验。要知道近代美学对于此种分析所得的结论,我们不能不把美学和哲学的渊源指点出来。 美学是从哲学分支出来的。从休谟(Hume,1711-1776)、康德(Kant,1724-1804)一直到现在,近代哲学都偏重知识论。知识论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知道宇宙事物的存在?这个问题引起近代哲学家特别注意到以心知物时的心理活动。比如说我们知道这张桌子,“知”的方式是否只有一种呢?据近代哲学家的分析,对于同一事物,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知”的方式去知它。最简单最原始的“知”是直觉(intuition),其次是知觉(percep-tion),最后是概念(conception)。拿桌子为例来说。假如一个初出世的小孩子第一次睁眼去看世界,就看到这张桌子,他不能算是没有“知”它。不过他所知道的和成人所知道的绝不相同。桌子对于他只是一种很混沌的形象(form),不能有什么意义(meaning),因为它不能唤起任何由经验得来的联想。这种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知”就是“直觉”。假如这个小孩子在看到桌子时同时看到他的父亲伏在桌上写字,或是听到人提起“桌子”的名称,到第二次他看见这张桌子时,他就会联想到他的父亲写字或是“桌子”这个名称,桌子对于他于是就有意义了,它是与父亲写字和“桌子”字音有关系的东西。这种由形象而知意义的知就是通常所谓“知觉”。在知觉的阶段,意义不能离开形象,知的对象还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假如这个小孩子逐渐长大,看到的桌子逐渐多,其中有圆的,有方的,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木制的,有石制的,有供写字用的,有供开饭用的,形形色色,但是因为同具桌子所必有的要素,它们统叫作“桌子”。此时小孩子不免常把一切桌子所同具的要素悬在心目中想,这就是说,离开个别的桌子的形象而抽象地想到桌子的意义。做到这一步,他对于桌子就算是有一个“概念”了。概念就是超形象而知意义的知,它是经验的总结账,知的成熟,科学的基础。 在理论上,这三种知的发展过程,直觉先于知觉,知觉先于概念。但是在实际经验中它们常不易分开。知觉决不能离直觉而存在,因为我们必先觉到一件事物的形象,然后才能知道它的意义。概念也决不能离知觉而存在,因为对于全体属性的知必须根据对于个别事例的知。反过来说,知觉也不能离概念而存在,因为知觉是根据以往经验去解释目前事实,而以往经验大半取概念的形式存在心中。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时,我们是在知觉桌子,同时也是在用概念,因为“桌子”是全类事物的共名,就是一个概念。因此近代哲学家常否认知觉和概念可分割开来。现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Croce)在他的《美学》里开章明义就说:“知识有两种,一是直觉的(intuitive),一是名理的(logical)。”他所谓“名理的知识”就兼指知觉与概念。 据以上的分析,知的方式根本只有两种:直觉的和名理的。这个分别极重要,我们必先明白这个分别然后才能谈美感经验的特征。像克罗齐所说的,直觉的知识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识”(knowledge of individual things),名理的知识是“对于诸个别事物中的关系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