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1
导论/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2
二、研究综述/7
(一)研究现状/7
(二)研究成果的评价/11
三、创新点、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13
(一)创新点/13
(二)逻辑结构/14
(三)研究方法/16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理论分析/19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20
(一)领导核心功能/21
(二)服务功能/24
(三)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27
(四)政治录用与政治社会化功能/30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标准/33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内涵/33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特征/40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评价标准/44
三、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因素/48
(一)党的历史方位/48
(二)党内政治生态/49
(三)农村基层的特性/51
(四)基层党组织的结构/53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历史与现实考察/57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历史经验/58
(一)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58
(二)通过非权力影响力凝聚农村群众/60
(三)运用社会资源整合农村社会/62
(四)在从严治党中发挥整体功能/64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存在的问题/66
(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游离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66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行政化违背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69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与农村治理新模式不融合/73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游离农村党员队伍的新变化/75
三、国外政党基层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经验及启示/77
(一)防止政党组织的官僚化/78
(二)完善党群沟通联系机制/80
(三)扩大党员权利,增强基层活力/82
第三章 由游离中心到围绕中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功能/85
一、把握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86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必要性/86
(二)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89
二、在创新农村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中实现功能/94
(一)推进农村经济制度创新/94
(二)处理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97
(三)处理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经济组织的关系/101
三、促进农村和谐/109
(一)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促进农村和谐的重要途径/110
(二)善于通过农村民间组织促进农村社会和谐/114
第四章 由行政化到政党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导、示范、服务中实现功能/119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导中带领群众/120
(一)思想引导/12l
(二)文化引导/126
(三)利益引导/130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示范中组织群众/133
(一)示范的功能/133
(二)示范的基本原则/137
(三)示范的主要模式/140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凝聚群众/143
(一)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143
(二)创新农村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制度载体/147
(三)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新格局/149
第五章 由纵向领导到纵横互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与各种组织的协作中实现功能/155
一、乡镇党委与乡镇政权组织的横向互动/156
(一)乡镇党委与乡镇政府的关系调适/156
(二)乡镇党委与乡镇人大的关系调适/165
二、村党组织与村级各类组织的横向互动/170
(一)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互动/170
(二)村党组织与其他群众组织的互动/177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各种基层党组织的横向互动/182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横向拓展/182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横向联动/186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横向协作/189
第六章 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整体环境/195
一、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外部环境/196
(一)改革农村基层管理体制/196
(二)完善农村“三级联创”机制/200
(三)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运行保障制度/203
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环境/207
(一)坚持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权利/207
(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质量/212
(三)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216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3
(一)文献、档案/234
(二)著作、论文集/236
(三)报纸、期刊文章/242
(四)博士学位论文/247
后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