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玲编著的《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主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
(1)社会文化是否影响了企业家精神?如果存在影响,那么社会文化的各个维度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企业家精神是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相关?如果存在相关关系,那么企业家精神的各个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政府的制度扶持和行业环境是否会影响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朱春玲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春玲编著的《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主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 (1)社会文化是否影响了企业家精神?如果存在影响,那么社会文化的各个维度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企业家精神是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相关?如果存在相关关系,那么企业家精神的各个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政府的制度扶持和行业环境是否会影响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 内容推荐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抗,更多地体现为创新能力的较量。这场创新能力较量的输赢,又取决于一个国家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不创新,则灭亡”,已成为毋庸置疑的现实。创新能够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一定的社会文化对创新活动会产生影响,研究社会文化在创新环境构建中的作用,无疑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 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只有自主创新,才能突破制约攻克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威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创新活动依赖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营造有利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全面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理论界不断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或基于不同的理论来研究技术创新,先后经历了从经济学视角、管理学视角到社会文化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从社会文化视角研究技术创新起步较晚,但是却颇具吸引力。社会文化的研究视角是一个建立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交叉研究,是从人的认知和意识的根源挖掘影响技术创新的囱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是人类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全部精神现象和过程的反映。它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能动性。技术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范畴。因此,我们可以推论,技术创新决定了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技术创新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文化一定要适合技术创新状况的规律,才能促进技术创新活动。 社会文化要通过企业家精神才能对技术创新产生能动性。先进的社会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对企业家精神起消极阻碍作用,从而推动或阻碍企业的创新活动。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始于企业家价值观形成期的童年时代,并持续影响企业家的一生。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规定了企业家经营管理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通过企业家的创新决策和创新活动体现出来。因此,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映射;企业的创新活动则是企业家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价值观对创新的能动性的反映。 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的演变进程不同步,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了不一样的价值观,孕育了不一样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测,企业家精神既受到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又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朱春玲编著的《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提出的核心命题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偏低,这可能与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缺少促进企业家精神发挥的因素,而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从权变的角度看,社会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一定在所有条件下都是理想的,社会文化不一定总在促进企业家精神。政府制定的制度、行业环境特征、研发投入强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为了更加准确、严谨地解释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需要引入制度扶持和行业环境等变量作为权变变量。 《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主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 (1)社会文化是否影响了企业家精神?如果存在影响,那么社会文化的各个维度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企业家精神是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相关?如果存在相关关系,那么企业家精神的各个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政府的制度扶持和行业环境是否会影响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 本书通过向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感知、对企业管理特征的总结及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估等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建立社会文化因素与创新的链接模型,进而在假设检验和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就可能带来的后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具体的研究工作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系统梳理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考察社会文化对企业家精神和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和:模型,结合本研究给出重要概念的工作定义。 其次,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出发,比较中美文化的差异,对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结合企业家精神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数据来验证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最后,考察社会文化环境、企业家精神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国文化中促进和阻碍创新的因素,借鉴西方的经验,为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创新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书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访谈法,参照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关结论。本书的假设验证工作为: (1)考察中国社会戈化各维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2)考察企业家精神各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3)探讨制度扶持和行业环境对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最终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社会在权力距离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上与西方学者对西方国家在权力距离与企业家精神关系的研究上结论一致,即权力距离与创新性存在负相关关系。 第二,不确定性规避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性和冒险性维度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示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越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性和冒险性越强。这一结论与先前的研究结论一致。 第三,个人主义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性和冒险性维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具有个人主义精神的文化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家精神,这与先前学者的结论一致。 第四,企业的创新性越强,其技术创新绩效越好,支持并发展了先前学者关于创新性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一的结论。 第五,制度扶持对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行业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会调节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 第六,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性和冒险性是相互独立的维度,先动性和竞争侵略性是相互独立的维度。先动性与创新性交叉,竞争侵略性与冒险性相关。 第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会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负相关,企业销售额与创新绩效没有关系。以上表明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应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时,注重研发人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企业无论年销售额的多少、规模的大小,都可以通过发挥企业家精神,实施创新战略,提高创新绩效,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家精神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先进的社会文化对企业家精神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落后的社会文化则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消极阻碍作用,必然会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国内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甚少,基本都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能动作用。本书试图在这个研究领域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变革打开新的研究思路。 本书根据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特征研究,参考国外的相关测量问卷,设计了关于社会文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调查问卷,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对使用SPSS软件所获得的大样本数据(207个企业)进行处理分析,来验证相关的假设,进而检验本研究的模型。该模型既为今后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调研工具和数据支持,也为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为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借鉴。 (2)本书试图构建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有关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各种理论流派的渊源和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以社会文化理论、企业家精神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主线提出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用实证数据加以验证。 (3)本书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38个假设,研究结果支持了20个假设,18个假设没有得到支持。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指出了这些结论对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尽管本书在理论与实证上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及研究经费和精力的限制,尚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笔者认为,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 (1)改变抽样方式,扩大样本的采集范围; (2)设计包括客观指标的调查问卷; (3)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4)尝试纵向比较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视角和主题 1.4 研究范畴 1.4.1 创新及技术创新 1.4.2 社会文化及社会文化环境 1.4.3 企业家精神 1.4.4 技术创新绩效及测量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7 研究难点 1.8 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技术创新 2.1.1 创新理论发展回顾 2.1.2 创新与机会 2.1.3 创新与资源 2.1.4 创新与持续竞争优势 2.1.5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2.2 企业家精神 2.2.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2.2.2 现代奥地利学派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观点 2.2.3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2.3 社会文化 2.3.1 社会文化维度的代表性研究 2.3.2 社会文化与价值观 2.3.3 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 2.3.4 社会文化与企业研发 2.3.5 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 3.1 社会文化分析 3.1.1 社会文化的特征 3.1.2 文化层次与价值观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3.2.1 伦理中心 3.2.2 中庸协和 3.2.3 重视实践 3.2.4 尊重权威和传统 3.2.5 注重脸面 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化 3.3.1 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 3.3.2 社会文化价值观发生变化 3.4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3.4.1 中国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现状 3.4.2 中国社会企业家精神的评价标准 3.4.3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 3.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 3.5.1 以和谐促创新 3.5.2 系统的创新观 3.5.3 从感悟中创新 3.6 适合培育创新精神的社会文化环境 3.6.1 积极向上的社会评价体系 3.6.2 宽容和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文化及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综述 4.1 中外学者的测度指标 4.1.1 中美社会文化测量值 4.1.2 中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4.1.3 美国社会的企业家精神 4.1.4 社会文化测量的有关实证研究 4.1.5 社会文化与创新关系的测度 4.1.6 社会文化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测度 4.1.7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测度 4.2 文化、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关联模型 4.2.1 文化、价值观与行为的关联模型 4.2.2 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管理行为的关联模型 4.2.3 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的关联模型 4.2.4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关联模型 4.2.5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模型 4.3 实证研究分析 4.3.1 社会文化测度的综合角度 4.3.2 测度角度及测度内容的补充 本章小结 第5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5.1 研究命题与模型 5.1.1 研究命题 5.1.2 研究模型 5.2 研究假设推导 5.2.1 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 5.2.2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5.2.3 制度扶持对于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关系的调节效应 5.2.4 行业环境对社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关系的调节效应 5.3 研究思路和假设总结 5.3.1 研究思路总结 5.3.2 研究假设总结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设计 6.1 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6.1.1 技术创新绩效 6.1.2 社会文化 6.1.3 企业家精神 6.1.4 制度变量 6.1.5 行业环境变量 6.1.6 控制变量 6.2 问卷设计流程和问卷构成 6.2.1 问卷设计流程 6.2.2 问卷构成 6.3 研究样本量、调查实施流程及资料分析方法 6.3.1 研究样本量 6.3.2 调查实施流程 6.3.3 资料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据研究结果 7.1 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分析 7.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1.2 主要变量的信度分析结果 7.1.3 效度分析 7.2 变量描述性统计、简单相关系数及回归分析 7.2.1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简单相关系数 7.2.2 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8.1 总结及讨论假设的检验结果 8.1.1 总结假设检验结果 8.1.2 讨论假设检验结果 8.2 研究贡献 8.2.1 理论贡献 8.2.2 实践意义 8.3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