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四 研究的基本逻辑与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妇女非政府组织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有关概念界定
一 非政府组织(NGO)
二 妇女非政府组织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政府失灵理论
二 合约失效理论
三 志愿失灵理论
四 供给理论
五 社会性别理论
第二章 中外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海外妇女非政府组织的主要发展概况
一 美国的妇女NGO
二 瑞典的妇女NGO
三 俄罗斯的妇女NGO
四 日本的妇女NGO
五 韩国的妇女NGO
六 马来西亚的妇女NGO
七 埃及的妇女NGO
八 中国港台地区妇女NGO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第二节 中国妇女NGO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 中国妇女NGO的产生和兴起背景
二 中国妇女NGO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 中国妇女NGO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功能辨析
第一节 和谐社会与性别和谐
一 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
二 和谐社会与性别和谐
三 性别和谐在和谐社会中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妇女NGO在和谐社会中的多维角色解读
一 社会性别平等的倡导者
二 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补给者
三 志愿服务的智力与资源供给者
四 女性政治权利参与的表达者
五 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媒介体
六 女性现代精神生活的引导者
第三节 妇女NGO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范围与活动方式
一 家庭暴力与妇女NGO的反家暴行动
二 妇女下岗失业与妇女NG0的再就业培训
三 妇女心理危机与妇女NGO干预
四 教育不公平与妇女NGO的教育支持
五 女性贫困与妇女NGO的扶贫行动
第四章 中国妇女NGO社会角色与功能的分类型分析:专题调查
第一节 中国研究型妇女NGO在性别平等意识建构中的研究与行动
一 改革开放后研究型妇女NGO成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概况
二 中国研究型妇女NGO的特性
三 研究型妇女NGO在性别平等意识建构中的研究与行动
四 当代研究型妇女NGO的困境与不足
五 提升我国研究型妇女NGO地位及影响力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 联谊型妇女NGO与女性社会资本的建构
——以女企业家协会为例的分析
一 社会资本及其与NGO关系的理论阐释
二 女企业家协会在构建女性群体社会资本中的角色与功能分析
三 女企业家协会在构建社会资本中的组织缺陷与困境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网络型女权NGO组织与女性权利表达空间的拓展
——以“女权在线”网站为例的分析
一 “女权在线”网站的特点
二 “女权在线”对女性权利表达的促进
三 “女权在线”的体制性与功能性问题分析
四 网络型女权NGO组织的建设路径探讨
第四节 网络服务型妇女NGO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 生活服务型网站对女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三 生活服务型网站对女性自我实现满意度的影响
四 生活服务型网站对女性情感体验的影响
五 探讨与反思
第五节 医疗服务型NGO妇女组织与女性健康保护
一 现代社会的妇女健康问题
二 女性健康保护中中国妇女NGO的形成与发展
三 我国妇女NGO在妇女健康保障中的作用与缺陷
四 我国妇女NGO促进妇女健康保障的完善对策
第六节 官办型妇女NGO与社区建设中的妇女发展
——以妇联为例的分析
一 妇联组织的性质、特点及其职能定位
二 妇联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及功能实现
三 妇联组织在参与社区建设中的优势与困境
四 社区建设中加强妇联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七节 妇女NGO的地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的调查
一 概述
二 问卷分析
三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中国妇女NGO的内部组织模式与组织性质
第一节 中国妇女NGO的组织性质探析
一 组织形态与等级结构层面:共同体性质与有机团结
二 组织目标与行动层面:温和及差异化的女性主义
三 管理方式层面:柔性组织与女性特质管理
第二节 中国妇女NGO的组织模式分析
一 以妇联为代表的官办型组织模式及其转型
二 民办型妇女NGO组织模式类型演变与发展
第六章 中国妇女NGO的外部社会行动与社会功能透视
第一节 妇女NGO与社会制度间关系:以嵌入为视角
一 嵌入及制度嵌入概念的提出
二 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制度约束因素分析
三 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嵌入方式及其效果
第二节 妇女NGO与社会性别分层
一 中国的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概况
二 性别分层对妇女:NGO组织的内外部影响分析
三 女性NGO如何推动社会分层的合理建构与有效转变
第三节 妇女NGO与政府公共服务
一 政府在妇女非政府发展方面的角色与作用
二 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辨析
三 促进妇女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
结语 我国妇女NGO的挑战、发展与展望
一 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 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逐步形成的发展特性
三 我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整体发展路径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