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翻译事业的组织与建设
第一节 译者的汇聚
第二节 译业的净化
第三节 译论的探索
第四节 重版与新刊
第三章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新高峰(上)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翻译文学概况与特点
第二节 俄苏文学评介高峰
第三节 日本文学的译介
第四节 寓言与民间故事的译介
第四章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新高峰(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半遮颜容的文集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光辉
第四节 揭开欧关当代文坛的面纱
第五章 “文革”前的亚非拉文学翻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文革”前亚非拉文学翻译特点
第三节 亚洲文学翻译简况
第四节 非洲文学翻译简况
第五节 拉美文学翻译简况
第六节 亚非拉文学翻译家
第六章 “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
第一节 涓涓细流——“文革”期间外国文学翻译简况
第二节 “毒草”暗喻的本体——“文革”期间“内部发行”的外国文学译作
第三节 “世界大好形势”的元素——“文革”期间公开发行的外国文学译作
第四节 暗潮涌动——“文革”期间尚未发表的外国文学译作
后记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以翻译为其重要标志,又以翻译为其由外而内的启发性动力。翻译借助异域文化的外因,又使其内渗而转化为自身文化的内因。同时,翻译文学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世眼光和审美方式,催化着中国文学从传统的情态中脱胎而出,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并充实、丰富了中国现代精神文化谱系。
百余年以来的翻译文学乃重要的文化资源,借此可以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和发展形态,研究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共同建构的多层性和互动性的文化时空。文学史因翻译文学的介入而变得博大纷繁,从而具有文化论衡的精神史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集合了一批现代文学专家,兼及少数的比较文学专家,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文化需求和思想精神史的互动、互渗、互斥、互化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的翻译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斥十年之功,精雕细刻而成。全书凡六卷,分别为“近代卷”、“五四时期卷”、“三四十年代·英法美卷”、“三四十年代·俄苏卷”、“十七年及‘文革’卷”、“新时期卷”,从翻译文学的角度,画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流变的路线图。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斥十年之功,精雕细刻而成。全书凡六卷,分别为“近代卷”、“五四时期卷”、“三四十年代·英法美卷”、“三四十年代·俄苏卷”、“十七年及‘文革’卷”、“新时期卷”,从翻译文学的角度,画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流变的路线图。
本书为《十七年及文革卷》,书中分为翻译事业的组织与建设、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新高峰、“文革”前的亚非拉文学翻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