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范畴之辩
一 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与特征
二 对非营利组织的称谓与多样化类型
三 非营利组织的范畴与界定
四 非营利组织与国家关系
五 为何需要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公民社会
一 从公民社会到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发展
二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的参与平台
三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的自治方式
四 非营利组织是培养公民精神的载体
五 非营利组织是社会与国家、市场合作互补的途径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与国家关系
一 政府一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
二 国家、市场和志愿部门的关系
三 “第三条道路”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四 “第三方治理”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全球发展趋势
第一节 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史
一 早期的慈善活动
二 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背景下的非营利组织创建
三 非营利组织的最新发展与全球公民社会
第二节 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
一 英国非营利组织
二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况
三 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亚洲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一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发展
二 亚洲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条件与特点
三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香港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与政府治理
第一节 社会转变与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
一 20世纪前的香港NPO
二20世纪的香港NP0
第二节 类型与结构特点
一 香港非营利组织类型与社会政治制度变化
二 香港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结构
三 非营利组织网络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服务
一 慈善与公益
二 会员服务
三 社会福利与政府资助项目
四 社会企业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治
一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
二 非营利组织与功能性咨询架构
第五节 香港非营利组织与公民参与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澳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转变与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
一 20世纪以前的澳门非营利组织
二 20世纪的澳门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类型与结构特点
一 澳门非营利组织类型与社会政治制度变化
二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结构
三 非营利组织网络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服务角色
一 慈善服务
二会员服务
三 受资助公共服务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治
一 非营利组织的综合功能与政府管治
二 非营利组织的专业化与功能性咨询架构
第五节 非营利组织与澳门的公民参与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发展新趋势
第一节 社会企业的发展
一 社会企业的定义与功能
二 各地实践情况
三 社会企业的特征及其创新意涵
第二节 中国内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一 中匡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与功能角色变化
三 国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四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新发展趋势
第三节 结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治理关系的变迁
一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治理:第三方治理
二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福利“市场化”
三 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治理的新关系
附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街道调查报告
第一节 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现状
一 服务的现状
二 机构的现状
三 政府的态度
四 评估状况
五 两种模式
第二节 现行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势与不足
一 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势
二 现行的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发展存在的不足
三 各方对社工理念不认同
四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评估体系
五 服务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一 发挥政府职能,建立良好的政府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关系
二 放缓建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速度,加快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三 提高社工机构的成立门槛,加强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招投标管理
四 发展本土督导,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
五 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六 加强宣传,提高社工的社会知名度,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认同感
七 加强社工机构的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