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欧洲微笑的建筑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朱沛亭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欧洲有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古典端庄的建筑群中,有着一些宛如天外来客般的新潮设计,这一座座梦幻般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诞建筑,会让你忍俊不禁……

著名建筑旅行家朱沛亭先生以带有台湾气息的幽默文字来调侃这些“让欧洲微笑的建筑”,讲解它们的“酷毙”和“闷骚……

内容推荐

在欧洲有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古典端庄的建筑群中,有着一些宛如天外来客般的新潮设计,这一座座梦幻般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诞建筑,会让你忍俊不禁。弗兰克-盖瑞的建筑会让人有吸毒一般的感觉,建筑居然还分“科幻派”和”奇幻派”斗个不停,变成博物馆群的鲁尔区旧工业基地类似于北京的798工厂……而在不计其数的严肃说教的建筑书籍中,建筑旅行家朱沛亭先生以带有台湾气息的幽默文字来调侃建筑,讲解它们的“酷毙”和“闷骚”,这样一本建筑书本身同样会让您微笑甚至捧腹的。

目录

自序

扭曲形体之旅——弗兰克·盖瑞在欧洲

 建筑的追星族

 弗兰克·盖瑞牌安非他明

 古城里不甘束缚的风骚女子

 到欧洲最长的酒吧买醉

 服药控制病情的精神病患者

 面对一个努力一辈子也赶不上的偶像是什么心情?

 搭浪漫火车到浪漫布拉格

错乱线条之旅

 看一眼就笃定要去的地方

 拿块水晶玻璃乱插在土里

 设计怪房子的事务所连名字都取得奇怪

 屋顶上的变形甲虫

 德累斯顿的解构学校

 京特·贝尼施先生已经八十岁了!

 隐身东柏林的贝尼施建筑师事务所的“旗舰店”

白建筑之旅——理查德·迈耶在欧洲

 20世纪变调的白建筑

 改良版本的威森霍夫

 另一种设计图竞标下的产物

 亟欲振衰起敝的一帖猛药

 白房子还能变出什么花样?

 无所不在的超级大蜘蛛

透明之旅——德国的玻璃建筑

 盖一栋靠长相就可以吃一辈子的房子

 旗舰车除了在旗舰店里卖,还要有旗舰工厂来生产

 富贵三代,始知吃穿的环保玻璃屋

 两岸人民在遥远的玻璃屋里,也可以政治论战

 从车钥匙设计就看出“国民车”的升级企图心

钢铁建筑之旅——金属巨兽的百年挣扎

 八十岁老爷爷的新生命

 做设计的人一来就不想离开的天堂

 因为票价便宜,而走进会跪下来哭的超酷空间

 轻巧的铁与绣花图案的铁

 靠怪怪窗帘就可以举世闻名

 坐困愁城的合金犰狳

 兼具“超未来”与“超复古”,有如宫崎骏的卡通

 鲁尔工业文化深度之旅

奇幻建筑之旅

 “科幻建筑”VS.“奇幻建筑”

 溶化中的银行

 奇幻画家来做奇幻建筑师

 城市建筑的自然和谐乐章

 严肃的脸与微笑的脸

 素人风格的亲切美术馆

 建筑可以像甜点、水果吃到饱

 梦幻小城的浪漫婚礼

试读章节

建筑的追星族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是个建筑的追星族。打从学生时代,建筑系就有利用寒暑假举办参观旅行的传统,在台湾本岛南北奔波——“这栋房子是王大闳设计的,那栋是李祖原的,那边又是沈祖海的……”好像登山的朋友要登完台湾百岳,学建筑的我也该把大师作品走完一般。(现在想起来虽然有点好笑,但当时可是非常认真地像小学生做“连连看”一样,把建筑物及其建筑师一栋一栋背起来,好像记得愈多愈臭屁似的。)毕业退伍后,追星的范围就不止台湾了!西洋建筑史里作古的建筑大师们——米开朗琪罗、布鲁内莱斯基(Fmppo Brunelleschi)、阿尔贝特(Leon BattistaAlberti)……作品多到数也数不尽;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建筑师设计的大教堂,用他们精美的身影引导我的脚步踏遍欧洲土地。最近这几年,追星的对象又改变了,变成当代的建筑明星,像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拉姆,库哈斯(Ram K00lhaas)……当然还有这篇文章的主角——风格遥不可及的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

一般电影明星的魅力多半来自他们的容貌、气质,影迷们只有看到本尊,才能享受那种“被偶像电到”的兴奋感。偏偏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大概只能把握像颁奖典礼、星光大道这种场合,不然就得去这些明星们常去的餐厅、Pub碰碰运气。建筑的追星族就不用这么麻烦!因为建筑大师的魅力往往不是来自本人,多半是来自作品,所以建筑追星族不必打听大师的行程,只要到他设计的精彩建筑,就可以像影迷们看到明星一般,享受看到本尊的快感。

这种情况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幸的是,建筑作品永远就站在那儿不会跑掉,你不必在特定的时间不顾一切(像是明天要考试、要交图、要交报告……!)地跑去星光大道挤着看明星;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散落在世界各地,你得花上好大一番工夫、好大一笔钱,才能一睹风采。当然从书上看看照片也可以,不过那就像从八卦杂志上看明星一样不真实。真正到现场感受建筑,一定和看照片完全不同,否则怎么会有人发明“体验建筑”这种名词?

弗兰克·盖瑞牌安非他明

以我个人而言,真正在现场看到书本上介绍的建筑物的那一瞬间,会产生一种“啊!就是它!果然和书里一样!”的快感。这种快感的强度随建筑物的不同不一而足,有些时候也会随时问久了而麻痹;但是诸多建筑中,快感最强、一试成瘾、最无法自拔的,就是弗兰克·盖瑞的作品。

我常常觉得实地走访盖瑞先生的作品,真的像在吃毒品——看到的时候很爽,事后却很窄虚(我当然没有试过毒品,不过书本上都是这么说的);而且不能经常尝试,愈试口味愈重,毒瘾愈大,到后来一般建筑师的作品都会让你没有感觉。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对他的建筑有这么夸张的感觉?我认为是来自弗兰克·盖瑞作品中的“扭曲”特质。几乎所有他盖的房子都是歪七扭八的,原本“应该”方正的粱柱、墙壁、屋顶,全都扭曲了。这种情况按理说,只有在梦里才会看见,或是吸毒之后,飘飘然产生的幻影,不然怎么会有这么不合常理的东西?所以他的东西会愈看愈刺激,因为都是些平常生活里看不到的!可是一旦再回头看看普通的建筑,又会觉得像是美梦乍醒、重回现实一般的无奈。

这位弗兰克老兄其实是位美国人(可能不该叫他老兄,该叫老爷爷了!他是1929年出生,算算年纪,到2006年已经七十七岁了!),老美当然多在美国盖房子,所以早年他大半的作品在美国。可是近几年来,这位天才却让自视甚高的欧洲人也不得不佩服,老远请他飞到欧洲设计新建筑,于是乎他的作品从1997年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落成后,就像一颗颗连锁炸弹般在欧洲爆炸开来。后面就来介绍几栋盖瑞老先生最近在欧洲的作品。有趣的是,将近一百年前,也有一位老美让欧洲人很佩服,偏偏也叫“弗兰克”;只不过百年前的弗兰克没有现在这位这么幸运,毕生无法真的在欧洲留下作品,那位弗兰克就是大师赖特(FrankLloyd Wright)。P10-13

序言

这几年来,只要稍有空闲,心底就会传来这样的声音:“去欧洲旅行吧!“就像村上春树在《远方的鼓声》这本书里写的:“心里那个声音像是远方传来的大鼓,不时隆隆地响起,驱使着你向欧洲前进。”后来虽然经过多次的欧洲自助旅行,心底的声音仍然没有消失,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如此沉迷于到欧洲旅行?如此无法自拔?我自己也非常纳闷。直到最近才让我归纳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本书的书名——“让欧洲微笑的建筑”。

乍看之下,你一定很好奇,急着想知道是什么建筑这么厉害,能让欧洲微笑。很抱歉,它不是哪一间大教堂,也不是哪一栋美术馆,甚至连个标准答案也没有!有没有搞错7那这个书名到底是在讲什么,搞了半天不是在胡闹吗?

且让我从头说起。你一定听人家说过:“学设计的人一定要去欧洲旅行。”一开始,我也对这个讲法深信不疑,可是第一次跟着“走马观花旅行团”去欧洲之后,我就有了小小的疑问:在巴黎,跟人家挤破头去埃菲尔铁塔、去香榭丽舍大道:在罗马,也是人挤人去斗兽场、去许愿池:回来之后,心中只充满着兴奋的心情,到处想向朋友炫耀说:“我真的去过那里喔!”完全看不出这和学不学设计有什么关系。不过喜欢出去玩,毕竟是人的天性。(废话!连我们家的狗都喜欢出去玩。)我又在不明所以的状况下,被某种不明所以的东西所吸引,开始第二次、第三次的多次欧洲自助旅行。随着次数愈来愈多、玩得愈来愈深入,对当初那句话又有了不同的体会。说到这,要先感谢亲爱的老婆大人,当年牺牲自己到人生地不熟的比利时工作一年,让我从“走马观花的观光客”摇身一变成为“住在那里的人”。这种经验和以往“背行李赶火车游欧洲”的自助旅行大大不同,尽管后来辞去工作搬回台湾,当有机会再去欧洲旅行时,虽然同样是背着行李赶火车,但和当初“青涩时代”的境界早已大不相同,因为住过那里,才能对欧洲人、欧洲事有更深入的观察。

扯这么多,到底和“让欧洲微笑的建筑”有什么关系?回到“学设计的人一定要去欧洲“这句话,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对此有了自己的结论。原来去欧洲,不一定只锁定在卢浮宫或大英博物馆,当然那里有欧洲历史的精华没错,但就算你每间博物馆都进去闭关一个星期,也不见得对设计功力有什么帮助!走出户外,新一代设计者可以看的东西更多!现在欧洲街上就有许多世界最新的设计,不论是服装也好,居家用品也好,乃至商家的店面、招牌,样样充满实验性的美感,而且都不是随便乱做的。这些新玩意儿大多是经过重重竞争,从众多具有深厚美学基础的高手中脱颖而出,才能在寸土寸金的欧洲土地上被实践出来,而且常常一出现就成为其他国家模仿的对象。套句从前念研究所时指导教授的一句名言,那种感觉真的是“俯拾遍地皆黄金!”就建筑物来说,我现在最着迷的是那种在古老唯美的旧建筑中,神来一笔、插入其中的怪异新建筑。这些建筑的造型与背后的设计想法都新潮地不得了,却又能和周围环境形成一种亦古亦今、新旧交融的奇妙搭配。同样身为设计者,我深深佩服欧洲人如此的美感和创造力。这些新建筑,我相信能让欧洲人在面对世界各国人士的时候,都露出骄傲的微笑,也让我们面对它们时,露出赞叹和崇拜的微笑:更重要的是,她们是身在严肃端庄的古典建筑群中,自己会发出微笑的可爱新建筑!这些”让欧洲微笑的建筑”,就是让我萦绕心头、念念不忘要去欧洲旅行的动力来源。

这本书其实是在几个非常幸运的条之下,才能完成的。别人欧洲拍了一大堆照片回来,多半看过一次就锁在柜子里,好多珍宝可能从此不见天日。我比较幸运,因为在教书,不时要拿出来放给学生看,每多看一次,自己就有些新的体认,还能因此从照片中看到一些当时没注意到的东西,这是幸运之一:后来自己也投入设计工作,不消说,这些东西也变成设计灵感的来源,三不五时就拿出来端详一番,又会有新的发现,这是幸运之二,之后更阴错阳差,被杂志社相中成为专栏作者,为了写出每一篇文章,还要针对个案去找相关资料,看看原设计者怎么说,国外评论家怎么说,而不能只是我一个人自言自语,因此对他们的了解又更多了,这是幸运之三。以上这些条件凑在一起,才变出这本书,少了任何一项,我就会和其他人一样,变成单纯的背包旅行者。所以所有和上面相关的人士,我都要在此好好感谢大家!

当然,任何事情“有趣”、“好玩”才是最重要的,去欧洲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如果你是那种平常上班、上课老是提不起劲,一讲到旅行,精神就来了的好奇宝宝,相信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一起分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