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材料力学》由原方主编,以教育部关于“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考虑学科整合与发展需要,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多种优秀教材编写而成。全书共12章,3个附录,结构编排新颖,内容繁简有度,深入浅出,联系工程实际,精选例题、习题,加强了应用性。
这本《材料力学》由原方主编,主要介绍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动载荷、交变应力与疲劳强度等。
《材料力学》可作为工科院校机械工程、电机工程、材料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第1章 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3 外力
1.4 内力与应力
1.5 变形与应变
1.6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2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2.2 轴力与轴力图
2.3 轴向拉(压)时的应力
2.4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2.5 轴向拉(压)杆的应变能
2.6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7 安全因数和强度计算
2.8 拉(压)超静定问题
2.9 应力集中的概念
2.10 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法
第3章 扭转
3.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3.2 轴的外力和内力
3.3 薄壁圆筒的扭转
3.4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计算
3.5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计算
3.6 扭转超静定问题
3.7 扭转应变能及圆柱密圈螺旋弹簧的计算
3.8 非圆截面杆的自由扭转
第4章 弯曲内力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4.2 受弯杆件的简化
4.3 剪力和弯矩
4.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4.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问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
4.6 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
第5章 弯曲应力
5.1 纯弯曲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5.3 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
5.4 弯曲切应力
5.5 梁的切应力强度计算
5.6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5.7 非对称弯曲与弯曲中心的概念
第6章 弯曲变形
6.1 梁的挠度和转角
6.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6.3 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6.4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6.5 简单超静定梁
6.6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6.7 弯曲应变能
第7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7.1 应力状态的概念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7.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几何法
7.4 三向应力状态分析
7.5 平面应变状态分析
7.6 广义胡克定律
7.7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7.8 强度理论概述
第8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的概念与实例
8.2 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组合变形
8.3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
8.4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
第9章 压杆稳定
9.1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9.2 钿长压杆临界压力的计算欧拉公式
9.3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
9.4 压杆的稳定校核
9.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第10章 能量法
10.1 概述
10.2 变形能
10.3 互等定理
10.4 卡氏定理
10.5 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
10.6 莫尔积分的图形互乘法
10.7 虚功原理
10.8 能量法解超静定系统
第11章 动载荷
11.1 动静法
11.2 动静法的应用
11.3 冲击载荷
11.4 冲击韧性
第12章 交变应力与疲劳强度
12.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2.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2.3 对称循环下材料的S-N曲线与疲劳极限
12.4 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12.5 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强度计算
12.6 疲劳极限曲线
12.7 非对称循环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2.8 复合环应力下的疲劳强度计算
12.9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附录Ⅰ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Ⅰ.1 静矩和形心
Ⅰ.2 极惯性矩
Ⅰ.3 惯性矩和惯性积
Ⅰ.4 平行移轴公式
Ⅰ.5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轴公式·截面的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附录Ⅱ 型钢表
附录Ⅲ 梁在简单载荷作甩下的变形表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