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在您面前打开的,也许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一台戏,一台真实而生动的革命历史活剧。它将告诉您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德国人,受莫斯科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发扬“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未必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结果把所向无敌的工农红军折腾得几乎全军覆灭,还把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度搞得稀里哗啦。又恰恰由于这个外国人的错误,迫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了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却又为中国革命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历史奇迹,致使每个中国革命者以至许多中国人都以此引为自豪。
本书要说的,就是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25000里长征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历史之谜与李德这个德国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这位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参与决策和错误指挥,可能就没有长征。围绕李德其人,几十年里疑云重重。
本书作者关注、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30余年,考据并订正了大量关于李德的史实,其中不乏独家发现——比如李德到底是不是共产国际派出的顾问?他的对手是不是蒋介石的德国顾问赛克特?他是不是从未承认过错误?以及他的婚恋,他下台与离华后又干了些什么?等等。本书将使这一重要人物以及长征之历史愈发近距离地走近读者,变得更为翔实、丰富和准确。
序 言/伍修权
前 言
开 篇 长征红军中有个“洋鬼子”
第一章 “红都”瑞金“独立房子”里的神秘人物
第二章 据说是个会念经的“外来和尚”
第三章 中国“契卡”与不同版本的历险传奇
第四章 令人扫兴的“见面礼”
第五章 用“罗明路线”整“毛派”,越整越多
第六章 苏区东邻又出一个“首都”,三国鼎立“孙刘”联盟不成
第七章 坐山观“狗”斗却被“狗”咬
第八章 土舞台上的独角戏与“群英会”
第九章 “大国统帅”的“宏图大略”和“短促突击”
第十章 “北大门”失守红军伤亡惨重。彭德怀发火痛斥李德洋“崽”
第十一章 外部敌情引发“内部险情”,“四大金刚”眼看失去两位
第十二章 “骚骡子”
第十三章 战略大转移,谁去谁留成了问题
第十四章 博古收回成命毛泽东幸离“另册”,红军告别苏区开始长征
第十五章 “叫花子”抬“轿”边走边挨“狗”咬,蒋家军布阵专等“残匪”落网
第十六章 江山虽如画前景渺茫,政治动员令难挡敌军围攻
第十七章 “追剿”大军如狼似虎,湘江血战损失惨重原因何在
第十八章 老山界红军进山毛泽东要“出山”,通道城可通死道也能通向活道
第十九章 李德打起政治“摆子”,红军突破乌江又占遵义
第二十章 毛泽东长夜不眠要做大文章
第二十一章 主报告挨批副报告好说反报告一鸣惊人
第二十二章 进口“太上皇”遭火力猛攻,留有余地努力团结党内大多数
第二十三章 毛泽东引而不发,“洋顾问”告别“舞台”难找有缝的“蛋”
第二十四章 难关重重中央遇险红军一分为二。千山万水来到陕北国际又来“钦差”
第二十五章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李德仍在坎坷“途”中
第二十六章 下台“演员”仍在到处“表演”,圣地兴盛李德乐不思“蜀”
第二十七章 土山土城土八路中的洋人洋事洋新闻。中央秘密开会王明生“病”李德欣逢知音
第二十八章 “洋钦差”终于承认错误做出自我检查,回苏联过了关却又情结未了
第二十九章 “枪杆子”换“笔杆子”重新“创业”,爆冷门著书立说自招驳斥
第三 十 章 “洋钦差”来历不明被指为老—代“克格勃”,国际顾问之谜变成“李德猜想”
尾 声 回顾,反思,教训
附 录 李德对在华错误的检查
后 记
新版后记
致 谢
第一章
“红都”瑞金“独立房子”里的神秘人物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上有过两个号称“红都”的苏维埃京城,一个是欧洲名城莫斯科,另一个在中国。不过后面的这座,别说是外国人,连我国同胞那时也知者不多。那只是位于江西省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县城——瑞金,当年忽然时来运转,一下成了“瑞京”。
别看这个“瑞京”小得连全国地图上也找不到,当年却因为是九州大地上的第一个工农政权中央政府所在地,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国工农红军最高指挥机关驻地,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及其红色战士心目中的圣地,也是当时统治着全国的国民党政权及其领袖蒋介石眼中钉、肉中刺似的心腹大患。
那时的中国,从南到北,主要在南方,从东到西,大都是东部,有着几十块甚至不计其数块,大到几个县,小到个把区或者只有几座山头的革命根据地,像一个个孤岛似的,处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大海”之中。瑞金地处当时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闽(西)粤(北)赣(南)边界地区的中心。20年代末,原来在湘赣边区井冈山上的朱(德)毛(泽东)红军,打进了这块地盘,又陆续攻下了几座县城,瑞金是其中之一。1931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14周年纪念时,中共中央决定在此召开了全国工农兵又称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宣布瑞金为临时首都。这一带就此被称为中央苏维埃区域,简称中央苏区。
就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之时,原来藏身于国民党统治区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于国民党军警日益加紧搜捕,内部又不断有人叛变投降出卖组织,党的地下机关越来越难以立足存身,不得不悄悄撤离了自己的诞生之地,陆续转移南下潜入苏区,来到了“红都”瑞金。由于中央机关的正式迁入,瑞金这个并无名声的荒僻山城,突然成了全国工农革命及武装斗争的最高指挥中心,这里也就发生和演出了一幕幕既是空前又属绝后的,从民间到政坛,特别是军事战场上的生动活剧。
其中的一幕,就是中央机关进入苏区的当年,即1933年金秋时节开场的。戏中人同时亦是本书的主角,也在后台装扮完毕,只待粉墨登场了。
是年稻谷收上场不久,设在瑞金西乡沙洲坝的军委机关和红军总部,突然悄悄忙碌起来。那时中央机关和红军部队的居住及办公地点,主要利用原有的庙宇、祠堂或借用现成的农家民房,极少自己修盖专用房屋,这次却破例地小兴土木砌房造屋,根据中央领导人的具体指示和勘察指定,人们在红军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附近一处前不靠村、后不挨店的水稻田中间旱地上,利用一座早已破损的古庙旧址,在原有基础上快速翻修改建成了一座砖瓦新房。由于它远离村舍,独踞田间,不久就被人借用观测目标用的军事术语,命名为“独立房子”。
开初谁也不知道这座“独立房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给什么人住的,眼尖的人发现,当时的中共中央“第一把手”博古(又名秦邦宪)和被称为“中国捷尔任斯基”(苏联保卫机关“契卡”的领导人)的中央保卫局局长邓发,在新房建成前后曾经亲自来视察检查过,除他们以外的党和红军各级干部,对此都不明底细,也不宜过问。
P4-5
读者朋友:在您面前打开的,也许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一台戏,一台真实而生动的革命历史话剧。它将告诉您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德国人,受莫斯科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发扬“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未必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结果把所向无敌的工农红军折腾得几乎全军覆灭,还把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度搞得稀里哗啦。又恰恰由于这个外国人的错误,迫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了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却又为中国革命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历史奇迹,致使每个中国革命者以至许多中国人都以此引为自豪。
本书要说的,就是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说起来,这个故事确是很像一台戏:原为俄罗斯古典名剧的《钦差大臣》,它于20世纪30年代被翻译移植到中国的军事政治舞台上,并由中外几国“演员”同台联合演出了一台东方版的新编“钦差大臣”,只是由于有人将原来的喜剧当做正剧来演,反而演成了闹剧甚至丑剧,最后又以悲剧闭幕收场,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令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作者还想声明一点:本书主要是写给对革命历史有兴趣却不知其详也不拟深究的读者们看的,而不是供党史专家和历史学者考证研究用的。若勉强打比,它近似《三国演义》式的文学作品,而非《三国志》式的史学专著。但我力图比“演义”提供更多的“史”,又适当比“志”增添较多的“文”。能否如愿,只得有待读者评定和专家指正了。
就在红军长征后整整40年时,由于本人对当时的“大革文化命”很不理解,竞打着红旗反“红旗”,把长征路当成“避风港”,在“批林批孔”高潮中,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旅行写生去了。从1974年到1975年,后来又重点重去了几个地方,仅遵义一地就去过三次,在娄山关、赤水河一带跑了好几个月,延安也去过两次。回京后虽然发表和出版了一些写生作品,但自己最珍贵的却是一路上和历年来搜集的各种长征史料及许多本访问笔记和资料摘录。其中除了长征中的内外斗争和悲壮险难以外,我特别注意到了一个也走完长征全程的惟一的外国人——李德,并且发现如果没有他很可能就没有这次长征,便对此人发生了特别的兴趣。
正巧80年代初我奉命为革命前辈伍修权同志整理回忆录,伍老革命经历中的重要一页是参加长征并为李德做过翻译,是我国对李德最为熟悉堪称权威者之一,他有关李德的回忆使我对此人又有了比较系统和具体的了解,我还随伍老重访了瑞金、遵义等革命纪念地,又陆续访问过一批了解情况的同志特别是与李德有过直接间接关系的王智涛、师哲、卓雄和陈丕显、王盛荣、张文秋等等革命前辈,这都为我对李德的进一步了解,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在伍老的回忆录完成并出版以后,我在为王稼祥等几位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写作传记和整理回忆录时,又接触和补充了不少关于李德的史料以及轶事,改革开放以来更看到和得到许多国内外的新资料,使李德这个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历史人物更为“丰满活跃”了,我便立意为他立传。
80年代后期我着手进行了对李德的研究和写作,先应若干书刊报纸编者之约,写出并发表了《关于李德在华活动和几个有关问题的考辨》(1987)、《李德来华时的使命和身份到底是什么?》、《关于李德在华期间几个问题的探讨》(1988)、《洋顾问轶事》(1991)、《红都“太上皇”之谜》(1993)、《洋钦差李德之“?”》(1994)等等,同时开始写关于李德的“长篇”。1995年春,解放军出版社要我将这本书写出给他们,作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丛书之一出版。从6月起我便推开别的事,埋头并从头写开了《“洋钦差”外传》,边写边补充和增加新的史料,结果使原计划的约15万字篇幅扩展了几倍。本拟8月底交稿,由于毕竟年过花甲,又是边查资料边动笔,加之赶上盛夏暑假,家里又热又吵,写作进度极慢,直到11月11日才修改抄完全部正文书稿。
今晨兴起,又写下这一“后记”,以供读者了解“创作过程”。回顾此书起因,至今恰是整整20年再加1年,正式写作时间则是5个月加l天,在抄完全书的“11.11”之外又加了,两个“1”。可惜是6个“妖(幺)”,若是一连串“8(发)”我可就大大“发”了……
作者1995年11月12日清晨六时
于床畔桌前灯下
作者补记:由于某种原因,本书又延迟至今。作者遵照有关方面意见,作了若干删改。如能问世,还是令人欣慰的……
(1996年5月31日——本书动笔一周年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