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我爱我鱼系列丛书的故事原创者。它以金鱼、锦鲤、龙鱼、罗汉、扎雀、神仙、鹦鹉、魟鱼和小丑鱼为故事的主角,将这九种风格各异的观赏鱼的饲养以及如何护理,融于幽默、风趣而生动的情景故事之中。在一个个故事中,那些可爱的观赏鱼给主人带来了喜怒哀乐……
这套“我爱我鱼系列丛书”由北京润龙恒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危智敏先生策划出处版。
这本《金鱼华夏之粹》(作者张浩川、润龙)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鱼华夏之粹/我爱我鱼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浩川//润龙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观赏鱼——我爱我鱼系列丛书的故事原创者。它以金鱼、锦鲤、龙鱼、罗汉、扎雀、神仙、鹦鹉、魟鱼和小丑鱼为故事的主角,将这九种风格各异的观赏鱼的饲养以及如何护理,融于幽默、风趣而生动的情景故事之中。在一个个故事中,那些可爱的观赏鱼给主人带来了喜怒哀乐…… 这套“我爱我鱼系列丛书”由北京润龙恒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危智敏先生策划出处版。 这本《金鱼华夏之粹》(作者张浩川、润龙)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内容推荐 《金鱼华夏之粹》内容介绍:“我刚进来的时候本能向前游了一段儿。水有点凉,令人精神振奋。水位也很深——比我预想的要深。原来这还真是养鱼用的,看样子里面别有洞天呀。” 金鱼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但时至今日真正了解它和懂得饲养金鱼乐趣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我们的主人公,一条幼小的红顶虎头金鱼,从出生开始渐渐地长大,一步一步地为我们讲述了金鱼世界中的各种故事。 《金鱼华夏之粹》的作者是张浩川、润龙。 目录 第一章 我出生的地方 第一节 脱水 第二节 这是什么 第三节 新人出场——无穷无尽 第四节 遴选 第五节 丑小鸭见天鹅 第二章 过关斩将 第一节 脑袋有点痒 第二节 饿瘦几位 第三节 撑死几位 第四节 有什么区别呢 第五节 奇怪的绿色食物 第六节 不明显的转凉 第七节 特殊待遇 第三章 快乐的成长 第一节 出盆 第二节 小白点 第三节 两个脑袋的交谈 第四节 大胖脸 第五节 什么叫品相 第四章 搬家I 第一节 金鱼的家 第二节 流动的水 第三节 紫色的水 第四节 这傻妞 第五节 束之高阁 第五章 搬家II 第一节 你也太胖了吧 第二节 未雨绸缪 第三节 粮食有变 第四节 新的邻居 第六章 日本金鱼 第一节 “日本”的日本金鱼 第二节 见棱见角 第三节 为什么留在盆里 第四节 插播广告:土佐 第五节 东瀛人的审美和我们的现状 第七章 薪火相传 第一节 时候到了 第二节 温度骤变 第三节 接生婆 第四节 近亲的把握 第五节 保养 后记 话说金鱼 试读章节 如果我是像人类或是猴子样的哺乳动物,我还可以在睁开眼睛的一刹那,感受一下阳光的灿烂和美好。可惜,上帝不愿意这么安排,他老人家大概是怕我嫌麻烦,直接给了我一双没有眼睑的眼睛。于是,从我破卵而出的第一天起,我那占据了整个头部半壁江山的大眼睛,就成了我认识世界的第一向导。 刚刚获得新生的我,还一动也不能动——您可别觉得但凡是鱼类就都能在水里多么悠然自得似的— 因为肌肉还很柔软,鳍叶也没有展开,我根本没有能力驾控自己的身体,只能默默地趴在一堆绿色的“杂物”上。静静地呼吸。实在无聊得紧了,便努力扭动身子,给眼睛换一个角度,让它接收点新鲜的画面。 这个时候的我知道呼吸,还没有饥饿的概念。我仔细观察着远处的同伴——这大概是本能吧,反正我一看见那只动物就知道和我是一奶同胞——它有着一个透明而圆润的肚子,大约就是这个肚子提供着我们所需的营养吧? 我想换个姿势,用力抬了抬头,蓦地发现在那位同胞的身后,一直蔓延至我们的周围,还有着数不尽的亮晶晶的大眼睛和圆润的小肚子——”我的妈呀,原来我的世界这么热闹呐?!” 可惜的是,虽然有这么多朋友在,但大家全都不能动,我看见了它们,它们肯定也看见了我,一群小鱼苗子大眼瞪小眼,就是凑不到一块儿去,这其中的焦急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大家本就离得不远,虽然不能互动。但彼此间以眼神传递信息,倒也不觉得寂寞,反而增添了更多快乐的期待。 不知不觉间数日已过,我的想法得到了证实——就是关于肚子的那个想法。通过我的观察,我那位同胞的肚子在这几天变小了,但它的颜色变深了些,鳍叶也都逐一地张开了。 当然,相同的变化一定在我的身上也发生了。就在我对面的同胞所有鳍叶全部展开的那一天,我试着抬起脑袋,同时甩动尾巴,竟然真的游了起来!其他伙伴看见纷纷效仿,一时间,这碧波清水之间,仿佛大草原上升起了无数的孔明灯, 对对亮晶晶的大眼睛自下而上,扶摇直至水面。参差错落之中,展示着造物者的神奇美丽和我们追求生命的喜悦。 不过毕竟天不予全美于人,这美好的景象也会多少有些遗憾。我低头望去,忽然见到并不是所有的鱼苗都像我们一样快乐地飞升,有相当一部分同胞静静地翻躺在水底,皮肤已变得苍白,眼睛也失去了莹亮的光彩。 我在它们的身上看不到生命的气息。我想,它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被称为“死”的世界。另有一部分同胞,它们活着,但亦被黑色的阴影所笼罩。这些鱼苗的身体不是平直的,而是随意地扭曲为“L”字形或是“S”字形。这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形态,使得它们无法正常游泳,只能挣扎着从那团绿色的“杂物”上游下,然后,径直向更深的水底沉沦。我遥遥地看着它们,虽然它们的鳃盖还在翕动,我却感觉它们已离我越来越远。 从水底到水面的升华,应当是在下午进行的。反正,当我的嘴尖顶到最上层的水皮儿没多久,天就完全黑了。当光明再一次泼撒到我的身上时,一个圆形的阴影遮挡住了我的天空,接着我听到了一阵声音——我不知该怎样形容它,大约可以比作是野狗见到骨头时的吠声吧。 无论如何,这吠声的确是代表了兴奋,从那声音传到水面所造成的压力震颤的频率便能肯定。那么这声音的主人因何兴奋呢?会否同我们一样也是因这神奇造物所展露出的妙不可言的美丽呢? 来不及容我多想,一个巨大的物件缓缓伸进了水中。这物件方形略圆,宽厚多肉,前端探出五个爪来,后来我知道它有个名字叫“手”。“手”伸到水底,将好些团绿色的杂物钳住,拎了出去,一时间荡起了波浪,把沉在水底的鱼卵、尸体,畸形的鱼苗全部卷了起来,在水中旋转、碰撞。我们这些贴在水面的同伴,避开那团杂物后,拼命逆着水流游泳,这才勉强保持住了平衡。 少顷,尘埃落定,水体恢复了平静,那些杂物又纷纷沉到水底,并且因为少了那团杂物而显得愈加分明。 此时,又有一根粗长的管子直伸到水底,顷刻问暗流涌动。那管子鲸吞龙吸般抽走底部的浊流,连同那鱼卵尸体等一并带走。我的头顶被水面压着,身体缓缓下降,想是这容器中的水不停减少,愈来愈少了。 当时,我庆幸一件事,那便是我终归是条鱼苗,还未有成年鱼类的心智。若我此时是一条已近成年的金鱼,恐怕立刻就会想到:“这容器中的水渐趋抽干,彼时水涸搁浅,吾等~众金鱼无所依靠,命必休矣!”若真是如此,那我必将度过一段非常忧虑、痛苦焦躁乃至绝望的时间。好在这个假设是不存在的,随着水位逐渐下降,我的大脑还没来得及思考任何不幸可能发生的时候,一泓清泉从天而降,将我裹入水流之中。 新水的到来,立时扭转了局面,水面又被缓缓向上托起。新水不断注入,水位渐次升高,及至最初的高度。此时依我身体本能判断,新注入的清水大约占据了容器中的三分之二,这六七成的新水使得我的全身倍感清爽,精神为之一振,愈加畅快地游蹿到同伴之间。P1-6 后记 说起金鱼,恐怕每个人都会在脑子里有一个一闪而过的印象。在不经意的生活中,我们时常能看到它的影子,这也因此让你把它视作了寻常之物。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是金鱼的故乡。 作为一个对世界观赏宠物贡献寥寥的国家,金鱼理应成为我们的骄傲。尤其在观赏鱼类这一方面,国外发展的观赏鱼几乎全部是野外原生品种,最多只会做一些颜色上的改良。而金鱼,无论从色彩、体形,还是从外部器官,都和它的原始祖先划分出了质的界限,这不得不说是常年累月的智慧与辛勤造就出的奇迹。 金鱼被很多朋友称为”国粹”。这个说法从何而起,已不得而知。但如果在你的印象中,这娇小可爱的生灵只是路边街头买来的普通玩物,那么金鱼的“国粹”之名,实在受用不起。但是,今天我想要告诉大家,“国粹”两字,金鱼确乎是当得起的。如果您有兴趣,就请跟着我走走,让我来告诉你有关金鱼的秘密。 金鱼的祖先是鲫鱼,最早被称为“金鲫鱼”。自然界中,鲫鱼和鲤鱼都会因为基因变异导致黑色素减少,从而出现红色、黄色,甚至白色的变异个体。起初,这些变异个体被人们统称为赤鳞鱼,后来随着发现的深入,人们又将其区分为“金鲫鱼”和”金鲤鱼”。 金鱼能够走入人们的生活,追根究底还是源于一种宗教——佛教。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洛阳兴建了中国历史上第座寺院白马寺。这个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的寺院里,一大景观就是所谓的放生池,意即让人们把手里的鱼鳖放入池中,以表礼佛之心。而赤鳞鱼因其色彩的美丽与数量的罕见,成为了放生中的“热门”。由此,野生环境中的诸多红鲤鱼和红鲫鱼被放生到了人工开凿的池塘之中,这就是观赏鱼进入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 到南宋时期,人类照顾了放生池中的鱼几百年,忽然意识到这颜色艳丽的小生灵,其实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玩赏之物呀!于是,赤鳞鱼便从满池子的鱼鳖虾蟹中解放出来,有了自己的独立公寓。所以我们可以说,金鱼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观赏性鱼类,这张“身份证“是南宋祖先们下发的。但是那时候能够蓄养金鱼的都是些达官贵人,说白了就是有大house、大别墅和大院子的,这种身份使得金鱼的饲养方式自然而然沿袭了放生池的模式,也就是和以前一样,依然要群养在大面积的水池子里。所以那时的金鱼,虽然住房条件有所改善,“户型”却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们的继续变异。 那个时候的赏鱼,为金鱼的发展做出一个不大不小的贡献,那就是选择。金鲫鱼和鲤鱼都出现了赤鳞鱼,但论赤色的浓艳,金鲫鱼显然更胜筹,并且更好养,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便有意无意地淘汰掉了池中的鲤鱼,而逐渐全部换成了金鲫鱼。 金鱼饲养的一个质的飞跃在于明朝,此时普遍出现了以容器饲养金鱼的风潮。瓦盆、木盆、甚至瓷盆,这些比池塘要袖珍得多的容器,限制了金鱼的游动空间,也逼迫它们在身体上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它们的体型逐渐变得短而肥胖,色彩也发展出更多类别。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人对金鱼的命名,也是百花齐放,诸如金鞍、锦被、印头红,鹤顶红、七星和八卦等。但话又说回来,那时金鱼的命名虽多,但都主要是用以区分颜色,而今天我们所见到各种各样的身体变异品种,并没有在那时被提及。唯一可以做出推测的是十二红、十二白和莲台八瓣等。从这些名字,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金鱼尾鳍一定分开了,异化为三叶,甚至四叶,否则不会出现“十二”这个数字。还有就是玛瑙眼、琥珀眼和朱砂眼,说明对眼部的培育也被逐渐单独分离出来,对以后的“龙睛眼”问世奠定了基础。 金鱼品种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爆发,大约在晚清光绪年间。之前的金鱼多是以颜色区分品种,其实本质都是一个模子;而此时的金鱼,在头、背、身和尾各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分出了草、文龙、蛋四个大系。草种金鱼是最为普通的金鲫鱼:文种金鱼最初只是要求尾鳍分开成四叶,但可喜的是,那时金鱼的头部增生出肉瘤,出现了帽子和狮头等品种;龙种金鱼眼睛外凸,硕大奇异,除普通龙睛外,后又演变出眼珠儿上翻的“朝天眼”,蛋种金鱼则是鲫鱼变异的极致,因为它居然整个背鳍都退化掉了,身体浑圆,光溜如鸡蛋,故名为“蛋种”。 晚清至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是金鱼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们如今看到形形色色的金鱼,基本都是这个时段培育出来的。 从乾隆皇帝起,金鱼徐家奉召入京,专门饲养宫廷金鱼,这些小生灵便被注入了皇室宠物的贵族血液。而今,随着社会的变迁,金鱼的风貌却早已大不如前。失去了奢华尊贵外衣的金鱼、也已变成了市场流通用来创造GDP的一个普通商品,而经过”量产”和”粗放式饲养“两轮业火烧灼的”国粹’,早没了往昔的华美与精致。恰逢此时,又有邻国东瀛西进而来的新品种’兰寿”,以其惊人的繁殖力与“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宣传优势,摧枯拉朽般迅速占领中国的市场,给了本就消沉的本土金鱼当头一棒。讽刺的是,由于”中国式制造”的粗犷毛糙,由日本兰寿落户而后定型的中国兰寿(简称“国寿”),也迅速从一代经典衰败到今天的风华不再。兰寿,在中国做了把过山车,化身“国寿”,也一样面临了本土品种的尴尬。金鱼,亟待救援。 有人说金鱼是买卖,生意的事情就按生意的办,投放在市场上让它自行调整即可。事实证明这是错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保护金鱼呢?鱼场的经营者,金鱼玩家,政府部门,此三者缺不可。 鱼场有足够的资源,水面、种源,饲料,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够给金鱼一个基础数量的保证,而金鱼玩家则是从审美和标准上框定金鱼培育的方向,此两者相结合,一个“复壮名鱼或是”培育新种”的核心便可形成。而政府所要做的,便是在外围为这行动保驾护航,真正地出力出资,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把金鱼当成国宝,那么,我们的金鱼复兴一定是指日可待。 笔者作为一个普通鱼友,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能量,但是眼见当年的“国粹”如今沦落街头,成为廉价玩物,实在不敢袖手旁观。我们若要重拾国粹,让金鱼焕发出它曾经的光彩,就一定要每位爱鱼人舍一己之力,宣传呼吁,把它的美丽展示给大众百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