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莫罗阿编著、傅雷翻译的这本《恋爱与牺牲》包含中篇小说四篇:第一篇叙述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本事,第二篇叙作者一个同学的故事,第三篇叙英国名女优西邓斯夫人的故事,第四篇叙英国名小说家爱德华·皮尔卫-李顿爵士的故事,皆系真实史绩。所记年月亦与真实相符,证以歌德之事可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恋爱与牺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莫罗阿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莫罗阿编著、傅雷翻译的这本《恋爱与牺牲》包含中篇小说四篇:第一篇叙述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本事,第二篇叙作者一个同学的故事,第三篇叙英国名女优西邓斯夫人的故事,第四篇叙英国名小说家爱德华·皮尔卫-李顿爵士的故事,皆系真实史绩。所记年月亦与真实相符,证以歌德之事可知。 内容推荐 《恋爱与牺牲》是“傅译人生三书”之一种,由法国著名作家莫罗阿写就,傅雷先生翻译而成。包括四个真实故事——歌德写就《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作者的某个同学交往贵妇的故事、英国著名女优西邓斯夫人(Mrs. Siddons)及其女儿的故事、英国著名小说家爱德华·皮尔卫-李顿(Sir Edward-Bulwer Lytton)的爱情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均因为一场恋爱,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目录 译者序 楔子 少年维特之烦恼 因巴尔扎克先生之过 女优之像 邦贝依之末日 试读章节 “有如自然界的产物那样,此世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一切都和总体相配……一个人真想写几部如大教堂般伟大的大著……啊!要是你能把你所感的表白出来,要是你能把胸中洋溢着的热情在纸上宣泄出来……” 只要他深思自省,他便在自身中发现整个的世界。他不久之前才发现莎士比亚;对他于钦佩之中含有几分估量敌手的心思。怎见得他将来不是德国的莎士比亚呢?他有这等魄力;他自己很明白,但怎样抓住它呢?这活泼泼的力量,给它怎样的一种形式才好呢?他渴望能有一天,把握定了他的情感,把它固定了,如教堂里这些巍峨雄伟的天顶般屹立云霄。也许从前的建筑家,在真正的大寺未实现前,也曾对着梦想中的大寺踌躇怅惆过。 要有一个题目么?题目多着呢。哥兹·特·倍利钦根(Cotz de Berlichingen)骑士的故事……浮士德……还有日耳曼民间的牧歌,可用希腊诗人丹沃克列德(Theocrite,现译忒奥克里特)式的特格,但将是非常现代的东西。再不是写一部摩罕默德(Mahomet)……写一部帕罗曼德(Promlthee)……不是么?一切使他可和世界挑战的题目都是好的。用波澜壮阔的局面,把自己当模型,描画出种种英雄;再用他内心的气息度与他们,赋与生命,这种巨人的事业一点也不使他害怕……或者还可写一部凯撒…”·他的一生简直不够使他实现那么多的计划。他的老师赫特(Herder)说过他有如“空自忙乱的飞鸟”。但必得多少的意象,多少的情操,生活过千万人的生活,才能充实这些美妙而空洞的轮廓。他常常说:“目前什么都不要,但愿将来什么都成功。” 目前什么都不要……即是做可爱的弗莱特丽克的丈夫也不要么?不,连这个也不要。 他想象弗莱特丽克伤心哭泣的样子。他种种的行为都曾令人相信他定会娶她,她的父亲勃里洪牧师也待他如儿子一般,在这种情形之下,他难道真有离开她的权利么?“权利?在爱情中也有什么权利么?而且这桩艳遇给予她的愉快绝对不减于我!弗莱特丽克岂非一向懂得佛朗克府歌德参议的儿子决不会娶一个美丽的乡下姑娘么?我的父亲会有答应这件婚事的一天么?她一朝处在全然不同的社会里时也会幸福么? “诡辩啊!即使你要欺弄人,至少得坦坦白白地欺弄。歌德参议的儿子不见得强过牧师的女儿。我的母亲比弗莱特丽克的母亲还要穷苦。至于我和她所处的社会之不同,那么,上年冬天,她在史德拉斯堡几个世家的光滑的地板上跳舞时,不是挺可爱的么? “说得对啊,但怎么办呢?我不愿……不,我不愿……娶她,无异把自己限制得渺小。人生的第一要义,在于发展自己所有的一切,所能成就的一切。我,我将永远保持我歌德的面目。当我说出我自己的名字时,我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包括在内的。我的长处,我的短处,一切都是善的,自然的。我爱弗莱特丽克也并没错,因为我那时感到要爱她。假使一朝觉得需要避开她,把我自己洗刷一下,那么我仍旧是歌德。我如此这般地做,便是理应如此这般的。” 这时候,他想象弗莱特丽克哭倒在路旁,他骑着马慢慢走远,低着头回也不敢回一下。“这倒是浮士德中出色的一幕!”他想。 P14-16 序言 幻想是逃避现实,是反抗现实,亦是创造现实。无论是逃避或反抗或创造,总得付代价。 幻想须从现实出发,现实要受幻想影响,两者不能独立。 因为总得付代价,故必需要牺牲:不是为了幻想牺牲现实,便是为了现实牺牲幻想。 因为两者不能独立,故或者是幻想把现实升华了变作新的现实,或者是现实把幻想抑灭了始终是平凡庸俗的人生。 彻底牺牲现实的结果是艺术,把幻想和现实融和得恰到好处亦是艺术;唯有彻底牺牲幻想的结果是一片空虚。 艺术是幻想的现实,是永恒不朽的现实,是千万人歌哭与共的现实。 恋爱足以孕育创造力,足以产生伟大的悲剧,足以吐出千古不散的芬芳;然而但丁、歌德之辈寥寥无几。 恋爱足以养成平凡性,足以造成苦恼的纠纷:这样的人有如恒河沙数。 本书里四幅历史上的人物画,其中是否含有上述的教训,高明的读者自己会领悟。 二十四年岁杪译者 本书第一篇叙述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本事,第二篇叙作者一个同学的故事,第三篇叙英国名女优西邓斯夫人(Mrs Siddons,1755—1831)故事,第四篇叙英国名小说家爱德华·皮尔卫-李顿爵士(Sir Edward Bulwer Lytton,1805—1873)故事,皆系真实史绩。所记年月亦与真实相符,证以歌德之事可知。 本书初版时附有木版插图数十幅,书名《曼伊帕或解脱》,后于Grasset书店版本中改名《幻想世界》,译者使中国读者易于了解计擅改今名。 本书包含中篇小说四篇,但作者于原著中题为《论文集》,可见其用意所在。 ——译者附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