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元编著的《世界境界哲学--中国梦的世界境界及其实现》内容分为总论和四大部分,共八章。总论重点阐述了世界境界哲学的生成机理、概念内涵和理论个性,辨析哲学世界境界与世界观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部分梳理世界境界哲学生成的思想逻辑,是本研究的难点部分,由第一章“哲学世界境界进展的工作世界趋向”构成。结论:哲学世界境界的工作世界趋向。
第二部分考察世界境界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由第二章“马克思哲学的工作世界走向”和第三章“马尔库塞、许茨对工作世界的批判与建构”构成。
第三部分是现实描述,是本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部分,由第四章“主体化工作世界的意义结构(一)”、第五章“主体化工作世界的意义结构(二)”和第六章“主体化工作世界是人的最高存在境界”构成,主要描述了主体化工作世界境界的意义结构及超越性。
第四部分是世界境界哲学的理论应用和价值归属研究,由第七章“中国梦的世界境界”与第八章“中国梦世界境界的实现:主体化工作世界建构行动”构成。主要内容是用世界境界哲学研究的理论所得,探究中国梦的世界境界及其实现。
李晓元编著的《世界境界哲学--中国梦的世界境界及其实现》考察了哲学世界境界的历史演进,阐释了马克思哲学的工作世界走向以及马尔库塞、许茨对工作世界的批判与建构,透析了主体化工作世界的意义结构,从而开创了世界境界哲学理论体系。《世界境界哲学--中国梦的世界境界及其实现》认为,与其说哲学是世界观,不如说哲学是世界境界。世界境界哲学就是关于人的世界境界意义结构的理论体系,主体化工作世界或工作共同体是其核心范式和最高最根本的世界境界。面对生活世界总体的裂变与存在的单面化倾向,世界境界哲学为人们确立了存在总体的价值世界样式、目标或梦想,其理论应用和价值旨归是中国梦的世界境界及其实现研究。如此,世界境界哲学既是中国梦的哲学基础研究,也是直接的中国梦哲学。
总论 哲学走向工作世界一一世界境界哲学研究
一 世界境界哲学概念的提出
二 世界境界哲学研究的思路、内容、观点、创新之处
三 世界境界哲学研究的方法个性
四 世界境界哲学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一章 哲学世界境界进展的工作世界趋向
一 古代哲学的客体化世界境界
二 近代哲学的主体化世界境界
三 现代哲学的主客体化世界境界
四 现当代哲学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境界
五 哲学世界境界的工作世界趋向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的工作世界走向
一 “异化劳动论一一马克思哲学的工作世界批判
二 “工作共同体:马克思哲学的工作世界境界
第三章 马尔库塞、许茨对工作世界的批判与建构
一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工作世界批判向度
二 从生活世界到工作世界:许茨现象学的新进展
三 “工作共同体:许茨与马克思的比较
第四章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意义结构(一)
一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总体意义
二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结构
三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本质
四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动态过程
第五章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意义结构(二)
一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事业实体
二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精神文化
三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价值与伦理
四 主体化工作世界的生存方法论
第六章 主体化工作世界是人的最高存在境界
一 主体化工作世界对人的客体化世界境界的改造
二 主体化工作世界是对人的自然和道德客体化境界的扬弃
三 主体化工作世界是对人的抽象本质境界的现实化
四 主体化工作世界是对人的生态境界、主体间性境界的升华.
五 主体化工作世界是人的最高实在与梦想世界
第七章 中国梦的世界境界
一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及其意义
二 中国梦的生活世界境界
三 中国梦的工作世界境遇
四 中国梦的工作世界境界
第八章 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化工作世界建构行动
一 主体化工作世界建构的总体策略
二 主体化工作世界建构的本质路径
三 培育养成以创新为核心的工作精神文化
四 教育路向:工作世界总体性教育行动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