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牌坊的故事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张玉舰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玉舰编著的《中国牌坊的故事》收录古今牌坊260余座,其中包括安徽歙县棠樾、四川隆昌、浙江乐清南阁村三大牌坊群,以雕刻著称的山东单县百狮坊、百寿坊,以及山西原平朱氏牌楼、福建仙游东门石坊等牌坊。除此之外,还收入各种样式的异型坊,如安徽歙县许国石坊、安徽绩溪中正坊、山西曲沃四牌楼、江苏无锡华孝子祠四面牌坊、江苏徐州权谨牌坊、江苏铜山郑杨氏节孝坊等。全书大致按照庙宇坊、功德坊、百岁坊、节孝坊、标志坊、陵墓坊进行分类编排。

本书以牌坊为主线,所载牌坊图文资料比较翔实。

内容推荐

牌坊,又称牌楼,集建筑、雕刻、书法、楹联等艺术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张玉舰编著的《中国牌坊的故事》为国内仅见之第一部全面介绍中国大陆古今牌坊的专书,收入古今牌坊260余座。作者通过实地踏勘考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历时两年终成此书。

每座牌坊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中国牌坊的故事》用详实的资料,简洁平实的文字,以及丰富珍贵的图片资料,讲述了这些或可歌可泣,或悲伤凄惨,或沽名钓誉的复杂多样的悲喜故事。图片均系作者实地拍摄,以纪实性为主,同时兼顾艺术性。构图简约,颇具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

目录

庙宇坊

汤阴县演易坊/1

曲阜市孔庙牌坊/3

上海市嘉定孔庙牌坊/6

萧县孔庙牌坊/8

运城市关帝庙牌坊/9

常州市淹城牌坊/12

汤阴县岳飞庙精忠坊/16

泰安市石坊/18

北镇市北镇庙牌坊/25

丰镇市金龙大王庙牌坊和牛王庙牌坊/27

安国市药王庙牌楼/29

常州市天衢要道牌坊/31

昆明市西山三坊/34

登封市少林寺古牌坊/37

苏州市知恩报恩牌坊/40

济南市千佛山老牌坊/43

扬州市栖灵遗址牌坊/45

五台县菩萨顶牌坊/48

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木牌楼/51

西安市清真大寺牌坊/53

太原市晋祠对越牌坊/55

勉县武侯祠三坊/57

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牌坊/60

五莲县仰止坊/63

卫辉市徐氏家祠石坊/66

功德坊

乐清市南阁牌楼群和蔗湖攀龙坊/69

旌德县江村四坊/74

绩溪县龙川都宪坊和奕世尚书坊/76

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坊/79

北镇市李成梁石坊/81

歙县许国石坊和吴氏世科坊/85

正宁县赵氏牌坊/88

青州市衡王府石坊/92

桓台县四世宫保牌坊/97

鄄城县苏述御史牌坊/99

兴城市祖氏石坊/101

灵寿县石牌坊/104

阳城县皇城相府石牌坊/106

歙县雄村四世一品坊和光分列爵坊/111

丽江市古城四坊/113

仙游县东门石坊/116

湖州市小莲庄牌坊/119

隆昌县古牌坊群/122

百岁坊

滕州市韩楼百寿坊/141

泾县九峰村百岁牌坊/143

贵阳市青岩镇石牌坊/145

节孝坊

歙县叶氏贞节木门坊和黄氏孝烈砖门坊/149

歙县棠樾牌坊群/151

蓬莱市戚家牌坊/155

东阿县魏庄石牌坊/158

常州市蒋氏贞节坊及其它牌坊残件/160

旌德县孙村贞节坊和洋川贞节坊/162

歙县含贞蕴粹坊和孝贞节烈坊/164

济宁市慈孝兼完坊/166

单县百寿坊和百狮坊/167

成武县申氏节孝坊和刘氏节孝坊/172

苍山县三座节孝坊/174

宁波市彩虹坊和慈城古牌坊/179

安丘市庵上石坊/183

章丘市郭家庄张氏牌坊/187

原平市朱氏牌楼/189

邳州市八义集张氏坊/195

衡水市蔡氏贞节牌坊/197

无锡市映山湖牌坊/199

铜山县郑杨氏节孝坊和郑彭氏节孝坊/200

无锡市华孝子祠四面牌坊/203

徐州市权谨牌坊/206

响水县孝子坊/208

标志坊

卫辉市望京楼诚意坊/210

曲沃县四牌楼/212

襄阳市古隆中牌坊/214

南阳市卧龙岗牌坊/217

北京市颐和园牌坊/221

宣城市敬亭山古昭亭坊/224

徐州市荆山桥牌坊/228

开封市古吹台牌坊/230

桐乡市乌镇六朝遗胜石坊/233

无锡市东林书院牌坊/235

北京市国子监琉璃牌坊/238

杭州市西泠印社石坊/240

内乡县衙宣化坊和戒石坊/244

北京市保卫和平牌坊/246

绩溪县中正坊及其它牌坊/248

常州市荆川先生读书处牌坊和荆川墓坊/250

陵墓坊

绍兴市大禹陵牌坊和棂星门/253

常熟市仲雍墓牌坊/255

曲阜市孔林牌坊/258

常熟市言子墓牌坊/261

洛阳市关林石坊/263

嵊州市晋王右军墓道坊/268

南通市唐骆宾王墓牌坊/271

镇江市米芾墓石坊/273

苏州市唐伯虎墓牌坊/275

浑源县栗毓美墓牌坊/279

安阳市袁公林牌楼/281

南京市中山陵博爱坊和谭延闿墓纪念牌坊/283

牌坊术语汇编/286

主要参考书目/289

跋/290

试读章节

丰镇市金龙大王庙牌坊和牛王庙牌坊

内蒙古丰镇市金龙大王庙坐落在市区东郊小石元山峰上。据《丰镇县志》载:该庙始建于辽天庆五年(1115),原址位于今庙后侧,有小祠,祭祀金龙大王。清嘉庆十九年(1814)移建现址重修,建大殿三楹、寝官三楹,以后又多次重修增建望海楼、牌坊、厨房、保婴圣母祠、增福财神祠等。

金龙大王庙牌坊为二柱一间一楼结构,因以木构为主,故称其为木牌坊,该牌坊坐北向南,悬山顶式,顶覆青瓦,脊饰望兽,立柱木制,由夹柱石及依柱石固定,其大字板题书“云门”二字。云门即山门,也借指寺庙。花板彩绘“东岳泰山”及松、竹、梅、兰图案。

金龙大王庙,简称大王庙,至于这位大王是哪路神仙,已经少有人知了。也难怪,这座小庙的名称始终如一,但里面的神仙却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初供奉金龙大王,而今主殿却换成了观音菩萨,另供财神爷,还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那位金龙大王早就无影无踪,不知到何处落脚去了。

金龙大王,全称“金龙四大王”。关于这位大王的身世,历来有多种说法。

《金龙山圣迹记》载:金龙四大王为“谢公绪,会稽诸生,居钱塘安溪,宋谢太后侄也。三宫北行,公投苕溪死,门人葬其乡之金龙山。明太祖吕梁之捷,神显灵助焉,遂敕封金龙四大王,立庙黄河之上”。

《山东通志》称泰山金龙四大王庙“神为南宋谢绪,行四,钱塘人,隐金龙山,宋亡投苕水死。明天启四年,以拥护漕河封今号”。由此看来,金龙四大王就是一位水神了。

话又说回去,丰镇小石元山,原来临近湖泊,当地人称之为海子,望海楼就是据此修建的。另外,在大王庙的西边不远处,还有一条饮马河,如此环境,才在小石元山建起了一座大王庙。后来,海水干枯,海底变成了草滩,河水亦已断流,几近故道。水没了,那位水神也就没人理了。

丰镇的牛王庙在市区北山东麓,依山势而建,庙宇坐西向东,面临饮马河。牛王庙正名灵岩寺,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历代有所增建,后来,随着丰镇与外蒙牲畜交易的发展,这里成了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当地车户、侨行、牙纪、毛店等行会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在寺内供起了牛王神及马王神,灵岩寺的名称也就逐渐被牛王庙取代了。  牛王庙的山门、正殿、钟鼓楼、戏台、碑刻、僧合、客室、厨房等建筑都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拆毁,现仅存靠山而建的两间禅室、影壁及两座木牌坊。这两座木牌坊一前~后,均建立在悬崖之上,楼顶凌云,气势非常雄伟。

第一座木牌坊为两柱一间一楼四戗杆结构,悬山顶式,顶以青瓦覆盖,正脊饰兽,檐下正面悬挂“心情舒畅”木刻大字板,立柱前后辅以戗杆,坊后为“福”字影壁。

第二座木牌坊位居上端,为四柱三间三楼八戗杆结构,歇山顶式,明楼檐下为“锦绣河山”木刻大字板,立柱由夹柱石固定,前后铺设戗杆支撑,坊前原有石狮、石旗杆各一对,现尚存一狮,其余均被损毁。

牛王庙曾是丰镇名胜“山寺朝霞”所在处,《丰镇县志》记载着当年的美景:“山寺朝霞在城东北隅灵岩寺,素依山之麓筑九十九级而至其巅,回栏曲折处有禅室二,负山面水,盘踞云间,凭栏远眺,河东场,星罗棋布,橼凉云门,红娘诸山亦送青于几席之上,当月落天晓,日将出时,霞光射来,楼阁树石俱成赤色,而于积雨霁后尤奇。”

“心情舒畅”、“锦绣河山”,想必是出于这样的佳境而题之的。

1996年,丰镇金龙大王庙、牛王庙均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国市药王庙牌楼

河北省安国市古称祁州,其药王庙旧为邳王庙,主供邳彤。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邳彤跟随东汉光武帝刘秀匡扶汉室,先后被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并执行大司空事、太常、少府、左曹侍中等职,为刘秀的二十八宿将之一,死后葬祁州南关。后为其建庙,名邳王庙,被视为当地“土神”供奉。北宋建中元年(1101),徽宗赵佶封邳彤为“灵贶侯”,后改封为“灵贶公”。南宋咸淳六年(1270),又敕封为“明灵昭惠显祜王”,并在都城临安(今杭州)建药王庙祀之。

据《祁州旧志》载:药王庙在南关,祀本州土神,“自宋迄今以医显灵,有疾者祈之即愈,相传先朝有秦王得疾,铭医莫康,一医进药数丸立愈,问其姓名,对日: ‘祁州南门外人也。’遣使其地,始知为神,诏立庙祀之。宋建中元年,封灵贶侯,后改封公。淳咸六年加封明灵昭惠显祐王,建庙临安”。

由此看来,邳彤被尊为药王,已是北宋时期的事了,而且源于一个“邳彤显灵医秦王”的传说:宋室秦王身患重病,召集宫廷群医诊疗,一直不见好转。这天,秦王正卧榻叹息,不觉朦胧入睡,梦中忽然看见一乡医到来,判定秦王的病是停积食物,胃口闭塞,乃送药丸数粒,并说:“丸尽病除,请秦王一定服下。”秦王问其姓名,他说是祁州南门外人,遂飘然而去。秦王醒来,如亲身经历,再定眼一看,果然面前放着药丸数粒,秦王便按照梦中嘱托,一饮而尽,病情即刻好转,数日康复痊愈。秦王为答谢这位乡医,特遣使者来到祁州南门外查访,始知邳彤显灵!

此后,邳彤以神医扬名四方,同时,祁州药材市场也逐渐形成规模。

不过,关于邳彤成为药王,在当地民间另有一说:邳彤早年就医术精湛,经常给人看病,疗效颇佳。有一年,其同僚患“对口疮”病,百医无效,邳彤药到病除,可谓神奇!这位同僚随后送匾致谢,上书“药王邳彤”,于是,邳彤便有了“药王”之称。但有一事,让他非常烦恼,原来他姑妈额头上长了一个小疙瘩,时时作痛,让他诊治,却总不见效,姑妈只好另求别人,没过多久,就被一个采药老人给治好了,邳彤自感有愧,随即摘掉“药王邳彤”之匾。从此,他潜心医术,经常走村串户,采集药方,最终以“药王”名垂青史。

宋时,邳彤又显灵人间,被官方封号,且修专庙祭祀。

明朝永乐年间,祁州药业已进入鼎盛时期,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增加祁州药材市场知名度,由药商募集资金,仿照南宋临安药王庙,把原来的邳王庙扩建成了药王庙。其后,在明成化、万历年间均有修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经祁州禀贡卜中节等人通过劝募获取资金,又在原来药王庙的基础上增修名医殿,供奉华佗、孙林、张子和、张介宾、刘河间、扁鹊、张仲景、孙思邈、徐文伯、皇甫谧等十大名医,同时修建碑楼、钟鼓楼、戏楼、牌楼等建筑。

药王庙牌楼位于药王庙马殿前,坐东向西,高8.4米,宽3.5米,为四柱三间三楼十戗杆木牌楼,单檐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当心间大字板题刻“显灵河北”、“封加南宋”。其花板彩绘“南天门”、“得意缘”、“投军别窑”、“负荆请罪”四则戏曲故事。当心间、次间分别饰二龙戏珠、双凤雀替。楼前楼后及左右两侧分别加撑戗杆,立柱由夹柱石固定,每柱四块,由两道铁箍束成一个整体,总高1.75米,宽0.8米,厚0.6米。夹柱石四周雕刻道教“暗八仙”,即张果老的渔鼓、吕宾洞的宝剑、韩湘子的玉箫、李铁拐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何仙姑的莲花、蓝采和的花篮、曹国舅的拍板,同时还刻以猴献寿桃、松鹤、麒麟、梅、竹、菊等瑞兽花鸟图案。

据药王庙马殿墙南侧嵌石文字记载,夹柱石由“本郡车行永盛号张风舞”捐献。这年,他的妻子染病卧床,医治无效,他曾默默祈求药王保佑,不日其妻病愈,但不知以何物报答于神。恰好这年修建药王庙牌楼,而“本城郝宅佘之岳家也,旧有石八块,可为神庙大门外牌楼之用,因谋及于郝宅之伯叔兄弟,欲以资易之,以献于神,而郝氏宗族竞概然乐送,愿代为姑母以酬神德,是使后日之牌楼永立不倚,得大壮观瞻于庙门之外者,非惟余之好施,而郝氏宗族亦与有力焉”。

其实,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这位被称作药王的邳彤,他扮演的角色就是古代药材市场上的一位形象代言人。打名人牌开发市场,古今如出一辙。可以推测,这里的药材经营者,在取得士绅官府的支持和许可之后,便把祁州历史名人邳彤给请了出来。通过编造故事,甚至虚构前朝圣谕,使得这位并不知晓多少药理的人物逐渐神秘起来,最终请进庙里,塑像立位,封官加爵,也就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药王神了。民间造神,大致就是这么一个程序。

2001年6月,安国市药王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27-31

序言

牌坊,又名牌楼,古时称绰楔。关于牌坊的起源,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上是这样记述的:“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就“坊”字而言,它起源于中国早期都市中的里坊制度。吴裕成在《中国门文化》里写道:“曹操规划建设邺城,开始实行城坊之制。邺城中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路北为宫城、禁苑及贵族居住区。大道以南,纵横交叉的道路状如棋盘,被道路分隔成方形的居民区,称为坊。坊有围墙,开坊门以通出入。”因许多坊门都挂着写有坊名的牌子,亦或有的坊门悬挂着旌表里弄贤能的匾额,“牌坊”的概念由此形成。

那么,牌坊建筑何时出现的呢?梁思成认为:“宋元以前仅见乌头门于文献,而未见牌楼遗例。今所谓牌楼者,实为明清特有之建筑型类。”乌头门为棂星门的最早称谓。古时认为灵星主稼穑,取祈年报功之义,故又称天田星。汉高祖刘邦规定:祭天要先祭灵星。为此,各郡国县立专祠祭拜灵星。北宋仁宗赵祯于祭天的“郊台”设置“灵星门”,因门系木头打造,门上装有窗棂,为区别“灵星”,所以写成“棂星门”。它的结构最接近于明清牌坊,是牌坊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同时它也作为牌坊的一个分支保留下来。至于为旌表典型人物及模范事迹而专门建造一座牌坊的做法,当是明清时期的习俗。

关于朝廷建坊旌表的情节,清初褚人获在他的《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中是这样描述的:

却说高宗荒淫过度,双目眩吒。天后要他早早归天,时刻伴着顽耍,朝中事务,俱是天后垂帘听政。一日看本章内,礼部有题请建坊旌表贞烈一疏。天后不觉击案叹道:“奇哉i可见此等妇人之沽名钓誉,而礼官之循声附会也。天下之大,四海之内,能真正贞烈者,代有几人?设或有之,定是蠢然一物,不通无窍之人;不是为势所逼,即为义所束。闺阁之中,事变百出,掩耳盗铃,谁人守着。可笑这些男子,总是以讹传讹,把些银钱,换一个牌坊,假装自己的体面,与母何益?我如今请贞烈建坊的一概不准,却出一诏,凡妇人年八十以上者,皆版授郡君赐宴于朝堂,难道此旨不好是前朝?”遂写一道旨意于礼部颁谕天下,时这些公侯驸马以及乡绅妇女,闻了此旨,各自高兴,写了履历年庚,递进宫中。天后看了一遍,足有数百。天后拣那在京的年商者,点了三四十名。定于十六日到朝堂中赴宴。至日,席设于宾华殿,连自己母亲荣国夫人亦预宴。时各勋戚大臣的家眷,都打扮整齐而来。

独有秦叔宝的母亲宁氏,年已一百有五,与那张柬之的母亲滕氏,年登九十有余,皆穿了旧朝服,来到殿中。各各朝见过,赐坐饮酒。天后道:“四方平静,各家官儿,俱在家静养,想精神愈觉健旺。”秦太夫人答道:“臣妾闻事君能致其身,臣子遭逢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朝廷豢养,即彼之寸心,亦不敢忘宠眷。”天后道:“令郎令孙,都是事君尽礼,岂不是太夫人训诲之力?”张柬之的母亲道:“秦太夫人寿容,竟如五六十岁的模样,百岁坊是必娘娘敕建的了。”荣国夫人道:“但不知秦太夫人正诞在于何日,妾等好来举觞。”秦母道:“这个不敢,贱诞是九月二十三日;况已过了。”酒过三巡,张母与秦母等,各起身叩谢天后。明日,秦叔宝父子暨张柬之辈,俱进朝面谢。天后又赐秦母建坊于里第,匾曰:“福寿双高。”此一时绝胜。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从牌坊的演化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段内容,实则在借用隋唐之名,讲述明清之事。

关于牌坊的兴废问题,也有必要交代几句。据光绪二年(1876)编纂的《灵宝县志》载:“旧有牌坊八十座,因流寇陷城,欲于潼关筑坚城,利用牌坊之石巨而近,遂拆运以去,仅余三耳。”民国时期的一些城市,为了市政建设的需要,也将耸立在大街小巷的牌坊拆除了不少。20世纪50年代,国家文化部就牌坊的处置问题,曾复函福建泉州相关部门:“一、这些牌坊可选择少数雕刻精美、艺术价值较高的,适当保存;如有危险,可视具体情况及现有力量予以加固。二、艺术价值较低者,如有危险或妨碍交通时,可以测量照相后予以拆除。”“文革”时期“破四旧”,是旧物就破坏,众多牌坊毁于一旦。当然,这时的牌坊因年代还不是那么久远,再加上各地牌坊数量众多,被视为具有封建社会教化功能的牌坊被拆除不少。那时,除了一些知名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外,绝大多数的牌坊并没有引起地方政府和民间人士的重视。

物以稀为贵。事到如今,经过众多劫难而遗存下来的牌坊,因数量不多,越发显示出它固有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一些拥有牌坊资源的地方,将其视为宝物,纷纷申报省市乃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地方还把原先拆除的牌坊重新恢复。可以说,一股牌坊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悄然升起。

《中国牌坊的故事》收录古今牌坊260余座,其中包括安徽歙县棠樾、四川隆昌、浙江乐清南阁村三大牌坊群,以雕刻著称的山东单县百狮坊、百寿坊,以及山西原平朱氏牌楼、福建仙游东门石坊等牌坊。除此之外,还收入各种样式的异型坊,如安徽歙县许国石坊、安徽绩溪中正坊、山西曲沃四牌楼、江苏无锡华孝子祠四面牌坊、江苏徐州权谨牌坊、江苏铜山郑杨氏节孝坊等。全书大致按照庙宇坊、功德坊、百岁坊、节孝坊、标志坊、陵墓坊进行分类编排。需要说明的是,许多篇章,往往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牌坊,而这些牌坊的性质又不尽相同。因此在编排上,通常按照第一座牌坊的属性进行归类,如第一座叙述的是节孝坊,那么这一篇中涉及到的其它牌坊也就被归入到节孝坊中。作者还将涉及功名、德政、乐善好施三大主题内容的牌坊,统一放在了功德坊的类别中。“功德”一词本为佛教用语,指修行佛法、积德行善所得的果报,亦指功业和德行。从广义上来说,这样的分类还是说得通的。

本书以牌坊为主线,所载牌坊图文资料比较翔实。为了取得丰富可靠的图文资料,作者亲临牌坊现场拍摄照片和访求文献史料;为了增加本书的趣味性,作者还搜集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稗说杂记,将其互相糅合,夹叙夹议,尽量做到雅俗共赏。诚然,因作者学识所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和疏漏,尚祈方家读者批评指正。

张玉舰

辛卯年初春于彭城拙斋

后记

就在《中国牌坊的故事》杀青之际,玉舰兄嘱我为本书写篇跋语。作为选题策划人,借此机会,不妨说说与本书相关的一些话题。

与玉舰相识,源于《中国名胜楹联图志》这一书稿。记得当时他是主动投稿的作者,至于是把稿件寄到的出版社,还是直寄我本人,由于时间过去得久了,现在已记不清。只是,那份书稿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文字稿打印在16开的白纸上,字号比一般来稿都大;图片全部是洗好的照片,其中许多经过了仔细的剪裁,而且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精心粘贴在文字稿上;全部图文稿均有条不紊地放在塑料夹里,就像是一本装好的活页书。

当编辑十多年,编辑的书稿少说也有几十部,但像这样规整的书稿,我还是第一次遇见。浏览书稿内容,尽管文字内容有些单薄,但图片稿件质量堪称上佳。打量着这部书稿,我脑海里忽然冒出要做一本真正的“图文书”,即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图志”的念头。于是,在后面选题申报时,我提议将书名确定为《中国名胜楹联图志》。尽管凭经验和直觉,认为这部关于楹联的书稿有一定出版价值,但是对于其市场前景心里还是没底。为了减少市场风险,我主动打电话与作者商量,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提出了一个象征性的稿酬标准,电话那边的态度十分明朗——没有对稿酬表示异议。虽然没有见到本人,但当时对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个爽快人!《中国名胜楹联图志》出版后,销售情况良好。对于作者来说,那点微薄的稿酬恐怕连他出差拍照与洗印照片的费用都不够。好在那本书做得还不错,玉舰本人很满意,这才减少了我的愧疚感。

第二次合作的这本《中国牌坊的故事》,是出版社主动找他。大约是在2009年的年度选题论证会上,我策划申报了“故事系列”的几个新品种,其中包括“牌坊”这个选题。选题通过后,其他几个题目都很快进入操作程序,就是这个“牌坊”选题迟迟定不下作者。本来安徽大学有一位教授有意来做的,但他要等很长时间才有空,我们等不起。那么,找谁来写呢?我在脑子里把可能的人选过了一遍筛子,竟然一下子想到了张玉舰——楹联与牌坊存在着一定关联性,有的楹联就镌刻在牌坊上,而且他擅长摄影,学养水平也可以胜任,更重要的是他这个人不太计较报酬,并有足够充裕的撰稿时间。但是,当我主动联系他组稿时,这次他倒有些犹豫起来,主要是他怕做不好。我理解他的这个态度是谦虚谨慎。于是,我建议他认真考虑,过些时候再做决定。大约过了一周左右,我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愿意一试。不久,就发来两篇样稿,我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双方达成了共识。在签订出版合同时,他还是老样子,不主动提钱的事儿,出版社愿给多少就多少,不做任何的讨价还价。

此后,我就经常接到玉舰从外地打来的电话,人有时是在北京,有时是在安徽某地,有时是在甘肃某地……开始,我以为他一定有什么急事找我,听完电话才知道,他是在向我通报自己的行踪和创作感受。全部话题都是关于牌坊书稿的——或者是发现了稀罕的老牌坊,或者赶早拍摄到一组精彩的牌坊照片,或寻访到有价值的牌坊文献资料……他情绪兴奋,说话速度很快,而我每次都被他激动的情绪所感染,分享了他的喜悦。由于有了这样的交流,所以在没有看到书稿前,我就对书稿充满了期待,也断定他将向读者奉献一部高质量的作品。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基本准确。玉舰交来的图文稿件的确如我所预料,是百分百的“干货”。能被我们编辑明确肯定为“好稿子”的书稿不多,而他按时交稿的这部《中国牌坊的故事》就是难得的“其中之一”。

行文至此,我最想说的还是玉舰兄的为人。法治社会,重视契约和信用。既然双方事先经过协商签署了正式的“图书出版合同”,照理说作者务必按照合同约定准时交稿到出版社。然而,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作者似乎不把契约当回事,不按时并保证质量交稿的情况已成常态,遵守约定的反倒是非常态,玉舰则是我遇到的少有的“非常态”作者之一。就凭这一点,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和尊敬的人。当今社会,这样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

根据我的观察,玉舰的性格颇有几分魏晋名士之风——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欢四海为家,喜欢结交真心朋友。当然,也喜欢读书、写字和篆刻。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许多领域都有涉足,尤其是在楹联、书法、篆刻方面,时常有心得文章刊登在报刊杂志上。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眼界很高的美术鉴赏者,至少我个人对他的鉴赏水平是十分折服的,因为我曾亲自领教了他对一些书法和篆刻作品发表的真知灼见。与我一样,玉舰也酷爱旅游,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且许多地方都被他用心地考察和纪录了下来。与他聊各地的名胜古迹和旅游线路,你会惊讶于他的敏锐洞察力和超强的记忆力。

总之,玉舰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珍稀另类,虽然他出身平民,做过军人,但是他骨子里有一种不同凡人的精神气质,像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物质社会的古代精神贵族。

傅光中

2011年3月15日于泉城济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