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书,就像馒头,咬了第一口,就知道味道怎么样(有些书像包子,要咬到馅了才知道)。《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是这样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学习了又经常复习,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我讲课学生听不明白,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王文特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关于《论语》的书,就像馒头,咬了第一口,就知道味道怎么样(有些书像包子,要咬到馅了才知道)。《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是这样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学习了又经常复习,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我讲课学生听不明白,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内容推荐 孔子说:“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人之为人,不是为了人家了解自己,人家不知道对我没什么损失,没什么好担心的。人,难就难在知人。《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知人与否,小则关系自身,大则关系国家,知人需要经验,更需要时间,存了“患不知人”的念头在心里,才能讲究有素,才能慎终如始。 王夫之说:患己知之不早,则屈学以阿世。患忌知之不早是古今通病,好多人学就是为了求人知己,那么我想他阿世则阿世矣,真学问是很难学到手了。 孔子说:“人的本性很相近,由于习惯影响不同而相远了。” 这一章孔子不论性,只是强调要慎其所习,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性善是孟子的说法。孔子说性比较含混,他说:“人之生也直”,我相信这是孔子说性。 毛主席说:“在阶段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级的人性。” 目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试读章节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欢犯上就很少了,不喜欢犯上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起来,做人治国之道也就有了。孝悌,大概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名叫有若。把有子的话放在第二章,曾子的话放在第四章,古人认为大概是因为《论语》成书于有子、曾子的门人。 孝的本意是对老人孝顺,《说文》:孝,善事父母者。甲骨文象面朝左长着长头发的老人,金文的上部是面朝左长着长头发的老人,老人之下有“子”,老人按着小孩的头,是小孩用头扶持老人行走,真是孝子。 弟,同悌,指弟弟顺从兄长。一个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就不大会有犯上的事情了,至于悖逆作乱,就更谈不上了。我们看那些古装戏,皇帝说,朕以仁孝治天下,他就是取这层意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是此意。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人认为这两句是孔子的话,又有人说后四句都是孔子的话,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认为“务本”二句是古成语,我想这个问题比较难说清楚的,而且也无关紧要,它表达的思想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譬如练拳要站桩,学书法要描红,又譬如大题目要从基本概念人手,马克思讲唯物辩证法,先界定物质的概念,讲唯物史观,先研究商品是什么。可以说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真是极平常的一句话,却让不少大家都出了点洋相,他们栽就栽在这个“仁”字上。“仁”其实应该是“人”的,《初学记》和《太平御览》引这句都是“其为人之本与”;《论语》上还有“人”借作“仁”的,“井有仁焉”,井里掉进个人就够麻烦的了,何必非是个仁人呢!再者,作“人”字解,与章首“其为人也”相呼应,意义也很直接。考其原因,“人”字古时字体的捺上有三个撇,大概因改篆为隶,讹成现在的模样了。结果后世学者讨论仁孝本末,已是不得要领,甚者研究仁孝孰先孰后,更是不知所谓了。所以读书也要“务本”,这个本就是识字。 P3-4 书评(媒体评论)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期为下矣。” 意思是说:“生下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学习知道的,次一等;遇到困难然后学习,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这样的人就是最差的了。” 知道要学呢,就要好好读一读《论语》。读了《论语》还是个市侩的,我没见到。 ——王文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