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昊编著的《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推进策略研究——以湖北襄阳为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较为全面、系统地界定了森林食品、森林食品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概括了森林食品产业的特点,明确了森林食品产业在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食品安全理论引入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拓展了研究领域;运用描述统计方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森林食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模型”、“森林食品产业影响因素模型”,为区域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可行性论证提供了科学工具,为区域制定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森林食品产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森林食品产业体现了生态性、社会性、经济性的有机融合,能更好地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增加林户收入,与其他林业产业相比,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具有特殊的意义。但科学判断区域森林食品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如何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等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
张润昊编著的《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推进策略研究——以湖北襄阳为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较为全面、系统地界定了森林食品、森林食品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概括了森林食品产业的特点,明确了森林食品产业在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食品安全理论引入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拓展了研究领域;运用描述统计方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森林食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模型”、“森林食品产业影响因素模型”,为区域发展森林食品产业可行性论证提供了科学工具,为区域制定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推进策略研究——以湖北襄阳为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将森林食品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1.应用“森林食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模型”分析得出:湖北省襄阳市列第2l位,说明:襄阳市的资源禀赋的优势与其森林食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排名不匹配,具有发展森林食品产业的潜力与空间。
2.应用“森林食品产业影响因素模型”,按贡献程度排序:农业产值、林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森林食品名牌数、林业投资、森林食品龙头企业数、森林覆盖率、林权改革推进程度、森林食品基地建设情况,它们是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子,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推进策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基于森林食品产业的资源禀赋性特点,明确了政府在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政府主导的“依托森林食品资源优势——发展森林食品产业集群——实施名牌战略——形成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襄阳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
4.提出了“一纲+三线+八点”的政府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其中:“一纲”即森林食品发展规划;“三线”即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三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政府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一条主线是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一条主线是品牌推广;“八点”即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八个关键点:推进林权改革、林业合作组织建设、森林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森林食品产业融资体系建设、森林食品认证体系建设、森林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森林食品产业园建设、扶持森林食品龙头企业发展等。
5.结合襄阳市森林食品产业实际,从林业合作组织建设、森林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森林食品产业融资体系建设、森林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森林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森林食品区域品牌战略发展等六个方面论述了襄阳市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推进策略,为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