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编著的《美国美国》是一本“行走文学”,着重于从历史、从文化的视角深度解读一个个国家和地区,不同于那些停留于景点介绍的浅层次的旅游图书。其实,出国旅游是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而只有善于学习各地的长处,自己才能进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游是开阔眼界之旅,解放思想之旅,长知识,广见闻,旅游是学习之旅。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者不仅仅是观光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国美国/叶永烈看世界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永烈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叶永烈编著的《美国美国》是一本“行走文学”,着重于从历史、从文化的视角深度解读一个个国家和地区,不同于那些停留于景点介绍的浅层次的旅游图书。其实,出国旅游是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而只有善于学习各地的长处,自己才能进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游是开阔眼界之旅,解放思想之旅,长知识,广见闻,旅游是学习之旅。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者不仅仅是观光客。 内容推荐 《美国美国》作者叶永烈多次前往美国,以他的目光从独特的视角对美国进行仔细的观察,写下了他从美国最西部的夏威夷到最东部的纽约自由自在的旅行,写下亲历、亲见、亲闻的旅行散文。硅谷的百万富翁,迪斯尼的米老鼠,纽约的辉光与阴影,各州的知名学府,夏威夷的迷人海滩,赌城的华丽诱惑……带着这本《美国美国》去行走美国,会让你对美国有个新的感受和认知。 目录 飞越太平洋 美国西海岸的明珠——旧金山 飞抵旧金山 信步旧金山 旧金山的“浦东”——奥克兰 仙境般的阿拉米达小岛 旧金山的唐人街 家住硅谷 硅谷的“首都”斯坦福 硅谷的传奇故事 硅谷“生产”百万富翁 硅谷的后院 目击旧金山同性恋大游行 登临“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阳光灿烂的加州 “阳光+海滩”的加州 明星州长 “天使之城”洛杉矶 洛杉矶的“中国谷” 神秘的西来寺 在米老鼠的家乡 影城好菜坞 “阳光之城”的灾难 蓝色的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百年饭店 加州的动物园和植物园 葡萄美酒之旅 麦当劳的故乡 纽约。纽约 横穿美国飞往纽约 降落在纽约肯尼迪机场 纽约的辉光和阴影 林则徐塑像屹立纽约 纽约新的唐人街——法拉盛 纽约地铁风景线 曼哈顿的“金腰带” 洛克菲勒中心和蜡像馆 时代广场新景观 走进联合国大厦 漫步美国东海岸 花园之州——新泽西州 美国的“废都”——费城 在宾州大学 美国国父的故乡弗吉尼亚 三游华盛顿 三次走访白宫 登临国会山 华盛顿的反思纪念碑 博物馆之都 “最古老的城市”波士顿 漫步哈佛大学 三看尼加拉大瀑布 人间仙境夏威夷 阿罗哈,夏威夷! 火奴鲁鲁一瞥 美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 夏威夷风情 走访夏威夷大学 茂宜岛的迷人海滩 孙中山的“茂宜情结” 火山岛纪行 赌城及其他 赌城之谜 重游拉斯维加斯 在拉斯维加斯看秀 沙漠里的明珠 “世界最大的小城” 山城匹兹堡 令人尊敬的西雅图酋长 波音是西雅图的顶梁柱 西雅图的“微软帝国” 试读章节 我和妻又一次飞往美国。 从上海到旧金山,飞越太平洋,总共10 500公里,飞行12小时。 我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的时候是下午5时50分,但是到达美国旧金山的时候反而是当天中午11时55分。 这是由于时差所造成的。旧金山时间滞后于上海时间16小时。所以,那天对于我来说特别漫长,不是24小时,却是40小时! 在这一天,我拥有两个下午,也拥有两个晚上。 中国古代流传着“夸父追日”的神话。在这一天,我成了现代的“夸父”,乘坐着喷气式客机,“追逐”着太阳! 当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正好相反,中午12时20分从旧金山国际机场起飞,途经日本成田机场,停留两个小时,到达上海浦东机场时却是翌日晚上九时。这同样是由于时差所造成的。在国际飞行途中,要不断地拨手表,时而把时针朝前拨,时而要把时针倒拨。 回国的那天对于我来说,只有8小时——“24减去16”。 这样的把时针拨来拨去,有时把我拨得稀里糊涂。然而,我却必须及时地把手表的时针拨准。特别是在中途转机的时候,倘若手表还是老时间,就会耽误下一个航班。 飞机从上海起飞了。穿过厚厚的云层,窗外变得明亮起来。我注意到,当飞行高度超过三千米时,阳光射进了机舱。 不久,我见到东海。起初海水黄浊,飞机很快就飞越黄绿交界线,进入蓝绿色的太平洋。 飞机迅速地升到一万一千米高空。灿灿阳光照着脚下棉絮般的云海。此后一直保持这样的高度。我从荧光屏上见到,从上海飞往旧金山总共飞行9 157公里。进入正常飞行之后,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 200千米。从上海飞往旧金山,由于顺风,预计要飞行9小时25分钟。 美国空姐给我送饮料,并且递上一张菜单。上面印着,在这九个多小时的飞行过程中,供应四顿:开始餐,主餐,途中小吃,抵埠前点心。 我发现,菜单上避免用中餐、晚餐之类的字眼,这是因为在越洋飞行中,已经分不清楚中餐、晚餐还是早餐。由于时差,倘若说在上海上了飞机之后吃的是中餐,那么到达旧金山时吃的是当天的早餐——也就是说,中餐居然吃在早餐之前!为了避免混乱,所以菜单上用了“开始餐,主餐,途中小吃,抵埠前点心”之类“新名词”。 菜单上所开列的大体上是西餐,诸如“开始餐”是“薰鲑鱼馅饼”、“蔬菜色拉”,“途中小吃”是“三明治”,“抵埠前点心”是“(2hinese.Noodles'’(中式面条)。 主餐倒是有三种,可供选择方案:一是“黑椒酱里脊牛排”及“烤马铃薯丝”,二是“龙蒿酱佐烤鸡脯”以及“乳酪豌豆饭”,三是“Shanghai—style seafood with steamed rice'’——“沪式海鲜饭”,内有“鱿鱼、扇贝、虾仁”以及“冬菇、圆椒”。 不言而喻,这“沪式海鲜饭”是专门为上海旅客,或者说是为中国旅客特意准备的。理所当然,我选择了“沪式海鲜饭”。 美国的空姐,不像中国的空姐那么年轻、漂亮,好几位已经三十朝外,甚至还有四十多岁的。这些金发的美国空姐,一律~袭黑衣黑裙。我注意到,在“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客机上增加了身强力壮的“空中先生”。显然,这些“空中先生”在平时像空姐一样做服务性工作,一旦遭遇恐怖袭击,就成为反击恐怖分子的中坚力量。 美国空姐的服务态度很好。上一回,我乘坐的是商务舱。记得,当我刚步入客舱,空姐就帮我脱去外衣,随即套上衣架,把我的登机牌插在外衣上面的口袋里,然后挂在衣柜里。后来我才知道,她在外衣里放入旅客的登机牌,为的是知道这件外衣是哪一座位的旅客的,便于在飞机即将到达目的地时把外衣送到旅客手中。我在座椅上坐好,空姐就利索地端来一杯香槟、一杯橙汁。向来烟酒不沾的我,自然是挑选了橙汁。 商务舱的座椅柔软而宽大。那座椅有点像理发椅,椅背可以向上拉,而摁动开关可以打开脚下的搁脚板。由于前后的距离大,椅子可以用三十度角斜放,适合睡觉,这对于长途飞行是很需要的。每个座椅上都装有书本大小的电视荧光屏,有五六个频道供你选择。座椅上放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双袜子,还有牙刷、牙膏,是送给旅客的小礼品。 这一回,我乘坐的是经济舱。我喜欢在空中摄影,特地选择了靠窗口的座位。 由于是在下午一时起飞,所以这次飞行大部分时间处于白天。我坐在紧靠窗口的座位上,随时可以欣赏窗外的景色。出了上海之后,天气转晴,透明度很好,透过舷窗可以俯瞰无边无际、闪耀着波光的太平洋。不过,只“透明”了一会儿,就飘来一朵又一朵浓云。 上海时间下午3时40分,我见到机翼下出现陆地,那是日本。飞机在日本东京成田机场降落。我换了架飞机,从东京飞往旧金山。记得,有一次飞越日本上空的时候,我见到窗外远处有一座青灰色的山,上面罩着一个白色的圆环,在阳光之下非常耀眼。那是日本的富士山!前后只有一二分钟,富士山就从窗外消失了。富土山如此美丽、洁净,难怪日本人把富士山作为国家的象征。这一回,我早旱打开照相机,准备拍摄富土山。很可惜,由于云层密布,未能拍到。 荧光屏上的飞行实况频道显示,飞行高度为1万米,窗外的气温为零下47cC。在飞机舷窗玻璃的夹层中,出现一朵小小的美丽的冰花。我用数码照相机的近摄镜头,拍下这漂亮的冰花。 从上海直飞纽约的客机,近年来采用穿越北极的新航线,可以大大缩短距离。从上海飞往旧金山,总是途经日本东京上空,再经过夏威夷首府火努鲁鲁上空,跨越太平洋,飞往旧金山。飞行实况表明,向东飞行是“顺风飞行”,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 2()0千米以上。 美国航空公司的班机,只规定在飞机起落时不准使用手提电脑,而在漫长的航行中则允许使用。看到我周围的乘客纷纷打开手提电脑,我也取出电脑工作起来,不断把旅途的见闻“敲”进电脑。 空姐送餐来。我注意到,上一回又是不锈钢的,银光锃亮,而刀则是塑料的。在“9·11”事件之前,美国飞机上的餐刀也是不锈钢的。这一回,刀、叉全部是用塑料做的。看来,美国在逐渐加强反恐意识,因为不锈钢的刀、叉,在恐怖分子手中,也可以作为劫机的武器。 P2-4 序言 在写作之余,我有两大爱好:一是旅游,二是摄影。 小时候,我很羡慕父亲常常拎着个皮箱从温州乘船出差到上海。我也很希望有机会到温州以外的地方旅行。父亲说,那很简单,在你的额头贴张邮票,把你从邮局寄出去就行了。 可惜,我直到高中毕业,还没有从邮局寄出去,没有离开过小小的温州。直至考上北京大学,这才终于远涉千里,来到首都北京,大开眼界。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电影制片厂工作,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我几乎走遍中国大陆。 随着国门的开放,我有机会走出去,周游世界。光是美国,我就去了七趟,每一回住一、两个月,从夏威夷直至纽约,都留下我的足迹。我也七次来到祖国宝岛台湾,走遍台、澎、金、马,走遍台湾22个县市。 我的旅行,常常是“自由行”。比如我应邀到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讲学,就顺便在澳大利亚自由行,走了很多地方。美国爆发“911事件”,我特地从上海赶往纽约进行采访,写作50万字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我也参加各种各样的旅行团,到各国旅行。通常,我总是选择那种旅程较长的旅游团,以求深入了解那个国家。 记得,在朝鲜旅行的时候,我问导游,明天一一7月27曰,你们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庆祝活动?那位导游马上很“警觉”地反问我: “叶先生,你以前是否来过朝鲜?”此后好几次,当我跟他交谈时,他又这么问我。我确实是第一次去朝鲜。但是我在去每一个国家之前,都事先充分“备课”。去朝鲜之前,我曾经十分详细研究过朝鲜的历史和文化,知道1953年7月27曰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朝鲜把这一天定为“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曰”,年年庆祝。然而,在朝鲜导游看来,一个对朝鲜情况如此熟知的游客,势必是此前来过朝鲜。 很多人间我,在上海住了将近半个世纪,为什么只写过几篇关于上海的散文,却没有写过一本关于上海风土人情的书。我的回答是: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总在一个地方居住,我的目光被“钝化”了,往往“视而不见”。当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往往会有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是非常可贵的,使我的目光变得异常敏锐。出于职业习惯,我每到一个国家,都会以我的特有的目光进行观察, “捕捉”各种各样的细节。在东京,我注意到在空中盘旋着成群的乌鸦,肆无忌惮地在漂亮的轿车上丢下“粪弹”,东京人居然熟视无睹。我写了《东京的乌鸦》,写出中曰两国不同的“乌鸦观”,乌鸦的习性,为什么乌鸦在东京喜欢“住”郊区,乌鸦如何到东京“上班”,日本人如何对乌鸦奉若神明。我的这篇阐述日本“乌鸦文化”的散文发表之后,被众多的报刊转载,原因在于我写出了“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 漫步在海角天边,把沉思写在白云之上,写在浮萍之上。至今我仍是不倦的“驴友”。我的双肩包里装着手提电脑和照相机,我的足迹遍及亚、欧、美、澳、非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 我注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我看来,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历史是人类的脚印。正因为这样,只有以文化和历史这“双筒望远镜”观察世界,才能撩开瑰丽多彩的表象轻纱,深层次地揭示丰富深邃的内涵。我把我的所见、所闻、所记、所思凝聚笔端,写出广部又一部“行走文学”作品。 我把旅游视为特殊的考察,特殊的采访。我在台湾曰月潭旅行时,住在涵碧楼。我在事先做“功课”时知道,涵碧楼原本是蒋介石父子在台湾的行宫。我特地跑到当地旅游局,希望查阅两蒋在涵碧楼的历史资料。他们告诉我,在涵碧楼里,就有一个专门的展览馆。于是,我到涵碧楼总台,打听展览馆在哪里。总台小姐很惊讶地说: “那个展览馆已经关闭多年,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客人前去参观,难得有叶先生这样喜欢研究历史的人。”她打开尘封已久的展览馆的大门,我在那里“泡”了两小时,有了重大发现,因为那里的展品记载了蒋介石父子在涵碧楼接见曹聚仁。曹聚仁乃是奔走于海峡两岸的“密使”,但是台湾方面从未提及此事。我把这一发现写进发表于上海《文汇报》的文章里,引起海峡两岸的关注…… 我爱好摄影,则是因为在电影制片厂做了18年编导,整天跟摄影打交道,所以很注重“画面感”。我在旅行时,边游边摄,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在我的电脑里,如今保存了十几万张照片。除了拍摄各种各样的景点照片之外,我也很注意拍摄“特殊”的照片。比如,我在迪拜看见封闭式的公共汽车站,立即“咔嚓”一声拍了下来,因为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公共汽车站,内中安装了冷气机。这一细节,充分反映了迪拜人观念的领先以及迪拜的富有和豪华。在韩国一家餐馆的外墙,我看见把一个个泡菜坛嵌进墙里,也拍了下来,因为这充分体现韩国人浓浓的泡菜情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