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自2007年出版后深受读者好评,并于2010年重印,现根据2012版卓越绩效标准和最新实践进行修订再版。龚晓明所著的《卓越绩效模式(第2版)》从过去100多年来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演进谈起,介绍了卓越绩效模式的由来、实质和作用,论述了卓越绩效模式之“道”(基本理念)和“术”(评价准则和方法),然后分七个部分详细阐释卓越绩效模式的七大模块,最后回应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成功地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卓越绩效模式(第2版)/质量行动力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龚晓明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自2007年出版后深受读者好评,并于2010年重印,现根据2012版卓越绩效标准和最新实践进行修订再版。龚晓明所著的《卓越绩效模式(第2版)》从过去100多年来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演进谈起,介绍了卓越绩效模式的由来、实质和作用,论述了卓越绩效模式之“道”(基本理念)和“术”(评价准则和方法),然后分七个部分详细阐释卓越绩效模式的七大模块,最后回应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成功地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内容推荐 龚晓明所著的《卓越绩效模式(第2版)》从过去100多年来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演进谈起,介绍了卓越绩效模式的由来、实质和作用,论述了卓越绩效模式之“道”(基本理念)和“术”(评价准则和方法),然后分七个部分详细阐释卓越绩效模式的七大模块,最后回应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成功地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第2版)》是“质量行动力”系列图书中的一册,供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的人员使用。 目录 1 行动起来,追求卓越 1.1 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演进/3 1.2 卓越绩效模式的由来、实质和作用/ 13 1.3 卓越绩效模式在中国的推进/21 1.4 追求卓越,创造和谐/26 2 “以道御术”与“术以载道” 2.1 卓越绩效模式之“道”:九项基本理念/31 2.2 卓越绩效模式之“术”: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36 3 大海航行靠舵手一远见卓识的领导 3.1 自强不息,追求基业常青/63 3.2 厚德载物,履行社会责任/73 4 统御谋势一面向未来的战略 4.1 战略制定:“航行图”的谋划和描绘/87 4.2 战略部署:驶向光辉的未来彼岸/98 5 致胜之道一顾客和市场之驱动 5.1 细分市场,倾听顾客的心声/ 114 5.2 创建顾客关系,成就顾客满意和忠诚/ 122 6 练兵秣马——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142 6.2 其他资源:柴米油盐酱醋茶/162 7 以卓越的过程追求卓越的结果 ——过程方法 7.1 过程概念和过程方法: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 174 7.2 关键过程:为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 182 8 现代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分水岭 ——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 8.1 测量、分析和评价:你测量什么,就得到什么/202 8.2 改进与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14 9 灵不灵,看结果 ——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 9.1 结果四要素:水平、趋势、对比和整合/227 9.2 关注结果:创造平衡价值,建设和谐社会/234 1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何成功地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10.1 导入路径:醉翁之意不在酒/249 10.2 管理方法和体系的整合:九九归一/265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2 “以道御术”与“术以载道”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曾经对12家最优企业就应对21世纪质量的管理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和标杆对比被列为前3位。 追求卓越绩效,成为一家基业常青的卓越组织,是有志者的梦想。中国企业大多不缺乏理念,许多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将“追求卓越”作为其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但怎样才算是卓越?如何才能达到卓越?却始终缺乏可操作的方法,即无“术”以“载道”。今天,卓越绩效准则及其评价方法给我们带来了一套可操作和可测量、能够应对动态竞争环境而获得长期成功,从而使得“追求卓越”的理念能够落地的实用方法。 然而,如果有“术”却不知道要载什么“道”.无“道”以“御术”,犹如无本之木、无首之龙,也是不可想象的。我国企业虽然不缺乏理念,但大多过于空泛和口号化,未能形成一个面向未来质量世纪和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价值理念体系。今天,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九项基本理念给我们带来了一套“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体系,可用以构造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卓越经营的哲学和方法,是一套既包括卓越哲学理念体系,也包括卓越方法论体系的“道”、“术”融合的管理模式。卓越绩效模式之“道”,就是九项基本理念。卓越绩效模式之“术”,包括评价准则7个类目的要求和评价方法。 2.1 卓越绩效模式之“道”:九项基本理念 以下九项基本理念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卓越绩效模式的哲学理念体系,贯穿于卓越绩效准则的各项要求之中,是全球大量优秀、卓越企业价值理念的结晶,是浓缩的卓越绩效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特征的体现。要推行卓越绩效模式,首先要理解这九项基本理念,并付诸实践。 (1)远见卓识的领导 在ISO 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列为第一项,是因为ISO 9000特别是ISO 9001重在顾客满意;卓越绩效模式将“远见卓识的领导”列为第一项,是因为“领导”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和追求卓越的首要动力。 组织要卓越,“领导”就不能是一般水平的,而应当是“远见卓识的”。 “远见卓识”意味着领导要以前瞻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确定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平衡相关方的利益,建立组织追求卓越的战略、管理系统、方法和激励机制,营造诚信守法、改进创新、快速反应和学习的环境,带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远见卓识”还意味着领导要确保质量安全,推进品牌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和继任策划,完善组织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绩效评审和改进,以推动持续经营,实现战略目标和愿景。 (2)战略导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要有坚定的未来导向,以战略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让关键的利益相关方对组织建立长期信心,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要预测和分析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根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并具体化为长短期战略实施计划、关键绩效指标和资源配置,沿着关键过程和管理层级层层展开,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3)顾客驱动 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由顾客来评判的。因此,必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向顾客提供差异化、零缺陷的产品和服务,建立稳定、优质的顾客关系,为顾客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不断增进顾客满意和忠诚,提高组织绩效。 “顾客驱动”是一个战略性的概念,意味着:了解顾客变化的需求、期望和偏好,收集、整合顾客的投诉,对顾客进行产品和服务质量跟踪,测评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对上述顾客信息进行分析,驱动产品、服务与业务流程的改进和创新,追求卓越。 (4)社会责任 领导应率先垂范,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三个层次),为组织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承担责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P30-33 序言 追求卓越绩效,成为一家基业常青的卓越组织,是多少有志者的梦想啊!很久以前,我们的许多组织就已经将“追求卓越”作为其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但怎样衡量卓越的程度?如何才能追求卓越?直到今天,我们有了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的理念才能落地,变成可测量和可操作的、应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而取得长期成功的管理模式。 国家标准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自2004年颁布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组织宣贯实施。2012年,标准又基于过去几年的成功实践进行了修订再版。 本书自2007年出版后深受读者好评,并于2010年重印,现根据2012版卓越绩效标准和最新实践进行修订再版。本书从过去100多年来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演进谈起,介绍了卓越绩效模式的由来、实质和作用,论述了卓越绩效模式之“道”(基本理念)和“术”(评价准则和方法),然后分七个部分详细阐释卓越绩效模式的七大模块,最后回应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成功地导人卓越绩效模式。 质量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卓越绩效模式是在21世纪这样一个质量世纪中,最具系统性、集成性的管理模式。本书作为质量行动力系列图书之一,作为卓越绩效模式的普及读物,面向不同组织的各层次读者,尽可能在保持系统性的前提下做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 我自1990年从技术岗位转而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历经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质量协会三个职业发展时期,不断扩展自己的管理视野,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书中内容为我过去十几年来在卓越绩效模式方面的学习、研究、评审、培训和咨询工作中的积累。 感谢韩福荣老师不辞辛劳,审阅了本书的全稿。感谢质量界和企业界的各位良师益友多年来给予我的提携、教诲、鼓励和知识分享。 产品质量的高低由顾客说了算。同样地,本书的质量由您和与您一样手拿本书的读者说了算。真诚希望各位来函沟通研讨,对本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宝贵意见。 龚晓明 gongxiaoming66@gmail.com 2013年1月于厦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