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第一后(吕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臧知非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修道路、建宫殿、筑陵墓,不仅需要劳动力,更要大量的钱财。几百万劳役人员的日常生活更需要大量的粮食,尽管他们的生活境地极其悲惨,但是维持他们的生命需求还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进行。所有这一切当然征之于民,赋税的沉重可以想见。农民2/3的粮食都用来交税还是不够,最为关键的是,男劳力都被征发服役,在田里干活的都是老弱妇孺,粮食产量实在有限,农民即使把全部粮食上缴也不够.无法生存,只有逃亡。

秦律以严酷著称,曾有人形象地说,“秦法繁于秋荼,而密于凝脂”。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轻罪重罚,实行非东方各国所能想象的重刑主义原则,如“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也要服役三旬。二是刑罚名目繁多且异常残酷。根据现在资料的不完全统计,秦朝刑罚名目有十几种,每一种又分为不同细目,如死刑就有弃市、戮、枭首、腰斩、囊扑、肢解、剖腹、凿颠、抽肋、烹、定杀、族、具五刑、绞、大辟、坑、夷三族,等等;又如肉刑即破坏肉体以惩罚犯罪之刑,有墨、劓、刖、宫等名目;与肉刑相配合的徒刑有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等。这些徒刑还有很多的附加刑。这些法律在统一以前的秦国就开始实行了,秦国人早已习惯。统一以后.秦始皇针对新的形势,又加以补充和发展。对于六国民众来说,大部分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是摇手触禁,动辄得咎,举国上下成为一个恐怖的大监狱。在2 000万多一点的人口中,最保守的估计也要有100万刑徒.以至于“赭衣塞路,囹□成市”。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在李斯、赵高等人的谋划下登上皇帝的宝座,本来应该改弦易辙,停止或者减少力役,缓解刑罚,让农民有个基本的喘息机会,但秦二世在秦始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不仅残杀大臣,更是恣意妄为,屠杀无辜,大事兴作,进一步把广大农民推进了苦难的深渊。农民无法生存,只好造反。

早在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全国各地已经有零星的造反火种在燃烧。公元前211年,在东郡(今河南濮阳)落下一块陨石,有人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表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这可能是原来六国的贵族写的,也可能是普通百姓写的,但无论是谁写的都表明了六国民众对秦朝统治的不满。秦始皇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并没有想想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而是下令追查写字的人,查无结果,竟然下令将陨石附近的所有居民全部处死。秦始皇此举的目的是想用镇压手段摧毁人们的反抗心理,结果适得其反。走向反抗之路的人是越来越多。昌邑(今山东金乡)人彭越,是个贫苦的渔民,长期漂泊在巨野泽中,养成了勇敢剽悍的性格,见秦朝的压榨使百姓难以生存,首先拉起队伍,以烟波浩渺的巨野泽为依托,攻击官府,劫富济贫。九江六安人(今安徽六安)英布,犯法受过黥刑,又称为黥布,被送到咸阳,修筑骊山墓。修墓刑徒七十多万,其中不少是过去的刺客死士,有的是六国官僚,都有相当的真才实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见解。英布和他们广泛结交,联络反秦志士.最后率领同伴,逃离关中,在今日的江西、安徽的沿江地区,啸聚山林,除暴安良,走上了武装反秦的道路。像彭越、英布这样的反秦义士在当时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彭越、英布和后来的刘邦联手反秦并被刘邦封为王,在正史上被记载下来了。其余的反秦武装因为规模小,或者和刘邦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而已。

刘邦身为亭长。就要和刑徒打交道,对刑徒的犯罪原因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解民心的向背。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个地方基层官吏,抓捕和押送的刑徒都是自己的乡亲父老,不要说他们本来没有什么罪,就是有罪.情节轻微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可是秦法无情,要么和这些人一样沦为刑徒,要么成为乡亲父老的仇人,走上与百姓为敌的道路。初人仕途的刘邦,本来是想做一个称职的亭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凭借自己的豪爽洒脱,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爬的。但是,眼见秦朝统一以后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广大农民的反秦风暴一触即发,自然要重新思考当初的打算。特别是和吕雉成亲以后,吕太公以一个相者的敏感,更会提醒刘邦不要和父老乡亲结怨。所以,刘邦在平时履行职责时总是有所保留的。因此之故,刘邦在沛县也好、泗水也好,都有不错的人缘,黑白两道都能吃得开。当发现依靠为朝廷卖命以猎取富贵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时候,自然地走上了反抗秦王朝的道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刘邦又一次受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苦役。刑徒们知道等待自己的结果是什么,到了骊山工地,不是累死就是饿死,再就是被如虎狼般凶狠的监工打死,以往去骊山服役的人就没有几个回来,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上路伊始,这些人就想方设法逃跑。刘邦也不愿意到骊山去,这不仅因为路途遥远,长途跋涉艰辛。更因为这些刑徒都是自己的乡亲,对刑徒们的逃亡也就听之任之。刘邦明白,按照秦朝法律,刑徒逃走,监管官吏要负全部责任,到了成阳,等待自己的将是严厉的惩罚。一天,队伍行进到丰邑(今徐州丰县内)西部的湖荡里.刘邦将队伍停了下来,对着苍茫长空,默默无语,而后和几个熟悉的刑徒,一声不吭地喝酒。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刘邦亲自为刑徒们解去绳子.深情地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绝大多数刑徒对刘邦都投以感激的目光而后逃走,最后剩下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愿意和刘邦一同造反。刘邦和他们开怀畅饮以后,逃到今日山东、安徽交界的芒砀山中隐蔽起来,招降纳叛,积聚力量,等待时机,成就大事。P24-26

目录

引言

一 相面人家的千金——吕后

二 吕雉奉父之命同刘邦成婚

三 刘家农妇贤妻良母

四 泗水亭长刘邦的理想

五 芒砀山的秘密使者——吕雉

六 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

七 刘邦起兵丰沛

八 刘项联合抗秦

九 刘项关中争夺战

十 秦朝的灭亡

十一 刘邦约法三章

十二 鸿门宴

十三 就封汉王

十四 萧何月下追韩信

十五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十六 刘项彭城大战

十七 刘项荥阳对峙

十八 鸿沟划界

十九 四面楚歌

二十 吕雉被封为皇后

二十一 汉朝定都长安与制定朝仪

二十二 吕后与刘邦嫔妃之间

二十三 吕后贬韩信为侯

二十四 吕后斩韩信于钟室

二十五 吕后将彭越剁成肉酱

二十六 吕后逼走卢绾

二十七 竭尽全力保住太子地位

二十八 刘邦死时下令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二十九 吕后除掉劲敌——戚夫人

三十 吕后先后杀害刘友、刘恢两皇子

三十一 吕后继续无为而治的政策

三十二 吕后北抚匈奴

三十三 兴建长安城

三十四 吕后临朝称制并广立吕姓王

三十五 陆贾的斡旋

三十六 吕后安排自己的后事

三十七 吕氏宗族覆亡

三十八 汉文帝登基

三十九 盖棺论定——吕后

序言

大约在公元前242年,也就是战国末年,秦国军队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向东推进统一步伐、战国分裂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当时的单父(今山东菏泽单县),一个以给人相面闻名的吕姓人家,喜得一女。父亲吕公将女儿端详一番以后,不禁暗喜:吕家门楣即将光大!为了吉利,怕小家小户保不住女儿的性命,吕公就为女儿取名为“雉”,用野鸡作为女儿的名字。可以避免鬼神作祟,保护女儿平安。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吕公所预料的那样,吕雉果然光大了吕家的门楣。这可不是一般的使吕家脱贫致富,而是使吕家成为天下最显赫的家族,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不过,令吕公没料到的是,吕家后来也因此遭到灭顶之灾。

这个光大吕家门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吕雉,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吕后。

众所周知,中国的皇帝制度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后是皇帝正妻的专有名称,从理论上说,有皇帝,自然有皇后。但是,历史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在男权社会里.皇后并不是凭借其婚姻关系自然生成的,而是由皇帝根据各种力量的综合平衡和个人喜好在众多的嫔妃中选择确立的。皇帝是天下之君,又是天下之父,皇后则是天下之母,所以皇后有着“母仪天下”的重任。有责任当然也就有其相应的权力,不仅后宫事务由皇后全权处理。而且朝臣更是千方百计通过皇后及其党羽了解皇帝的意向,谋取个人利益,形成皇权的分割势力。战国末年的韩国学者韩非曾就历史上皇帝和皇后之间权力角逐的实例进行过深刻的分析。秦始皇十分欣赏韩非的才华和理论洞察力,十分赞同韩非的结论,大约是接受了韩非的分析.担心立后不利于皇权的集中,所以,他虽然当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却没有确立皇后,为后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也使得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后。

那么,吕雉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富家女登上皇后的宝座的?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和吕家的命运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吕后是否是天生的皇后命?如何认识吕后的历史作用?在古人的心目中,吕后是个什么样的女性?……所有这一切,都要深入到秦汉鼎革的历史深处寻求答案。

吕雉会在历史留名一方面因为她是刘邦的皇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在刘邦死后,以太后的身份实际掌握汉家政权15年(公元前194年汉惠帝登基到前180年文帝继位),这15年正是西汉王朝的社会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吕后之所以能以太后的身份掌权15年,又和她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密不可分。她虽是一个女人,但她“佐高祖、定天下”,后又实际掌握汉朝政权15年,那些出生人死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元勋们,在她的座前不得不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尽管在传世文献中,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关于吕后“佐高祖、定天下”的过程记载少而又少,但是,要想把握吕后的生平,还必须从刘邦说起。所以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在叙述汉朝建立的过程时,以刘邦为主,汉朝建立以后,我们的女主人才真正地成为主角。

关于吕后的研究和评价,后世史家关注是比较少的,既没有后世文人作家以之作为文学题材进行文学创作,也没有人从学术的层面对其进行正面的、系统的、认真的研究,或者把吕后及其时代统一起来,考察时代风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考察帝王权力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如果说吕后曾经受到过重视的话,大约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谓的“评法批儒”时,她作为政治工具从历史的故纸堆里被翻出来,当然此时的吕后绝对不是历史上的吕后。“文革”动乱结束后,学术界将吕后还原为历史人物,但是远远谈不上研究的重视,有的是从后宫斗争的角度评价吕后性格的残忍.有的是在研究刘邦时将吕后作为陪衬,使人们无从了解历史上的吕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历史文献关于吕后的记载太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时间距离现在太远,又没有什么浪漫的情节供人们欣赏,也没有什么时代意义供人们借鉴,所以关注吕后的就更少了。剩下的就是现代坊间戏说吕后的读物摆在读者面前了,但是这些戏说大都只是戏说,和历史事实的距离远得根本无法估量。

为了还历史一个真实的吕后,也为了再现那一段历史的风云,使现在的读者在历史风云的激荡中领悟王朝更迭的来龙去脉,本书以事件为主线,在学术第一的原则之下,打破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的传统写法,只在十分必要时引证历史文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将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叙述出来,对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分析则以史学研究为基础。

笔者自信,本书中所做的分析虽未必都正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新资料的不断发现,人的认识包括笔者自己的认识都会发生改变,但是本书的写作原则和态度不会改变,“细说”的特点就是“考证细、事实细、分析细”。之后而形诸笔端。当否,请读者批评指正,笔者一定勉力改进。

内容推荐

村姑吕雉,家世卑微,佐高祖定天下,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后。她帮助刘邦烹走狗,巩固刘家江山。利用萧何,诛杀韩信;擒获彭越,先贬后煮,又逼反英布,秘密追杀……刘邦死后,她临朝称制,广立吕姓王,改刘氏天下为吕氏天下……

《中国第一后(吕后)》从刘邦反秦起义讲起,讲述了吕后身为妻子、母亲、皇后的一生,史料翔实,辨析严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中国第一后(吕后)》的作者是臧知非。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后(吕后)》讲述中国第一位皇后的成长与蜕变、中国第一位当国太后的传奇一生。

不仅是精彩的故事,更是真实的历史。

《中国第一后(吕后)》从刘邦反秦起义讲起,讲述了吕后身为妻子、母亲、皇后的一生,史料翔实,辨析严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中国第一后(吕后)》的作者是臧知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