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岛博先生对世界胃肠内窥镜领域首席权威新谷弘实进行访谈的形式,记录了新谷弘实关于健康长寿的部分拙见。
本书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他所倡导的健康法。新谷弘实认为:胃相肠相,特别是肠相尤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如果人们能够控制肉食,饮食以谷物、蔬菜、豆类和海藻为主;按时饮用优质水,促进体内各种流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改变饮食生活,就一定能够改善肠相,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拥有健康的身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谷式健康长寿法(世界大师谈胃肠)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日)新谷弘实//生岛博 |
出版社 | 求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生岛博先生对世界胃肠内窥镜领域首席权威新谷弘实进行访谈的形式,记录了新谷弘实关于健康长寿的部分拙见。 本书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他所倡导的健康法。新谷弘实认为:胃相肠相,特别是肠相尤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如果人们能够控制肉食,饮食以谷物、蔬菜、豆类和海藻为主;按时饮用优质水,促进体内各种流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改变饮食生活,就一定能够改善肠相,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拥有健康的身体。 内容推荐 新谷弘实,世界胃肠内窥镜领域首席权威;生岛博,日本家喻户晓的访谈名家。新谷教授与访谈名家对话,从普通人的视角,揭示胃相肠相与饮食健康的秘密,直击胃相肠相的健康智慧,演绎新谷式健康长寿法。 人有面相,胃肠也各有其胃相、肠相。胃相肠相是健康的晴雨表,胃相肠相好的人精力充沛,健康长寿,胃相肠相差的人容易患生活方式病,甚至是癌症。控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增加谷物、蔬菜、豆类、海藻类食品的摄取,有规律地饮水、排便,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定能改善胃相肠相,提高免疫力、抗癌力,获得完美健康和幸福人生。 本书在日本出版后,引起社会各界巨大反响,至今仍在热销中。 目录 第1章 胃相肠相,健康的一面镜子 01 新谷式内窥镜检查法 02 世界首例内窥镜成功切除息肉手术 03 胃有胃相,肠有肠相 04 饮食,健康的根本 第2章 胃相肠相的健康智慧 01 预防大肠癌,内窥镜检查不可少 02 肠内细菌,人体之宝 03 体内酶决定寿命长短 04 谨防不良生活习惯“遗传” 05 烟酒,阻碍血液流动 06 晚餐太迟,胃相太差 第3章 从防病治病胃相肠相 01 肉食,生活习惯病的陷阱 02 便秘,健康之大敌 03 咖啡灌肠与腹部按摩,便秘自然疗法 04 幽门螺旋杆菌,趁虚而人 05 胃肠虚弱,饮食着手 06 肥胖,万病之源 07 胆固醇,正邪有道 08 糖尿病,可防亦可治 09 痛风,食物和水是关键 10 自由基,催生现代疑难杂症 第4章 新谷式饮食健康法 01 饮食结构自然法则 02 饮用优质水 03 五谷杂粮餐餐有 04 人体必需营养素 05 维生素矿物质,相得益彰 06 发芽糙米浆,防病又延年 07 营养补充剂,现代人的法宝 08 增进整体健康 第5章 实现长寿人生,培养健康新一代 01 关注健康,美国人是榜样 02 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03 获得健康身心,拥有长寿人生 后记 试读章节 饮食以谷物和蔬菜为主,尽量控制动物性食品,改善肠相。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早期发现、切除息肉。这是预防大肠癌的不二法门。 生岛:三十多年来,新谷先生在日美两国做了近30万人次的内窥镜检查。近二、三十年以来,日本大肠癌患者激增。您认为其中的原因足什么呢? 新谷:确实,日本大肠癌患者正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大肠癌不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1955年,日本大肠癌患者死亡人数不到7000人,1985年上升至约25000人,1994年则超过38000人。1955~1985年的30年间,大肠癌患者死亡人数增加了3倍左右。 怎么会演变成这样呢?我本人从1980年起,也开始在日本开展大肠内窥镜的指导和诊疗。令我震惊的是,日本人的肠相与美国人的越来越像了。以肉食为主的美国人,肠道又短又硬,黏膜皱褶多,并且有憩室(口袋状凹陷),肠内残存宿便,肠相糟糕。这种肠相的美国人大都患有大肠息肉、大肠癌、憩室、肠炎之类的疾病。既然日本人的肠相与美国人的越来越相像,那么日本大肠癌患者的增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饮食习惯的西化导致日本大肠癌患者急剧增加。和大肠癌多发的美国一样,日本人饮食也更多地以肉类为主,肠道当然也就更容易长出息肉和癌了。我在日美两国为众多患者做过大肠检查,我发现每5位中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大肠息肉。无论美国还是日本,以肉类为主的饮食结构,都是导致大肠癌患者人数持续上升的原因。 生岛:现在回想起来,日本人以前的饮食结构其实是非常科学的呀!以谷物、蔬菜、海藻和鱼类为主的饮食,营养十分均衡。不过,最近二、三十年以来,日本人也开始日常食用肉类和乳制品,而蔬菜和海藻的食用量则大大减少。可以说,饮食结构的改变是大肠癌增多的原因之一。那么,预防大肠癌,是不是应该先从改变饮食结构着手呢? 新谷:是的。要遏制大肠癌增势,恢复日本人从前良好的肠相,必须改善饮食结构。少吃牛肉、猪肉、鸡肉和乳制品,以谷物、蔬菜、海藻类和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 早期发现大肠息肉也非常重要。大肠癌几乎都是由良性息肉癌变发展而成的。目前,在50~70岁的日本人中,每10人就有1人患有大肠息肉,当然大多数都是尚未发生癌变的良性息肉。如果只是良性息肉,或者癌细胞尚未转移,即处于初期癌变阶段,只需通过内窥镜将其切除,就一定能够彻底治愈。所以,应该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争取早日确认良性息肉中是否存在癌细胞。 生岛:早期发现并通过内窥镜切除大肠息肉,可以预防大肠癌。不过,日本人从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从肛门插入内窥镜的检查方法。虽然明知可以预防大肠癌,但是却往往畏怯不前。其实,我本人在接触到新谷先生的“新谷式大肠内窥镜检查法”之前,也一直以为大肠内窥镜检查痛苦不堪。 新谷:大肠内窥镜检查可将内窥镜通过直肠直接插入大肠,观察肠道内部情况。我想,不少人虽然知道有必要进行大肠内窥镜检查,但是却总以为检查是十分痛苦的。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难为情。 不过,我发明的内窥镜检查法使用了麻醉前用药(轻度的基础麻醉药)。患者在浅睡状态下进行检查,所以既无痛苦也不会觉得难为情。而且,内窥镜检查不同于传统的X线检查,没有任何放射线辐射。人体受到放射线辐射,体内会产生自由基,日后可能引发各种癌症。虽说只是X线检查,但也应该尽量避免放射线性辐射。而内窥镜检查法安全省时,没有任何痛苦,是预防大肠癌的最佳手段。不过,部分患者也有必要进行灌肠、X线检查。 内窥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时,也不必担心,可以当场予以切除。内窥镜带着一根金属细丝,金属细丝的前端设有一个金属圈。这个金属圈可以套住息肉的根部,用高频电流将其烧掉。这就是我发明的“大肠息肉切除法”。这样,就不必为了一个小小的息肉而开肠剖肚,大动干戈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早期发现息肉,简单切除,达到预防大肠癌的目的。 不过,发现和切除息肉或初期癌变的息肉,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只有拥有技术高超的医生、拥有最新医疗设备的医院或诊所,才能为患者进行安全舒适的内窥镜检查和切除手术。当然受过内窥镜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医生比医院更为重要。 尽管日本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大肠癌检查的普及却非常滞后。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在团体体检中增加了大肠癌检查项目。大肠癌是一种易于治疗的癌症,如果能早期发现,治愈率是相当高的。息肉或部分癌变的小息肉,甚至不需开腹手术,凭借内窥镜就可以完成治疗。不过,如果出现便血、腹痛、贫血等症状,癌症到了中晚期或者已经转移,就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正因为如此,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 生岛:要征服大肠癌,就必须消灭息肉,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大肠息肉的征兆呢?一般认为,大肠息肉往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或疼痛,人们通常很少主动去进行检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是否正隐藏着大肠息肉的征兆呢? 新谷:虽然人们常说大肠息肉没有自觉症状,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任何征兆。例如,便血就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直肠中存在较大息肉,大便中就会混有血丝。这里所说的“便血”并非大量出血,而是少量鲜血粘附在大便上而已。如果是大肠息肉,这种程度的便血并不会出现下腹疼痛或排便异常,因此自己的确难以确认是否长了息肉。 不过,大肠息肉一旦发生癌变,就会出现各种症状。中晚期结肠癌和直肠癌则会出现便秘、腹泻、便血、腹胀、大便变细等症状。 便秘和腹泻等排便异常是大肠癌的典型症状。如果便秘和腹泻经常交替出现,就有可能罹患了直肠癌或结肠癌。此外,就大便的形状来说,当肛门附近出现肿瘤时,排便口变窄,大便就会因此而变细。这里,需要顺便指出的是,憩室(口袋状凹陷)中的粪便会变得干燥,排出体外时又硬又小,但与癌症并没有任何关系。腹胀也是结肠癌的征兆之一,因为肿瘤妨碍肠内物质从肠道中顺利排出。除了腹胀之外,还会听到腹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或者出现腹痛等。 以上症状都是可以觉察到的。不过,有人会以为便秘或腹泻只是因为肠胃一时不好,或者以为便血是痔疮引起的。其实,一旦出现便血,或便秘、腹泻久治不愈,无论老少,都应进行检查。大肠癌只要早期发现,就能够彻底根治。另外,大便隐血检查也是诊断大肠癌和直肠癌的重要手段。总之,预防大肠癌必须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切莫因怕麻烦而贻误时机。 新谷教授一点通 可在排便时检查自己的肠相是否正常,如大便有恶臭,或混有血丝,就应引起注意。如果多食肉类和乳制品,而少吃谷物类、豆类或蔬菜,大便就会变黑、发出恶臭。过多食用肉类、动物性食品,肠道会变得又短又硬,易患大肠癌和大肠息肉。经常便秘和大便发臭的人必须改变饮食结构。P16-21 序言 本书以生岛博先生对我进行访谈的形式,记录了本人关于健康长寿的部分拙见。 生岛先生阅读了拙著《胃肠论》之后,曾在他主持的广播节目中对我进行了一个较长时间段的采访,这成为我们相识的契机。生岛先生广泛关注健康方面的各种问题,始终满怀热忱地与我交谈、倾听我的见解。后来,我开始为他做内窥镜检查,我们的交流日渐增多。终于有一天,他向我建议道:“干脆出一本健康访谈录吧!”于是,在我前部作品的出版商——弘文堂的鼎力支持之下,本书终于得以付梓出版。 正是得益于生岛先生娴熟专业的访谈技巧,我才能够将我在《胃肠论》中阐述的健康理念更加简明易懂、更为详细地介绍给读者,同时还新增了部分内容。 我认为,正如人有面相一样,胃亦有胃相,肠亦有肠相。胃相肠相,特别是肠相尤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态,这是我所有理论的立足点。如果人们能够控制肉食,饮食以谷物、蔬菜、豆类和海藻为主;按时饮用优质水,促进体内各种流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改变饮食生活,就一定能够改善肠相,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拥有健康的身体。 本书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我所倡导的健康法。在此,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健康长寿绝非一日之功。与其过分追求完美,强己所难,结果半途而废;不如尽己所能,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实现目标的时间越早越好。 令我颇感自豪的是,我曾做过近30万人次的胃肠检查,并在世界上首创内窥镜插入法切除胃肠息肉,以此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不过,这些成绩与我作为一名医生的其他职责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永远相信,医生真正的使命就是不厌其烦地指导人们如何预防疾病,让所有的人都健康地活着。 我衷心希望,本书将有助于读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此,对生岛先生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新谷弘实 2001年8月 后记 我父亲在53岁时患胃癌去世了。作为儿子的我也自幼胃肠虚弱。几十年来,每当精神紧张时,就感到胃痛,工作压力大时还会出现腹泻。我日益接近父亲去世时的年龄,对健康的不安也越渐加深。肩头上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胃肠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在这时,我通过广播节目结识了新谷先生。 新谷先生的理论成了我的健康启蒙课。他让我发现以前的生活习惯有多糟糕。他还教导我不能依赖药物,通过日常饮食改善自身体质才是最重要的。我原本就不是完美主义者,并不可能完全忠实地履行先生的教诲。但是日常生活中细微的改进也使我的胃肠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每次先生回国时,内窥镜检查都发现我的胃相和肠相有明显的改观。 生活习惯的微小改变,就可增进我们的健康。未来的时代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自助,自主判断,自己承担责任。要在这样的时代生存下去,每个人都须自己努力,守护好自己的健康。我衷心希望,读者们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第一步。人生只有一次,理应在健康和快乐中渡过。 偶然的际遇成就了本书的出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新谷先生是内窥镜检查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然而我面前的他却像一个和蔼爽朗的长者,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令我叹服不已。新谷先生从容不迫的气度显现于言谈举止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或许正是新谷先生的健康法成就的吧。我真想亲眼看一看他本人的胃相、肠相呢! 如果本书能够对与我一样长年遭受胃肠健康困扰的人们有所裨益,我将感到无比荣幸。大家一定会体会到,生活方式的小小的改变,会极大地增进健康。 最后,谨向为本书发行而付出辛苦努力的弘文堂编辑部浦过雄次郎先生、协助我进行采访和统稿的海部京子女士以及在幕后辛勤工作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生岛博 2001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