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共产党的日本式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曹天禄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文献查阅和归纳等主要方法,以特定时期的日本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状况为背景,对战后日共的“日本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活动进行重点剖析,发现其一般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前瞻其未来发展。使读者对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有一总体认识和评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战前的日本共产党

 第一节 日共诞生的条件与历史意义

一 日共诞生的国内外条件

二 日共的诞生及历史意义

 第二节 日共的纲领路线与共产国际

一 日共纲领路线的演变

二 共产国际在日共纲领路线制定中的作用

 第三节 日共的主要斗争活动

一 反对统治阶级血腥镇压的斗争

二 反对政府发动侵略战争的斗争

三 反对党内“左”右倾错误的斗争

第二章“日本式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选择

 第一节“占领下的和平革命”(1945—1949)

一 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及对日共的影响

二 “占领下的和平革命”思想的提出

三 “占领下的和平革命”思想的得与失

 第二节 “占领下的暴力革命”(1950—1957)

一 冷战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及对日共的影响

二 “占领下的暴力革命”思想的提出

三 “占领下的暴力革命”思想及严重后果

 第三节 “争取和平革命”(1958—1969)

一 冷战中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对日共的影响

二 “争取和平革命”思想的提出

三 “争取和平革命”思想的确认及其意义

 第四节 “人民议会主义”(1970—1989)

一 冷战后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情势及对日共的影响

二 “人民议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三 “人民议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历史意义

 第五节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1990至今)

一 世纪之交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态势及对日共的影响

二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思想的提出

三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日本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

 第一节 政治上的“工人阶级的政权”论

一 通过反对“两大敌人”的“两个阶段不间断革命”

二 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

三 未来日本社会主义与“成长期”

 第二节 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论

一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二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三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上的无“国家哲学”论

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日共的指导思想

二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表述

三 科学社会主义不能作为“国家哲学”

 第四节 国际政策上的“独立自主”论

一 以“独立自主”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策

二 日共与苏、中两党关系

 第五节 党的建设理论

一 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方针

二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理论建设上的经验教训

一 对革命形势的过高估计

二 理论路线的意识形态化

三 国际政策上的僵化性

四 党建上的突击性

第四章“日本式社会主义”的主要实践活动

 第一节 重视议会选举的斗争

一 选举斗争的方针策略

二 国会斗争

三 选举斗争中的成就与问题

 第二节 争取建立统一战线和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

一 斗争的发展阶段

二 重视对群众团体的工作

三 主要经验教训

 第三节 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

一 条约的实质

二 斗争的发展过程

三 斗争中的成果与问题

 第四节 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斗争

一 修宪的目的

二 斗争的发展过程

三 日共的态度

 第五节 反对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斗争

一 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实质

二 日共的认识

 第六节 反对阁僚参拜靖国神社的斗争

一 阁僚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

二 日共的立场

第五章 面向21世纪的日本共产党

 第一节 新世纪日共对理论路线的新调整

一 二十二大召开时的日本国内外势态

二 理论路线调整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世纪日共在日本政坛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日共向“右”转

二 民主党执政时期的日本共产党

三 日共仍是日本政坛中的一支左翼力量

四 日共在日本政坛中的作用

 第三节 新世纪日共面临的机遇

一 日共已成为革新力量的代表,可能获得更多革新力量的支持

二 廉洁政党形象的树立,将使日共赢得更多选民的信任

三 新老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使日共显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形象

四 灵活现实的理论路线,可能使日共更能适应新形势和贴近群众

 第四节 新世纪日共面临的挑战

一 右翼势力的猖獗,反共土壤的深厚,使许多国民对日共产生了偏见

二 传统的思想文化特征,特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大了日共动员工人阶级的难度

三 “中产阶级”的形成,“中流意识”的泛化,增加了国民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难度

四 工人阶级和同盟军对日共的关注不够,使日共发展空间有限

五 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调整,可能使日共失去传统支持力量的拥护

结论

附件一

附件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