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历史光辉,至今让熠熠闪亮,这对于我们党当今在全国范围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然是具有普照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本书为我们介绍的就是我党在苏区执政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与党的领导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首要前提;妥善处理党政关系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重要枢纽;注重经济建设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物质基础;实施民主新政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重大举措;关注民生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根本途径;反贪倡廉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切实保障;总揽全局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领导方略;苏区时期共产国际指导的功过与党内“左”倾错误的危害;苏区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局部执政的伟大尝试和预演,始于中央苏区,始于红都瑞金。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近三年之久。在这三年的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中央苏区取得“局部执政”的?怎样实施“局部执政”的?苏区执政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苏区执政的重大作用、深远影响及其历史启示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本书研究回答和深层解读的课题使命。这些问题的科学研究与解读,旨在为当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保持政党的先进性,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绪论 治国安邦的预演局部执政的初探/1
一、党在苏区执政的历史条件/1
二、党在苏区执政的实践概况/8
三、党在苏区执政的基本经验/12
四、党在苏区执政的重要特征/19
五、党在苏区执政的历史作用/22
第一章 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与党的领导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首要前提/28
一、红四军七大前后毛泽东“思想路线”概念的最早提出/28
二、《反对本本主义》与党的“思想路线”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37
三、苏区时期党的组织系统与党员队伍状况/43
四、注重思想建设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关键/56
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根本保证/60
第二章 妥善处理党政关系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重要枢纽/63
一、确立基本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体政体/63
二、苏区的政权设计及其组织系统/66
三、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73
四、党领导苏维埃政权的原则与方式/96
五、党与苏维埃国家政权关系存在的弊端与调整改善/102
第三章 注重经济建设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物质基础/107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始于苏区/107
二、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111
三、苏维埃中央政府经济建设的总方针及其各项经济政策/121
四、苏区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及其成就/127
五、苏区经济建设的重大历史作用/156
六、苏区经济建设中若干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158
七、党领导苏区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64
第四章 实施民主新政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重大举措/168
一、苏区几次大规模的民主选举运动/168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及各项立法/180
三、苏区的社会治理与社会新风/193
四、党在苏区实行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208
第五章 关注民生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根本途径/213
一、“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党在苏区执政的宗旨/213
二、土地革命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解决/215
三、切实关注民众的生产生活/228
四、苏区民众的利益驱动和革命热情的进发/233
五、“创造第一等工作”的苏维埃模范县乡/237
六、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真谛与影响/248
七、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是党在苏区执政的坚实基础/254
第六章 反贪倡廉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切实保障/257
一、苏区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257
二、苏区反贪倡廉的重大举措/260
三、苏区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271
四、苏区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中的模范带头作用/283
五、苏区反贪倡廉的重大成效/287
第七章 总揽全局是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领导方略/291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导和组织革命战争的体制机制/291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对外政策与国家行为/319
三、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教育、文化工作及其重大成就/326
四、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成效/346
五、党在苏区的兵运策略及其成功运作/349
六、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执政统领全局的领导艺术/357
第八章 苏区时期共产国际指导的功过与党内“左”倾错误的危害/361
一、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指导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功绩与失误/361
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同共产国际和“左”倾错误的较量与斗争/383
三、党内“左”倾错误在苏区的全面推行/393
四、“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407
五、“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推行的历史教训/410
第九章 苏区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419
一、苏区精神的科学定位/419
二、苏区精神的本质内涵/421
三、苏区精神的价值取向/427
结语 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历史启示/430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430
二、切实关注民生,构筑密切的党群关系,防止执政资源的流失/435
三、实行民主政治,让人民监督政府,超越“历史周期率”/440
四、坚持反贪倡廉,厉行铁腕治吏,维护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447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450
主要参考文献/456
后记/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