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承载了家庭至少两代人的希望。孩子能否成人成才不仅关系到他将来生活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至关重要。
本书作者主要向你阐述了她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书中还记述了她作为母亲在经历儿子成长中实施引导、教育的一些事例与感想,这其中还包括她自己的一些经历、身边一些孩子的事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母亲的智慧--人生奠基18年 |
分类 | |
作者 | 曲艳霞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承载了家庭至少两代人的希望。孩子能否成人成才不仅关系到他将来生活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至关重要。 本书作者主要向你阐述了她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书中还记述了她作为母亲在经历儿子成长中实施引导、教育的一些事例与感想,这其中还包括她自己的一些经历、身边一些孩子的事例。 内容推荐 7年前,丁丁被保送清华大学建筑系。6年以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丁丁以扎实的步伐走出人生奠基的每一步。 他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培养。母亲的伟大与责任就在于用爱与智慧让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都可以很优秀。 当孩子以自己独立的人格立足于未来祔,作为母亲,我们如果能够给予他们健康的体魄,坚毅的性格,智慧的思维方式,热爱生活的激情和对祖国的责任感,我们就给了孩子们无限发展的空间。 目录 第一章 0岁到3岁——起步 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 感受婴幼儿丰富的“智力”活动 玩耍中蕴含着“教育” 在鼓励与期待中发展语言 不能容忍的缺点——任性 求治瘸腿的经历与感想 母亲的体会 第二章 4岁到6岁——启迪 在讲故事中学习 玩儿中启蒙 发现“天赋” 幼儿艺术班衔接小学 “三座大山?狮山、虎山、花果山” 品德教育启蒙:尊重,礼貌 母亲的体会 第三章 小学阶段——养成 一、培养广泛的兴趣 适应学校生活 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数学 激发读书的积极性 比培养特长更重要的收获 赖宁的影响:一根油条俩鸡蛋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对学习品质的理解 学玩不误,专时专用 学会“挖地雷” 以鼓励拒绝依赖 “摘抄”与“联想” 左撇子的启发 有效指导学习方法 珍贵的体育奖励 三、需要认真对待的品德主题 撒谎是孩子的另一种聪明 第一次给儿子零花钱 善良,真诚,感恩与责任 四、长大中的波折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淘气的孩子 小男子汉 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五、伙伴与集体 被女生关注 经历委屈 成长体会 母亲的体会 第四章 初中阶段——引导 “读了一本不好的书” 做图书管理员 数学竞赛终于获奖 “英语老师进步了!” 感受综合活动课 “我为什么要入团” 没有“逆反”的机会 一口气拔了8个“引体向上” 考四中的理想破灭了 “狗不理队”过把瘾 成长体会 母亲的体会 第五章 高中阶段——放飞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学习上走向成熟 走出家门看世界 感受来自澳大利亚的亲情 参评“十佳”——经历比结果更重要 申请入党 承受挫折,学会坚强 大学保送一波几折 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 给自己创造机会 成长体会 母亲的体会 第六章 在教育孩子中感悟 十年“底色”教育 家庭教育从“播种”行为开始 感悟家庭与母亲的责任 父母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深刻影响 尊重、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玩是人的需要 教育孩子的几条基本原则 母亲的体会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的母亲做过幼儿园的保育教师,父亲开始是工人后来是经济师。他们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以自己的善良、淳朴和智慧,教育和熏陶着我们,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0年代中期,我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后来担任副校长、校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领导干部。我的先生,曾和我同在一所学校里工作。 儿子已于2002年高中毕业。毕业前,在他年满18周岁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中学生,当年北京市仅评选了11人。因为高三数学竞赛获全国中学生联赛一等奖和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获得北京市中学生银帆奖,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建筑学系学习。保送的同时参加高考,连同加分取得了656分的成绩,当年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为621分。 我和家人为儿子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健康的成长感到高兴,同事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作为母亲,我感受到了一种由衷的幸福,我甚至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享受,这时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做母亲的,原来最大的高兴和幸福源自于孩子! 如今儿子已经在清华大学完成了本硕连读,以优异的学业水平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继续攻读建筑设计学硕士学位。 许多人都问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仔细想想我真的没有什么高招和绝招,儿子也是一个极普通的孩子,上初中时身高才1米42,智商测试为良好,这个结果表明他并不属于那种智力上出类拔萃的孩子,比起那些中学毕业就考上国外名牌大学的孩子他很逊色;他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特殊经历,没有付出什么特殊的超乎常人的努力。就在这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儿子长大了,用普通人的方式经历着普通人成长的过程,扎扎实实地走出人生奠基的每一步。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的,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孩子,普通的父母,普通的生活。但抚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的深刻体会是别看我们是普通的一族,一谈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我们心比天高! 每一个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正是源于这种希望,我留意着生活中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件件琐细的事情,从点点滴滴中积累着自己的感触与思考。我发现,孩子成长中0岁到18岁是最重要的基础阶段。这18年,一个孩子经历着从婴幼儿向儿童,从儿童向少年,从少年向青年的生理、心理快速变化与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恰由三个6年组成,学前6年,小学6年和中学阶段的6年。每一个6年都表现出不同的成长特点和教育的侧重点。作为习惯养成教育恰在前10年最为关键,作为人的社会化能力培养则在后面6年最为关键。所以,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也是有规律的。帮助孩子走好成人前的这18年,就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母亲和家庭的重要责任。 当然,我并不认为考上清华大学的孩子就是成才或是优秀,我也不认为孩子上了大学,所有成长中的问题就已经解决,因为人生的路对于一个升入大学的孩子来讲才刚刚开始。每一个孩子的智力结构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生活的文化氛围不同,成长中接受的影响也肯定各不相同。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多种人才的合理组合。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自己对他人负责、有极强的责任感的人,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实现人生价值,健康幸福地生活,那就是优秀,而这也正是我们每个父母亲都衷心期望的。 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 儿子出生在1984年4月19日夜里10点10分,当这个小生命竭尽努力挣脱母体的束缚呱呱坠地时,我从他嘹亮而有力的哭声中首先感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看着他踢蹬着有力的小腿儿,我欣慰,是我给了他一个健康的生命;当大夫抱着他给我看并告诉我他是个男孩时,我看到了儿子红扑扑的小脸儿。一时间,一种强烈的感觉撞击着我,那就是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孩子在撕裂母亲的躯体中诞生,人类在母亲的孕育中繁衍,生命是那样令人敬畏!一种无限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就是初为人母的那种近乎神圣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刹那间让你刻骨铭心! 儿子就是我的希望、我生命的延续,我幸福极了!我完全忘记了这个小生命即将出世时带给我的所有的折磨和痛苦,我忽然发现生命原来是这样美好并富有尊严!我将呵护我的儿子,让他健康地成长。 我没有婆婆,她在我先生16岁时就去世了,儿子出生时,我公公年龄大身体不好,我的父母都还没有退休,儿子只有我自己带。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父母、弟弟、妹妹给了我最大的帮助。我经历了哺育儿子的整个过程,体验着作为母亲的所有的艰辛与快乐。 儿子的出世,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乐。母亲在照料我的月子时更是精心备至。一天,看着儿子的小脸儿,我突然生出一种感叹:“他这么小,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母亲在一旁认真地说:“孩子要长起来也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就是要好好教育他,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 “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啊!我感叹这句话的精彩和分量,让我似乎有了一种顿悟。我的妈妈是极普通的母亲,但她用极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我的妈妈和爸爸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培养成人,使我们的大家庭始终充满了爱与温馨。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谐幸福。我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做了妈妈以后给予我的教诲,也可以说,在我有了孩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了第一个第三代的时候,母亲对我教育儿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儿女,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让他们成才,这是做父母的责任,是家庭的责任,我衷心感谢母亲给予我的点拨,记住了“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P3-5 序言 我是一位普通的母亲,我的职业是教师。 作为母亲,我陪伴着儿子成长,从他出生到上小学,从上中学到上大学……一路走来感觉辛苦而又幸福。如今孩子长大了,在他离我而远赴异国他乡求学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20几年匆匆而过,时间走得太快了!孩子虽然普通,但成长的每一瞬间似乎都历历在目。孩子的成长让我更懂得了做母亲的心愿和责任。 作为教师,我在中学教育岗位上耕耘了30几年,与千万个家庭共同分享着孩子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教师的职业使我对教育孩子产生了无限的兴趣和乐趣。对儿子的教育,帮助我理解、深入认识和实践家庭教育,帮助我感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儿童教育的规律,更增加了我作为教师的一种责任感,即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孩子成长。我因此拥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愿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承载了家庭至少两代人的希望。孩子能否成人成才不仅关系到他将来生活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至关重要。而教育孩子,一般的家庭只经历一次,由于缺少经验,由于经历不可重复,很多时候我们还来不及准备和思考,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期就过去了,很多遗憾因为错过机会而无法再弥补。 想想自己对儿子的期望与呵护,想想儿子成长过程中留给我的思考,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淳朴的愿望: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母亲们交流。想想每一个家庭对孩子寄予的希望,想想孩子们成长中需要的理解与帮助,交流作为母亲的体会一定是需要和有意义的。 这本案例主要记述了我作为母亲在经历儿子成长中实施引导、教育的一些事例与感想,这其中还包括自己的一些经历、身边一些孩子的事例。绝大多数都是生活中的琐事,有些感想是在反思中得到的,有些是在与别人交流时得到的。整理材料时发现儿子在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面向全校同学的总结发言,一同选编进来作为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体会和感想,呈现孩子所经历的思考和认识的轨迹。 愿与期盼孩子成才的母亲们交流! 愿每一个普通的孩子都优秀! 愿每一个普通的家庭都幸福! 后记 儿子上大学以后,我有了这种写作的冲动,因为回想孩子成长中的一个个故事,反思我对教育孩子的理解和感悟,思考孩子成长中的一些规律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对于我现行的教育工作也都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当我粗略地记述这些经历与感想后,却因为调入一所新的学校,开始一个新的局面而无暇再拿起笔,这一搁居然6年过去了。 如今儿子已经25岁了,他已经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课堂里读书一年了。 想想,儿子真是幸运和幸福的。这个幸运来自于孩子生活的这个时代,来自于学校、教师、社会给予他的培养和关爱,来自于孩子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于家庭为他打下的基础。 在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中,作为母亲我确实还有很多很多的遗憾。比如,丁丁对整理自己的物品不上心,很少动手自己洗衣服,不是不会而是不屑于做。东西用完不能及时放回原位,他的房间多数情况下需要大人帮忙收拾,提醒多次总是嬉皮笑脸改进甚微。是孩子不爱劳动吗?是孩子不懂得整洁吗?都不是,还是我对孩子这方面的好习惯养成不到位。平时生活中我更多的精力用在学校的事情上,对家里的许多事都不往心里放,比如房间的整洁,物品的有序,洗衣买菜做饭等,都不上心不在意,简单随便,动手做家务的时间非常有限,常常是东西堆积多了再突击收拾,也更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东西是否整齐,简单讲还是做大人的以身作则不够。当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生活需要会督促他发生变化,那个时候,我再借机推他一把帮他改正吧。现在,据他自己讲在美国做饭的能力已经得到明显增强。 家庭教育是个过程,随着孩子的长大不断进行,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总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教育虽有共性,但家庭教育也是极富创造性的个性化教育。虽然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成功却不能复制,更多的还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母亲父亲自己去创造去体会。所以,家庭教育对于爸爸、妈妈就是挑战就是学习。只要我们有教育的意识并不断反思,我们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效果。只要我们用心,用智慧去教育我们的孩子,任何一个普通的孩子都可以很优秀。 我写出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把我的思考我的体会我的感悟我粗浅的认识真诚地呈现出来,无意于指导谁,只是希望和大家交流。 未来属于孩子们!当他们以自己独立的人格立足于未来的社会,作为母亲我们如果能够给予他们健康的体魄,坚毅的性格,智慧的思维方式,热爱生活的激情和对祖国的责任感,我们就给了孩子们无限发展的空间。 母亲的伟大与责任就在于用爱与智慧创造着人类的未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