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操控术能够改变人际关系状况,它告诉人们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同时,还要能够读懂他人的内心,从他人的真实心理状况出发,去寻找解决交际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书所讲的心理策略和心理技巧,会让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轻松洞穿他人的内心、博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社交心理操控术(操纵他人心理实现交际制胜)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文成蹊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社交心理操控术能够改变人际关系状况,它告诉人们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同时,还要能够读懂他人的内心,从他人的真实心理状况出发,去寻找解决交际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书所讲的心理策略和心理技巧,会让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轻松洞穿他人的内心、博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帮助! 内容推荐 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了其行为模式,因此,对他人和对自己心理的掌控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好坏。在人际交往中,善于交际的人总会很自然地运用许多心理策略,对其中一些策略的概念,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本书旨在通过阐释如何洞察人的心理,告诉读者如何运用相应的心理策略来处理好各种社交问题。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学会洞察他人的内心,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交际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拥有超强的人脉。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因素影响人际关系 1.与社会隔绝会对人造成极大的伤害/2 2.以积极的心态和人交往/4 3.自信是社交的入场券/6 4.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一颗理智的心/9 5.大家好才是真的好/12 6.从心理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5 7.消除以貌取人的心理/17 8.心理平衡,社交才能和谐/20 9.我行我秀,个性形成印象/23 10.恐惧心理让社交成了炼狱/26 第二章 把握他人需求的心理策略 1.从人的共性上把握他人的需求/30 2.人人都期望得到别人的赞美/32 3.用希望激励他人做事/34 4.被尊重是人最本质的需求/36 5.“安全需要”决定人际交往必须以诚信为本./38 6.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心/4l 7.“喂饱”对方饥饿的皮肤/43 8.用应声虫策略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45 9.投石问路,探知对方内心的需求/47 10.从对方的无心之失洞悉其内心需求./49 第三章 洞察他人内心的心理策略 1.他做的,就是他心里想的/52 2.“脚语”,诚实地泄露心语./54 3.服饰出卖了他的心/56 4.握手的方式反映一个人的性格/58 5.选择什么样的话题反映什么样的心理/60 6.他表现和善,不等于他接受你/62 7.探知他人的真实情况/64 8.发现他人的弱点/66 9.移情是感知他人内心的有效方法/68 10.别用自己的观点解说你看到的现象/70 第四章 让他人畅所欲言的心理策略 1.倾听是最好的恭维/74 2.找到你与对方的共同点/76 3.找到他人感兴趣的话题/79 4.就他人最在行的事情提问/81 5.与人交谈,要坐有坐“向”/83 6.创造良好的交谈氛围/85 7.向记者学学采访技巧/87 8.如何使对方说出不愿说的话/89 9.将正式场合转换为非正式场合/91 10.打开对方话匣子的技巧/93 第五章 让他人喜欢自己的心理策略 1.做一个受人欢迎的谦虚者/96 2.责任感是获得他人认可的前提/98 3.保持良好的情绪会给人留下好印象/100 4.相比完美的神,人们更喜欢稍有不足的人/104 5.不做透明人,但要适当地自我暴露/106 6.人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践踏他人的面子/108 7.请求他人帮忙会赢得对方的好感/111 8.努力记住有关对方的小事/114 9.从否定到肯定的交往模式让你赢得人心/116 10.打造符合对方心意的个人名片/118 第六章 让他人心悦诚服的心理策略 1.运用他人最熟悉的语言/122 2.采用最让人信服的说话方式/124 3.沟通是说服他人的有效途径/126 4.采用7±2法则来说服对方/128 5.用断定性的语言来说服对方/131 6.用对方的心理定势说服对方/133 7.激发对方的好奇心,让他甘愿被说服/135 8.投其所好,使说服对方的可能性最大化/137 9.借助权威的力量来说服对方/139 10.提出的建议要暗合对方的心理/141 第七章 争取他人积极帮助的心理策略 1.让他人按照你的心意去办事/144 2.激发对方的欲望/146 3.给予对方一个头衔/148 4.人情投资成本很低,但回报很高/150 5.利用“欠情”心理使对方难以拒绝/152 6.恰当的反馈能使对方更加积极/154 7.运用“登门槛效应”让对方为你效力/156 8.巧妙地引导对方的“逆反心理”/159 9.为对方安排一个观众/161 10.诚挚地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人/164 第八章 让他人听从你指示的心理策略 1.怎样让他人行动起来/168 2.“危言耸听”震慑对方/170 3.让别人干起来更有劲儿/173 4.期望效应的妙用/176 5.让他人履行诺言的心理技巧/178 6.利用最后时限给对方设一个困境/181 7.打造精诚合作团队的技巧/183 8.给对方一个竞争对手/185 9.利用对方的从众心理/188 10.给对方一个宣泄的渠道/190 第九章 与朋友相处的心理策略 1.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194 2.让朋友越来越近的心理技巧/197 3.巧用“暗示”避开人的心理壁垒/199 4.慎重地选择朋友/201 5.给予对方理解,是对人际关系最好的维系/203 6.适度保持距离/206 7.别陷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窘境/208 8.有了坏消息该如何传达/211 9.拒绝朋友而不伤情谊的心理策略/214 10.别让你的情绪化伤了对方的心/217 第十章 用心理策略解开人际关系的结 1.“同理心”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保证/222 2.不做单飞的雁,适当从众/224 3.感谢对手,因为他是上天的恩赐/226 4.化解对方对立情绪的心理策略/228 5.“背后鞠躬”消除对方的敌意/230 6.化解对方妒意的心理策略/232 7.适时冷却,有利于解决问题/235 8.平息他人愤愤不平的情绪/238 9.用幽默化解对方的不满/240 10.面对抱怨,理智应对/242 参考文献/244 试读章节 5.给予对方理解,是对人际关系最好的维系 世界上没有完全契合的两个人。人的性格迥异,或内向,或外向;或沉稳,或开朗;或开拓进取,或畏缩不前;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任何两个人相处,都难免会有意见分歧,难免有对方的做法不合自己心意、让自己不舒服的时候。这也正是彼此间的情谊接受考验的时候。 在这样的磨合阶段,要想维系好彼此间的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然而,理解对方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投射效应”,说的是人会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个体本身并不能意识到。 生活中的投射效应主要表现在:人们往往会凭借自身的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征。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为什么那么难的原因所在。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在一起生活了40年的夫妇,只要哪顿饭有鱼,妻子就会把鱼头夹到丈夫的碗里。有一次,丈夫实在受不了了,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吃鱼的时候你都把鱼头给我。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告诉你,我不爱吃鱼头。”妻子愣住了,原来丈夫并不爱吃鱼头。只因为自己爱吃鱼头,所以她也由已推人,以为丈夫也必定爱吃,因此,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把自己最爱吃的鱼头夹到丈夫的饭碗里。 显然,这位妻子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了丈夫身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丈夫必定也喜欢,自己讨厌的丈夫必定也讨厌,以致使“爱吃鱼头”的误会持续了几十年。 其实,每个人对生命的体验都会构成一个现象场,人们以它为参照“坐标系”去认识世界。由于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不同,所形成的现象场、坐标系自然也就不同。然而,我们却习惯以自己的坐标体系为标准,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开始自己所选的参照物就是不对的。试问,这样我们怎么有可能正确客观地认识他人、理解他人? 对事情的认识也是一样的,由于彼此的坐标体系不同,因此各人的认识也就不同,也因此产生了意见分歧。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然而,由于坐标系不同,真正理解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理解对方,就必须试着放下自己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我们和他人之间达成理解的唯一途径。 生活中,经常出现“他不理解我”、“我无法理解他”的局面,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认识对方,总是想随心所欲地和对方相处。人们必须明白,自己对对方的看法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也就是说,要想理解他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自己眼中的就是事实”的想法,然后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具体地说,可以在以下3方面做出努力: (1)用询问代替揣测。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和对方关系很亲近,足够了解对方了。这类人总说“他不用开口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了”之类的话。的确,也许,他和对方已经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由于长年累月地相处,习惯了对方的行为模式,是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然而,他真地了解对方对每件事的心理感受吗?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是把自身的内心感受投射到对方身上,而没有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 因此,从此刻开始,停止自以为是的揣测,学着询问对方的感受,问问对方的真实想法。 (2)用沟通代替评价。在坐标体系中,人们将自己置于中心,把自己看作唯一主体,会不由自主地把其他人都放在自己的坐标体系上,去分析别人、评价别人,以保持这个体系的平衡和稳定,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然而,在对方的坐标体系中,我们是没有评价资格的。这样,两个坐标系之间就难免有矛盾产生。要想避免这种矛盾,就必须用沟通代替评价,这样不仅能平衡自己的坐标系,而且能平衡彼此坐标系的关系。 (3)多倾听、少出主意。当对方一说到“问题”时,我们就赶忙在第一时间提建议、出主意,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虽然这是出于关心,但是很多时候却让对方更加郁闷,因为对方需要的或许并不是我们的建议和主意,而只是希望通过诉说来宣泄情绪。这时,倾听绝对是最明智的做法,出主意只会严重妨碍理解的达成。 总之,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尺子来要求对方,要学会放下自我偏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用对方的坐标系来看世界,这样自然就能达成理解了。 P203-205 序言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阿尔伯特·爱德华·威根在他的研究报告《探索你的心理世界》一书中明确指出:“针对4000名失业者的研究调查显示,他们之中只有400人(即总数的10%)是因为工作能力不够而被开除的,其余90%的人都是因为不能妥当地处理人际关系而被解雇的。” 事实上,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人们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 1943年,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人的激励理论》中明确提出,人有5个不同层次的需求,它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生理和安全需求是作为自然人生存的基础层次;尊重与自我实现则是作为社会人的较高层次和高层次的需求;而介于基础层次和高层次需求之间则是社交需求。并且,只有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有可能去追求高层次需求,以获得进一步的满足。 也就是说,当人不能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的时候,满足感就始终停留在生理和安全层面上,而不可能体会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幸福感。 对人而言,社交是至关重要的。人的一生中有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参与社交活动。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社交关系的好坏,又应该怎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呢?本书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你揭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改变人际关系状况,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调节自己的心理,二是掌控别人的心理。单纯自我调节,或者只是掌控他人,都不可能获得百分百的成功。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同时,还要能够读懂他人的内心,针对他人的真实心理状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才有可能顺利地构筑自己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让它推动我们去成功,去快乐地生活。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心理策略和小技巧,并且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心理策略进行分析说明,方便读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运用。 通过阅读本书,许多曾经让你觉得束手无策的人际问题都会被你轻松解决。将本书中的策略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你会发现,原来博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帮助、猜透他人的想法……‘切都是如此简单! 编著者 2009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