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家长和孩子“各有所看”的图书。 在《学习没有那么难》中,“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汇聚十年教育经验,结合培养学霸女儿的亲身经历,与家长分享如何让孩子在不被督促的情况下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时间管理的佼佼者、如何成为孩子的引导者而非评判者、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扭转弱势学科,改正不良学习习惯等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在《北大学姐的高分秘籍》和《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中,学霸姐姐就孩子在各学科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出了一份超详细的提分攻略,并手把手教孩子写出高分作文,帮助孩子翻越写作这座大山。 成绩是一面镜子,家长在意的不应是分数的高低,而是它映射出的问题。孩子需要的不是被教育,而是和父母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 刘称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亲子关系培训师。2013年被评为“中国榜样家长”,2014年其家庭被评为中国首届“书香之家”,2015年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15年被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作家”。 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理念,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2011年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目前女儿已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公派到享有美国“南方哈佛”美誉的范德堡大学继续深造。 目录 《学习没有那么难》 前言·孩子体验到生命的美好,才有动力学习 第一章 孩子不爱学习可解吗 满足好奇心,成就孩子的未来 打造一个书香门第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慎用物质奖励 人际关系和学习同等重要 第二章 提高成绩的金钥匙 提前定计划,高效利用时间 写好作文,在“写”之外下功夫 学好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个方法,帮孩子成为英语达人 三个本子,让复习事半功倍 面对孩子的错题,家长怎么办 第三章 这么学习不费力 帮助孩子成为记忆高手 不管文理科,理解能力是核心 专注力=正反馈+不干扰 多角度思考,让孩子更灵活 老师是孩子最好的资源 第四章 改掉恶习有妙招 孩子逃避难题怎么办 粗心马虎只是表面现象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孩子逃避作业,弄清原因是关键 如何解决孩子的“三分钟热度” 偶像崇拜该如何对待 偏科贵在尽早纠正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怎么办 第五章 天才在左 教育在右 作业 成绩 考试 习惯 写作 兴趣 老师 后记·大考前给孩子写封信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北大学姐的高分秘籍》 序言 作为心理咨询师和家庭 教育指导师,我总是会跟 家长和孩子打交道。很多 家长都被一个问题困扰—— 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 我和这样的孩子交流后 发现了一个共性,他们之 所以没有动力学习,绝大 多数是因为体验不到生命 的美好,也体验不到生命 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些 选择用极端方式伤害自己 的孩子,不是他们想要那 样做,而是他们真的不想 像现在这样活着。他们试 图用自残的方式呐喊,甚 至想以生命为代价警醒家 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更 加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 分才能开花结果一样,孩 子的内心也渴望被认可和 欣赏。当这一需求被满足 ,他们便可以体验到愉悦 、兴奋、幸福等感觉。拥 有这些美好感觉的孩子才 能自我欣赏和自我认可, 变得热情主动、积极上进 ,在学习上也会更加努力 ,因为他们想要成就自己 的美好人生。就算在生活 和学习中犯了错,家长也 可以通过欣赏来帮助他们 改正错误、重拾信心。 那么家长该如何欣赏孩 子呢? 第一,欣赏要建立在接 纳和相信的基础上。 只有家长发自内心地欣 赏孩子,孩子才能真正感 受到自己的美好。如果家 长对孩子不甚满意,只是 嘴上敷衍着表扬,孩子是 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家长 首先要如其所是地接纳孩 子的有限和不完美,这是 欣赏的基础。如果家长总 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其他 孩子的长处作比较,是不 可能真心欣赏孩子的。 我国赏识教育第一人周 弘老师,他的女儿周婷婷 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是一 个全聋儿,完全听不到声 音。但在周弘老师的赏识 教育下,周婷婷不仅上了 大学,还去美国留学并获 得博士学位。周弘老师能 把身患残疾的女儿培养得 这么好,就是因为他接纳 了女儿的一切,并且相信 她是一个天才。只要女儿 有做得好的地方,他就及 时地送上认可、肯定和欣 赏,周婷婷从小就在心里 种下了“我是好孩子”的种子 。因此,她不仅没有因为 先天的缺陷而自卑,反而 成长得阳光自信,小学连 跳两级,10岁被评为“全国 十佳少年”,16岁成为“少年 大学生”,20岁出国留学。 第二,善于发现孩子身 上的美好品质并表达出来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 上的美好品质,比如勇敢 、观察力强、做事细致、 善良、有爱心等,只要你 发现了孩子身上的优点, 就真诚地表达出来。当优 点能常被家长看到并欣赏 ,孩子就会对自己充满信 心,优点也会不断生发, 真正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资 源,帮助他学习、工作和 生活。 曾经有一位妈妈,说她5 岁的女儿不是很自信,我 就让她每天花些时间和女 儿一起进行自我欣赏。这 位妈妈照做了,效果非常 好。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就是和孩子一起,找对 方身上的优点。 比如妈妈说:“宝贝,妈 妈发现你挺细心的,你每 天总是把玩过的玩具都收 拾好。妈妈也发现你挺懂 事的,每次咱俩去超市回 来,你都会主动帮妈妈拎 东西。”然后邀请女儿也对 妈妈送上欣赏,女儿可能 说:“妈妈,我发现你挺能 干的,每天都要洗衣服、 做饭,还要收拾家。”刚开 始的时候,女儿可能还不 太会找妈妈的优点,但渐 渐地,女儿就越来越会欣 赏妈妈了。再后来,就可 以进行自我欣赏了。这时 候妈妈可以稍作引导:“宝 贝,妈妈看到你有这么多 优点,你自己觉得还有哪 些呢?”你会发现孩子果然 找到了连妈妈都没有注意 到的优点。 再看到这位妈妈的时候 ,她跟我说,她和女儿每 晚睡觉前都会完成这一亲 子交流,她发现女儿睡着 后,脸上会露出甜美的微 笑,可见孩子的感觉非常 好。这项活动可以随时随 地进行,不一定非要特定 的时间。 陶行知先生与“四块糖” 的故事非常著名,也很有 启发意义,故事是这样的 :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时, 在校园里看到一个男孩用 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 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 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 长室,男孩已经等在门口 。陶行知不仅没有批评他 ,还送了他一块糖,说:“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 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 了。”男孩惊疑地接过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 里掏出一块糖给男孩,说 :“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 ,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 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 你。”男孩迷惑不解地又接 过了糖。陶行知掏出第三 块糖,说:“我调查过了, 你用泥块砸那些同学,是 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 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 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 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 !”听到这里,男孩感动极 了,他流着眼泪悔愧地说 :“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 !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 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 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男孩 ,说:“你正确地认识了自 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 块糖。”待男孩接过糖,陶 行知说:“我的糖给完了, 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 束了。” 这个男孩以后还会打人 吗?我想答案该是否定的 。这就是欣赏的力量。 曾经有一位高一孩子的 妈妈找到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