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彦编著的《<全金诗>韵部研究》全面整理了现代学者薛瑞兆、郭明志编纂的《全金诗》512位金代诗人12000。首诗歌的用韵,校勘韵脚字中的讹字,确定韵脚字5319个,根据音义结合的原则确定韵脚字的读音和出现的韵段,分别研究近体诗和古体诗的韵部。可以说,在材料的占有上,作者做了很大的投入,体现了踏实的学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当下尤其值得充分肯定。
《全金诗》是研究金代语音的重要资料。崔彦编著的《<全金诗>韵部研究》全面整理了《全金诗》512位诗人12000首诗歌的用韵,区分出古体诗与近体诗,归纳制作出韵谱,确定韵脚字5319个。
根据上述材料,《<全金诗>韵部研究》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归纳总结出近体诗和古体诗的韵部系统,详尽地描述了《全金诗》的韵部系统特点,探讨了金诗用韵中不可回避的几个问题,揭示了其语音史价值。
近体诗的韵部系统分为29部,这个韵部系统83.38%符合“平水韵”的要求,16.62%反映了实际语音。说明诗人做诗用韵比较严格遵守功令,个别诗人的用韵突破了功令要求,通过借韵或出韵来反映实际语音。
古体诗的韵部系统分为22部,这个韵部系统与《广韵》相比,已经大大简化了,入声韵作为一个韵部系统仍然存在,入声韵尾发生混叶,个别入声韵与阴声韵相押。这个韵部系统处於《中原音韵》音系的前期。
第四章具体分析272个特殊韵脚字的用韵情况,其中187个字存在异读,85个字(音)《广韵》未收。
《<全金诗>韵部研究》的结论是近体诗和古体诗都能够反映语音,但是二者反映实际语音的程度和方式并不相同,因此要分别对待不同的研究材料,不能混为一谈。金诗用韵中出现的重要语音现象有:支思韵已经产生,麻韵有分化迹象,平分阴阳,全浊上声已经变成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