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五省联帅(孙传芳)/民国人物大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何易//潘荣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何易、潘荣所著的《五省联帅(孙传芳)》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何易、潘荣所著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为《民国人物大系》之一。

孙传芳是民国时期北洋军事集团中一个狡诈、机警而且具有纵横之才的直系“后起之秀”。

孙传芳一生颠簸跌宕,历经了北洋军事集团由兴至衰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一个“正统”的北洋派军人。

《五省联帅(孙传芳)》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综观孙传芳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不仅是军阀的一个典型,而且一生极富传奇性。

目录

第一章 初投北洋(1885—1908)

 一、飘零少年

 二、投军逢时 东渡深造

第二章 王占元的爱将(1909—1920)

 一、学成归国 重返北洋

 二、追剿白朗 初露头角

 三、王占元的爱将

第三章 转依吴佩孚(1921—1923)

 一、扼守羊楼司

 二、弃王投吴

 三、驱徐迎黎充先锋

第四章 入主福建(1923—1924)

 一、援川未果 改道援闽

 二、初任闽督 备受牵制

 三、智驱王永泉

 四、让位抚周

 五、助齐伐卢攫取浙江

 六、广纳降将实力大张

第五章 反奉获胜称雄东南(1925)

 一、“北京政变”后奉军南下

 二、暗中酝酿反奉

 三、太湖“秋操”突袭沪宁

第六章 建立东南“独立王国”(1925—1926)

 一、军绅联合政权

 二、招贤纳士延揽才俊

 三、“修明政治”和“保境安民”

 四、复古和厌新

 五、开发利源推行“大上海”计划

第七章 在革命冲击下势焰大跌

 一、坐山观虎斗

 二、国民党人的诱惑革命思潮的困扰

 三、出兵援赣精兵受挫

 四、前方御敌后门“失火”

 五、丢赣失闽退保江浙

第八章 托庇奉张顽固抗拒北伐(1927—1930)

 一、北上乞师孙张联手“讨赤”

 二、浙军叛孙和浙人“自治”

 三、镇压起义撤驻江北

 四、拥戴奉张伺机反攻

 五、龙潭鏖战一蹶不振

 六、且战且退转战直鲁

 七、少帅府的高级幕宾(僚)

第九章 津门寓公(1931—1935)

 一、由苦闷难耐到皈佛诵经

 二、仇女寻踪暗中密访

 三、血溅佛堂孙居士被刺

 四、孙施两家的法理争讼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初投北洋(1885—1908)

一、飘零少年

1885年4月17日(光绪十一年三月初三),山东省泰安县下乔庄一个破落贫寒的人家里,一个男婴啼哭着来到人间。四十余年后,这个出生于动荡岁月的男孩,自封为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成为风云一时的人物。

他就是本书传主——孙传芳。

众所周知,被誉为“五岳之首”的泰山主峰就坐落在泰安境内。我们不想简单套用“地杰人灵”的成语,仅想指出,孙传芳的故乡泰安确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地方。历代文人赞美泰山的诗文数不胜数。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览泰山之巅的风光后,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如今,泰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名胜,山上的风光和古迹无须我们一一赘述,但人们往往对泰山脚下泰安县境内的名胜古迹并不清楚。

泰安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在泰安县境内。位于泰安县城东北的汉明堂遗址和县城内的岱庙都可以作为该地区古代文化兴盛的见证。泰安的物产在华北地区也可算得上丰饶,花生与棉花产量曾居全省之冠。

孙传芳的故乡下乔庄,在泰安县城以东,距泰山约四十华里。孙家虽非当地名门望族,但也世居有年。

据孙传芳后人所提供的有关下乔庄孙姓的情况,至晚孙传芳祖父一代已移居下乔庄。孙传芳的祖父名振□,务农为生。振□仅生一子,即孙传芳之父孙育典。育典青年时代也曾勤奋读书,锐意科举,二十多岁时便考中秀才,但后来屡试不第,只好以教私塾为生。在乡村当个私塾先生收入自然并不丰厚,维持生计而已。尽管收入微薄,孙育典授课却十分认真。一些不肯规规矩矩听讲的顽皮孩子经常要受其呵斥,以至罚站或打手板。不想在孙传芳六七岁时,其父即因此引出了一场祸事。在孙育典任教的私塾里,有一孙姓本家(孙维)大舅的孩子就读。孙育典打了这个孩子后,那个本家大舅不依不饶,与孙育典扭打起来。在扭打中,育典的发辫被揪下来一大缕。发辫被揪,对私塾先生来说,当然太伤脸面了。育典自认为受了奇耻大辱,无法再见人了,怀愤成疾,不久因伤寒而亡。

孙传芳的母亲张莲芳出身于历城(今济南)一带黄河河工的家庭,张父原为黄河上的一个小头目。孙育典与张莲芳生有三女一男,男即孙传芳,排行最小。

孙育典去世时,其长女、次女已出嫁,家中还有三口人。孙育典生前仅为一穷塾师,没留下什么家产,孤儿寡母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孙育典死后,张莲芳只好暂时依傍孙育典的堂兄弟们过活,但不久便因忍受不了孙传芳的堂婶的欺凌,携孙传芳及幼女投奔长女处栖身。

孙传芳的大姐嫁给商河程姓人家、二姐嫁给历城逯姓人家。当时他的大姐家既有钱铺又开烧锅,家境颇为宽裕。孙氏母子三人,在此寄食不成问题。但是至孙传芳十三四岁时,孙氏母子尚属安定的寄食生活又因义和团在山东兴起而被打乱。

19世纪末年,原为民间反清秘密组织的义和拳逐渐转变为以反洋教为主要宗旨的群众团体。原山东巡抚毓贤既有盲目排外思想,又无兵力剿办义和拳,便改义和拳为团练,称义和团。遂使山东义和团席卷全省。这一形势对已侵入山东各地数年的西方教会势力造成很大威胁。驻北京的西方公使屡次要求清政府撤换毓贤。西方使团和荣禄等都看好袁世凯,于是1899年底清廷便改任袁署理山东巡抚。由于当时西太后对义和团态度暧昧,袁世凯开始尚不敢对义和团大动干戈。1900年6月,西太后对外宣战后,袁世凯采取极其狡猾的手段,驱使山东义和团“北上助战”,对于那些不肯受骗而仍留山东境内的团民,袁即以“黑团”或“假团”等罪名,严酷剿杀。商河为山东义和团活跃的县份之一,时有袁军与义和团角逐,孙母遂携子女迁省城济南暂居。

孙氏在济南城内并无近亲可以投靠,只好自己抛头露面,自谋生计。她在街上摆了一个茶水摊糊口,后为招揽顾客,她又让在家乡练过几年武术的小女儿在茶摊旁边耍上几拳,以吸引茶客。茶客或过路客人围观后,乞钱的任务自然就是孙传芳和他三姐两人的事了。一次孙传芳在茶摊玩耍时,竟不小心把茶壶打碎。孙母见了,又疼又急,劈头盖脸地便把孙家的独苗、唯一的儿子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由此事便可想孙母当时带一双儿女过活是多么不容易。

孙母在摆茶摊之余,还须找些缝补的活计做,不然就不敷糊口之用。一次孙母替武卫右军营务处的兵士们洗衣时,偶然得知营务处有一位秀才出身的军官因夫人患疯癫症久治不愈,倍感苦恼,正拟寻觅一健康姑娘为继室,以解房中空虚并接续宗祧香烟。这个秀才出身的军官就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武卫右军营务处执法营官王英楷。王也是山东人。孙母欲将三女儿嫁之,托人说合。相见后,王见孙传芳的三姐伶俐健康,欣然同意。

孙传芳的三姐续弦给王英楷后,孙氏母子的生活也有了着落。王英楷此时已任武卫右军高级军营,饷银丰厚,衣食不愁,供养两个亲戚自不成问题。从此孙传芳也有机会就读私塾。此时,孙传芳已15岁,既然读私塾,就须向先生报姓名及籍贯。为了向外人掩饰孙父的落魄及家世的萧条,孙母将自己的儿子更名为孙传芳,并将籍贯改为山东历城县。

孙传芳的三姐得嫁王英楷,不仅使孙氏母子衣食不愁,而且为日后孙传芳投军发迹打开了门路,王英楷可称是孙传芳人生道路上对其有知遇之恩的第一人。

P1-3

后记

孙传芳是民国时期北洋军事集团中一个狡诈、机警而且具有纵横之才的直系“后起之秀”。

孙传芳一生颠簸跌宕,历经了北洋军事集团由兴至衰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一个“正统”的北洋派军人。

孙传芳自清末投军北洋,即从存在和需要的角度出发,历年参加“南征北讨”玩弄政治伎俩,与北洋“群雄”角逐,1925年11月,他一举兼并苏、闽、浙、皖、赣东南五省,建立封建割据政权,成为吴佩孚之后的又一直系巨擘。

北伐战争开始,孙传芳逆潮流而行,顽固坚持“讨赤”,维护他的“独立王国”,最终失败下野。

1931年,孙到天津当寓公,皈依佛门。1935年,被仇家之女手刃于佛堂。

综观孙传芳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不仅是军阀的一个典型,而且一生极富传奇性。

本文在写作前,何易与潘荣研究了传主的有关材料,构思、确定了全书章、节。

在写作过程中,何易、潘荣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书中第一、二、三、四章由潘荣撰写,第五、六、七、八、九章由何易撰写。

本书在搜集材料阶段和脱稿整理阶段先后得到几位先生、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他(她)们为本书提供材料,校阅整理,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为本书提供第一手材料的是孙传芳的长孙孙承祖先生,他为本书口碑了许多“内密”,同时也重点核证了一些章、节,使本书内容更加翔实可靠。

搜集文字资料时先后得到刘建章、秦忠琦的帮助。南开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张焕宗老师和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刘富春老师还特意为本书介绍有关书籍、报刊资料,复印了一些颇有参考价值的旧书报资料。

全书脱稿后,何易、潘荣分头进行梳理校对,于桂荣同志极极参与第五章至第九章的校阅工作并缮写誊清了一些章、节。

对以上几位先生、同志所做的有益工作,我们仅此致谢。

本书承兰州大学出版社惠予特约出版,我们亦于此耑致谢意。

笔者才思不敏,而且写作时间仓促,尤其两人承担全书撰写,书中难免漏误讹错、不尽协调,尚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何易 潘荣

1996.9.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