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爱因斯坦、马克思、洛克菲勒、毕加索……卓越人才的秘密教育法。一部提示犹太民族成功的神奇宝典。
重视亲子教育,是犹太民族最为突出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犹太民族为了在深重的苦难中生存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犹太人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充分证明他们教育方式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推崇。贺亚莎所著的《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智慧精髓,帮助广大中国父母借鉴其成功经验,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一本影响全球百万家庭的家教圣经。
一个屡遭劫难、饱经沧桑的民族;一个颠沛流离、很长时间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一个为人类贡献了无以计数杰出人才的民族;一个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民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洛克菲勒、毕加索、海涅……为什么犹太人中产生了这么多杰出人物呢?
专家们一致认为:犹太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犹太人获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重视教育,是犹太民族最为突出的优良传统。
犹太人的教育不但使犹太人精明富有,而且还使犹太民族中每一个流落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能如鱼得水般地开创他们的事业。犹太人相信,良好的儿童教育是世界的希望所在,因此他们极为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我们通过解读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从中发掘这个伟大民族的内涵,从而获得启示。贺亚莎所著的《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将犹太人的教子智慧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相结合,告诉你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法,让你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聪明、健康地成长。
值得深思的犹太人教育观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孕育出许多伟人,像爱因斯坦、毕加索、马克思、弗洛伊德、门德尔松、霍夫曼、基辛格,等等。据统计,在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7%是犹太人,在美国百万富翁中,有三分之一是犹太人。犹太民族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名人呢?
犹太人培养天才的秘密在于早期家庭教育:
第一,犹太人主张教育孩子要独立
犹太民族之所以会人才辈出,这与他们长期被奴役、受歧视、遭迫害、被迫流亡异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从公元280年起,犹太人开始被送到隔离区里生活,这种做法在14、15世纪时遍布欧洲,身上还要佩带一个黄色的标记以示区别,他们随时处于歧视、伤害和危险之中。这些景象在描写二战的一些影片中就可以看到。
也许是这长期恶劣的生活环境,使犹太人形成了独立性强的性格特点,他们认识到一个真理:要生存只能靠自己!因此,犹太人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格。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进行独立性格培养。在犹太法典上说:“5岁的孩子是你的主人;10岁的孩子是你的奴隶;到了15岁,父子平等,就没有孩子了。”在五旬节内,年满13岁的人都要参加隆重的成丁仪式,表示自己是真正的犹太人了,开始承担宗教义务。
聪明的犹太人是这样教育自己孩子的: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就让孩子从茶几上跳到父亲的怀里,然后父亲紧紧地抱住孩子,一次、两次、三次……突然,有一次父亲不抱孩子了,让孩子摔在地上。这时父亲对孩子说:“请记住,除了你自己,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依靠任何人,一切只能靠你自己!”犹太人就是这样对孩子进行独立性格教育的。由于这种教育是由最值得信赖的父亲亲自传授的,并且是用痛苦去感受的,因此犹太人的孩子从小就在心中牢记独立性格的信念。
这种做法看来似乎有些离谱,但在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中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们说:“像这样重复几次以后,孩子就不敢轻易相信别人了,也不会再有依赖心理。”由于犹太人注重对孩子的磨炼,因此犹太人的孩子在满18岁后就可以独立生活了。当然,如果本人愿意,到18岁后仍可享受免费教育。
第二,犹太人认为学者要比国王伟大
除了犹太民族以外,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会将王侯、贵族、军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学者之上,而犹太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学者比国王伟大。
因为犹太人把知识当作财富,所以他们认为妻子一方的家庭是学者家庭为最佳。为了能使孩子成为学者,犹太人认为在择偶时要看重对方的家庭背景,而不是看重相貌。他们一般认为:为了能和学者的女儿结婚,一个人可以卖掉自己所有的家产;如果不能娶到学者的女儿,就娶一个大人物的女儿为妻;如果娶不到大人物的女儿,就娶一个犹太领袖的女儿为妻;如果娶不到犹太领袖的女儿,就娶一个慈善家的女儿为妻;如果娶不到慈善家的女儿,那么就娶一名教师的女儿为妻。最后,绝对不能和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家的女儿结婚。
由此可见,犹太人把知识看得多么重要!
第三,犹太人一贯重视思维能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
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支配下,使犹太人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
第四,犹六人更重才能与思考能力
犹太家庭不但重视知识,而且更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许多犹太人在家庭里碰到放学的孩子,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
基于这种认识,犹太人家庭特别注意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一直受到成人的教诲和指导。孩子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和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和孩子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去。
犹太人还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会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
P2-4
犹太民族曾饱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灾难,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国家,却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才:马克思、毕加索、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门德尔松、霍夫曼、基辛格……为什么犹太民族人才辈出?这跟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犹太人明白:最初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就天才的前提,一个人的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犹太人的教育特点是全方位地教育孩子,如尊重智慧,突出独立教育;重视对孩子思维和才能的培养等。犹太人把智慧教育放在首位,以特有的方式努力发掘孩子的智慧潜能。对孩子进行智慧教育的同时,犹太人还不忘对孩子的性格、美德、创富、社交,以及抗击苦难与挫折等方面进行教育,全面培养和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
本书通过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和精辟的阐释,在讲述犹太人生活习惯的同时,向你介绍犹太人的家教常识,全方位解读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希望你在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本书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