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主旨,马妍姝编著的《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不仅仅是给出了一种工作理念,同时还给出了一套工作方法。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在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所给出的方法,真正明白把心用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用心,并最终成为一名能真正“用心”的员工。
首先,本书阐明了“用心”与“不用心”的区别。其次,本书阐明了作为一名员工,应该把工作放在心上。最后,本书阐明了作为一名员工,应该做一名有心的员工,应该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也就是把心用在哪里以及如何用心,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并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在现代企业里,只有“用心”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但是,什么样的员工才是“用心”的员工呢?马妍姝编著的《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首先分析了“用心”与“不用心”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心”员工的八大准则。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用心”这一理念,《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将“用心”的标准界定为“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要求员工心无旁骛,心里始终有工作;“把心放在工作上”要求员工时刻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工作上,做一名真正懂得用心、如何用心的员工。一个员工也只有真正做到了“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才能从平凡到优秀,并最终成就卓越。
不用心只是在被动工作,用心则是积极主动地做事
在现代职场里,有两种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一种是被动地做老板交代的事情;另一种是做不好老板交代的事情。这两种人都是老板首先要炒“鱿鱼”的人,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在工作中仅仅是在应付差事,就像推一下才会动一下的木偶,原因在于这种被动的状态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危机。而这种老板发个指令才会动一动的“机器型”员工也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会更多地被挤进失业者的行列。
李开复曾说过:“不要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工作,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待孩子般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并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不能达到的。”成功总是属于那些能够主动去做事的人。用心的员工有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责任心,能始终保持主动的心态,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把工作又好又快地完成。
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被动做事和主动做事的区别,实际上也就是用心与不用心的区别。
爱诺和布诺几乎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他们都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诺就一再地被提升,很快从领班升到了部门经理,而布诺还在原地踏步。终于有一天,布诺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指责总经理不公平,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
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总经理说:“布诺先生,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布诺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总经理问:“一车有多少袋,多少斤?”
布诺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
布诺再次跑到集市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你休息一会儿吧,看看爱诺是怎么做的。”
说完叫来爱诺对他说:“爱诺先生,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爱诺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我带回了几个样品请您过目。这个农民还有几箱西红柿将要上市,价格也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到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您大概会需要,所以我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了一眼红了脸的布诺说:“请他进来。”
为什么同样的工作结果却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布诺跑了三趟,才在老板的不断提示下,了解了部分情况;而爱诺仅跑了一趟,就掌握了老板需要和可能需要的信息。现实工作中有不少员工也像布诺那样,老板吩咐什么,就干什么,像一块磨一样,推一下才动一下,不推就不动。而像爱诺那样积极主动、办事高效的员工,不仅圆满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还主动给领导提供了参考意见和尽可能多的信息,自然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和青睐。与布诺相比,爱诺具有系统思考的能力,他能将事情考虑得很全面、很周到、很细致。再往深一层想,即爱诺是在“用心”做事。
一个人如果是“用心”在做事,他(她)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做扎实、做精致、做完美。而这种用心工作的态度,为其既定的事业目标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也给公司和老板带来了最大化的利益。所以,在每一个公司里,“用心”的员工是老板最为青睐的。
杰克逊曾为是堪斯亚建筑工程公司的执行副总,几年前他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招聘进来的。杰克逊并不像其他的送水工那样,把水桶搬进来之后就一面抱怨工资太少,一面躲在墙角抽烟:他会给每一个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在工人休息时缠着他们讲解关于建筑的各项工作。不久,这个勤奋好学的人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两周后,杰克逊当上了计时员。此后,杰克逊依然勤勤恳恳地工作,他总是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由于他对所有的建筑工作,比如打地基、垒砖、刷泥浆等都非常熟悉,当建筑队的老板不在时,工人们总喜欢向他咨询。有一次,老板看到杰克逊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包在目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来照明的困难,老板决定让这个肯动脑又能干的年轻人做自己的助理。后来,他又被提拔为公司的副总,但他依然特别积极主动地工作,从不说闲话,也从不参加到任何纷争中去。他鼓励大家要学会用心工作,不断学习和积极运用新知识,他还常常画草图、拟计划,向大家提出各种好的建议。
杰克逊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才华,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送水工,一个穷苦的孩子,但却凭着主动思考、积极工作的美德,幸运地被老板赏识和重用。
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工作简单、琐碎,提不起兴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但是,往往在这些平凡的工作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只要你能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迅速、更正确、更完美,调动自己全部的精力,从中找出新的方法来,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老板的赏识。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你用心去做。
P7-10
在现代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员工:有用嘴做事的(即只说不做的人),有用办做事的(即有苦劳没功劳的人),有认真做事的(即按章办事的人),有默默做事的(即只做不说的人),有用眼做事的(即只看不说也不做的人),有没事找事的(即不断制造麻烦的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用说,用嘴做事、用眼做事、没事找事的员工,是不招企业和老板待见的;用力做事、认真做事、默默做事的员工是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真实写照,但他们(她们)距离优秀员工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那么,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优秀员工呢?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相似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当的智力水平,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交出优秀的答卷;而有的人则工作平平,始终不见起色,公司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用心”和“不用心”的区别!也就是说,只有“用心”的员工才能称得上是优秀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
温家宝总理曾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用心”。在“五四”青年节看望北京大学学生时,曾经这样殷切勉励莘莘学子:“不仅要学好知识和本领,而且要学会做人,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事。”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对文学艺术家们也说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我一直要求自己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事,用心写文章。对于丈学艺术家来讲,可能还要求你们用心创作,用心演出。”接连几个“用心”,反复强调“用心”,体现了一位大国总理求真务实的风格。
在现在企业中,有很多企业和企业家把“用心”作为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求员工时刻牢记“用心”,在工作中践行“用心”。国家电网公司在2011年提出了“你用电,我用心”的品牌理念,这里的“用心”体现了国家电网人的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使命。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要求所有天正人都要“用心”做事,他说,“用心”做事要成为每一个天正人自觉、自然的行为准则。企业家王嘉廉曾说过:“一个用心工作的员工,我们应该发给他双倍的薪水。”可见,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不用心是万万不行的,不用心也是做不好的。
那么,怎样才算是“用心”,什么的员工才算是“用心”的员工呢?对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一直试图用一句话来说清楚,但始终没有找到。后来,一位企业老板向我诉苦,他说自己企业里有不少员工不把工作放在心上,无所事事,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即便在工作时,也是吊儿郎当,漫不经心,心思不在工作上,结果是错误频出,工作总是不见起色。这时,我突然感悟到,这番话的意思不就是说员工没“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吗?这不也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想真正表达“用心”做事的那句话吗?
“用心”可能过于抽象和模糊,如果将用心做事表述为“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就比较好理解了。“用心”,首先要求员工心无旁骛,心里始终装有工作,时时刻刻把工作放在心上;其次,要求员工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做一名有心、懂得用心、如何用心的员工。如果一名员工能真正做到“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那么,他(她)就是在用心做事,就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也只有这样,这名员工才能从平凡到优秀,并最终成就卓越。
本着“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主旨,本书不仅仅是给出了一种理念,同时还给出了一套方法。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在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所给出的方法,真正明白把心用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用心,并最终成为一名能真正“用心”的人。
首先,本书阐明了“用心”与“不用心”的区别,如“不用心仅仅是在完成工作,用心则是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不用心只是在被动工作,用心则是积极主动地做事”、“不用心只知道苦干蛮干,用心则是创造性地干”……接下来阐明了“用心员工的八大准则”,如“做正确的事,并正确地做事”、“不找借口,只找方法”、“不推、不拖、不敷衍”……也就是说你是不是“用心”,对比一下这八个准则心里就清楚了。
其次,本书阐明了作为一名员工,应该把工作放在心上。因为“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把你放在心上”、“把工作放在心上,工作就会尊重你”、“把工作放在心上,工作将不再是一种负担”。也就是说,你只有把工作放在心上,你才会赢得企业和老板的尊重,你的工作才会有起色,你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最后,本书阐明了作为一名员工,应该做一名有心的员工,应该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也就是把心用在哪里以及如何用心,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并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衷心希望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能“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养成“用心”的好习惯,做一名懂得“用心”的员工,从而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
编 者
2011年6月
闻悉本书隹口将出版,不胜感慨。本书从最初的调查研究到中途的设计与写作,再到随后的审阅出版等,经历了一个艰难且辛苦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围绕本书的研究与写作,我们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帮助,包括资料收集论证上的协助,具体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以及心智上的点拨。
尚需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创作融入了团队的智慧,我们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本书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这些人包括:孙健、洪少生、戴宇剑、杨靖、洪少萍、李瑞文、秦术琼、宋松红、谭海燕、谭汉贵、王晓荣、杨兵、杨选成、袁雪萍、孙东风、孙科柳、孙丽、石强、程丽平、路光、高垒、邵帅、郑秋菊、董晓孝、李国旗等。
在此,对以上人员衷心地表示谢意!
作者
2011年6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