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存折、信用卡,黄金、假币、票据;借贷、集资,股市、房市、黑中介;手机短信、网络银行……
“你有多少种形式的钱,你有多少种使用钱的方式,就有多少种诈骗金钱的行径!”
资深银行人冯敏飞为你剖析形形色色的金钱骗子,“防诈骗·保钱财”实用必备书,一眼看穿骗子,防诈骗!三招戳穿骗局,保钱财!只要看一眼,如同看穿魔术师的老底,你再也不会被金钱骗子华丽的外表所迷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捂紧口袋防诈骗(薪青年经济危机理财指导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冯敏飞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银行卡、存折、信用卡,黄金、假币、票据;借贷、集资,股市、房市、黑中介;手机短信、网络银行…… “你有多少种形式的钱,你有多少种使用钱的方式,就有多少种诈骗金钱的行径!” 资深银行人冯敏飞为你剖析形形色色的金钱骗子,“防诈骗·保钱财”实用必备书,一眼看穿骗子,防诈骗!三招戳穿骗局,保钱财!只要看一眼,如同看穿魔术师的老底,你再也不会被金钱骗子华丽的外表所迷惑。 内容推荐 捂紧口袋,是经济危机袭来之时人们本能的第一反应。但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不受骗、在金钱财富上“防诈骗”,却鲜为人道。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到世界各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在这危难的日子里,金钱骗子又雪上加霜。迈入2009年,头一件有全国性影响的大事,似乎被HD90系列假币抢占,媒体惊呼“假币恐慌”…… 岂止假币! 岂止中国! 在这人心惶惶的日子,世界各地的生产订单减少,就业岗位会减少,即使在岗工资福利也往往减少,唯独金钱骗子可能会增多。 随着金融创新增多,世界各国交流增多,金钱骗子也日益增多。钱的形式和使用钱的方式越是多样化,诈骗的方式也相应地多样化起来…… 目录 序 防金钱诈骗要用“心” 引言 一眼看穿金钱骗子 一、曾以为坏人都丑陋 二、骗子看起来挺“可爱” 三、骗子啊,你该当何罪 四、骗子仍可能增多 五、期待先哲在天之灵道歉 六、政府、金融部门及相关企业应尽更多责任 七、别指责受骗者“贪心” 八、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 第一章 钱币诈骗 一、趣话“钱币” 二、横行的假币 三、丢包骗局 四、变钱把戏 五、钱币收藏陷阱 六、换钱陷阱 七、黑吃黑 八、假人民币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外币诈骗 一、趣话“外币” 二、黑市陷阱多 三、拒绝“秘鲁币” 四、巨额假存单 五、外币假钞 六、洋骗子 七、巨额藏款骗局 八、美钞、港币、日元、英镑、欧元真假币特征 第三章 存款诈骗 一、趣话“存款” 二、假存单四处诈骗 三、冒领货款 四、盯梢取款人 五、冒领亲人存单 六、偷了存单骗密码 七、公款私存有私心 八、借存单骗贷款 九、柜台边的假雷锋 十、掌上电脑骗存款 第四章 银行卡诈骗 一、趣话“银行卡” 二、ATM机边的骗子 三、POS机边的骗子 四、调包骗贷款 五、骗身份资料造伪卡 六、真有“万能卡”吗 七、真有“美国银行卡”吗 八、“借”卡行窃 九、偷骗并举 十、手机短信诈骗 十一、网上诈骗 第五章 借贷诈骗 一、趣话“借贷” 二、假存单真抵押 三、冒名贷款 四、冒名借钱 五、公司只为贷款 六、“爱情”只为骗钱 七、骗取货物 八、地下钱庄及高利贷 九、诉讼欺诈 第六章 票据诈骗 一、趣话“票据” 二、伪造票据 三、空头支票 四、盗用公司(单位)名义 五、收票不付货 六、比收款人更迅速的骗子 七、离奇的票据 第七章 集资诈骗 一、趣话“集资” 二、假银行 三、私设其他金融机构 四、借金融机构揽储 五、假企业真骗钱 六、借投资行骗 七、网上陷阱 第八章 股市诈骗 一、趣话“股票” 二、假冒股市 三、咨询诈骗 四、股市贼眼 五、合法公司非法经营 六、股市“黑客” 七、警惕某些媒体言论 八、基金有黑幕 第九章 黄金诈骗 一、趣话“黄金” 二、黄金有假 三、金饰品有水分 四、金表骗局 五、挖金骗局 六、黄铜变黄金 第十章 柜台里的诈骗 一、趣话“银行人” 二、冒充银行入 三、“金融掮客”作奸 四、吃里扒外的行长 五、储蓄员骗储户 六、信贷员骗贷款 七、电脑黑客 八、充当骗子帮凶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父亲是个小知识分子,但生不逢时,一个错案一错就几十年。第一次见父亲,那是个倾盆大雨下得昏天暗地的白天,他刑满释放从大门外进家来,挑着被子之类,又戴副眼镜,把我吓得直往妈怀里躲…… 当时我老家那个小镇,戴眼镜的屈指可数。乡亲们似乎反感眼镜,有些人叫我父亲“四眼狗”,有的会藏起他的眼镜捉弄他。 更重要的背景是当时的电影,我发现戴眼镜的总是坏人。那些美帝国主义、日本鬼子、国民党军官、苏修坏蛋、地富反坏右分子之类,一个个总是尖嘴猴腮,衣服扣不好帽子也戴歪,端着枪还驼着背,一点光彩没有。相反,凡是好人都长得仪表堂堂(女人有些例外,漂亮的都是美女蛇,妖里妖气),挺胸昂首,言语洪亮…… 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我曾长期以为父亲是坏人——叩请他在天之灵饶恕我,以为只有坏人才“破相”(天生长不好、猥琐甚至包括戴眼镜、拄拐杖之类),而冠冕堂皇的一定是好人。直到改革开放后,各方各面开始逐步恢复正常,我年龄也大些,这才逐渐发现以貌取人是件挺危险的事。陈佩斯和朱时茂是一对优秀的老搭档。有回演汉奸和八路,自然是陈佩斯演前者,朱时茂演后者,可是一换衣服,角色换过来,也惟妙惟肖。这自然是笑话。跟“样板戏”不同的是,小品只为博人一笑,并没有要求把它当学习教材。 记得有回在街上,看到刑车上押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我的心强烈地颤抖起来:这么清楚的人怎么会犯死罪?这种情形,常可以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网上有帖说,长沙运钞车抢劫杀人案首犯张某,血债累累,人称“杀人魔王”,在他落网后竟然还有女郎公然表示爱他。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本·拉登像瘟神一样令人唯恐避之不及,而某国却有位女郎到大使馆闹着要嫁给他做他第八第九个妻子,如果他被处死那么通过人工授精怀上他的孩子也好。外貌与品质,实如河水与井水。看多了警匪新闻,我们走在大街上更加困惑:什么样的人是坏人? 也有另一种情况,这就是看到一些伟大人物的老照片并非帅哥靓妹,则又会想:这么“土”的人怎么会才华横溢,那么崇高? 还是马克思一句话让我警醒。他在评论路易·波拿巴政变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写道: 像法国人那样说他们的民族遭受了偷袭,那是不够的。民族和妇女一样,即使有片刻疏忽而让随便一个冒险者能加以强奸,也是不可宽恕的。这样的言谈并没有揭穿哑谜,而只能是把它换了一个说法罢了。还应当说明,为什么三千六百万人的民族竟会被三个衣冠楚楚的骗子弄得措手不及而毫无抵抗地做了俘虏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8页) 读这段话的时候,我正思考“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刚过去不久的历史。我思索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十几亿人的民族竟然会被四个衣冠楚楚的骗子弄得措手不及而毫无抵抗地做了俘虏呢? 从此,对政治方面“衣冠楚楚的骗子”,我常会旁观一两眼;而对金钱方面“衣冠楚楚的骗子”,则有着切肤之痛…… 曾有个多年未见的老乡,同宗同族,论辈分我得叫他叔叔,说是在外做生意,手头很紧,突然来找我借500元钱周转。我说没钱,他以为我信不过他,便拿出一个1万元的存折连密码交给我,说是怕出外不安全(怕车匪路霸),请我先帮他借点,等他在外面联系好货后给我电话,帮他取钱电汇去。见他说得如此恳切,我便转请我上司借了钱给他。没想到,再也不见他的人影。等到不耐烦时,跑到银行一问才发现:这个化名的存折也是涂改过的(这存折上实际仅有1元钱,我当时不在银行部门工作,害我被当地农业银行的人调查了好几天)。那时500元是我好几个月的工资啊,幸好老天有眼让我阴错阳差中了个大奖1000元,及时还清了这笔冤枉债……我对这冤枉债仍耿耿于怀,便于1994年年底以此为素材创作了《信用卡》的小说,发表在1995年3月号《福建文学》杂志。这小说还得了个小奖,算是又得了点补偿。 对此事,我确实铭心刻骨,不然不会写这个小说。当然,写小说不能拘泥于亲历,加以大量的艺术虚构,希望读者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钱与钱之间的信用卡,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然而,几乎是在创作这个小说的同时,我又遭遇一次金钱方面“衣冠楚楚的骗子”。当时,我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有位从沿海来的商人到我县某镇投资兴办养鳗场,说是资金差点,实际上也为给我们单位弄点福利,要我们个人集点资,一年后按很高的比例分红,而且由所在镇政府用一辆小车担保。办公室主任交由大家讨论。我们想:养鳗利润可观,这人来路可靠,何况有镇政府小车做担保——再怎么样这镇政府也没胆子吃他顶头上司啊!因此,我们纷纷集资。我手头很紧,还是借钱投资8000元。我们非常关心这个养鳗场的经营f青况。记得我到这个镇下乡,主任还特地要我顺便到这个养鳗场看看。前几个月,确实正常。然而,鳗鱼的国际市场突然变化,这个养鳗场的老板亏不起,什么时候溜了都不知道。找了两三年找不到那老板,我们只好向法院起诉该镇政府,要求用抵押物赔偿。本来政府是不能做担保的,但当时这种情况较普遍,因此国务院要求已做担保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可是,该镇政府的这辆小车并不只抵押给我们,同时还抵押给几个单位。将它拍卖,钱先赔给谁?按比例分,又没有几个钱。更现实的问题是,有位县领导还忠告说:逼着把人家唯一的一部小车拍卖,是不是太不近人情?好像还是我们理亏。就这样,我们赢了官司并没有赢回本钱。又拖一两年,将那养鳗场场地处理,收回了点钱,按比例瓜分,我得800元。不久,又分得500元。我平生这头一回“投资”,纯亏老本6700元。 这不久我调银行工作后,才知道这实际上就是所谓“非法集资”,法律不予保护,吃一个哑巴亏。 上一次受骗,换得一篇《信用卡》。那么,这一回受骗我能换得些什么呢? 我想换回千千万万的读者不再受骗! 防诈骗实用指南 别以貌取人。骗子特别会伪装,特别要用心去防“衣冠楚楚的骗子”。 别轻信人。我们需要钱与钱之间的信用卡,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但别轻信人。否则熟人都可能骗倒你,这就是“杀熟”。 任何时候都别参与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法律不予保护。 P2-6 序言 你有多少种形式的钱,你有多少种使用钱的方式,就有多少种诈骗钱的行径——每种形式或每种方式都会有相伴随的诈骗发生。 给他人作品写序之事,我很少为之。一则名气不够,不足以让作者“沾光”,有请为之者大多推拒;二则性格直率多于委婉,于自己信仰、理念或知识结构所不认同的书稿,多有抵触,拟序也就不知如何落笔,更不知如何成章。接敏飞先生新作的作序之邀,我没有任何的推辞,欣然命笔。作品的资料丰富至极,写作的方式轻松畅达,文字功夫又十分到位,尤其是所及之事、之理颇具社会生活价值,无需“名序”增加光彩;加上本人对发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诈骗行为深恶痛绝,还不时听得并亲自处理过发生在“银行门口”的许多金钱诈骗事项,给“防诈骗”之作写个序,要说的竟是许多,当然乐于为之。 钱是货币的俗称。当钱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时,诈骗金钱的行为也就相伴随出现了,“骗钱”不过是“谋财”的别名而已。从今天的社会生活来看,钱的本质应当说并没有多么明显的变化,它还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但钱的形式却是花样翻新、千姿百态的——既有实物形式的(如黄金),又有纸制形式的(如纸币),还有数字形式的(如银行存款、储蓄卡),等等。使用钱的方式也是日新月异,用现金,开支票,电话交费,网络付款,等等,多多是也。钱的形式和使用钱的方式越是多样化,诈骗的方式也相应地多样化起来,好像这个世界只有正面的发展,没有反面的陪衬就不成其为世界一样,你有多少种形式的钱,你有多少种使用钱的方式,就有多少种诈骗钱的行径——每种形式或每种方式都会有相伴随的诈骗发生。如果说,在一个社会里,金钱的诈骗超过金钱的正常使用,这个社会是不可能进步的。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诈骗的社会,只会使已有的社会财富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再分配,并逐渐被消费掉,社会新的财富生产不出来或很少生产出来,由于对付过多的诈骗还要大大增加社会财富的耗费,社会进步当然无从谈起。 因此,每个正常发展的社会都有对付金钱诈骗的法律制度、管理组织体系,当然也少不得对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所有这些,都是试图约束人们的行为,从严厉的惩罚威慑到择善为人的人性反省,减少人群中从事诈骗者的比重,造就社会正常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社会宏观上对付诈骗的办法。对于具体的个人、家庭而言,现代社会中金钱诈骗的不可消除性,仅仅由宏观办法并不足以保障人们不受到被骗的困扰,即使事后会有法律对行骗者严惩,被骗的损失终究是不可完全挽回的,被骗的心理伤痕更是难以弥合的。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有关金钱的事项上不被诈骗?这就是敏飞这部作品的用意所在。它主要从个人的角度,微观地提供了防止金钱诈骗的一些思考,并具体提供了一些“高招”,大有与我们这个社会宏观上防止诈骗的方法形成结合之势的意图,其社会价值是巨大的。更何况这种防止金钱诈骗思考的缜密与“高招”的丰富! 防金钱诈骗要有警惕意识。骗子实施骗术是用“心”的,他们通常会给自己好好地包装起来。一经包装,入模狗样,识破就会有困难。更要命的是,一些骗子不要包装就很能迷惑人。敏飞在书中列出了许多种类型的骗子,他们或是美丽,或是先进,或是可亲,或是可信,就是不像骗子。常人没有警惕,容易上当受骗。不过,骗子既然是冲着金钱来的,目的非常明确,也就不会不露出马脚的,时刻保有一种警惕意识,是防止受骗的关键。 防金钱诈骗要有知识。钱的形式的多样化,使用钱的方式的多样化,掌握一些关于它们的基本知识,是防止受骗的重要基础。人总是会受一些诱惑的吸引,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金钱的诱惑、获利的诱惑是很大的,社会可以也有必要教育人们不要过于被诱惑左右。但人人都完全地拒绝这样的诱惑,市场经济也就不成其为市场经济了。这也就是金钱诈骗活动能够有市场的最基本环境。如何在谋取合理的市场利益中,不受骗,掌握关于金钱形式和使用金钱方式的基本知识,必不可少。敏飞在书中介绍了各种形式金钱的知识和使用钱的知识,由于文字朴实、好读易懂、贴近生活经验,并不需要花费读者多么大的精力和时间,是防止受骗非常值得的“时间投资”。 防金钱诈骗更要有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生活的高超技巧或艺术。防止诈骗的智慧是从警惕意识和知识准备中升华出来的,更是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敏飞在书中提供的智慧,并未明确分类地写在某章某篇中,却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故事和细节里,贯穿于警惕的提示和知识的介绍里。相信每一位细心的读者都能体会到这样的智慧。 敏飞的这本书是一部体系相当完备的防止金钱诈骗的读物,也是一本体系相对完备的防止金钱诈骗的手册。敏飞用他的“心”,广泛地搜集资料,精心地打造,奉献给了社会一份特殊财富。他要告诉大家最核心的意思是,唯有用“心”防诈骗,用警惕、用知识、更用智慧,防诈方可成功,这正如敏飞自己用“心”写作此书必定取得相当的成功一样。 书写得很翔实,却不可能包括一切的骗术和防骗之术。你用心在防诈,骗子们也在用心制骗。因此,这本书更要引动大家之“心”的,是催生一种持久的意识,在市场经济社会时,在强调与人为善的交往中,莫忘记还有诈骗金钱的骗子们。毕竟,钱仍然还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后记 我几乎每天都要通过新加坡早报网(www.zaobao.com)和香港凤凰网(www.ifeng.com)了解新闻,特别是后者滚动报道国内较多,还常刷新及时浏览。凤凰网每天都有好几条关于金钱诈骗的案例,而其中有些实属“旧闻”。 例如通州的张某接到一条短信,上面只有一句“请把钱汇入某某账号,汇完后给我回个短信”。张某正好从朋友处借了100万元,准备近期归还,见短信也没起疑,立刻汇出100万元人民币。转账之后,这才发现不对头。警方辗转云南、福建和广东,最终在福建泉州将犯罪嫌疑人赵某等人抓获。(2009年5月13日《北京晚报》) 这条消息经中国新闻网转载后,网民留言倒是大都抱怨张某:怎么这么轻易上当? 我也常怀“恨铁不成钢”之情怨道:“这种破招为害多年了,有的甚至可以追溯上百年,怎么还不断会有人受骗上当?”答案不言而喻:无非是不知道。 于是我觉得自己负有某种义务,于是数年如一日坚持关注这类案例,于是有了这本书。其中有部分内容,已在我《百姓与银行:最新指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等书中写过。有的读者对我说:“早看你这本书,我某次就不会受骗了!”我从不信“阴德”之类,但虔诚地希望更多的读者不再受骗上当! 本书古代案例,主要选自小谭、拙文编著《诡秘奇闻录——骗术大观》(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数百个最新典型案例,都出自公开的媒体(绝大多数都已经法院判决,至少经过警方初步查明)。除早报网、凤凰网之外,主要还有国际央视(www.cctv.com)、中国警务报道(www.china110.com)、网易(www.163.com)和《法制文萃报》等,并通过百度(www.baidu.com)检索查了一些。 限于体例,没能一一注明新闻出处。观点性材料多有注明,有些未注明只因网上转载时没能注明作者姓名,请谅。如能来函教正,有机会出下一版时一定补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