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作家管桦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小英雄雨来》早在解放初期就被教育部编入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雨来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小说通篇贯穿着爱国主义这条主线,小说中的名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激发了无数读者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英雄雨来/少儿红色经典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管桦 |
出版社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管桦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小英雄雨来》早在解放初期就被教育部编入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雨来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小说通篇贯穿着爱国主义这条主线,小说中的名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激发了无数读者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内容推荐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晋察冀边区北部有有一个小村子,一条还乡河在村前流过。河边长着许多芦苇,芦花开的时候,全村几十家就笼在芦花里。因此,这村叫芦花村。村里有个孩子顽皮大胆,尤其是水性很好,他就是雨来。 夏天,小雨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也喜欢在还乡河里戏水。 有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交通员老李被鬼子盯上了,躲进了雨来家的地道里。只有雨来一个人在家。鬼子逼问老李的下落,不管敌人怎么威逼利诱,雨来硬是说没看见。鬼子把雨来带到芦苇丛里,只听几声枪响,乡亲们都悲痛万分,流下了眼泪。忽然,雨来从水里露出个小脑袋问:“鬼子走了?” 正如作者管桦在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亲笔撰文所写:“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是很多很多的。”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在解放初期就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他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一代代人。 目录 导读 小英雄雨来(全文) 试读章节 扁鼻子军官 前后院鬼子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用刺刀挑破了。 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用中国话问雨来说: “小孩,问你话,撒谎的不许!” 突然,他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 雨来说:“捡来的!” 鬼子把脸上的横肉丝堆起来,露出满口金牙,做个鬼脸,温和地向雨来说:“害怕的不要!小孩皇军大大的爱护!”说着就用鬼子话叫人给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着胳臂更加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 “这书谁给你的,关系的没有,我的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嚷嚷地说: “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伸手在皮包里掏。 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 可是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日本糖块。往雨来手里一塞,说“这个大大的好!你的吃吃,你的告诉:他的什么地方?金票大大的有。” 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统统的给你!”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摇摇他的圆脑袋。两个人叽叽咕咕说了一阵日本话。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军官压着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死了死了的没有,我的不叫,我大大的喜欢小孩。你看见的没有?说呀!”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向前弯着身子,突然伸出两手。啊!这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咧着嘴叫。随后,这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脚立不稳,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撞在柜板上,身子一歪要倒下去,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雨来半天才喘过这口气。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吼叫:“枪毙的有!枪毙的有!拉出去!死了死了的!” 河沿上响了几枪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一块一块的浮云像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河水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见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都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小朋友铁头和小黑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不见雨来搬缸。幸好院里还有一个出口,李大叔试探着推开洞口上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外也不见动静。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唤着:“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屋里屋外都找遍,也没有雨来的踪影。他跑到街上一问,才知道雨来被日本鬼子打死在河沿上啦! 李大叔听说,脑袋轰的一声,耳朵叫起来,眼泪流下来,就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岸跑。 到了河岸,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岸上立着。河边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 “也许雨来被鬼子扔在河里冲走了!” 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游找。突然铁头叫起来: “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还是像只小鸭子那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一手扒着芦苇,向岸上人问道: “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欢喜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没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冷不防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P12-16 序言 20世纪40年代初,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那时,年轻的管桦,在晋察冀边区的《冀东救国报》担任记者。冀东的城镇和重要交通线,都被日本鬼子和伪军占领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的每个村庄,都有民兵、妇救会和儿童团等抗日组织开展活动,敌我斗争十分激烈。管桦外出采访时,从这个村到另一个村,都需要向导引路;这个任务,就落在儿童团员的头上了。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常在夜间领着管桦翻山越岭,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无论遇到什么危险,一点也不害怕。他们的机智、勇敢、不怕吃苦和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使管桦深受感动。他体会到,在抗日、爱国的旗帜下,全中国的老百姓,上至老妪老翁,下至幼年儿童,全民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使我们民族内在的潜力充分地爆发了出来,不但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也使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获得了新的提升。好好描写这些儿童团员的爱国精神,对教育我国的下一代,实在太有意义了。 1948年,管桦写了短篇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这个描写儿童团员英勇事迹的故事,在当时解放区关于抗日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中,被普遍认为是高质量的好作品。后来,这篇文章被编入语文课本,成为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个故事巧妙地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仅选用日本鬼子占领家乡以后,发生在小雨来身上的几件事,中间省略了不少细节。1950年,作者又进一步将它扩写成一部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补充了许多新的材料,使故事更加丰富,雨来的活动范围更宽、更大,这个小英雄的艺术形象也更丰满了。本书选用的就是这部中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平原还乡河畔,有个小村子,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里。雨来从小爱玩水,练就了游泳、潜水的好本领,每当妈妈因为他淘气要打他的时候,他便“扑通”一声跳进河里,再也找不见他了。雨来读夜校,轻声随着女老师反复地诵读课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天早饭后,妈妈按照爸爸的吩咐到东庄外婆家去通知舅舅,鬼子又要来“扫荡”了。小雨来趴在炕上,念他的识字课本。 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忽然来了,随即又听见日本鬼子”叽里呱啦”地乱叫。李大叔迅速跳进雨来家院子里的地洞,雨来刚用水缸将洞口压好,鬼子跟着也冲进了院子。他们没有见到旁人,便把雨来捆绑起来。鬼子吓唬他、骗他,他不怕;给他糖吃,他不要:给他钞票、金戒指,他瞧也不瞧一眼;他不怕扭耳朵和挨拳头,始终说他没有看见有人进这个院子里来。扁鼻子军官气得“嗷嗷”地吼叫:“枪毙的有,拉出去,死了死了的!” 芦花村里的人听见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和孩子们都哭了。李大叔不见雨来搬动洞口的大缸,就从另外一个洞口爬了出来。听说敌人已经走远,雨来被日本鬼子打死在河岸上了,他慌忙跟着人群跑向河岸,和大家一起顺着河岸向下游找。铁头突然叫起来:“啊!雨来!”这时,人们看见水面上芦苇里露出个小脑袋来,跟平时一样,他像只小鸭子似的抖着头上的水珠,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一边用手扒着芦苇问岸上的人:“鬼子走了吗?”人们齐声欢呼:“雨来没有死!”雨来是农村抗日儿童团的积极分子,他与小伙伴们站岗、放哨、给游击队送情报,受苦受累都不怕。在一场伏击战过后,雨来在混乱中不幸被敌人俘去,关押在敌人的碉堡里,他始终不向敌人屈服,直到最后被游击队营救出来。这是一个农村抗日小英雄的典型形象。 管桦是个诗人,这篇小说不以讲故事见长,而有着浓浓的抒情意味,写得清晰、从容、欢快,贯穿始终、成为作品灵魂的,就是那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成了小说的主旋律,一切情节都围绕着它展开。 管桦(1922—2002年)是河北省丰润县人,原名鲍化普,1940年参加八路军,进华北联合大学中文系学习,后来曾任冀东军区”尖兵剧社”副团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等职。他曾是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他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短篇小说集《山谷中》、《三只火把》等。管桦多才多艺,除了小说,他还为少年儿童写了许多诗和歌词,如《早操歌》(瞿希贤作曲)、《快乐的节日》(李群作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瞿希贤作曲)、《我们的田野》(张文纲作曲)等歌曲,都是由他作词。这些歌曲在全国的几次文艺评奖中,都获得过较高的奖项,并受到全国各地小朋友们的喜爱,广为流传。管桦还是一个画家,特别擅长画墨竹,出版过《苍青集》等多种画册,举办过个人画展,他的一些作品,还被瑞典、丹麦等国的博物馆收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