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涉及世界遗产的集邮网站已不少见。
本书共计选用了188项世界遗产的582枚专题邮票,共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文化遗产152项,自然遗产13项,双重遗产23项。它能成为我国青少年学子第二课堂的参考图书。使他们从中领会:“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邮票图说世界遗产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作者 | 张一鸿 |
出版社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近年来,国内涉及世界遗产的集邮网站已不少见。 本书共计选用了188项世界遗产的582枚专题邮票,共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文化遗产152项,自然遗产13项,双重遗产23项。它能成为我国青少年学子第二课堂的参考图书。使他们从中领会:“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 内容推荐 本书共计选用了188项世界遗产的582枚专题邮票,共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文化遗产152项,自然遗产13项,双重遗产23项。它能成为我国青少年学子第二课堂的参考图书。使他们从中领会:“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 目录 前言 一 世界文化遗产 1.人类文化遗址 阿根延 乌马瓦卡山谷的文化遗址(2003) 比利时 斯皮耶纳的新石器时代燧石矿群遗址(2000) 玻利维亚 萨迈帕塔城郊的印加文化遗址(1998) 芬兰 萨马拉赫登铜器时代石冢群遗址(1999) 哥伦比亚 圣阿古斯丁遗址公园(1995) 哥伦比亚 铁拉登特罗国家考古公园(1995) 加拿大 安东尼岛上的古代印第安人村落遗址(1981) 美国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1978) 秘鲁 查文遗址(1985) 秘鲁 昌昌古城遗址(1986) 墨西哥 霍齐卡尔科印第安文化遗址(1999) 南非 斯泰克方舟、斯瓦特克朗、克罗姆德莱及周围地区的世界著名人科化石遗址(1999,2005) 土耳其 特洛伊城遗址(1998) 西班牙 阿塔普埃尔卡山的早期人类化石考古遗存(2000) 英国 奥克尼群岛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1999) 英国 斯通亨奇、埃夫伯里及其周围的史前巨石建筑遗址(1986) 智利 拉帕努伊岛国家公园(1995) 中国 殷墟(2006) 中国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 2.岩刻与岩画 阿根延 马诺斯洞穴的史前岩画(1999) 巴西 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1991) 保加利亚 马达腊村的“骑士”浮雕(1979) 法国 韦泽尔峡谷洞窟群内的岩画(1979) 秘鲁 纳斯卡地面图案(1994) 挪威 阿尔塔岩画(1985) 葡萄牙 科阿河谷的史前岩刻遗址(1998) 瑞典 塔努姆地区的岩刻(1994) 西班牙 阿尔塔米拉等18处洞窟岩画(1985,2008) 西班牙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盆地的岩画艺术(1998) 3.古城遗址 阿尔巴尼亚 布特林特古城遗址(1992,1999,2007) 阿尔及利亚 杰米拉古城遗址(1982) 埃及底比斯 古城与墓地遗址(1979) 埃塞俄比亚 阿克苏姆古城遗址(1980) 巴基斯坦 莫亨朱达罗古城遗址(1980) 玻利维亚 蒂亚瓦纳科印第安文化遗址(2000) 洪都拉斯 科潘的玛雅古城遗址(1980) 津巴布韦 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1986) 黎巴嫩 比布鲁斯古城遗址(1984) 毛里塔尼亚 欣盖提、瓦当、提希特和瓦拉塔四座古城遗址(1996) 摩洛哥 沃吕比利斯考古区(1997) 墨西哥 帕伦克古城遗址国家公园(1987) 墨西哥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1988) 墨西哥 塔欣古城遗址(1992) 瑞典 比尔卡城和霍夫格登城遗址(1995) 塞浦路斯 帕福斯古城遗址(1980) 泰国 素可泰古城遗址(1991) 突尼斯 杜加城的古代建筑遗址(1997) 危地马拉 基里瓜城的玛雅文化考古公园(1981) 希腊 埃皮道鲁斯城考古遗存(1988) 希腊 奥林匹亚城考古遗存(1989) 希腊 德尔菲城古城遗址(1987) 希腊 迈锡尼和泰林治城考古遗存(1999) 希腊 萨摩斯岛上的皮萨格里奥城遗址与赫拉神庙遗址(1992) 希腊 雅典卫城遗址(1987) 叙利亚 巴尔米拉古城遗址(1980) 伊拉克 亚述古城遗址(2003) 伊朗 波斯波利斯古城遗址(1979) 以色列 米吉多、夏琐和贝尔谢巴三座古城遗址(2005) 以色列 香料之路——以色列内盖夫地区四座纳巴泰人建造的城镇遗址(2005) 意大利 阿格里真托城的神殿之谷(1997) 意大利 庞贝、埃尔科拉诺和托雷安农济亚塔三座城市的遗址(1997) 约旦佩特拉古城遗址(1985) 中国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 4.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尔城里的卡斯巴古城区(1992) 埃及 伊斯兰城开罗——开罗老城(1979) 巴拿马 最早的巴拿马城遗址与现在的巴拿马城老城(1997,2003) 德国 文化名城——魏玛(1998) 俄罗斯 圣彼得堡(1990) 厄瓜多尔基多老城(1978) 法国 巴黎 塞纳河两岸地区(1991) 梵蒂冈国 梵蒂冈城(1984) 秘鲁 库斯科城(1983) 墨西哥 墨西哥老城和霍奇米尔科区(1987) 墨西哥 瓦哈卡老城与阿尔班山城考古遗址(1987) 葡萄牙 吉马良斯老城(2001) 日本 京都(含宇治和大津)的古建筑(1994)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老城(1985) 西班牙 萨拉曼卡古城(1988) 耶路撒冷 老城及其城墙(1981) 意大利 罗马古城区(1980) 英国 格林尼治地区(1997) 中国 平遥古城(1997) 5.长城、要塞和城堡 巴拿马 波托韦洛城的防御工程与圣洛伦佐要塞遗址(1980) 德国 瓦特堡(1999) 法国 卢瓦尔河流域:叙利城至沙洛讷城(2000) 芬兰 芬兰堡(1991) 海地 国家史迹公园(1982) 韩国 水原华城(1997) 加纳 古城堡与要塞(1979)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 布利斯顿要塞国家公园(1999) 斯洛伐克斯皮什城堡遗址及其附近的三座小镇(1993) 以色列 玛萨达山地要塞遗址(2001) 英国与德国 罗马帝国边境上的防御工事遗址(1987,2005,2008) 中国 长城(1987) 6.皇宫、皇家园林、皇家陵寝与祭坛 埃及孟菲斯古城及其陵墓群(1979) 奥地利 申布伦宫及其花园(1996) 德国 波茨坦-柏林的宫殿和花园(1990) 法国 凡尔赛宫及其庭园(1979,2007) 法国 枫丹白露宫及其园林(1981) 韩国 宗庙(1995) 瑞典 德罗特宁霍尔姆王宫(1991) 土耳其 内姆鲁特山遗址(1987) 意大利 卡塞塔城的皇宫(1997) 印度 胡马雍陵墓(1993) 中国 北京与沈阳的明清皇宫(1987,2004) 中国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 中国 明清皇家陵寝(2000,2003,204) 中国 秦始皇陵(1987) 中国 颐和园(1998) 7.神殿、石窟、寺庙、教堂与修道院 埃及 从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宗教建筑遗址(1979) 埃塞俄比亚 拉利贝拉山城的11座独石教堂(1978) 法国 “朝圣之路”(1998) 柬埔寨吴哥古迹(1992) 尼伯尔 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1997) 西班牙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1984) 意大利 珍藏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真迹的圣玛利亚修道院(1980) 印度 阿旃陀石窟(1983) 中国 云岗石窟(2001) 8.古代与近代建筑物 澳大利亚 墨尔本的皇家展览馆和卡尔顿花园(2004) 比利时与法国 56座钟楼(1999,2005) 德国 特里尔城的古罗马建筑遗址(1986) 法国 加尔桥(1985,2007) 瑞典 卡尔斯克鲁纳军港故址(1998) 西班牙 阿拉贡自治区的穆德哈尔式建筑(1986,2001) 意大利 比萨城的中央教堂广场(1987) 英国 伦敦塔(1988) 中国 曲阜的孔庙、孔墓和孔府(1994) 中国 苏州古典园林(1997,2000) 9.现代建筑物、现代城市与历史纪念地 巴西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1987) 波兰 奥斯威辛-比克瑙:德国纳粹集中营和死亡营故址(1979,2007) 德国 魏玛与德绍两城的“包豪斯”建筑(1996) 美国 自由女神铜像(1984) 南非 罗本岛监狱故址(1999) 日本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96) 塞内加尔 戈雷岛贩奴遗址(1978) 西班牙 巴塞罗那城著名的现代建筑——高迪设计的七幢建筑物(1984,2005) 以色列 特拉维夫市的北部城区——“白城”(2003) 10.大学与博物馆 德国 柏林的博物馆(1999) 西班牙 阿里卡拉埃纳雷斯堡古城和阿里卡拉·埃纳雷斯堡大学城旧址(1998) 11.工矿、交通与农村 奥地利 塞默林铁路(1998) 此利时 中央运河拉卢维耶尔-勒勒区间的四座升船机及其周围地区(1998) 波兰维利奇卡盐矿故址(1978) 菲律宾 科迪勒拉高山水稻梯田(1995) 格鲁吉亚 上斯瓦涅季地区的农舍(1996) 古巴 比尼亚莱斯山谷(1999) 摩洛哥 阿伊特-本-哈杜村遗址(1987) 日本 白川乡和五笛山地区的传统农舍(1995) 萨尔瓦多 何塞-德塞伦村遗址(1993) 匈牙利 著名葡萄酒产地-托考伊(2002) 英国 乔治铁桥区(1986) 12.古墓 爱尔兰 博因河谷的古墓遗址(1995) 丹麦 耶林的墓冢、石碑与教堂(1994) 匈牙利 佩奇城的基督教墓地遗址(2000) 二 世界自然遗产 阿根廷 伊瓜苏国家公园(1984) 巴西 亚马孙河中游自然保护区(2000,2003) 丹麦 格陵兰岛的伊路利萨特冰湾(2004) 厄瓜多尔 加拉帕戈斯群岛及其周围海洋保护区(1978,2001) 罗马尼亚 多瑙河三角洲(1991) 美国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1987) 瑞士 阿尔卑斯山脉的少女峰-阿莱奇冰川地区(2001,2007) 斯洛文尼亚 斯科契扬溶洞(1986) 英国 贾恩茨考斯韦角及其周边海岸(1986) 赞比亚与津巴布韦 维多利亚瀑布(1989) 中国 九寨沟(1992) 中国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2006) 中国 武陵源(1992) 三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阿尔及利亚 恩-阿杰尔高原的塔西利国家公园(1982) 澳大利亚 卡卡杜国家公园(1981,1987,1992)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西南部莽原(1982,1989) 澳大利亚 威兰德拉湖区(1981,1995) 澳大利亚 乌卢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1987,1994) 法国与西班牙 比利牛斯-珀杜山(1997) 马里 邦贾加拉悬崖地区(即多贡地区)的传统村落(1989) 马其顿 奥赫里德老城和奥赫里德湖(1979,1980) 秘鲁 阿比塞奥河国家公园(1990,1992) 秘鲁 马丘比丘古城遗址(1985) 瑞典 拉普兰地区(1996) 土耳其 卡帕多西亚地区和格雷梅国家公园(1985) 土耳其 帕穆克卡菜地区(1988) 危地马拉 蒂卡尔国家公园(1979) 西班牙 伊维萨岛(1999) 希腊 梅特奥拉地区(1988) 希腊 圣山-阿索斯山(1988) 新西兰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1990,1993) 英国 圣基尔达群岛——火山群岛(1986,2004,2005) 中国 峨眉山——乐山大佛(1996) 中国 黄山(1990) 中国 泰山(1987) 中国 武夷山(1997) 试读章节 危地马拉基里瓜城的玛雅文化考古公园(1981) 基里瓜位于危地马拉东北部伊萨瓦尔省境内,是与洪都拉斯毗邻的边境城市。基里瓜城的考古公园,是展现中美洲玛雅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经考古确认,从2世纪起就有玛雅人在基里瓜居住。723年成为玛雅人斯凯王朝的都城。9世纪以前的四百多年间一直是玛雅文化的中心。但是,这座繁荣的玛雅城市,在10世纪突然被废弃,其原因至今不确定。 考古发现,基里瓜遗址有建于550~720年的卫城以及一些神殿等废墟。最令人惊叹的是广场附近的13块石碑(图1-120),它们刻制的年代跨越了公元3~10世纪,近8个世纪。这些石碑均保持着岩石的原始形态,碑上刻有国王的形象、象形文字,以及花纹等浮雕(图1-121)。如最高的编号为“E”的石碑,刻于711年,高约10.6米,宽约1.5米,厚约1.2米。 危地马拉1931年发行的“基里瓜玛雅文物”邮票上显示的石碑,高约4.6米,雕刻于756年(图1—122)。 此外,遗址内还有12块雕凿成野兽形体的巨石。如编号为“P”的兽形巨石,高约2.1米,宽约3.4米,上面也刻有象形文字。据考证,该巨石雕于795年。 这些在当时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雕凿成的件件巨石作品,是玛雅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湛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这些作品上的象形文字,记录着玛雅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历史,有的上面还刻着历法,它们为人们了解玛雅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基里瓜的石刻上迄今还有未被破译的象形文字。 希腊埃皮道鲁斯城考古遗存(1988)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纳夫普利亚省的里格瑞奥山谷,至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曾有800多个城邦国家,埃皮道鲁斯是其中之一。埃皮道鲁斯城是这个城邦国家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并且是希腊传统医学的发源地。约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阿斯克莱皮奥斯医神神庙遗址中,有许多涉及医学的铭文。始建于公元前350年的埃皮道鲁斯大剧场遗址(图1-123),曾是古希腊著名的露天剧场之一,以其绝佳的音响效果而闻名于世。地下圆顶蜂巢式石砌坟墓(图1-124),是公元前16~前12世纪古希腊迈锡尼时期的墓冢。阿波罗圣地是埃皮道鲁斯的祭祀中心,现存有阿波罗神庙、缪斯神庙等遗址。1879~1928年,对埃皮道鲁斯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 希腊奥林匹亚城考古遗存(1989) 奥林匹亚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西北部,是一座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小山城,面积约20公顷。史前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 公元前10世纪起,奥林匹亚成为希腊人供奉诸神之父宙斯的圣地。宙斯及其妻子赫拉的两座神庙,位于奥林匹亚城的中心。宙斯神庙是古希腊建筑优秀的代表作之一。神庙内雕刻精美的宙斯巨像,用黄金和象牙镶嵌而成(图1-125)。 古代奥运会就起源于对宇斯神的祭典活动。竞技场和圣火坛等都建在宙斯神庙的周围。奥林匹亚是古代奥运会的发祥地。连续举行了293届、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古代奥运会,于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西奥多希厄斯大帝废止。公元6世纪,奥林匹亚发生大地震,随后又遭水灾。从此奥林匹亚城逐渐沦为废墟。 奥林匹亚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公元1875年。共发现神庙、竞技场(图1-126)等20余处遗址。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 希腊德尔菲城古城遗址(1987) 德尔菲位于希腊中部的帕尔纳索斯山南麓,因这一地区曾居住过德尔斐族人而得名。这个供奉太阳神阿波罗的圣城,在古希腊人的心中,是全世界的中心,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神谕是古希腊的一种迷信活动。在古希腊,发布神谕的地方有许多处,而德尔斐的阿波罗神谕最为有名,因此成为朝圣的圣地。公元前6世纪,德尔菲发展到鼎盛时期,后多次遭战争破坏。公元前370~公元前330年重建。 自公元前148年起,罗马帝国统治希腊。此后求神问卜之事渐少。公元1世纪,罗马皇帝尼禄运走了神庙内数百座青铜塑像。公元390年,罗马帝国的狄奥多西一世,以基督教的名义,封闭了神庙,禁止神谕活动。德尔斐从此渐渐沦为废墟。 当今,遗址上石柱参差,墙垣犹存,尚能勾划出盛时的宏伟轮廓。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1891年。主要的遗迹还有: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阿波罗太阳神庙(图1-127)、雅典娜女神庙(年代不详,图1-128)、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露天剧场(图1-129)和竞技场(图1-130)。在直抵阿波罗神庙的“圣道”两旁,还有当年希腊各邦为供奉太阳神而建的20多座“珍宝库”(图1-131)以及祭坛、柱廊、纪念碑等。 德尔菲城遗址考古博物馆内收藏着当地出土的大量文物。最著名的馆藏有铸于公元前470年的青铜马车夫雕像,以及塑造于公元前6世纪的银质公牛,其大小几乎与实物相同。此外还有特洛伊之战时期(前13世纪)的饰物等。德尔菲城遗址,是研究古希腊艺术的巨大宝库。P48-51 序言 关于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已无需本书再讲了。 我只想说,为什么这些年会出现不大不小的“世界遗产集邮热”?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在近年来国内外对保护世界遗产的宣传不断加强的大环境影响下,具有广阔拓展空间的世界遗产专题集邮,日益受到我国越来越多的集邮爱好者的关注。自1987年起,世界遗产名录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名字。在集邮界,1996年前后(准确时间记不清了),朱祖威先生在一家集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世界遗产邮票的文章。这可能是集邮“圈子”里较早提到世界遗产的文章。在国内外对保护世界遗产的宣传不断加强的形势影响下,我国集邮爱好者们逐步发现,世界遗产专题集邮大有文章可作。截至2008年,全球已有世界遗产878项,涉及145个国家。展望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文件柜”里,迄今还“摆放着”185个国家的1468项申遗报告,“排队”等候审批。由于世界遗产专题集邮具有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特征,难怪它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集邮爱好者的“眼球”。这种“人气”还反映在互联网上。近年来,国内涉及世界遗产的集邮网站已不少见。江西毛小敏先生六年来创办的“世界遗产专题集邮网”,截至今日(2008年9月24日),访问量已高达424734人次。“世界遗产爱好者——雅虎群组”的网站,是创建于2007年的“圈子”,他们当中有些人已关注世界遗产专题集邮多年。此外,关于世界遗产专题集邮的博客,现在也已屡见不鲜。 出现“世界遗产集邮热”的第二个原因是,网络技术对世界遗产专题集邮起了“助推器”的作用。在前网络时代,要想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世界遗产的信息,是一件困难的事。那时只能靠邮寄国际信函与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联系。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权威网站可以随意浏览。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获取。绝大多数世界遗产都有一部厚重的历史,涉及的知识面很宽。这个专题的集邮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消化和积累知识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博览大量的中外书籍。在前网络时代,人们只能在茫茫书海中,单靠人工检索去读书,学习的效率很低。现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利用相关软件便捷地阅读世界各国世界遗产方面的相关图书、资料,为你排疑解难。(当然,网络不是万能的。它的致命缺点是鱼龙混杂。需要读者仔细分析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图像数据库的应用,更显得重要。现在,可以在网上方便地浏览各国所有的世界遗产的“真容”,甚至能看到全景图像,犹如身临其境,这就大大增强集邮者对各国世界遗产的感性认识,而不是仅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信息。现在,还出现了不少世界邮票目录和外国集邮报刊的网络版,搜索各国世界遗产邮票信息,既准确,又快捷。在国际交流方面,也是前无所有的便利。譬如,你可以随时看看外国人是怎样搞世界遗产专题集邮的,取长补短。我曾看到过2006年塞尔维亚的日夫科维奇在网上展出的一部世界遗产邮集。总共48个贴片,259枚邮品。作者用了一些难得的实寄封、片,邮集外观也很清晰。 第三个原因是,开放的外邮市场日益满足着世界遗产专题集邮的需要。许多国家和联合国邮政,近些年来加大了世界遗产邮票的发行力度,有的国家甚至已系列化。我国许多经营外邮的邮商,看准商机,纷纷开始经营,有的甚至是主营世界遗产邮品。邮商们“各有各的道”,他们能够很快地把国外发行的各种世界遗产新邮“摆上”柜台。网上交易已成为集邮者拾遗补缺的常用手段。淘宝网上购销两旺,信用度也较好。一句话,没有现在全国各地活跃的外邮市场,就没有今天的世界遗产专题集邮。 正是有了上述的条件,我编写的这本书才能得以顺利完成。我在书中,共计选用了188项世界遗产的582枚专题邮票,共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文化遗产152项,自然遗产13项,双重遗产23项。在我这些年的专题集邮中,得到了一些邮友的帮助。如夏明鉴先生曾经送我邮品。素不相识的一位上海邮友旅欧返沪后,立即将带回的国外资料寄给我参考。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中“张冠李戴”用错了一枚邮票,幸被一位署名“毂雨”的青年邮友及时发现指出。严文琥先生不久前还在博客中给我留言,对我的一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此外,挪威、约旦、希腊、意大利和斯洛伐克驻华使馆的文化处也寄给了我一些资料,等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这本书除了有交流之意,更期望它能成为我国青少年学子第二课堂的参考图书。使他们从中领会:“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我深信这些青少年中的一些人,将来在世界遗产专题集邮方面,一定会胜于我们这一代人。 由于学识限制,本书中肯定会有不尽如人意甚至差错之处。望读者给予指正。 张一鸿 2008年9月24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